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B超骨髓圓錐

B超骨髓圓錐

發布時間:2020-09-15 12:55:11

1、胎兒脊髓漲到3會是隱形脊髓裂嗎?

胎兒脊髓三歲後出現隱形的幾歲練這個還是要看診斷,影像診斷是最基礎的最基本的,而且又是實際存在的。

2、請幫忙看一下B超報告單(很急)

(一)一般檢查: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婦科(已婚者)檢查(按體檢表逐項進行)。
(二)化驗檢查:
1、血常規
2、尿常規
3、肝功能:SGPT,蛋白,HBSAg。
(1)單純HBSAg陽性者復查乙肝三系;
(2)單純SGPT異常(HBSAg陰性)者,一周內允許復查一次。
(三)特殊檢查:
1、肝膽B超。
2、胸透(有疑問加攝胸片)。
3、必要時增檢心電圖、心超聲檢查。

二、浙江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標准

(一)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視為不合格:
1、先天性心臟病(經手術治癒者除外;房室間隔缺損小於0.5厘米,經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專科確定,無需手術者除外)、頻發性期前收縮、心肌病及其他器質性心臟病;
2、血壓超過18.66/12Kpa(140/90毫米汞柱),低於11.46/7. 46Kpa(86/56毫米汞柱)。單項收縮壓超過21. 33Kpa(160毫米汞柱),低於10.66Kpa(8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2Kpa(90毫米汞柱),低於6.66Kpa(50毫米汞柱)。
3、結核病。下列情況除外:
(1)原發性肺結核、浸潤型肺結核,已硬結穩定。結核性胸膜炎已治癒,或治癒後遺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結核(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等)、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治癒後兩年以上未復發,經二級以上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專科檢查無變化者。
(3)淋巴腺結核已臨床治癒無症狀者。
4、嚴重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切除超過一葉;肺不張一葉以上。
5、慢性肝炎病人並且肝功能不正常者。乙肝三系檢查大三陽者、小三陽者。SGPT異常伴HBSAg陽性者。
6、重度慢性胃炎、潰瘍病、膽管、膽囊、胰腺疾病。
7、各種惡性腫瘤。各種結締組織疾病(膠原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血液病(單純缺血性貧血除外)。
8、慢性腎炎。急性腎炎治癒不足兩年。慢性腎盂腎炎。
9、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暈厥症、重度神經官能症。腦外傷後遺症或顱內異物存留者。
10、類風濕脊柱強直。慢性骨髓炎。
11、青光眼;視網膜、視神經疾病(陳舊性或穩定性眼底病除外)。兩眼矯正視力低於5.0(1.0)者;一眼失明者。
12、左右耳聽力均有嚴重缺陷,耳語聽力一側不足5米、另一側不足3米者。
13、嚴重口吃或明顯吐字不清者。
14、重度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副鼻竇炎。
15、男身高不足160厘米,女身高不足150厘米。
16、面部畸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明顯的斜視;唇裂、齶裂;斜頸。嚴重影響面容的血管痣和色素痣及其他皮膚病、重度腋臭、紋身。嚴重影響儀表的單純性甲狀腺腫大。
17、肢體有顯著殘疾影響功能者,如斷臂、斷腿、雙手拇指殘缺或雙手拇指健存其他四指殘缺,或者任何一肢體不能運用者(肌力二級以下,包括裝配假肢)。胸廓顯著畸形、脊椎側彎大於4厘米、兩下肢均跛行、膝內翻股骨內髁間距離和膝外翻脛骨內踝間距離超過9厘米;兩下肢不等長超過5厘米;馬蹄足、足內翻或足外翻。
18、麻風病、性傳播性疾病。
(二)除上述各項外,如有其它影響健康和工作的疾病或生理性缺陷,是否視為體檢合格,由人事部門和衛生部門根據職位的要求研究確定。
(三)對特殊職位的體檢標准由錄用主管機關另行規定。

3、幫我看看骨髓細胞檢查報告單,這病嚴重嗎,需要治療嗎,是白血病嗎?謝謝!

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有出血傾向,可用丙球。
2.輕度缺鐵,可能與血小板低,出血有關。
必須用葯治療,必要時需住院。在血液科只是常見病,不必擔心,巨核細胞數不少,血小板會很快上來的。

4、請肝膽科的醫生幫忙解釋下這張B超的內容

根據彩超你有膽囊管結石、膽囊結石,結石為泥沙樣,有掉入膽總管引起梗阻或膽管炎的可能,囊腺肌症確實是屬於一種腫瘤樣的病變,不過一般情況下是屬於良性的,但是,個別患者也有癌變的可能,所以需要手術切除膽囊。

5、B超雙腎錐體回聲增強是什麼?

這個具體結合尿檢結果,尿檢可以檢查紅細胞(潛血)和尿蛋白、白細胞,尿沉渣檢查等。如果都正常,那就沒什麼問題,如果尿潛血高,白細胞增多,伴有小腹脹痛,結合B超的檢查結果,那可能是腎結石。

6、什麼是低位脊髓圓錐

出生時脊髓圓錐位於第二和第三腰椎水平,生後3個月位於第一和第二腰椎水平,與成人相似。如果圓錐上移遭到阻礙,圓椎位置在腰l~2以下,即所謂的脊髓圓錐低位。原因一般是有一根短而粗(粗2mm以上)的終絲將脊髓圓錐栓系在比較低的位置上。患者最初無症狀,隨著年齡增大,椎管生長較快,而脊髓圓錐因受粗大終絲的栓系,不能上移,則產生症狀。常合並輕的隱性脊椎裂,1/3的病例終絲附近有脂肪病。

7、請專業人士幫忙解讀B超結果 謝謝

引發脾臟腫大的病因,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感染性脾腫大
1.病毒性肝炎、敗血症等所致的急性感染脾腫大,一般程度較輕、質地較軟,隨著感染被控制,脾也逐漸縮小。
2.脾膿腫,為腹腔化膿性感染、膿血症、傷寒等的少見並發症,有畏寒發熱、腹肌緊張、脾大觸痛及波動感,白細胞升高;合並脾周圍炎時,脾區可出現摩擦音,需藉助超聲檢查、核素顯象等,方能與左膈下膿腫、腹壁膿腫鑒別。

2)充血性脾腫大由門脈高壓引起,見於各種肝硬化,以及門靜脈、脾靜脈炎或血栓形成,晚期多有脾功能亢進等。

3)血液病性脾腫大
1.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慢性溶血性貧血,多有較明顯的脾腫大。
2.慢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因不明,好發於青年女性,以皮膚粘膜出血、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凝血時間正常、骨髓內巨核細胞增多、血小板形成不良為特徵,常伴輕度脾腫大。

4)網狀內皮細胞病性脾腫大臨床上不多見,如嗜酸性肉芽腫、惡性組織細胞瘤等。

5)腫瘤性脾腫大
1.原發性脾腫瘤:少見,良性的血管瘤、淋巴管瘤,除脾大外無其他症狀;惡性腫瘤多為脾肉瘤,脾增大迅速、質硬、表面不光滑,伴發熱、左上腹不適,短期內全身情況惡化。
2.脾囊腫:其中皮樣囊腫、淋巴管囊腫、包蟲囊腫屬真性囊腫,內膜具有分泌功能;假性囊腫分出血性、漿液性、炎性等,囊壁為纖維組織,由脾損傷後的陳舊性血腫,或脾梗塞後局部壞死液化形成,無分泌功能。

6)其它
脾臟惡性腫瘤較罕見、脾臟囊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雪氏病等。

因脾臟腫大原因較復雜,除少數人為生理性外,都應在醫生指導下尋找病因,根據病因的不同選擇正確的治療辦法,並要定期復查。
膽囊的液性暗區估計是膽囊炎

與B超骨髓圓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