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骨頭的小牛腿肉做法。
首先將牛的大腿骨敲碎,將裡面的骨髓取出,然後和骨頭一起燉(一定要小火燉不能用大火)燉1~2小時後再加入核桃仁(敲碎)再煮1~2小時(總共3~4小時)之後就盛出一碗放點鹽(鹽要少放,鍋內不要放鹽,隨喝隨放。)每天至少喝兩碗(核仁可吃)。
2、煮牛骨頭的正確方法
中國有句古話: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廣東人更是對煲湯很有講究,「湯是廣東飲食引以文化的全部底蘊,更是廣東男女老少們日常生活的幸福源泉」。
現在入秋了,氣候比較乾燥,喝湯很舒服的,而且用湯煮出來的蔬菜不油膩,很可口,放在砂鍋里,一直保溫,不會涼。
我就想到用棒子骨燉上一大鍋湯,放在冰箱里,吃的時候拿出來煮上蔬菜就好了,不用天天守著燉湯,這樣很浪費時間和精力的。
骨頭湯是很好的營養食品,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常喝骨頭湯可以減緩骨骼老化。
第一步:先燒開一鍋水,放入棒子骨,焯水幾分鍾,將骨頭里的血水煮出來,撈出來骨頭,倒掉水。
第二步:在高壓鍋里加入冷水,放入老薑片,再放入焯過水的棒子骨,放點胡椒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入幾滴白醋。
PS:1、用冷水燉湯,冷水要一定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層的蛋白質不會馬上凝固,里外層蛋白質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湯里,這樣湯的味道更鮮美。
2、燉骨頭湯的時候,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鈣、磷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加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味道。
3、用高壓鍋燉骨頭湯,我各人觀點,這樣出油多些,湯更濃些,更白些,更鮮美些,而且燉骨頭湯不易時間太長,久煮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
第三步:用勺子按順時針方向攪動均勻,蓋上鍋蓋,用大火煮,當高壓鍋里出氣了,先用大火煮三分鍾,再改用小火燉30分鍾,悶到高壓鍋里不出氣了,再開蓋。
第四步:骨頭湯上面有很多油,可以將湯面上浮著的油用一個小碗裝上,下次煮菜待用。
第五步:將鍋里的湯分裝在2-3個保鮮盒裡裝上,再放入冰箱里的冷凍室里放著,吃的時候拿出來一盒解凍、煮開,放入蔬菜煮就行了,在湯里只需加點鹽,就鮮美無比了,而且營養豐富,煮出來的蔬菜也不會流失維生素。
PS:可以在湯里加入白蘿卜、白菜、萵筍、青筍、藕、蘑菇等蔬菜一起煮,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再做味碟蘸著菜吃,這樣非常適合冬天吃,吃得身體暖暖的,很舒服。
3、牛骨髓放冰箱里可以么?
可以的 但是在解凍的過程不能太久再烹飪,需要解凍到平時的一半時間就可以了烹飪了,因為其中的骨髓質才不會流失。
4、牛骨頭湯的營養價值
牛骨骼中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其中有骨膠原、骨類粘蛋白、彈性酸蛋白、中性脂肪、磷脂、糖原以及鈣、氟、鉀、鐵等多種成分,因此骨頭湯是一種很好的滋補食品。
豬骨性平,有補虛弱、壯腰膝、強筋骨、益氣力、生乳汁的作用;羊骨性溫,有補腎虛、強腰筋的作用。喝骨頭湯很普遍,一般家庭做湯,弄來骨頭,小火慢煮,一燉十幾分鍾、一兩個小時,還有的反復燉煮。
總認為燉煮時間越長,骨頭中的營養物質溶出就越多,營養價值就越高,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骨頭中的鈣主要以磷酸鈣、碳酸鈣等形式存在,燉煮時間再長也很難熔化;其次,隨著燉煮時間的延長,骨頭湯中的蛋白質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再者,長時間燉煮還會使骨頭和骨髓中的脂肪大量溢出。
並非人人都能喝這些美味的老火湯,像痛風病人、糖尿病患者,因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經過肝臟的加工而變成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因而過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腎臟的負擔。
5、牛腿骨頭棒里有骨髓嗎
吃過,但是沒有打碎過,應該有,因為牛腿里該有神經系統?
6、女人喝牛腿骨頭湯有什麼好處
牛腿骨頭湯的主要原料牛骨,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鈣質等多種為人體所吸收的營養成分,湯里富含營養精華,有促進人體鈣質吸收,提高免疫力,健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體質虛弱,胃口不佳,腰酸背疼者飲用。
牛腿骨頭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由於人體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機體的老化,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響到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而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
牛腿骨頭湯中含有豐富的鈣質,牛骨髓中含有豐富磷脂和不飽合脂肪酸,能提高免疫力。湯中加入薑片和胡椒粉,有驅寒利濕的功效,尤其適宜冬天飲用。
還能幫助吸收骨頭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有助於鈣的吸收,強壯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
7、牛腿筋和豬骨頭能一起煮嗎?
牛骨和豬骨可以一起煮湯喝,一般高湯都這樣煮的,同加一點雞骨頭口感更好。
骨髓是大補精血的食物,尤其是那些造血功能比較差的人,免疫力低下的人,喝骨髓湯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提醒大家每周一次即可,然後調整飲食忌辛辣油膩的食物,以低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動物的肝臟、瘦肉、排骨、蛋類、奶製品、牛羊肉等食物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堅持適量體育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