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在哪
很多人認為骨髓只存在骨頭里,因為前期可學水平不高,要做骨髓化驗或者移植,都必須從人的脊髓中抽取,其實,骨髓也存在於血液中,現代科技的發展,骨髓完全能從血液中分離出來,減輕了病人不少痛苦,也早已運用到醫學治療中
2、抽取骨髓有危險嗎?
捐獻骨髓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是抽取脊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造血幹細胞。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會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一般健康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在十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的幹細胞量。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有兩種方法:1、醫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採集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術後一兩天內有些疼痛,一周內就可完全恢復。2、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動員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去,從供者的手臂靜脈中採集,並通過機器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剩餘的血液回輸到供者體內。捐獻幹細胞既無礙健康,也沒有危險。摘自《兒童特殊病家庭養護》,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年,王新良主編
3、抽骨髓化驗是怎樣操作的過程?
所謂骨髓移植,是從捐髓者的骨骼(通常是盤骨)抽取健康的骨髓細胞,過程約需半小時,然後以輸血形式注入病人體內;病人亦可與醫生商量,選擇於手部抽取血液,透過分離機收集當中的血幹細胞,但過程較從盤骨抽取骨髓細胞長,至少需時三小時。
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有兩種方法:一是醫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採集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術後一兩天內有些疼痛,一周內就可完全恢復。二是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動員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去,從供者的手臂靜脈中採集,並通過機器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剩餘的血液回輸到供者體內。
一 疼 二 不疼(跟獻血一樣)
看了8樓的發言我又去網上搜了一下,得到這個:
如何捐獻骨髓
1.骨髓庫會安排您在恰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驗血檢測,即HLA—DR的分析檢測。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並安排作全身檢查,供者健康檢查合格者,將進行捐獻。
4.捐獻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長因子,連續4-5天。由於注射了生長因子,造血幹細胞將大量繁殖,生長因子使骨髓釋放出大量造血幹細胞進入血液循環中;
5.造血幹細胞通過血細胞單采技術獲得,這與從血液中採集血小板的方法完全相同。血液從一個手臂靜脈中流出,通過導管流入單采機中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其它血液成分將通過導管和采血針流回另一手臂靜脈,整個採集過程在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時間約3-4小時。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將其餘的血細胞回輸體內。
6.您將很快恢復正常,由於不使用麻醉,您無需住院,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後1-2天,副作用(如:發熱、過敏反應、骨骼輕度疼痛)將完全消失。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捐獻骨髓=獻血!
4、抽骨髓是檢查身體哪項?
你所說的抽骨髓我們在臨床上主要是看骨髓造血細胞的生長情況,是一個很小的手術,在病房或者門診就可以完成,如果是貧血,我們抽骨髓就是要看看是哪一類細胞生長過多或者過少,以及細胞的生長成熟情況,或者細胞形態學的改變,就可以鑒別是缺鐵性貧血還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可用指導臨床診斷及治療,還有是在淋巴瘤中我們也要做骨髓穿刺,主要是看有沒有骨髓侵犯,還有一個舊式白血病,就是我們所說的血癌,抽骨髓的目的是進行分類,確定是哪一類的白血病,不同類型的白血病治療方法和預後都不一樣的,我現在這又籠統的和你講一下抽骨髓是做什麼,你如果願意把你的症狀給我說一下,我會給你做具體的分析。希望你不要有太多的顧慮,正確面對疾病。
5、抽骨髓怎麼抽
抽骨髓有兩種
第一種是化驗用,也就是常說的骨髓穿刺,需要局麻,髓針很粗。一般在在髂骨後上棘。也有在髂前上棘,或是腰椎骨。很少在胸骨上刺。骨髓穿刺還是很痛苦的,但是採集很少,一般用量不超過1ml
第二種是骨髓移植。一般是采外周血。術前幾天住入無菌病房,然後注射造血幹細胞促進劑,促使短期內大量生成造血幹細胞,然後用造血幹細胞離心分離機採集幹細胞,多餘的血回輸回體內。一般採集量50ml.痛苦小很多
6、骨髓抽去了還能再生嗎?
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診斷手法。也很必要。骨穿」就是為了診斷的需要,用穿刺針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驗用。有些病人誤以為骨髓穿刺檢查抽取骨髓液會損害人體的精髓、傷及元氣,不願進行檢查,實際上骨髓檢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1ml左右,而人體正常的骨髓液總量約為2600ml,可見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總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況身體內每天還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另外患者往往認為骨髓穿刺檢查很痛苦、有恐懼感,其實這也是不必要的。 「骨穿」沒有任何危險,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項檢查就難以確診。如果病情需要,應該毫不猶豫地去做,即使骨髓沒有任何病變,也是一大收獲,因為排除了血液疾病不僅可以免除精神負擔,同時還可以免除患者與家人接受不必要治療所受的痛苦與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7、抽取骨髓有幾種方式?哪種方法痛苦性比較小?
不可能不痛苦,又不能打麻葯,全憑意志了,最好分散精力,想自己最美好的事情。
8、怎麼才能加入中華骨髓庫?抽骨髓的時候疼嗎?是從背部的脊椎哪裡抽嗎?
現在都是採集外周血幹細胞了(具體過程就像獻成分血一樣),不會抽你的骨髓,完全可以放心。
9、有誰捐過骨髓嗎?是從哪兒抽呢,怎麼操作
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現在捐骨髓只是通過抽血過濾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然後再將血液輸回捐獻者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