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社會生活的素材
構建「生活作文」體系 一、走進生活,豐富素材庫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們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會為背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設施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如民警指揮交通,退休老工人維持社會秩序,醫生熱情為病人治病,營業員服務周到,教師關心熱愛學生,爺爺奶奶勤勞儉朴,叔叔阿姨尊老愛幼,同學之間友愛幫助……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蟲魚鳥獸、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萊……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以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繫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麼在作文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誇 X 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產生作文興趣,又可選取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在記事方面我們配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游藝會,利用中隊活動召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世界之最報道」、「中國偉人介紹」、「著名風景區導游」、「地球吶喊沙龍」……平時組織學生郊遊,參觀工廠,深入農村……讓學生自辦活動「周末大家樂」、「早晨新聞發布會」……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看我露一手」擂台賽……讓學生的表現意識得到培養,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鄉生態環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境……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二、描繪生活,譜寫七彩虹 1.從點切入,夯實基礎。 小學生作文,往往對客觀事物描摹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切。而單項素描,是小學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寫作基礎訓練,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寫作基本功。基本功練得好,學生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才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真切。因此我們首先強化學生的單項素描,指導學生運用敘述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對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作等多方面的特點,進行形象的描繪,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教學中我們具體地抓了這幾種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動物素描、景物素描、場面素描、外貌素描、動作素描、語言素描、心理素描。通過素描練習,學生練就了扎實的寫作基本功,為作文綜合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勇礎。2.分線入軌,掌握寫法。 小學生寫作文,無非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規律。比如,寫人可通過一件事寫人,可通過幾件事寫人;可表現人物一個方面的特點,可表現人物幾方面的特點。為了表現人物的特點,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點,必須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寫事呢,若寫一件事則要注意:記敘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內容要具體而有條理,事情的經過要詳寫;用准人稱,寫出真情實感。若寫幾件事,則要注意:中心明確,先後有序,有詳有略,注意幾件事情之間的聯系,讓幾件事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寫游記要按一定的順序把游覽的過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選擇、有重點地寫下來。寫參觀記最重要的是按時間的順序、地點的轉移,將參觀時所見所聞有選擇、有詳有略地具體地寫出來;既要寫人物的活動,又要進行景物的描寫,把參觀過程(動態)和看到的景物(靜態)寫清楚…… 讓學生掌握這些寫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結合範文剖析,學生從讀寫中領悟。 3.全面拓展,自由傾吐。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後,我們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准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創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聽聲想像。實踐證明,想像是創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提供各種音響,激發情趣,引導想像,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產生表達慾望。我們在指導聽聲作文時做到如下幾點。(1)收集聲響。藉助錄音機,有目的地采擷各種聲響,注意各種聲音之間的聯系,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如把「笑聲」、「掌聲」、「喝采聲」這些生活中常現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想像發生在生活中的具體情境。(2)引導想像。先反復播放聲響,讓學生弄懂有哪些聲響,各是從什麼地方發出的,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然後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像。學生想像時,教師不作出某些限制,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先求「大膽」,再逐步納入「合理」。(3)據聲寫文。當學生初步想像出基本內容後,教師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訓練要求,讓學生獨立命題,構思成文。 2.看物聯想。小學生的想像力往往是隨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發的,具有無意性。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作文課上,我們有意識地出示幾件小物件,給學生直觀刺激。引導他們看物件,想聯系,構環節,寫成文。例如出示「一張照片」、「一本榮譽證書」、「一封表揚信」,再啟發他們提出問題,找出它們的橫向聯系,接著根據問題組織討論,想像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後獨立成文。 3.動手創作。我們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小製作、小發明競賽,讓學生聯系生活的一些具體現象和問題,開展動手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大膽地發揮創造才能。於是一件件精美的小製作如筆筒、裝飾畫、手工紡織物脫穎而出,一項項構思獨特的小發明,如「橡筋動力航模飛機」、「搖控電動快艇」、「自動驅蠅 器」、「吸塵黑板擦」等也在省市比賽中頻頻獲獎。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導學生把構想的過程和實踐經過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出來,並為此舉辦「創造杯」小論文競賽,這不僅鍛煉了學生求新求異思維,而且升華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設計生活。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們注重為學生創造契機,讓他們自己設計生活,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設計人物角色。我們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未來的老師、廠長、醫生、工人。農民……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社會、生活、職業、工作、成果。學生在作文中的每一細節,都是未來社會的格局,他們的敢想敢做,令人驚嘆!設計班隊活動。班隊活動怎樣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動性、藝術性,我們讓學生出謀劃策,大膽想像。於是從主題到形式,從內容到過程,一份份活動方案新穎別致,讓人看了拍案叫絕。 設計美化校園。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怎樣使校園香化、綠化、美化,我們發動學生仔細察看校園環境,針對地形位置,構畫創建方案。畫廊的安排、雕塑的造型、花壇的裝點、噴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樣……學生的設計充滿童趣,又具有現代氣息,儼然以學校主人的身份面對現實,著眼於未來,在構思著學校的宏偉藍圖。
生命
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與NBA休斯敦火箭隊續約五年的姚明,身價高達7600萬美元,對他來說,一場重要的比賽,可以為他贏得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2005年,姚明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行列,記者為此采訪了他:「現在你是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是真的捐還是作為一個形象代言人?」
「我已經簽過意向書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話,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比賽呢?」
「有什麼比生命重要嗎?」
分析:姚明的反問已經作了最好的回答,在他心裡,生命高於一切。但願他的這句反問,能在那些漠視別人生命的人的心中,激起一份覺醒,激起一份良知,激起一份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適用話題:生命、價值觀、愛心
寬容
寬大為懷的畢加索
畢加索對冒充他的作品的假畫毫不在乎,從不追究,看到有偽造他的畫時,最多隻把偽造的簽名塗掉。「我為什麼要小題大做呢?」畢加索說,「作假畫的人不是窮畫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為難。而且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也要吃飯,當然,我也沒吃什麼虧。」
分析:畢加索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寬大的胸懷包容他人的錯誤,實在不失為大師的風范,也彰顯了他的個性。俗話說,為別人留一條路,就是給自己推開了一扇窗。
適用話題:理智、寬容、個性、修養
淡泊
冰心老人耳聰目明
冰心老人曾諄告誡晚輩說:「人到無求,心自安寧。」從她一生的經歷中不難看出來,清心寡慾,淡泊寧靜,看輕功名利祿,正是老人精神健康的突出特點。半個多世紀以來,冰心老人將個人雜念全部拋諸腦後,一心撲在為孩子們的寫作、交流上,而孩子們也帶給她無限的喜悅和安慰。她心靜如水,永葆童心,耄耋之年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奉獻著自己的余熱。
分析:古人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冰心老人生活得灑脫,生活得自在,無欲無求,自然身輕體健,這是生命的極高境界。
適用話題:奉獻、愛心、淡泊
萊特兄弟淡泊名利
萊特兄弟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名揚全球。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他們卻完全沒把名聲放在心上。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弟弟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么漂亮?」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分析:萊特兄弟藐視名利,社名利乃身外之物,真是難能可貴。正是因為他們不慕名利,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研上,改進飛機為世人所敬重。
2、介紹骨髓庫——體現目前社會對捐獻的努力和積極樂觀的態度
骨髓庫也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骨髓庫並不是把供者的骨髓或造血幹細胞存到庫里。骨髓庫里保存的只是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人們的名字、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詳細地址、HLA基因檢查結果等。如果有一個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的HLA基因與所有志願者的HLA基因進行配對,配對相合,便通知該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因此骨髓庫參加的志願者越多,庫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獻者的機會就越多。
世界各國有各自的骨髓庫,國際上目前已有40個國家的54個骨髓庫和21個國家的37個臍血庫,登記的資料約1000萬。
亞洲地區有設於中國香港地區的香港骨髓捐獻者登記處、中國台灣省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者登記處、新加坡骨髓捐獻者登記處、日本骨髓捐獻庫和韓國骨髓捐獻者庫。由於人種遺傳的差異,中國人的HLA型別與白種、黑種等人群差別較大,中國白血病患者尋找HLA相合捐獻者的最大希望是在中國人群中,在其他人種中很困難。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旦患病,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時,能求助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大陸的患者也可以求助於中國香港地區的香港骨髓捐獻者登記處、中國台灣省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者登記處、新加坡骨髓捐獻者登記處。
一、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人們以前常說的骨髓移植、骨髓捐獻到今天已經不準確也不科學,由於我們醫學技術的高發展,也就是說我們真正採集、我們捐獻的實際是造血幹細胞。在我們人身體哪些部位生產和存儲造血幹細胞呢?一般來說,有三個部位,生產和儲存的大部分在骨髓里,所以我們叫做骨髓造血幹細胞。還有一部分在外周血,也就是在血管裡面有少量的造血幹細胞。第三就是人們所知道,當媽媽生完小孩之後,在臍帶里有大量、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反過來說造血幹細胞都在哪些部位,有骨髓的造血幹細胞,有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有臍帶的造血幹細胞,現在我們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來進行採集。那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和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有什麼不同呢?如果說是骨髓移植用骨髓的造血幹細胞,供者要進行全麻,或者在他的骨上鑿幾個洞。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則是先打三、四天的外周血動員劑,將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入血,然後用采血的方法來採集,這樣的方法供者沒有什麼痛苦。
二、如何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樣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三、造血幹細胞移植與輸血有什麼不同:不論是骨髓移植還是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說到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按照造血一元論的觀點認識,人體的造血細胞都是來源於一種最原始的血細胞,由它不斷地增殖、分化,生生不息產生出多種多樣的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既然這樣,人們又管它叫種子細胞。把它播到另外的有機體內(受者),在合適的環境下,就能不斷地增殖、分化,將有病的細胞取而代之。輸血就不一樣了,輸的都是成熟的成分,只能暫時幫一下忙,慢慢地就被受者破壞分解掉了。
四、造血幹細胞移植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現在很多人對於造血幹細胞捐獻不了解,認為捐獻出去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影響。其實,通過對全球已實施移植的供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對身體有影響的個例。正常人骨髓總量約為3000克,移植時只需10克,相當於採集幹細胞10毫升。在採集時,從一處靜脈引出血,通過儀器把需要的細胞提取出來用於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體內。採集過程中,供者只需躺在床上約4個小時,整個過程只需一個星期。由於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五、造血幹細胞移植有哪些類型:造血幹細胞移植按造血幹細胞的來源部位可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幹細胞移植和臍血幹細胞移植。按造血幹細胞來自患者自身與否可分為自體移植、同基因移植和異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與移植供體為同卵孿生兄弟或姐妹。對急性白血病無供體者,在治療完全緩解後,採取其自身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稱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因為緩解期骨髓或外周中惡性細胞極少,可視為"正常"細胞,但一般復發率較高,因而療效比異體移植稍差。人們正在研究一些特殊的"凈化"方法,用以去除骨髓中的惡性細胞,可望進一步提高自體移植的療效。
六、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多種血液病、實體瘤、免疫缺陷病和重度急性放射病,這已被很多人所熟悉。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廣泛應用於惡性血液病、非惡性難治性血液病、遺傳性疾病和某些實體瘤治療,並獲得了較好的療效。1990年後這種治療手段迅速發展,全世界1997年移植例數達到4.7萬例以上,自1995年開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例數超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占總數的60%以上。同時移植種類逐漸增多,提高了臨床療效。
七、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三個必要條件:
一是移植前的預處理。這是為了使受者能夠接受外來的造血幹細胞和減少本身腫瘤細胞的負荷採取的措施,經典的方案是環磷醯胺60毫克/公斤體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這種方案對病人損傷較大,多用於原來身體較好、年齡較輕、病程較短、主要臟器功能良好的患者。為了使兒童和年紀稍大、體質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於是有了對上述經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稱之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預處理方法,通常是減少使用細胞毒葯物的數量和劑量,不加或減少全身照射劑量。這對於病人來說相對比較安全。二是受者和供者應有相匹配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它存在於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醫生稱其為HLA-A,B,C和DR位點,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點關系尤大,必須相合,這樣成功機會大,風險比較小。三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幹細胞數。這點不難理解,既然作為種子細胞,就要到適合於它的新的「土壤」環境中去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就不會是一帆風順,其過程會有損失,沒有一定數量是不行的。這些主要是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它帶給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機會,同時又受屏障和條件的限制而埋伏著風險,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靜脈栓塞等並發症。但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不完善的逐漸完善,沒認識到的逐漸被認識,經驗越來越豐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獲得健康。
八、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是否會有排斥反應:有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器官移植,不過它不是大的組織,大的器官,也是人體的細胞,人體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個認自己,排別人的東西,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裡面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的排斥出去。機體有兩個屏障:一個是個體發育屏障,一個是免疫屏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樣性,人和人不同。具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同卵雙胎外,其他的都存在著差別,只不過差別有大有小而已。現在已經知道胎兒發育到3個月以後,胎肝便有造血幹細胞,胎兒開始自己造血。但這種造血功能還很不完善,各種細胞成分的比例還很不穩定,紅細胞系統造血比較旺盛,免疫功能細胞不夠完善,抗體數量不足,這時如果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別人,則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對於受者而言此即個體發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就可因性別、內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內在差別而影響植入,這即謂之免疫屏障。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過程,這樣我們就要在移植造血幹細胞之後,大夫要密切觀察排斥的現象,根據排斥現象,要用一些葯物來進行預防它的排斥。如果說人體本身的一個功能,應該要有,但是由於我們嚴密的進行分型和配型,我們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況也不一定特別嚴重,我們也要預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葯物。所以採集以後,主要兩大問題,一個是排斥問題,一個是抗感染的問題。
九、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和配型過程:首先從捐獻者抽取的5毫升左右的血液送往血液中心細胞實驗室進行分子學檢測,得到捐獻者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數據,存入資料庫。然後由各大醫院提交申請單,並附有病人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的檢測數據。管理中心再將捐獻者的HLA和病人的HLA在電腦中進行配型檢測,如果有相符的就將進入實質捐獻階段。
十、骨髓移植改變了什麼: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骨髓移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人的骨髓出現問題,失去造血功能,就可能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的身體方面會發生什麼變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有人提出:進行骨髓移植後,兩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的相貌越長越像。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患者的性格會發生變化。這種說法有科學性嗎?骨髓移植到底改變了什麼?專家認為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經大劑量放化療或其他免疫抑制預處理,清除受體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常克隆細胞,阻斷發病機制,然後把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使受體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身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根據現有的已經被普遍接受的研究資料,接受骨髓移植者,最常見的改變是血型,移植後患者的紅細胞血型變為供者紅細胞血型。比如供者是A型,移植後不論移植前患者血型為何型,均變為A型。內分泌系統也會改變:由於移植前預處理為大劑量照射和化療,這種治療對身體器官有很大的損傷。移植後很多器官組織短期內得到恢復,但是性激素分泌變化顯著。男性患者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但其性功能(性生活)不受影響。女性患者常常出現閉經。另外,由於移植後的免疫反應,部分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皮膚色素沉著。人的一生很多關鍵的生長發育是在胎兒期間完成的,一個器官的形成需要非常復雜的發育過程。因此,單純通過骨髓移植改變人的性別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相貌上也許有「越來越像」的可能。因為傳統觀念認為,不同組織種類的幹細胞是「世襲終身制」,不可逆轉,然而在1999年,美國科學家首先證明人體幹細胞具有「橫向分化」的功能,比如造血幹細胞可能轉化為肌肉細胞、神經細胞、成骨細胞等等,反之亦然。因而相貌的「移植」恐怕不僅僅是猜測或者空想。不過專家表示,關於國內的骨髓移植,可能這些話題都還不應該是「主角」,盡快解決國內骨髓庫捐獻者資料稀缺的問題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十一、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介紹: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亦稱「中華骨髓庫」。其前身是1992年經衛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國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2000年11月,經衛生部同意改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2001年經中央編辦批准成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成立兩年來,資料庫已建立了24個省級分庫,24個定點實驗室,一個質控實驗室,已有了較為健全的規章制度,可用於檢索的資料達6萬多人份,由管理中心統一指揮協調。迄今,各地分庫及實驗室已為2000多人進行了檢索服務,有200多名患者配型成功,有40多位患者成功地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37個國家建立了48個骨髓庫,美國國家骨髓庫有470萬份,歐洲370萬份,我國台灣有23萬份,資料表明登記人數已達700多萬。在亞洲、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都相繼建立了骨髓捐獻者登記處。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起步較晚,但這兩年發展較快,目前正在向具有臨床意義的10萬人份庫容積極努力。計劃在2005年內達到20萬人份的庫容,並力爭做到華人最大的骨髓庫。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拯救生命、奉獻愛心、參與公益、升華自我,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當中來。
十二、關於臍血庫:目前我國的幹細胞庫主要有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和臍血庫。這兩類幹細胞庫的不同在於,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是中國紅十字會發起建立的,主要對自願捐獻者進行白細胞抗原配型和資料登記,將來需要時再採集骨髓,是一種資料庫。臍血庫是實物庫,即通過對新生兒臍血進行配型和資料登記,同時採集儲存可供移植用的幹細胞,一旦需要,這些幹細胞即可用於臨床移植。目前我國已有7家成規模的臍血庫。臍血庫可分為公共庫和自體庫兩種。 臍帶血庫的公共庫可為廣大患者提供作為造血幹細胞來源的臍帶血,進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庫可為需要凍存臍帶血的個人及家庭服務。公共庫是由政府出資或社會捐贈,自體庫則由保存者個人出資。自體保存的好處是,配型的針對性極強,排異性小,成功率極高。與骨髓幹細胞移植、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相比,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具有以下優勢:臍帶血資源豐富、採集簡單;異體間排斥反應小,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純潔度高;對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的要求相對降低,可擴大供者范圍;能快速獲得移植供者,避免供者原因耽誤造成風險;移植後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險性較低。用臍帶血替代骨髓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始於90年代初,目前只有美國、英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建有臍帶血庫。臍帶血移植配型相和的機率要比骨髓配型高得多,配型指標中人白細胞抗原(HLA)有A、B、DR三項共6個位點,只要有5個位點相和就可進行移植,而且成功率高,花費相對低廉。
3、中華骨髓庫的捐獻者指南
1、怎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的公民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華骨髓庫省級分庫聯系,在當地獻血點填寫《志願捐獻者同意書》並採集約8毫升血樣,即可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志願捐獻者的血樣經HLA分型檢驗,相關信息及志願捐獻者基本資料會被錄入到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資料庫中,等待患者查詢。
2、無償獻血時可以報名入庫嗎?
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入庫健康條件與無償獻血健康體檢標准相同,捐獻造血幹細胞與捐獻成分血(機采血小板)的感受和過程也大致相同。中華骨髓庫鼓勵無償獻血者在獻血時留血樣入庫。
3、填寫《志願捐獻者同意書》時需要注意什麼?
(1)准確詳實地提供個人資料,如聯系方式、地址、電子郵箱等。
(2)准確詳實地提供兩位不同住址親友的聯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在志願捐獻者的資料發生變化時,能通過親友與其恢復聯絡,避免志願捐獻者流失。
4、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志願捐獻者或親友的聯系方式、地址等信息發生變化時,請及時通知中華骨髓庫省級分庫,以便在與患者HLA配型相合時能盡快與志願捐獻者建立聯系,給患者提供及時的救治。
5、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個人資料是否保密?
中華骨髓庫保證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HLA信息僅用於檢索配型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相關工作,對志願捐獻者個人資料絕對保密。
6、什麼時候能夠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捐獻者的HLA分型數據與患者相合時,便可以做捐獻准備了。但由於配型相合受供患雙方HLA數據影響,志願捐獻者等待捐獻的時間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
7、捐獻造血幹細胞流程
8、捐獻者大約需採集多少造血幹細胞?
按照原衛生部《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採集技術管理規范》對採集量的要求,造血幹細胞懸液約為50—200ml/人/次。
9、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全球迄今為止100萬例造血幹細胞移植證明:捐獻造血幹細胞安全、科學、無損健康!
生理上無損健康——
人體血液中有多種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其中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為數小時到數天,不斷新陳代謝。它們均來自於一種始祖細胞,我們稱它為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種血細胞。造血幹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各種成分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適齡、健康的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會促使骨髓把儲備的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細胞的生成。所以,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實踐上證明安全——
採集造血幹細胞過程中,因針刺會導致輕微的疼痛感,但是這種不適會在採集完成後很快消失。
我國大陸地區已經實現非血緣關系造血幹細胞移植4000多例,血緣關系間造血幹細胞移植則更多;據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的報道,至今還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損害捐獻者健康的案例。
動員劑安全可靠——
從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簡單、方便,所以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較多採用此種方法。
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數量少,不能滿足移植的需要,通過注射動員劑,可使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增加20~30倍。目前使用的細胞動員劑是「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的數量外,還有輔助心臟功能等作用。據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報道,至今還沒有發現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
造血幹細胞採集量較少——
成年人(18~45歲)的骨髓量一般在3000克左右,大部分存在於骨髓腔。捐獻造血幹細胞一般採集約為200ml的造血幹細胞懸液,每天檢測CD34量,在最高峰時採集造血幹細胞,採集次數最多不超過2次,對捐獻者本身無不良影響。
採集技術成熟——
中華骨髓庫有100多家按照原衛生部要求審定批準的移植醫院和採集醫院,在這樣的醫院里採集造血幹細胞如同採集成分血(機采血小板)一樣簡單、安全。整個採集過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經過嚴格消毒,並一次性使用,確保了捐獻者的安全。
10、志願捐獻者是否可以改變捐獻決定?
捐獻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以及捐獻造血幹細胞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中華骨髓庫也會多次確認志願捐獻者的捐獻意願。
每一名志願捐獻者都可能是救助患者的唯一希望,雖然在捐獻過程中可以改變捐獻決定,但是放棄捐獻對患者來說將是沉重的打擊。加入中華骨髓庫是對生命的承諾,更是神聖庄嚴的使命,一定要深思熟慮。
11、入庫但一直沒有捐獻,能幫助到患者嗎?
加入中華骨髓庫是一種高尚的奉獻行為,志願捐獻者的HLA分型數據存入中華骨髓庫資料庫後,每天接受患者的檢索查詢,為他們找到配型相合捐獻者帶來希望,就是為等待患者及家屬做貢獻。
12、志願捐獻者需要承擔什麼費用嗎?
國家財政支持中華骨髓庫對每一份入庫志願捐獻者的血樣進行HLA分型檢測,志願捐獻者無需繳納任何費用。
13、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無私奉獻的救人善舉,提倡志願無償,不提供任何補貼。
14、為什麼志願者想入庫但被分庫拒絕?
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對血樣進行配型檢測均需國家財政支持相關費用。受資金限制,中華骨髓庫每年有計劃地安排各省級分庫開展志願捐獻者招募工作,定量採集血樣。當檢測費用超出國家財政預算,志願捐獻者入庫熱情很高時,中華骨髓庫省級分庫可以繼續採集志願捐獻者血樣,保存下來等待機會入庫,也可以向總庫反映,協調其他地方招募指標進行檢測。
中華骨髓庫接受志願捐獻者個人和愛心企業等組織捐贈檢測費用,用以增加入庫數量。
15、中華骨髓庫為志願捐獻者提供什麼服務?
中華骨髓庫為志願捐獻者提供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介紹;為捐獻者提供HLA高分辨分型確認采血、體檢、採集造血幹細胞陪同,為成功捐獻者提供一年期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做好捐獻者的捐後隨訪工作,對捐獻者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道,按照《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為捐獻者申報相關榮譽獎勵。
入庫榮譽證書
採集血樣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將獲得:
捐獻榮譽證書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將獲得:
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
根據《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還將獲得:
16、《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2014年修訂)
(略)
17、中華骨髓庫捐獻基本原則
捐獻者自願無償原則——
中華骨髓庫的建設是以「人道、博愛、奉獻」為基石,「自願」和「無償」是捐獻行為的出發點,堅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自願、無償」原則,是對生命無價的最好詮釋。
對志願捐獻者的概念可作如下表述:無任何外界壓力,為救助垂危的患者,不謀求任何物質回報和受者的直接感謝,基於愛心,自願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的人被稱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捐獻無特定對象原則——
中華骨髓庫是面向大眾建立的公益性服務機構,它的服務對象是血液病等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任何別有他圖的行為均與中華骨髓庫的宗旨相悖。正是這種超越自我、超越家庭、超越國界,面向整個人類的大愛之心,體現了捐獻無特定對象的原則。
登記與捐獻行為一致原則——
志願者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是表達申請人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真實意願,這種意願不應該是一時的沖動,而是對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種庄嚴承諾。因此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愛心人士在報名捐獻前應深思熟慮,一旦與患者配型成功後則義無反顧地實現捐獻。
供患雙方無需相見原則——
非血緣關系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以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的生命,實質上是一種生命的饋贈。供患雙方不發生任何聯系,是國際上的慣行規則和倫理規范。我們提倡捐獻者和受贈者以共同的人類愛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施受關系。建立起一個信念:一個患者向中華骨髓庫拿到了一份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他的生命。不要讓他感到這是那一個人給他的,要讓他感到這是社會給他的愛。一個捐獻者捐獻了一份造血幹細胞,也不要讓他知道給了那一個患者,讓他感到他的造血幹細胞奉獻給了社會,給了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了。
尊重和保護捐獻者和患者隱私權的原則——
要高度重視做好保護捐獻者與患者的隱私工作,加強保密工作的教育,保護捐獻者與患者的權益,不得向無關人員透露捐獻者與患者的有關個人信息,使之順利完成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和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
社會關注原則——
建設中華骨髓庫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引導人們積極參與中華骨髓庫的建設,是社會關注原則的首要任務。讓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崇尚文明、傳播大愛。沒有社會的關注就沒有中華骨髓庫的今天,社會關注為中華骨髓庫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4、白血病患者做骨髓移植後的治癒率有多少?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只有三個月。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可以用化療等方法遏制病變的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這種方法副作用大,復發率高,不但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對家庭、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國際上從七十年代起就將骨髓移植運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中國由於骨髓供者的缺乏,使許許多多的白血病患者延誤了治療時機,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1992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受國家衛生部的委託,在北京正式建立「中華骨髓庫」,並在上海、北京等全國五個省市紅十字會同時開展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供者的徵求工作。截止1997年底,有5000餘名志願者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其中上海就有2300多名。但由於在非血緣關系的人群中,配型相符率只有萬分之一,僅少數非常幸運的白血病人才可能在庫中尋找到合適的供者。但它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夠的供者,就可以為大多數白血病患者提供幫助。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根治白血病的醫療手段之一,與骨髓移植相比,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尤其是其幹細胞採集的方法更安全,更易被供者接受。以前做骨髓移植,供者需要上局部麻醉,並在骼骨上鑽洞多次抽取骨髓混合液;而目前採用的幹細胞移植是從供者的外周血中(手臂上采血)採集造血幹細胞,並通過機器聚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人體。只需總量為50毫升的幹細胞,就可以使一位白血病患者重建正常的造血機制與免疫功能,並獲得新生。
中國有十二億人口,按每年萬分之三的發病率,一年就新增加三萬六千名白血病患者,這還不包括以前發病的,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同時,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也迫切希望早日建成中華骨髓庫,為所有的炎黃子孫提供幫助。捐獻幹細胞無礙健康,只需您付出小小的勇氣,一條生命將因您而獲得新生。這是一件多麼友意義的壯舉啊!您獲得的不僅僅是病人及家屬終生的感激和崇敬,還將得到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凡身體健康,年齡在18~45周歲,無論男女,符合獻血條件的市民,歡迎您加入志願捐獻者的行列。
■ 中華骨髓庫亟待十萬捐獻者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多發於青少年的惡性血液病,自然病程只有3個月。骨髓移植即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較有效的醫療手段,治癒率達65%~75%。上海市政協團青界別委員陳靖日前呼籲:應盡快動員10萬名志願者加入骨髓捐獻隊伍,「獻上少許鮮血,為白血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陳靖是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10日他代表團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青聯在當地政協會議上提出的這個建議,已引起上海市政協和當地青年的強烈關注。據陳靖介紹,我國目前白血病的發病率已達10萬分之4,全國平均每年新增約4萬白血病患者,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其中多數可作骨髓移植手術。但由於我國獨生子女較多,同胞間尋找骨髓供者的可能性小,所以只有動員盡可能多的志願者加入非血緣性骨髓移植事業,才能給患者帶來再生的福音。
陳靖說,由於社會傳統文化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差異,不同地區的骨髓庫規模相差很大,例如美國的聯邦骨髓庫中志願捐髓者有300萬人之多,中國台灣地區骨髓庫中志願捐髓者有近2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但是,目前中華骨髓庫志願捐髓者還不到2萬人(包括中華上海骨髓庫的志願捐髓者約13800人),而一般來說,中華骨髓庫的骨髓供者資料最低限度應具備10萬人份以上才具有實際意義。配型數據的稀缺,導致了我國骨髓移植供者和受者的相配率很低。
陳靖認為,改變上述狀況,需要進一步弘揚社會新風,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為此他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要加大科普宣傳力度,讓公眾了解和掌握有關骨髓移植的科學知識,克服懼怕心理;二是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群眾團體的積極性,組織動員公眾尤其是青年志願者加入骨髓捐獻隊伍;三是要鼓勵和倡導社會各界為中華骨髓庫建設捐贈,成立有關專項基金,提供必要資金保證。
目前,團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青聯正著手有關科普宣傳,希望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在上海建成10萬人規模的骨髓庫。
■ 上海「中華骨髓庫」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只有三個月。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可以用化療、放療等方法遏制病變的白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這種方法副作用大,復方率高,不但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對家庭、社會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國際上從六十年代起就將骨髓移植運用於白血病的治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八十年代起,運用同樣原理的幹細胞移植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更為顯著的療效,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根治白血病的醫療手段。同時骨髓(幹細胞)移植除了能根治白血病以外,還可以治療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遺傳性免疫缺陷症、重症放射病、某些惡性腫瘤等多種不治之症。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白血病的自然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全國每年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其中大多數需做移植手術。我國從60年代起就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系的捐髓者提供骨髓。雖然無關人群中配對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萬分之一,但是它畢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夠的志願捐獻者,還是能為大多數病人提供治癒的機會。
199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立「中華骨髓庫」,上海市紅十字會也參與了骨髓移植供者的徵求工作。96年10月,全國首例由上海市紅十字會提供捐獻者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在上海獲得成功,挽救了一名有5年白血病史患兒的生命。上海市紅十字會於1997年7月成立中華上海骨髓庫(上海市骨髓捐獻者資料檢索中心),目前已有志願捐獻者7000名,現正在加快徵求更多志願者的工作。為需要進行移植的患者尋找健康的相配的骨髓,使血液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 骨髓捐獻的條件:
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雙生子,因為他們之間的遺傳物質是完全相同的。他們之間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異反應少;但雙胞胎畢竟少見。
子女的HLA分型來自於父母,如父親為A和B,母親為C和D,那麼子女有AC、AD、BC、BD四種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間的HLA相配率為25%,因此患者從同胞中尋找供髓者較容易。然而家庭范圍正在縮小,絕大多數的患者還是非血緣關系的骨髓捐獻者。
適合捐獻骨髓的年齡為18~45歲,健康要求如同獻血,即不能因獻髓影響捐獻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獻者必須無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 骨髓捐獻的步驟:
填寫中國血液在線骨髓捐獻志願者登記表;中國血液在線將把您的資料妥善保管並轉交給有關組織機構。
有關組織機構將安排您在適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HLA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檢測;
如果配型完全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您必須接受全身檢查;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細胞(總量為50~10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富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人體,完全無礙健康。
■ 小資料:骨髓捐獻不可怕
據統計,約有90%的公眾對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風險性等知識掌握不夠,對其過程的了解還停留在對字面含義的簡單理解上,普遍認為捐獻骨髓需要直接從供者骨內或脊椎內抽取骨髓。正是這種懼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加入志願捐髓者行列,造成了供者的流失。
實際上,捐獻骨髓與普通獻血沒有本質區別,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術越來越簡單、安全和有效。目前採用的骨髓移植方法類似於一般獻血,只需採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幹細胞的血液輸給患者。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本身就有50%處於靜止狀態,供者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只佔人體內造血幹細胞總量的0.3%~0.5%,在完成採集後,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會迅速增殖,一兩周內完全恢復,所以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骨髓庫實質上是通過普通血檢而建立的骨髓信息庫,即建立骨髓捐獻志願者資料檢索中心,而不是抽取志願者的骨髓儲存起來。
■ 小資料:上海骨髓捐獻者突破萬人
中華上海骨髓庫,日前創下了骨髓捐獻志願者入庫人數超過1萬人的紀錄。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白血病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全國每年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半數以上為兒童,而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有效的醫療手段。鑒於我國從六十年代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系的捐髓者提供骨髓,而在非血緣關系的人群中配對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萬分之一。中華上海骨髓庫志願捐髓者入庫人數突破1萬人之後,將有望成為白血病患者的福地,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5、泰國小王子提幫功上學時,老師要向其下跪,老師願意教他這樣的學生嗎?
老師肯定非常願意教他這樣的學生啊,你想一下,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能夠教到一個皇室貴族的學生是多麼榮耀的事情。
6、微幫的主要功能有什麼
微幫是廈門國通寶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11月推出的一款基於LBS定位功能開發的020模式下的互幫互助類即時通訊軟體。
微幫的主要功能分為兩大模塊:1.發布需求2.發布幫助
發布需求: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需求發布在微幫上並且明碼價標(我們稱之為發單者),微幫會向其他用戶展示發布的需求,一旦雙方完成了互相選定的過程,就會成為接單方和發單方的關系,可以進入訂單中心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來幫助用戶簡單安全地完成訂單交易。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微幫平台來尋找他人有償地為自己提供幫助。
發布幫助 : 有空閑的,或者想賺外快用戶可以將自己想做的事情發布在微幫上,並且可以標上自己的傭金,微幫會這個幫助信息發布上去,由需要的用戶來選擇,幫助功能相對來說和需求功能相反。
7、怎樣才能夠在中華骨髓庫注冊成為一名捐獻骨髓的志願者呢?
可以參照以下: 各地的器官捐贈者可先向當地紅十字會咨詢後提出申請,但由於各種原因,並非每個自願捐獻者都能成功捐獻。目前常見的捐獻有:血液、角膜、腎、骨髓、皮膚、骨格、遺體等。中國紅十字會根據各地醫院規模、專業等設不同的器官庫,比如:骨格庫、骨髓庫、角膜庫等。 一,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條件: 1,年齡為18-45周歲的中國公民. 2,身體狀況良好,無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3,在捐獻地常住的.(志願者異地報名可聯系當地的紅十字會) 4,親人配偶不反對的.(避免配對成功後捐獻者無法順利捐獻) 二,報名方式 1,電話報名:播打各地捐獻熱線,通過電話報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出生年月等. 2,郵寄資料:電話報名後,當地的捐獻處會按照你所報的地址給你郵寄一份關於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以及如何去捐獻的方法和地址. 3,去通知的地點做捐獻:骨髓庫會安排您在恰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此處要說明的是:加入中華骨髓庫只是做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登記,並不代表馬上就要捐獻.直到有匹配的患者,才需要做下一步准備. 如何捐獻骨髓 1.骨髓庫會安排您在恰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驗血檢測,即HLA—DR的分析檢測。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並安排作全身檢查,供者健康檢查合格者,將進行捐獻。 4.捐獻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長因子,連續4-5天。由於注射了生長因子,造血幹細胞將大量繁殖,生長因子使骨髓釋放出大量造血幹細胞進入血液循環中; 5.造血幹細胞通過血細胞單采技術獲得,這與從血液中採集血小板的方法完全相同。血液從一個手臂靜脈中流出,通過導管流入單采機中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其它血液成分將通過導管和采血針流回另一手臂靜脈,整個採集過程在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時間約3-4小時。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將其餘的血細胞回輸體內。 6.您將很快恢復正常,由於不使用麻醉,您無需住院,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後1-2天,副作用(如:發熱、過敏反應、骨骼輕度疼痛)將完全消失。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捐獻骨髓=獻血!就那麼簡單!獻出你的愛心,重新點燃血液病患者生命之光! 各地捐獻造血造血幹細胞捐獻熱線電話 : 1. 總會:010-65126600 2. 北京:010-63558766 3. 上海:021-62478117 免費報名聲訊熱線:16009999 4. 天津:022-27300121 5. 河北:0311-7046792 6. 山西:0351-6165963 7. 遼寧:024-23509090 8. 吉林:0431-8906590 9. 江蘇:025-7714527 10.福建:0591-7841854 11.安徽:0551-2601935 12.山東:0531-2957999 13.河南:0371-5942847 14.湖北:027-87824238 15.廣東:020-83809479 16.四川:028-6138841 17.重慶:023-63624507 18.新疆:0991-256524 19.深圳:0755-3366336 20.浙江:0571-8517183 21.海南:0898-65331824 22.內蒙古:0471-4961188 23.黑龍江:0451-2734094 24.江西:0791-8625444 25.湖南:0731-4822036 26.廣西:0771-5860326 27.貴州:0851-6824372 28.雲南:0871-3643926 29.西藏:0891-6834686 30.陝西:029-6530614 31.甘肅:0931-8852404 32.青海:0971-8214581 33.寧夏:0951-5055705 34.香港:00852-28020021 35.澳門:00853-313003 36.台灣:(02)2362-8232 (02)2362-1417 各地的器官捐贈者可先向當地紅十字會咨詢後提出申請,但由於各種原因,並非每個自願捐獻者都能成功捐獻。目前常見的捐獻有:血液、角膜、腎、骨髓、皮膚、骨格、遺體等。中國紅十字會根據各地醫院規模、專業等設不同的器官庫,比如:骨格庫、骨髓庫、角膜庫等。
求採納
8、急急急:為什麼系統中所有軟體的幫助功能都不能用了??
一般我們使用的軟體都的盜版的,所以文件不是那麼全面,而且一般盜版的都沒幫助文擋,
如果有幫助文檔只是打不開的問題,那好辦
1、簡單的就只需執行:c:\windows\system32\dllcache\hh.exe 即可;
2、注冊c:\windows\system32\hhctrl.ocx(運行regsvr32 c:\windows\system32\hhctrl.ocx);
只是在運行裡面輸入
開始--》運行--》輸入 regsvr32 c:\windows\system32\hhctrl.ocx 回車 試試看
9、15歲泰國王子面臨出局是怎麼回事?
出生於2005年的泰國王子提幫功已經15歲了,但是至今並未公開進行演講,也很少有單獨公務。患有學習障礙症的他無法快速適應皇宮的規則,此前他一直跟隨父親在德國求學,據媒體報道他在特殊學校進行學習。
沒有母親在身邊的小王子有些不思進取,出席公務的時候也總是吊兒郎當。這讓瑪哈國王意識到他並非王儲的最好人選。
近日泰國大王子過生日,一向不理睬他們的王室賬號,在泰王的授意下也為大王子慶祝生日了。這預示著泰王對於提幫功的不滿日益加重,王室繼承人不再局限於王室合法子嗣。提幫功如今是雙面夾擊,進退兩難。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王室中他還算有一個好姐姐,帕公主雖然不是和他一個母親,但是帕公主為人善良直爽。弟弟像個「鐵憨憨」,作為姐姐的公主只能多出一點力氣。在去年的提幫功僅有的幾個非祈福儀式的公務,都是由帕公主帶領。
而提幫功卻絲毫沒有危機感,才15歲就身材走形十分臃腫,出席公務挺著大肚腩,沒有大佬的本領和氣場,卻有大老闆的身材。這個王儲位稱得上是困難。
(9)提幫功骨髓庫擴展資料
泰國流亡大王子生日,王室罕見發文慶生:
泰國有4位王子在十幾歲的年紀就離開了泰國,8月29日是瑪哈·哇集拉隆功國王的大兒子Juthavachara Vivacharawongse41歲生日,代表泰國王室的Instagram竟然首次發布了大王子的生日照片,並配文道:
2020年8月29日,是Juthavachara Vivacharawongse誕辰41周年,他是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與第2任妻子余瓦達(Sujarinee Vivacharawongse)生下的孩子,是國王的長子。
大王子被授予Juthavachara Mahidol殿下的頭銜,由於1996年父母離異,他和母親以及三個兄弟移居英國。1997年1月3日,所有王子被剝奪頭銜,成為了平民。目前,大王子和他的母親以及兄弟們居住在美利堅合眾國,他已經與美國出生的莉雅·高夫(Riya Gough)結婚。
這幾乎是泰國王室頻道第一次公布4位王子的相關信息,並將王子的生平履歷全部都介紹出來,甚至將他的婚事也毫無保留地八卦了一下,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10、15歲泰國王子面臨出局,王儲位懸了?
個人認為是的,眾所周知提幫功患有學習障礙症,根本不是王儲的合適人選。而且泰王對其他四兄弟名為流放國外實則保護。畢竟自己才剛剛坐上王位,等到時局穩定的時候,必然會考慮接回兒子們。
現在泰國王儲爭奪戰已經打響,蘇提達和帕公主已經結成聯盟,這一點讓瑪哈國王很忌憚。也許正是為了打壓蘇提達王後,瑪哈國王才會出此下策。
(10)提幫功骨髓庫擴展資料:
拉瑪十世與提幫功王子
雖然拉瑪十世罕有地在提幫功王子身上顯露出了柔情和父愛,但提幫功無論從智力還是能力上顯然都是扶不起的阿斗,67歲的拉瑪十世已經到了花甲之年,也該到考慮立王儲的時候了。
泰國王室可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王室,擁有資產量遠高於被認為土豪的沙特王室,而實際上提幫功還有四位同父異母的哥哥,早在1996年,這四位王子就被剝奪了王子封號跟隨母親尤瓦提達(拉瑪十世的第二任妻子,演員出身)逃到國外避難,再也沒有返回泰國。
如今,四位王子都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各自領域優秀的人才。在困境中長大的四位王子兄弟齊心,力爭重返泰國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