導航:首頁 > 骨髓 > 醫大骨髓移植

醫大骨髓移植

發布時間:2020-09-18 04:30:50

1、骨髓移植的成功的可能性多大?我好朋友在北京301醫院做骨髓移植結果手術失敗,她就走了。請你們告訴我

骨髓移植病人最難過的一關就是後面的免疫排斥反應,人體對於外來物質有天生的免疫反應,這時候為了保證移植成功減少排斥反應不良後果,必須使用葯物降低人體免疫力,而這時候的人體是最虛弱的,經常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足以要人命,現在的骨髓移植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免疫排斥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朋友很可能就是沒能挺過這一關,節衰吧。這種治療中間過程的變數極大,風險不比神六上天小,醫學發展到現在,其實大部分的疾病都還完全沒辦法

2、用親人的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成功率有多高

如果你是有親人做骨髓移植的話,先不要去考慮你的手術費用是多少,因為現在就算你的家庭情況無法去支付這筆費用的話,你也可以通過其他的網路籌款的渠道去籌集這筆資金,而且我覺得治癒率是非常高的,主要看你這個血型是否適配。

3、骨髓移植對身體有危害嗎?

在醫學上骨髓移植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
骨髓和血液是一樣的可以再生的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挽救一條人命是可以的,但骨髓移植也是手術需要一段恢復時間。

4、協和醫院骨髓移植大概要多少錢

做移植最好去北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307醫院,道培醫院)。
化療的話任何三甲醫院都可以,不需要奔波。
費用看手術情況而定,一般在15到30萬,不過押金都需要交30萬,如果手術順利會有退。
另:北京的那幾家醫院移植基本都需要排隊,需提前帶病歷過去。如去北京移植務必聯系好醫院確定時間後再攜病人前往。
個人意見,經供參考。

5、在中國治療白血病最好的醫院是什麼醫院?做骨髓移植大致要多少錢?

北京解放軍總院、北京人民醫院 301 307 天津血液病醫院都是很好的醫院,一般順利30萬,如果不順數目難以預料.比如遇上感染等等.

6、國內哪家醫院對骨髓移植最在行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現在移植水平較高的醫院倉位都緊張。全國來講幹細胞移植重心是在北京,主要是人民醫院、307醫院、301醫院、北大醫院、空軍總醫院等。北京人民醫院的移植數量在全國肯定是最多的,黃曉軍教授為主的專家的水平、經驗毋庸置疑,據病人反應,就是費用比較高,而且肯定要排隊等。道培醫院的人員其實就是人民醫院移植科的班子,所以水平、經驗就不用說了,據了解也存在費用高、倉位緊張的問題。307醫院有兩個做移植的科室,陳虎教授的移植科在半相合移植方面開展的很少,所以總數量比人民醫院、道培醫院少,但是,現在剛把移植病房擴建,可能不會排隊或排隊時間不長,而且,也是病人和家屬的反應,他們的費用相對要低一些,這和預處理方案、用葯習慣有關。307還有一個血液科,是艾輝勝教授的,每年也開展幾十例移植,主要是非清髓移植,是國內非清髓移植做的最多的。301醫院移植這幾年做的也很多,高春紀主任的水平、經驗也很高、很豐富,還有一個印象是很敬業,很少有這樣的主任除了出差幾乎天天在一線關注移植病人的,只是現在倉位不多,經常排隊等,新移植病房倉位很多,但是可能要等明年才能完工吧。北大醫院的任漢雲是原人民醫院移植科的,所以,移植技術路線其實和人民醫院一脈相承,自從轉到北大醫院後很快就把北大醫院的移植帶起來了,現在的一個問題也是倉位偏少。空軍總醫院在移植領域比較領先的是半相合移植。還有309醫院、304醫院、海軍總醫院、宣武醫院等,309醫院移植科是307陳虎主任任兼職主任的一個科,有307自己醫生在那邊開展移植,技術路線屬於307醫院的,8個移植倉是新建的。304醫院是301醫院的專家(達萬明、高春紀教授等)指導開展的移植,原倉位不多,新病房樓里會有更大規模的移植病房。

7、骨髓移植的過程是怎樣的

所謂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劑量化療或放療徹底摧毀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統,徹底清除白血病細胞後,植入健康的骨髓細胞,這些骨髓細胞在病人體內重新繁殖,達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統的目的,以期徹底治癒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過程較為復雜,但基本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受者、供者的選擇:受者須有合適的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異體移植者須盧人類組織相關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幹細胞的採集與保存:若為異體移植須為患者找出組織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進行幹細胞採集;若為自體移植須在患者預處理前採集自身緩解期的幹細胞並進行適當的體外保存。 3.移植前的預處理:患者移植前經各項檢查後在全環境保護下行預處理[大劑量化療和(或)放療],目的是為清除體內惡性細胞或骨髓中的異常細胞群,同時為正常幹細胞的植入准備環境。 4.造血幹細胞的回輸:由靜脈輸注供者(異體或自體)造血幹細胞懸液。 5.移植後並發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後須進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異體)、感染、出血、間質性肺炎等並發症的預防和治療以及支持治療。

8、骨髓移植要什麼條件

第一關:必須找到合適的配型
因為HLA(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型完全相符的概率非常低,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僅為1/4,所以國際上雖然通常採用建立骨髓庫,在非血緣關系人群中尋找相匹配供者,但相合幾率在千分之一到數萬分之一。其實絕大多數患者是找不到合適的配體的,病情卻因此延誤。
第二關:驚人的手術費用
如果患者幸運地找到了合適的配體,那麼下一關是至少30萬元的手術費。這對中國許多患者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因為籌不到這筆巨款,也只得放棄手術。據有關統計,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因為看不起病、住不起醫院,因病在家裡死亡的人數估計在60%~80%。雖然也有人通過媒體獲得了社會救助,但畢竟是少數。
第三關:放化療
患者如果萬幸具備上述條件,闖過前兩關,還要面對三個難題,即放化療的打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身體的排異反應。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能使患者面臨生死考驗,能夠闖過此三關的患者只有60~70%。

9、骨髓移植是怎樣的?

骨髓是充盈於骨內腔隙中的柔軟組織,其中含有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骨髓是人體中,尤其是出生後的最主要的造血器官之一。因此,骨髓的某些疾病會造成人體的貧血,要是骨髓細胞發生癌變,形成白血病,則更會威脅人的生命,在這些情況下,醫生往往會考慮對患者進行骨髓移植。

世界上最早從事骨髓移植的人是美國醫生托馬斯,他首次將一位正常孿生哥哥的骨髓輸給了患白血病的兄弟。由於他成功地完成了骨髓移植術,於1990年獲得了著名的諾貝爾獎金。

一般說來,進行骨髓移植時,先要將有病的骨髓抽出,或者將骨髓中的癌細胞殺死,然後將健康與合適的骨髓注入患者體內,讓它們在病人骨內腔隙中「安家落戶」,並且不斷地繁殖來糾正病人的「貧血症或是以此來治療白血病」等。那麼什麼是合適的骨髓呢?這是指移植進去的骨髓不會發生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宿主抗移植物的反應」,或是「移植物抗宿主的反應」,因此,一般只有「同卵雙生」,即孿生兄弟或姐妹之間才可互相進行骨髓移植,因為他(她)們之間的骨髓與組織不會發生相互排斥反應。此外,不是孿生者,或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否可以進行骨髓移植呢?這要進行「基因配型」才能確定,通常他們之間互相提供骨髓的可能性是25%。

目前全球大約進行了3萬多例骨髓移植。我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孿生者之間),並取得成功。當前擺在我國以及全世界醫學家面前的任務是如何能成功地進行異基因骨髓移植(不是孿生者之間的移植),甚至異種骨髓移植。對此困難仍很多,或許也可以這樣說「任重而道遠」,但前途是無限光明的。

與醫大骨髓移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