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的組成

骨髓的組成

發布時間:2020-09-11 12:06:53

1、人的骨頭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其中骨髓分為幾種?

微觀上主要是碳酸鈣和磷酸鈣,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宏觀上由骨質、骨膜、骨髓構成,內外伴行有血管、神經。

有兩種類型的骨髓: 紅骨髓 (包括主要的造血組織)和黃骨髓 (附為主脂肪細胞 )。 紅血細胞 , 血小板和最白血細胞的骨髓出現紅色。 .這兩種類型的骨髓含有大量血管和毛細血管。

2、骨髓具有什麼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紅骨髓還有防禦、免疫和創傷修復等多種功能。

其創傷修復功能主要緣於其中的幼稚間充質細胞,它們保留著向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分化的潛能。成年人的紅骨髓能產生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細胞。

在患某種貧血症時,黃骨髓可重新轉化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6歲前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紅骨髓僅保留於頭骨、胸骨、鎖骨、肋骨、脊柱、骨盆。

(2)骨髓的組成擴展資料:

骨髓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細胞包括各種血細胞系的不同發育階段的細胞,成分較復雜。如粒細胞系,約佔40%~60%,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

淋巴細胞系約佔20%,含原淋巴細胞、幼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系約佔20%,含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和紅細胞;單核細胞系約佔4%,含原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

巨核細胞系約佔4%,包括原巨核細胞、幼巨核細胞和巨核細胞,最後形成血小板;漿細胞系包括原漿細胞、幼漿細胞和漿細胞。

3、骨髓有什麼功能?

與任何器官不同,血液無固定的形態,但從功能上看,我們可以把血液看做是一個「流動的器官」。血液主要由三種成分組成:①紅細胞: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氧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和細胞,以維持生命;②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主要是消滅每時每刻都可能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白細胞減少或功能喪失,機體將死於感染;③血小板:主要作用是生理止血,血小板缺乏,機體很快死於內臟出血,特別是顱內出血。上述成分在人體內會不斷衰老、死亡,但人體骨髓內的祖細胞、幹細胞會不斷分裂,分化成上述細胞成分,使血液內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一直維持在正常水平,這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

4、骨髓灰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它有什麼作用

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大量的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灰質內形態和功能相似的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集合在一起稱為神經核。

脊髓灰質
在脊髓的橫切面上可看見的中央部較暗的部分叫「灰質」,它在脊髓內呈「H」型(蝴蝶狀)。按其形態可分為前角、後角、中間帶以及側角。
前角是突向腹側、粗而短的灰質部分;後角是伸向背側的細長部分。在前角與後角之間的灰質被神經纖維穿行,形成網狀結構。在前、後角的外側有呈三角形的突出部分叫側角。連接兩側的灰質橫帶的部分叫「灰質聯合」,其中央有一縱管叫「中央管」。
脊髓灰質內含有形狀,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神經元,在灰質內的各型神經元呈局部定位分布。自後角向前角依次分成10個板層(Ⅰ~Ⅹ)可精確定位神經細胞層次和准確判斷後根感覺纖維和大腦、腦干終止的層次部位。
灰質縱貫脊髓的全長。因此,前、後角連續成柱狀,故又叫前柱和後柱。此外,在脊髓第一胸節至第三腰節之間尚有側柱,內含細胞群,發出的纖維分布於平滑肌、心肌及腺體。
前角寬大,內含」前角細胞「,脊神經前根即由前角細胞的軸突而成。如前角細胞受到損害,其所支配的肌肉就癱瘓,表現為肌張力消失,肌肉萎縮。小兒麻痹症就是病毒侵犯這些前角細胞所引起的。後角細長,其中的細胞統稱為「後角細胞」。

5、人體骨髓是由幾塊骨構成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206塊骨頭,構成人體的支架。骨頭的大小、形狀和用途都各有不同。頭骨扁平、堅硬,,用來保護腦袋。臂骨和腿骨又粗又長,適宜拿東西和走路。最小的骨頭是耳朵里的三塊小骨,用來聽聲音。而鼻子里具有彈性的軟骨,把鼻子分隔成兩個鼻孔。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股骨126塊。由於骨在人體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異,所以,它們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分別被稱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長骨呈長筒狀,中部較長的一段稱骨幹,長骨兩端比較膨大,叫骨骺。骨幹內的空腔稱為骨髓腔,里邊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長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橈骨、股骨等。短骨多數呈立方體,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寬又扁,呈板狀,如顱頂骨、肩胛骨。不規則骨的形狀不規則,如脊椎骨。
骨與骨之間,主要藉助關節連接。人體較大的關節有肩關節、肘關節、橈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和關節囊組成。

6、人的骨髓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人體中最重要的組織之一是骨髓。骨髓充滿骨內腔隙的柔軟組織,分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由網狀組織構成支架,在網眼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是造血器官之一。這些血細胞成熟後即進入血液循環,以補充血液中血細胞的損耗。紅骨髓在成人分布於扁骨內和長骨兩端。黃骨髓存在於長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細胞所構成,正常時沒有造血功能。骨髓是人體造血的「工廠」。

無論是紅細胞、白細胞都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骨髓製造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然而,人們可以從體外攝取類黏朊使骨髓生產血細胞的能力加強,從而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

7、脊髓的結構及組織構成?

人和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椎管裡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的內部有一個H形(蝴蝶型)灰質區,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在灰質區周圍為白質區,主要由有髓神經纖維組成。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 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 呈長圓柱狀,人的脊髓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錐形隨個體發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終於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 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脊柱外傷時,常全並脊髓損傷。嚴重者脊髓損傷可引起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位於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椎第四節到胸椎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胸椎第九節至第十二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前後兩條正中縱溝分為對稱的兩半。

8、脊髓是由什麼構成的?

脊髓內部還有一個主要由神經細胞所構面的呈蝴蝶形或「H」的灰色神經組織。其中心有中央管,中央管前後的橫條灰質稱灰連合,將左右兩半灰質聯在一起。灰質的每一半由前角和後角組成。前角內含有大型運動細胞,其軸突貫穿白質,經前外側溝走出脊髓,組成前根。頸部脊髓的前角特別發達,這里的前角細胞發出纖維支配上肢肌肉。後角內的感覺細胞,有痛覺和溫度覺的第二級神經元細胞,並在後角底部有小腦本體感覺徑路的第二級神經元細胞體(背核)。灰質周緣部和其聯合細胞以其附近含有纖維的白質構成所謂的脊髓的固有基束,貫穿於脊髓的各節段,並在相當程度上保證完成各種復雜的脊髓反射性活動。脊髓的橫切面,顯有位於中央部的灰質和位於周圍部的白質;脊髓的頸部,灰質和白質都很發達。

與骨髓的組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