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化膿性骨髓炎護理評估

化膿性骨髓炎護理評估

發布時間:2020-03-24 05:31:02

1、化膿性骨髓炎的報告怎麼寫

要寫出骨骼名稱,發病部位,骨皮質有無骨膜反應,骨小梁及骨髓腔的損害情況都需描寫清楚。

2、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特徵性X線表現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X線的表現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是由細菌導致的骨、骨膜、骨髓的化膿性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其X線的表現主要為:

早期:10--14天以內多無明顯X線改變,部分病例可出現骨小梁變細、減少,骨皮質哈氏管擴大並出現骨質疏鬆。肌肉間透亮影模糊消失,皮下脂肪層出現細條影。
發病期:(1)骨質疏鬆、骨小梁結構模糊、骨松質內可見斑點狀或小斑片狀骨質破壞;(2)骨質變薄、邊緣不規則,可出現密度增高的壞死骨;(3)骨膜新生骨多為層狀或花邊狀改變;病變很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X線表現以骨質破壞為主,但同時亦有骨修復反應。

更多關於骨髓炎飲食,護理,診斷,等參考網頁學習了解

3、⒉簡述骨髓炎病人的護理評估要點及其護理措施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2)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葯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3)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5)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氣血不足者,除同服氣血雙補葯物外,還就選用肌收口散,撒於創口內,使肉芽生長,而逐漸癒合。腐生肌膏。

4、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入院病歷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可以用保守治療,患者是哪個部位的骨髓炎呢?現在病情怎麼樣呢?

5、如何進行化膿性骨髓炎的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早期血培養陽性率較高。如在腫脹及壓痛最明顯處穿刺抽得膿液、混濁液或血性液體且塗片檢查有膿細胞或細菌,即可確診。應作膿液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以便及時選用有效葯物。血液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升高,白細胞計數可達(20~40)×10。/L,一般有貧血。血沉增高,但無特異性。
2.X線檢查x線平片在起病2周內多無明顯異常表現,故陰性結果不能排除急性骨髓炎。2周後,骨髓腔內膿腫形成,骨松質內可見微小的斑片狀骨質破壞區,進而累及骨皮質甚至整個骨幹。因骨膜被掀起,可出現骨膜反應及層狀新骨形成。如感染繼續向骨髓腔和骨幹方向擴展,則骨皮質內、外側面均出現蟲蝕樣改變、脫鈣以及周圍軟組織腫脹陰影,有時出現病理骨折。
3.放射性核素骨掃描對早期診斷骨髓炎有重要價值。常用的骨顯像劑為。。鍀.亞甲基二磷酸鹽(99—MDP)。應結合「血流相」(blood flow phase)圖像解釋骨髓炎病變。「血流相」圖像系指靜脈注射放射性核素後1秒和注射後3~4小時獲得的圖像。盡管骨掃描有其實用價值,但其應用仍受到許多限制,有時陰性骨掃描不能排除骨髓炎的診斷。
對於形成在身體上的化膿性骨髓炎疾病,需要進行上述一系列輔助檢查之後,才能夠找出化膿性骨髓炎患發的病理性因素,之後則需要骨髓炎病發者從骨髓炎病發機理出發,選擇一種對症性的骨髓炎治療方案來進行疾病的醫治,對於化膿性骨髓炎頑疾,唯有及早的科學治療才能夠將身上的骨髓炎病症消除。

6、急性化膿性骨髓炎首選的檢查是什麼

你好,建議選用局部分層穿刺抽液檢查,有條件也可以用MRI檢查。

7、急性化膿性骨髓炎護理診斷 措施

一般初期沒有特徵性表現,兩周後出現骨骼表現,主要表現是干骺端松質骨內出現蟲蝕樣骨質破壞區,邊緣模糊。0574

8、如何檢查和診斷化膿性骨髓炎

可以去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治療,不然的話會形成傷口不癒合,需要進行創面修復,要找專業的造口師,進行徹底清創、對創面進行營養神經和血管再生的葯物促進創面快速癒合,形成難癒合創面找不到專業的醫生和專業的治療方案,花錢也治不好

9、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急性血源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
1、全身支持療法:包括充分休息與良好護理,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少量多次輸血,預防發生褥瘡及口腔感染等,給予易消化的富於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使用鎮痛劑,使患者得到較好的休息。
2、葯物治療:及時採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葯物,開始可選用廣譜抗菌素,常二種以上聯合應用,以後再依據細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調整。如經治療後體溫不退,或已形成膿腫,則葯物應用需與手術治療配合進行。
3、局部治療:用適當夾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動,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減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膿腫不明顯,症狀嚴重,葯物在24~48小時內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顯壓痛,應及早切開引流,以免膿液自行擴散,造成廣泛骨質破壞。
(二)火器傷化膿性骨髓炎的防治。
火器傷使軟組織和骨質受到損傷和污染,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傷後,要及時進行清創預防感染,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使開放性骨折變為閉合性骨折。傷口換葯,保持引流,增強機體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葯預防感染。對炸傷引起的開放性骨折,必須徹底清創,不縫合傷口,以利引流。
對非火器傷骨折,如能及時進行清創,應縫合傷口,放置引流條48小時,爭取傷口一期癒合,使骨折轉為閉合性。若感染已發生,應盡早擴大傷口,以利引流,並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及抗感染治療。

與化膿性骨髓炎護理評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