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反對骨髓移植

反對骨髓移植

發布時間:2020-09-15 22:49:57

1、捐獻骨髓 會經歷跟白血病人差不多得痛苦嗎?

現在都是用外周血分離造血幹細胞的,放心吧!捐獻過程什麼感覺都沒,如果你能順利通過初高配,那接下來就是體檢,體檢就是一些常規體檢,比如抽血、驗尿、心電圖、B超什麼的。現在不需要做穿刺,過了體檢,就等著通知你捐獻把!捐獻前一般要打五天的動員劑,就和平時打疫苗一樣,目的是動員你骨髓里的造血幹細胞能加速釋放的外周血中,打動員劑可能會有一點點不舒服,比如會有點類似感冒的症狀,腰疼什麼的,這都很正常,比起白血病的患者承受的痛苦其實這點不舒服真的不算什麼。最後就是捐獻,捐獻過程也就是和獻血差不多,把針插進去,血流出來,經過分離機把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剩餘的血漿和營養物質會從另一端迴流到你的身體里。過程真的沒有什麼難受啊,不舒服啊什麼的。就是躺時間長了身體麻麻的,畢竟一直保持一個姿勢。捐完就可以走了,回家就好吃好喝的供著把。辛苦手打的,給點分吧!

2、骨髓移植的排異反應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唯一康復的辦法!白血病骨髓移植的條件: 常規的骨髓移植前,只需HLA-A、B、DR(人類白細胞抗原)相同即可。由於HLA-AB的多樣性最明顯,一般對志願者先做HLA-AB分型,待檢索後供、受者HLA-AB相配後,再對供者作HLA-DR分型檢測,看是否相配。如果供、受者的HLA完全相配,同時供者健康檢查合格,就可以著手准備移植手術。先用化學葯物和放射治療,摧毀患者身上的癌細胞,這時患者的正常造血細胞也被殺死,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易發生感染,必須在無菌病房(層流室)中接受移植。 植入方法如同輸血,植入的造血細胞在人體繁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統,病人逐漸恢復健康。骨髓移植對白血病的有效治癒率可達到75-80%。 移植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因為,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能分辨出「異己」,並對它進行攻擊,將它排擠除去,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排斥反應」。如供、受者是親屬關系,排斥反應會弱些,如是非親屬關系,則反應會重一些。另一種排異反應是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簡稱GVHD)。即供者組織中的免疫細胞對受者(宿主)的作用,宿主組織抗原對供者免疫細胞來說也是異己物質,逐漸生長起來的供者免疫細胞對受者的「攻擊」越來越重,並可產生「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D的症狀包括:發熱、皮膚潮紅、皮疹、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全血細胞減少、肝炎、嚴重腹瀉、骨髓硬質和感染,嚴重時可並發致死性反應。在雙胞胎中,GVHD發生率為1-5%,親屬中為36%,非血緣關系為50-70%。不過GVHD雖對患者有危險,但它具有抗白血病作用,減少移植後白血病的復發。在治療中,可採取適當的免疫抑制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骨髓移植成敗的關鍵之一是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問題,如果骨髓供者與患者(受者)的HLA不同,便會發生嚴重的排斥反應,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3、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反應危險嗎

你好,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現象為不良現象,表明移植細胞與自身免疫系統產生對抗,影響移植效果,如不能消除排斥反應,則有骨髓移植失敗的可能。

4、骨髓移植的優點之一是避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對嗎?

只要是他人細胞,都會存在排異

5、得了白血病必須要骨髓移植嗎?移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嗎?

骨髓移植與器官移植不同,成功會出現排異反應,但不需要終身服用排異葯。一般視排異情況在半年內或者1-3年就可以停服抗排異葯,無須終身服葯.這是與器官移植最大的不同.

風險大費用高,除了化療還可以幹細胞移植.他只是通過消滅絕大多數白血病細胞後,利用外源細胞進行替代。
由於准備過程消滅白血病細胞的多少,個體有差異,決定了預後的好壞。
移植成功只是指外源細胞存活,替代成功,不代表白血病治癒。
由於部分白血病細胞持續存活,在默默積攢後,數年有時又會發病。
現在成功率高了一些,國內也就是近10年來才開展多一些,特別是近4-5年,我見最長是11年。還健在身體與常人無異。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現在移植中失敗的比例在下降,一般一年內復發的也在下降,總之技術在成熟,有很多是感染和排異奪命很可惜的。

6、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反應危險嗎?

樓下幾位,我實在忍不住了,你們誤導到火星去了!移植後沒那麼快排異,但是有人甚至在倉里就急排,但是重要的是控制,移植後能控制的排異是好事,反而很多半年一年都不排有一部分人復發了,所以能控制的排異不是壞事

7、骨髓移植要匹配的骨髓,為什麼輸血又不需要,不會發生排斥反應

輸血需要不會互相排斥的血型。血型不同的血液相互混合有可能會產生紅細胞的凝聚,造成人的死亡。
骨髓里有造血幹細胞,就是可以不斷分裂成為血細胞的細胞(但是其本身不是血細胞),可能幹細胞比較復雜,骨髓移植的匹配性要求較高。
由於和血液凝聚相關的因素比較少。好像是兩個因素,不過記不清術語了,反正不同血型的血液中凝聚因子與抗凝聚因子不同(暫時就這么稱呼),如果存在某種凝聚因子而沒有抗凝聚因子,那麼紅細胞就會凝聚。但是由於大多數人都是ABO系的血型,一共只有兩對因子(所謂O型就是既沒有A型的兩個因子,又沒有B型的兩個因子),組合比較少,所以輸血匹配比較容易。
沒有學過醫學,只是課外閱讀的得到的知識,希望有幫助。

8、什麼是骨髓移植的排異反應?

移植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一種為「排斥反應」 ,另外一種為「移植物抗宿主反應」e@qf, 百拇醫葯排斥反應 :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能分辨出「異己」,並對它進行攻擊,將它排擠除去,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排斥反應」。如供、受者是親屬關系,排斥反應會弱些,如是非親屬關系,則反應會重一些。e@qf, 百拇醫葯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簡稱GVHD。即供者組織中的免疫細胞對受者(宿主)的作用,宿主組織抗原對供者免疫細胞來說也是異己物質,逐漸生長起來的供者免疫細胞對受者的「攻擊」越來越重,並可產生「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D的症狀包括:發熱、皮膚潮紅、皮疹、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全血細胞減少、肝炎、嚴重腹瀉、骨髓硬質和感染,嚴重時可並發致死性反應。在雙胞胎中,GVHD發生率為1-5%,親屬中為36%,非血緣關系為 50-70%。不過GVHD雖對患者有危險,但它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卡減少移植後白血病的復發。在治療中,可採取適當的免疫抑制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與反對骨髓移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