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是造血器官嗎?
籠統的說,肝臟是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指生成血細胞的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結、肝臟以及脾臟。
具體地說,肝臟只是在胚胎與新生兒期為造血器官。嬰兒出生後肝臟停止造血,嬰兒與成人造血器官主要是骨髓,它能製造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種血細胞;脾臟及淋巴組織也造血,但只產生少量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2、人體的肝臟和骨髓肌中含量較多的糖是什麼
首先,不論是肝臟,還是骨骼肌,葡萄糖含量都比較多,只是各有不同的代表糖原罷了,於肝臟里的是肝糖原,骨骼肌里的是肌糖原。
肝臟中肝糖原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轉化,而一般情況下肌糖原則不能,肌糖原只能用作葡萄糖不足時骨骼肌運動的供能,而不能重新轉化
成葡萄糖流回血液。
3、骨質噌生與肝臟有關嗎
有關系的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主骨生髓」,若腎精充足則機體強健,骨骼外形及內部結構正常,且可耐勞累及一般傷損。而「肝主藏血,主筋束骨利關節」,肝血充足則筋脈強勁,靜可保護諸骨,充養骨髓;動則約束諸骨,免致過度活動,防止脫位。若腎精虧虛,肝血不足,則骨髓發育異常,更兼筋肉不堅,榮養乏源,既無力保護骨髓、充養骨髓,又不能約束諸骨,防止脫位。久之關節在反復的活動過程中,可漸漸地受到損害而過早過快地出現退。
外傷與勞損:一時性承受超強度的外力,包括扭、挫、撞、跌等,或長時間承受超強度的外力勞損,如特定狀態下採取不正確姿式持續緊張地勞作等,都可造成關節的急性或慢性損傷,以發生在頸、腰段、脊柱及髖、膝、踝等負重關節較多。當這些外方作用於上述部位時,可引起受力最集中的關節局部發生氣血逆亂,嚴重的導致筋損骨傷、血流不循常道而溢於脈外形成瘀血凝滯,導致關節骨骼結構受損,失去滋養,久之,退行性疾病便會出現。
外感風寒濕邪:感受風寒、著涼、久居潮濕之地、冒雨涉水等,外邪乘隙侵犯肌表經絡,客於關節、筋骨,導致機體全部或某一局部性生氣血運行阻滯,經脈痹阻,筋骨失養,漸成骨痹。
痰濕內阻:「肥人多痰濕」,故體胖之人易患本病。肥胖之體,多陽虛濕盛,濕聚成痰,隨經脈流注於關節部位,又體胖之人可加重關節之負重。二者均可造成關節局部血運不暢,筋骨失養,久則成痹。
4、骨髓是不是造血器官?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什麼?
正常人體血細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組織內生成。
造血細胞均發生於胚胎的中胚層,隨胚胎發育過程,造血中心轉移,出生前的造血分為三個階段:①卵黃囊造血期始於人胚第3周,停止於第9周。卵黃囊壁上的血島是最初的造血中心。②肝造血期肝臟造血始於人胚第6周,至第4-5個月達高峰,以紅、粒細胞造血為主,不生成淋巴細胞。此階段還有脾、腎、胸腺和淋巴結等參與造血。脾臟自第5個月有淋巴細胞形成,至出生時成為淋巴細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並開始有淋巴細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幹細胞也來源於卵黃囊和骨髓。③骨髓造血期開始於人胚第4個月,第5個月以後始成為造血中心,從此肝脾造血漸減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為紅細胞、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時也生成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淋巴結參與紅細胞生成時間很短,從人胚第4個月以後成為終生造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器官,其多能幹細胞來自胚胎肝臟和骨髓,淋巴幹細胞還來自於胸腺。
剛出生時全身骨髓普遍造血,5歲以後由四肢遠側呈向心性退縮,正常成人紅骨髓主要見於全身扁平骨,肱骨及股骨近端骨髓中尚殘留有紅骨髓組織,其餘為黃骨髓。黃骨髓平時無造血功能,但在生理需要時,黃骨髓、肝、脾、甚至淋巴結可恢復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
5、脾臟大的厲害,但肝臟與骨髓檢查都是正常的,請問是什麼原因?
根據你所描述的症狀結合血常規應該是脾功能亢進,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征,它的臨床表現是脾臟明顯增大;由於脾功能異常增強,引起一種或多種血細胞顯著減少,化驗檢查時,可發現周圍血象中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三種血細胞中的一種、二種或三種細胞數目減少。骨髓檢驗發現骨髓中有核細胞明顯增生,往往在周圍血象中某一系細胞減少,但在骨髓內則有該細胞的增生;
,如果手術把脾臟摘除後周圍血的血細胞減少會很快恢復正常,症狀也隨之緩解。
,還可以選擇做部分性脾動脈栓塞
6、從中醫上來說,肝和腎有什麼關系?
你好~~
「肝腎同源」理論源於《內經》。「腎生骨髓,髓生肝」,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陰和腎陰相互滋養,肝腎相生。
腎虛是不是要從肝上來補,這要從你的症狀上來看適用那中方子。
7、肝是造血的嗎?
肝臟在胚胎第8~12周為主要造血器管,至成人時由骨髓取代,造血功能停止。肝病時可引起血液的異常變化,如紅細胞實質的改變和數量的減少,可造成溶血及各種貧血。血小板的減少可造成出血,嚴重時可危及人的生命。但是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肝臟仍有可能恢復其造血功能,如慢性失血所致的小紅細胞。危重肝病在嚴重貧血與溶血的同時,可出現棘細胞( 齒輪細胞)。肝炎時嗜酸細胞增多,此時肝臟釋放出大量嗜酸細胞趨化因子以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是保護性機制。以上情況均說明肝臟存在造血功能,而且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其造血功能恢復。
肝臟具有復雜的生理功能。(1)代謝功能:①蛋白質代謝。肝臟是人體白蛋白唯一的生成器官,球蛋白、血漿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的合成、維持和調節都需要肝臟參與。氨基酸代謝如脫氨基反應,尿素合成及氨的處理均在肝臟內進行。②糖代謝。飲食中的澱粉和糖類消化後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後,肝臟將它合成肝糖原儲存於肝臟,當機體需要時,肝內的糖原又可分解為葡萄糖供給機體利用。當血液中血糖濃度變化時,肝臟具有調節作用。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經常保持著動態的平衡。③脂肪代謝。中性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分解、酮體生成與氧化、膽固醇與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運輸均在肝內進行。④維生素代謝。
8、西醫里造血組織是骨髓,中醫造血是脾還是心,還是肝
從新生兒時期算的話,人體的造血器官(組織)依次是肝臟,脾,骨髓。也就是說西醫從一定程度上承認肝臟和脾有造血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並不認為心具有造血功能,而是心有行血功能;中醫的造血器官是脾臟,貯血器官是肝臟,行血器官是心,肺助心行血
9、骨髓與肝癌做介入醫療有用嗎
一般骨髓方面的疾病建議賀氏針灸和寶欣療法,肝病建議關弘波中葯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