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瘤ct表現

骨髓瘤ct表現

發布時間:2020-09-12 05:12:44

1、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檢查方法是什麼?

1.生化常規檢查
血清異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又稱尿本周氏蛋白)半數陽性。
在患者的蛋白電泳或m蛋白鑒定結果中會出現特徵性的高尖的「m峰」或「m蛋白」。故常規生化檢查中,若球蛋白總量增多或蛋白電泳中出現異常高尖的「m峰」,應到血液科就診,除外骨髓瘤的診斷。
2.血常規檢查
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
漿細胞數目異常增多≥10%,為形態異常的原始或幼稚漿細胞。
4.骨骼x線檢查
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對於mm患者的骨損害,一般認為ct、核磁共振(mri)等發現病變的機會早於x線檢查;這些影像學手段檢查對骨損害病變的敏感性依次為:pet-ct>mri>ct>x線。
5.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等生物學檢查
骨髓染色體17p13缺失,和/或t(4;14)和/或t(14;16)異常,往往提示高危。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特別是用cd138(在大多數骨髓瘤細胞表達陽性)磁珠純化後的fish即ifish檢查,更能提高檢驗的陽性率。這一檢測已被用於2015年新修訂的國際預後分期系統(r-iss分期系統)中。
6.血清游離輕鏈檢查
較普通的血或尿輕鏈檢查敏感性高,已被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專家定義為嚴格完全緩解(scr)的療效標准。若mm患者治療後,血清游離輕鏈由陽性轉為陰性,其療效為嚴格完全緩解。

2、骨髓瘤CT確診

骨髓瘤一般需要查血液,單純CT不能確診。

3、多發性骨髓瘤的檢查

1.生化常規檢查
血清異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又稱尿本周氏蛋白)半數陽性。
在患者的蛋白電泳或M蛋白鑒定結果中會出現特徵性的高尖的「M峰」或「M蛋白」。故常規生化檢查中,若球蛋白總量增多或蛋白電泳中出現異常高尖的「M峰」,應到血液科就診,除外骨髓瘤的診斷。
2.血常規檢查
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
漿細胞數目異常增多≥10%,為形態異常的原始或幼稚漿細胞。
4.骨骼X線檢查
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對於MM患者的骨損害,一般認為CT、核磁共振(MRI)等發現病變的機會早於X線檢查;這些影像學手段檢查對骨損害病變的敏感性依次為:PET-CT>MRI>CT>X線。
5.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等生物學檢查
骨髓染色體17p13缺失,和/或t(4;14)和/或t(14;16)異常,往往提示高危。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特別是用CD138(在大多數骨髓瘤細胞表達陽性)磁珠純化後的FISH即iFISH檢查,更能提高檢驗的陽性率。這一檢測已被用於2015年新修訂的國際預後分期系統(R-ISS分期系統)中。
6.血清游離輕鏈檢查
較普通的血或尿輕鏈檢查敏感性高,已被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專家定義為嚴格完全緩解(sCR)的療效標准。若MM患者治療後,血清游離輕鏈由陽性轉為陰性,其療效為嚴格完全緩解。

4、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腫瘤多發生在長骨或其它骨里?做CT能確定它的位置嗎?

病情分析: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惡性增值疾病的一種,診斷可通過骨髓檢查、血清蛋白固定電泳、全身骨骼X線等檢查明確診斷。
意見建議:一般多發性骨髓瘤骨的改變可見溶骨性損害(顱骨、骨盆等)、病理骨折(肋骨、腰椎等)、骨質疏鬆(多見脊柱、骨盆等)或骨硬化(胸腰椎),一般行X線檢查即可明確。

5、多發性骨髓瘤

你提供的這些資料都不是關鍵的指標,就算是專業醫生也不能給你任何指導性意見。多發性骨髓瘤是是一種血液病,應提供有關的血液檢測報告。或者是骨穿報告(這個最重要)。

MM是一個種嚴重的病,會非常疼痛,曲麻多,杜冷丁等止痛葯物不能有效止痛,非常通苦,而且,通常生活不自理。

病情晚期,會產生轉移或伴隨澱粉樣變性,拖累其它臟器。

可採用,法馬蘭,或萬珂等葯物治療,暫時沒有完全治好的葯物,但是可以有效緩解痛苦。

6、我想問問大夫,醫院檢查說我爸爸骨髓瘤或是轉移瘤,檢查包括pet—ct都做了,檢查不出來原發點,他現

病情分析:
你提示的資料顯示重點是轉移性骨疼痛的表現。
指導意見:
建議現在採取化療針對骨轉移瘤治療,這樣也可以對不明的原發灶有治療作用。因為派特CT都沒有查到病灶,暫時可以先不去追究怎麼來的,可以先治療轉移瘤問題,

與骨髓瘤ct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