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紂王與妲己是什麼典故?
紂王作為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暴君之一,江山在他手上,不丟掉才怪。
亡國的一念之差
帝乙有兩個妃子:正妃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啟,次子名仲衍,小兒子名辛,又名受德;庶妃生有一子名箕子,年歲比啟小一點,而長於仲衍和受德。帝乙十分喜歡長子啟,因為他知書識理,為人仁愛厚道,尊敬長輩,辦事穩重,是一個能治理天下、守住家業的人。帝乙很想把王位傳給他。其次喜歡的是箕子,他和啟一樣,也很懂道理,善於思考問題,遇事沉著冷靜,也是一位賢人。對於小兒子受德,帝乙覺得,他雖然智慧聰穎,思路敏捷,而且身材高大,勇力過人,能隻身與猛獸格鬥,但為人不老實,喜歡說謊,生性驕傲,目中無人,不尊敬長輩,不友愛兄弟,脾氣又暴躁,聽不進半點不同意見。因為自己年事已高,管不了那麼多,也就聽之任之了。確立太子的那天,朝廷中召開了高層貴族官僚的會議。帝乙宣布,決定立啟為太子。然而,負責禮法的太史據理力爭說:「不可!因為啟和仲衍出生時,他們的母親還沒有立為妻,只是一個妾;只有到受德出生時,其母已正式成為帝乙之妻。太子,只有妻之子才能當,決不可立妾之子為太子。因此,君王要立太子,只能立受德。如果立啟,是違反祖宗成法,要受到眾人和後代的恥笑。」
帝乙聽了太史的話,想想確實如此。啟雖然是長子,但出生時他母親還是妾,立啟為太子是有些名分不正;受德生時他母親已經為妻,受德雖是小兒子,但立為太子在名分上是沒有問題的。啟出生時其母是妾,只能說明啟的命薄,不能當太子是命中註定。受德出生時其母為妻,說明受德的命好,當太子也是天命的安排。想到這里,帝乙沒有和太史爭辯。就這樣,受德確立了太子的地位。
啟作為長子而不能成為太子,帝乙覺得委屈了他。為彌補啟精神上的創傷,帝乙給了啟一塊封地名「微」(其地在今山西潞城市東)。他封地的爵級為「子」。於是,啟就被稱為「微子」或「微子啟」。他的封地現今仍名「微子鎮」。
殘暴之行,令人發指
帝乙去世後,由立為太子的受德繼承王位,號為「帝辛」。帝辛上台後專制暴虐,胡作非為。有一次,他看見一個人涉著冰冷的水過河,覺得此人有特殊的禦寒本領,就把那人叫來,割開他的小腿視其骨髓,看有沒有與常人異樣的地方。又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孕婦肚子特別大,他想要觀察胎兒是如何在孕婦腹中生長的,就叫人把孕婦的肚子剖開。如此作孽的事,帝辛還做了許多。消息傳開,天下人無不義憤填膺,給帝辛起了一個綽號,叫「紂」。因為從字義上講,「紂」的意思是殘殺無辜、損害正義。於是帝辛便被天下稱為「商紂王」或「殷紂王」。
妲己誤國
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掠奪更多的財物和美女,商紂很早就想對外征伐,只是還沒有選定目標。在商王畿附近有一個小小的屬國有蘇,(今河南溫縣西南)。有蘇因為土地狹小,人口不多,資源有限,沒有豐富的剩餘產品,故無法交納商朝規定的年年增加的貢賦。紂認為有蘇是故意對抗,便率軍前往征討。有蘇哪裡抵擋得住商紂的進攻萬分危急時,有蘇國王想到商紂最喜歡的是美女,便從國中挑選了一位最有姿色的佳麗,名叫妲己,進獻給商紂。商紂見了十分中意,便立刻命令退兵。商紂自從有了妲己,像掉了魂似地整天伴隨在她身邊,形影不離,有求必應。妲己首先感到商都城內宮殿太小,不夠氣派,於是商紂就在郊外修起了豪華壯麗的離宮別館。除了朝歌郊外的一處外,又在北面的邯鄲(今河北邯鄲市)和沙丘(今河北平鄉縣東北)建了兩處,供妲己遊玩娛樂。這些宮館,都修建得富麗堂皇,甚至用美玉來裝飾,因而有「瓊室」、「玉門」等雅名。尤其是沙丘的苑台,修得宏大開闊,商紂把從各地搜集來的珍禽異獸置於其上,耗費了大量的民力、財力。
在妲己的要求下,商紂還請來名叫涓的樂師,讓他住在宮館里。創作軟綿綿的樂曲,演奏淫盪的靡靡之音,教跳妖艷的「北里之舞」。商紂和妲己就終日沉浸在這樣的歌舞之中。
酒池肉林
有了兩大倉庫的錢財和糧食,商紂和妲己便可以過窮奢極欲的生活了。他們想出各種方法揮霍和浪費,為所欲為。他們在沙丘離宮的院子中造了一個池子,裡面裝滿了酒,又把許多熟肉掛起來,像是一個林子,這就是有名的「酒池肉林」。商紂和妲己召集了許多青年男女,讓他們裸露著身體在酒池肉林中追逐游戲。渴了喝酒,餓了吃肉;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商紂和妲己終日觀賞著這些青年男女的各種丑態,有時甚至自己也加入到玩樂的人群中去。
慘不忍睹的炮烙之刑
特別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商紂對妲己千依百順,竟以妲己的好惡作為賞罰的根據。妲己喜歡和贊賞商紂王荒淫無度,沉湎於酒色。其兄微子啟,不忍看到其弟的末日,於是寫了一篇《微子》來勸誡紂王。不過這一番苦心卻未能起作用,江山還是斷送在商紂王的手裡。
當時由於商紂和妲己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百姓的怨恨和諸侯的反叛,商紂就把那些敢於口出怨言的人抓來,施以刑罰。商紂想出了一種「炮烙之刑」,即把一根銅柱橫起來放,上面塗些滑溜溜的膏,下面放一個炭火熊熊燃燒的大爐子。商紂令抓來的犯人在銅柱上行走。因為銅柱燒得太燙,又十分滑,犯人一走上去,就很快掉入炭爐中燒死,發出凄慘的叫聲。妲己看了這慘狀,喪心病狂地大笑不止。商紂看到妲己笑,心中也是樂滋滋的,絲毫不覺得傷天害理,滅絕人性。
慘絕人寰的殺人手段
紂王殺人的手段實在令人發指,即便讀一讀,都讓人毛骨悚然。
毫無人性的父親
商紂王專制暴虐,胡作非為,為了鞏固政權,就拉攏一批勢力做爪牙。當時商紂任命西伯昌、鬼侯、鄂侯為「三公」,這是商紂宮廷中最高的官職。「西伯」就是周侯。商紂繼續任命周侯昌為西伯,當西方諸侯之長。鬼侯有的書上記載為「九侯」,其諸侯國的位置在今河北磁縣西南,就在商王畿的北邊。鄂侯有的書上作「邗侯」,其諸侯國在今河南沁陽市,位於商王畿的南邊。
鬼侯當了商王朝的三公,喜出望外,受寵若驚。鬼侯有個女兒,生得如花似玉,十分美麗。他知道商紂喜歡女色,為了討好商紂,竟把自己的女兒進獻給紂。一個父親,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把親生女兒往火坑裡推,這樣的人,不但失去了做父親的起碼道德,其結果往往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諂媚不成,招來殺身之禍
果然,商紂看見鬼侯的女兒眉開眼笑,立刻就想動手動腳。鬼侯的女兒早就聽說商紂的荒淫無道,對商紂有一種憎惡的情緒。後來又聽說商紂與妲己整天泡在一起。在酒池肉林中做烏七八糟的勾當,心中更增添了厭惡的感情。現在見到商紂又要來糟蹋自己,便躲閃迴避,公然表示不願干那種事。這一來,惹怒了商紂。當時,妲己正好來到商紂身邊,見鬼侯女兒容貌美麗,商紂喜新厭舊,不禁醋性大發。她一邊哭泣,一邊編造謊言,說鬼侯的女兒早已與一男青年私訂終身。商紂一聽此言,更加怒火中燒,立刻命人把鬼侯的女兒拉出去斬了。商紂又想到,鬼侯竟把這樣的女兒進獻給自己,豈不存心使自己難堪!於是,命人把鬼侯也一起殺了,並處以醢刑,即把他的屍體剁成肉醬。
冤死的鄂侯
與鬼侯一起做三公的鄂侯,平時與鬼侯感情甚好,他聽說鬼侯因為進獻女兒惹出禍來,就立刻來到商紂面前進行爭辯。鄂侯對好友及其女兒的被殺表示萬分悲痛,哭述鬼侯對商王本是一片忠心,他的女兒也是一個忠貞純潔的少女,從來沒有半點不軌。鬼侯效忠商王得到如此下場,這在大臣中將會產生什麼影響!鄂侯的感情激昂慷慨,哭訴聲、爭辯聲越來越大。商紂感到鄂侯態度蠻橫,對自己不尊重,於是,命人對鄂侯處以脯刑,即把鄂侯殺了後曬成肉乾示眾。
商紂一怒之下殺了三人,斬了鬼侯的女兒,把鬼侯剁成肉醬,把鄂侯曬成肉乾,其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商紂如此殘無人道,天下的諸侯和人民都對他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他的名聲和處境越來越壞。
2、比干商紂王之間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商 紂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台。
近600年的商王朝不乏陽光燦爛的日子,從開國的成湯到中興的盤庚以及鼎盛時期的武丁,都是強大昌盛的代表。聽聽《詩經》里唱的就知道了:「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那時,商王朝的勢力范圍已經北達今天的內蒙,南到長江流域,西抵青海湖,東至渤海遼東半島。然而商王朝歷經17世31王,誰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帝辛(即紂王),「比干剖心」的事跡把他永遠地釘在了恥辱柱上,3000多年來,「商紂」幾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詞,而比干則成了中國歷史上以死諫言的亘古忠臣。
立嫡
出衛輝市向北,15分鍾車程就到了位於頓坊店鄉的比干廟。記者趕得巧,幾天前,這里才換了新「廟主」,「比干林園開發建設公司」剛剛掛牌成立。因為非典的影響,沒多少遊客,「廟主」鄭秀博陪著記者邊看邊聊起了這座古廟的沿革。
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封比干墓於此,到了北魏,孝文帝因墓建比干廟,後來唐太宗、宋仁宗、元仁宗3個皇帝都曾下詔對比干廟進行維修。如今我們看到的比干廟是明朝弘治年間重建的,佔地130餘畝,是一個坐北朝南的長方形院落。影壁、山門、二門、三門依次排列,主要建築石坊、碑廊、拜殿、大殿保存完整,都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院中古柏蓊鬱成林,建築古樸壯觀,果真是千古名廟的儀態!
山門顯然是新建的,「比干廟」3字是我國著名的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所書;二門門楣上書寫著「諫臣極則」4字,原為晉代書法家崔承灝所題,意思是說比干是歷代諫臣學習的榜樣。從廟里諸多的碑文題刻能看出,比乾的言行對後世歷代官吏有著深刻影響。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里,把比乾和夏朝的關龍逢、戰國的屈原、三國的諸葛亮和唐朝的魏徵同列為敢言直諫、要求君主改善政治的愛國者。比乾的事跡,在中國已經流傳了3000多年。
比干是殷商時期沫邑(今河南淇縣)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繼承法,長子繼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當時商朝最高的政務官「少師」。帝乙在位很短,臨終時,他與兩個弟弟比乾和箕子商量王位繼承人的事,箕子建議立賢能善良的大兒子微子,比干則主張讓小兒子帝辛繼承王位。比干說,微子雖是長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雖小,卻是嫡子。最終帝乙採納了比乾的意見,讓帝辛繼承了王位。其實比干力爭帝辛繼承王位,並非完全為了維護商朝的繼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愛這個侄子。據太史公的記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無論是頭腦還是四肢,都很發達。有一次王宮的一根頂樑柱壞了,工匠要搭一個架子,把梁頂住,再換上新柱子。帝辛說,你們別麻煩了,我用手托著房梁,你們換吧!
紂王即位之初的表現,能稱得上英明君主,他親率大軍東征徐夷(今徐州一帶),在戰場上往來沖殺、驍勇無比,嚇得徐夷酋長反綁著雙手、口銜國寶玉璧,穿著孝服、拉著棺材向紂王投降。紂王率領軍隊一直打到長江下游地區,東夷部落紛紛臣服。當紂王凱旋時,比干帶著文武大臣,步行幾十里前往迎接,當時的民謠甚至唱道:紂王江山,鐵桶一般……
剖心
但很快紂王就「腐化墮落」了,他大興土木,強迫奴隸為他修建宮殿,還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樓,整天在上面與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從此商朝的國都就改名為朝歌(今淇縣)了。
史書上記載紂王的種種劣跡完全能讓讀者忘記他曾經的功勞,而且每一樁都少不了壞女人妲己。紂王有次正和妲己飲酒,遠遠望見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經過河而去,老的落在後面猶豫不前。紂王說: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紂王就命士兵把兩人抓來,用斧子砸開他們的腿骨讓妲己看。這條河從此被叫做「折脛河」。
比干看到紂王的所作所為,就坦率地直諫,並帶著他去太廟祭祀祖宗,給他講歷代先王的故事:商湯創業時的艱難,盤庚用茅草蓋屋,武丁和奴隸一起砍柴鋤地,祖甲約束自己,喝酒從來不過3杯,唯恐過量誤國……紂王表面點頭稱是,但並不真正改過,而且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宮里「流酒為池,懸肉為林」,而且還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間,是為醉樂」。
紂王的愛妃妲己喜歡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種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發明的:用銅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時候,把犯人脫光衣服綁在柱子上,再把燒紅的炭火放進銅柱子……
妲己說她有辨認腹中胎兒是男是女的本領,紂王就抓來100個孕婦試驗。妲己讓她們先坐下再站起來,然後對紂王說: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紂王不信妲己就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比干看到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的場面,氣得渾身發抖,一邊自言自語「我是皇伯,強諫於王」,一邊疾步走到紂王面前,直言他的錯誤,並且請求將妲己斬首,全門賜死!紂王憤憤地坐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比干繼續說:當年湯王時,天下大災,餓殍塞途,湯王下車撫屍而哭,自責無德。又立即開倉濟貧,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稱頌。你今天的作為與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馳,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險啦!紂王聽完氣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請來箕子和微子商議,讓他們向紂王進諫。第二天,箕子去勸紂王,紂王卻將箕子的頭發剪掉,把他囚禁起來,微子進諫,紂王依然不聽,微子只好抱著祖先的祭器遠走他鄉。大臣辛甲進諫了75次,紂王絲毫不改,於是投奔了周文王;許多大臣看到紂王已經無可救葯了紛紛棄商投周。紂王已經落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而此時,周武王率軍東征已經打到了孟津,大小諸侯背叛殷商來和周會盟的有800多個,商王朝已是風中殘燭了。
比干覺得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樣說走就走,就是殺頭挖心也得據理力爭。「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他冒著滅族的危險,連續3天進宮抨擊紂王的過錯。
紂王被比干批評得無言以對,惱羞成怒地喝問:你為什麼這樣堅持?比干說:「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紂王又問:何為大義?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不怕丟失了天下嗎?我今日進諫,正是大義所在!紂王聽到這里勃然大怒,於是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罷,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無懼色,慷慨就戮……己讓? 今天,當我們在太史公的幫助下回到當年的歷史現場,仍能嗅到濃濃的血腥,3000多年前那慘烈的一幕幾乎抹去了整個商王朝的亮色,而比干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卻長留世間,引領著歷代諫臣前仆後繼,赴湯蹈火。
在中國幾千年的官僚歷史上,忠臣勸諫可謂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人臣者因直諫而遭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幾乎歷朝歷代都有,文學作品中類似的情節更是比比皆是,其中無疑有比乾的「模範」作用。3000多年前,比干就為後人創造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死忠」標准,正如後人評價的「自古拒諫之君莫甚於紂,自古死忠之臣莫甚於比干」……
另一方面,「比干剖心」的故事之所以在民間婦孺皆知、長盛不衰地流傳,也是因為它恰好符合國人傳統文化的心理,首先是「報恩」的情結,紂王能繼承王位,比干起了關鍵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比干有恩於紂王,但紂王恩將仇報,立刻引起人們的巨大憤慨;比干忠心為國,更易激起老百姓的同情。其次,紂王做的種種壞事似乎都是妲己唆使的,這就更迎合了「女人是禍水」的傳統文化心理。那個和紂王差不多壞的夏桀身邊不也有一個妹喜嗎?
「最著名的就是這通魏孝文帝的《太和碑》了,它上面刻錄著孝文帝寫的《吊比干墓文》。這是比干廟里最早的一通石碑。」大眼看去,這石碑並無特別之處,仔細看確實與眾不同,碑身四面竟都刻有文字(如圖)!石碑陽面的正文是魏碑字體,瘦硬峻峭,據說是南北朝大書法家崔浩所書,素與龍門20品齊名,為當今國內罕見的書法極品!孝文帝寫的這篇碑文後人評價也很高,文章的開端以犀利的筆鋒痛斥殷紂王的「猖敗暴虐」,接著熱情地頌揚了比干忠貞正直,抒發了對這位亘古忠臣的敬仰與懷念,惋惜比干生不逢時,不能為北魏的宏圖大業直諫進言,最後,孝文帝還用較多的筆墨幻想比干驅龍駕鳳,遨遊在天國人間的情景,文章行文浪漫,語言瑰麗,依稀有屈原《離騷》的影子。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第二年,路過汲縣(今衛輝市),以「太牢」之禮(最高規格的祭祀方式)祭拜了比干,又派大臣建廟立碑,從此才有了比干廟。拓跋宏為什麼要建比干廟,他為什麼如此推崇比干,其中還有一段淵源。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人物,他本是鮮卑族人,但他卻推行漢化運動,他禁止胡服,斷鮮卑語,自己帶頭改漢姓元,公元493年,決意將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這一系列奇特的舉措,為中外歷史所罕見。拓跋宏之所以敬仰比干與他的身世密切相關。拓跋宏生於公元467年,從小由太皇太後馮氏撫養,因拓跋家延續著漢武帝「立其子殺其母」的規矩,他的親生母親和祖母早就被賜死了。拓跋宏4歲登基,他的父親獻文帝被尊為太上皇,朝中大權完全由馮氏掌控。 自打「比干剖心」之後,這樁千古奇冤就成了歷代文人名士的同題作文,比干廟里眾多的碑刻詩文就是明證,英明的君主惋惜比干生不逢時,仕途坎坷者則借古諷今,感慨自己的命運,還有許多為人臣者唏噓感喟做忠臣的不易。
3、商紂王與妲己的故事
商紂王與妲己的故事如下:
商紂王天生聰穎,口才好,行動敏捷,接受能力很強,並具有與人、非武裝野獸搏鬥的力量。他很聰明,拒絕臣民的勸告,他的話足以掩蓋他的過失。
在大臣們面前誇耀自己的才能,又在任何地方誇耀自己的權力,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商紂王沉溺於酗酒、放盪和嬌慣女人。商紂王特別喜歡妲己,一切都聽妲己的話。
商紂王讓音樂家胡安為妲己創作新的民間音樂、北麗舞曲和輕柔的歌曲。他增加稅收,把錢堆在路台,把糧食堆在巨橋。
他在宮殿里塞滿了狗、馬和奇怪的東西,並擴大了沙丘的花園平台,以捕捉大量的野生動物和鳥類。他傲慢無禮,不尊重鬼神。他在沙丘上收集了許多戲樂。
(3)紂王骨髓擴展資料:
商紂王與妲己的典故: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怒於比乾的勸諫,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於是剖開比乾的胸膛,挖出心來觀看。
《列女傳》稱,比干是因帝辛寵幸妲己而進諫的,卻被帝辛認為是口出妖言。妲己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於是將比干剖胸挖心。
《封神演義》對史書記載進行了進一步的演繹,在第二十六回《妲己設計害比干》中敘述了妲己與胡喜媚聯手,以索取玲瓏七竅之心(七竅玲瓏心)為名,逼比干剖開自己的胸膛的故事。
《荀子·議兵》稱,帝辛曾設「炮烙刑」。強制人抱著燒紅的銅柱,活活烙死。《列女傳》即持這種觀點,並稱這是商紂王取悅於妲己的方法。
4、比干被商紂王挖心的例子總結
紂王即位之初的表現,能稱得上英明君主,他親率大軍東征徐夷(今徐州一帶),在戰場上往來沖殺,驍勇無比,嚇得徐夷酋長反綁著雙手、口銜國寶玉璧、穿著孝服、拉著棺材向紂王投降。紂王率領一直打到長江下游地區,東夷部落紛紛臣服。當紂王凱旋時,比干帶著文武大臣,步行幾十里前往迎接,當時的民謠甚至唱道:紂王江山,鐵桶一般……
但很快紂王就「腐化墮落」了,他大興土木,強迫奴隸為他修建宮殿,還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樓,整天在上面與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從此商朝的國都就改名為朝歌(今淇縣)了。
史書上記載紂王的種種劣跡完全能讓讀者忘記他曾經的功勞,而且每一樁都少不了壞女人妲己。紂王有次正和妲己飲酒,遠遠望見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經過河而去,老的落在後面猶豫不前。紂王說: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紂王就命士兵把兩人抓來,用斧子砸開他們的腿骨讓妲己看。這條河從此被叫做「折脛河」。
比干看到紂王的所作所為,就坦率地直諫,並帶著他去太廟祭祀祖宗,給他講歷代先王的故事:商湯創業時的艱難,盤庚用茅草蓋屋,武丁和奴隸一起砍柴鋤地,祖甲約束自己,喝酒從來不過3杯,唯恐過量誤國……紂王表面點頭稱是,但並不真正改過,而且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宮里「流酒為池,懸肉為林」,而且還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間,是為醉樂」。
紂王的愛妃妲己喜歡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種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發明的:用銅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時候,把犯人脫光衣服綁在柱子上,再把燒紅的炭火放進銅柱子……
妲己說她有辨認腹中胎兒是男是女的本領,紂王就抓來100個孕婦試驗。妲己讓她們先坐下再站起來,然後對紂王說: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紂王不信妲己就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比干看到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的場面,氣得渾身發抖,一邊自言自語「我是皇伯,強諫於王」,一邊疾步走到紂王面前,直言他的錯誤,並且請求將妲己斬首,全門賜死!紂王憤憤地坐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比干繼續說:當年湯王時,天下大災,餓殍塞途,湯王下車撫屍而哭,自責無德。又立即開倉濟貧,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稱頌。你今天的作為與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馳,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險啦!紂王聽完氣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請來箕子和微子商議,讓他們向紂王進諫。第二天,箕子去勸紂王,紂王卻將箕子的頭發剪掉,把他囚禁起來,微子進諫,紂王依然不聽,微子只好抱著祖先的祭器遠走他鄉。大臣辛甲進諫了75次,紂王絲毫不改,於是投奔了周文王。許多大臣看到紂王已經無可救了,紛紛棄商投周。紂王已經落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而此時,周武王率軍東征已經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來和周會盟的大小諸侯有800多個,商王朝已是風中殘燭了。
比干覺得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樣說走就走,就是殺頭挖心也得據理力爭。「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諫不從且死,忠之至也。」他冒著滅族的危險,連續3天進宮抨擊紂王的過錯。
紂王被比干批評得無言以對,惱羞成怒地喝問:你為什麼這樣堅持?比干說:「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 紂王又問:何為大義?比干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學此無道之君,難道不怕丟失了天下嗎?我今日進諫,正是大義所在!紂王聽到這里勃然大怒,於是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說罷,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無懼色,慷慨就戮……
5、關於商紂王--比乾的故事,都有些什麼?有什麼用意?
商紂王淫亂,商紂的叔父比干說:「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勸諫國君,那還算什麼忠臣!」於是,比干態度強硬的勸諫商紂。商紂大怒說:「你這樣做是想當聖人吧?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個孔穴,我看看你有沒有。」說罷下令剖開比乾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來觀看。
意義:商紂王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心臟解剖。
6、封神榜中妲己和紂王打賭的故事
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
妲己曰:「陛下不知,老者不甚怕冷,乃是少年父母精血正旺之時,交媾成胎,所秉甚厚,故精血充滿,骨髓皆盈;雖至末年遇寒氣,獨不甚畏怯也。至若少年怕冷,乃是末年父母氣血已衰,偶爾媾精成孕,所秉甚薄,精血既虧,髓皆不滿,雖是少年,形同老邁,故過寒冷而先畏怯也。」
……
意思大概是:老頭之所以不怕冷是因為他父母在壯年是生下他;而少年的父母則在老年才生下他。
7、紂王的暴行有什麼?
你好,據我所知:紂王以荒淫殘暴著稱。他喜好飲酒,貪於女色。寵愛妲己,為了討得其的喜歡,紂大興土木,擴建沙丘的宮殿苑囿,將野獸飛鳥散放其中,多次舉行大規模的宴會,以酒為池,懸肉為林,極盡鋪張奢靡之能事。他又巧取豪奪,高賦重稅,殘酷地壓榨人民,以滿足龐大的開支。他還大施淫威發明一種"炮烙"的刑具,用銅鑄成空心柱子,柱子中燒紅炭火。將不滿他暴行的臣民脫光衣服,綁在銅柱上活活烤死。他將人砍頭剁腳,視為家常便飯,更有甚者,剖開婦人腹部取胎兒取樂,殘忍到了極點。1、奢靡浪費,興建酒池肉林(水池裡裝滿酒,在裡面劃船遊玩:在樹林里的每棵樹上掛上肉),大興土木
2、暴虐嗜殺,使用炮烙(把人綁在燒紅的銅柱上燙死),挖比乾的心,把人扔到滿是毒蟲的坑子里等等
3.他對待臣下一律採取重刑,稍有不是,就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他的心上妲己還發明一種獨特的刑具,叫做炮烙,用起刑來,十分殘酷,這刑具是用銅製成的,長有五尺有餘,寬約三尺,用刑時,將它放在火上烤紅,將人捆在上面,人的身體一接觸,馬上就會燒得吱吱響,疼痛難忍,一會兒就會命歸黃泉。
紂王有次正和妲己飲酒,遠遠望見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經過河而去,老的落在後面猶豫不前。紂王說: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紂王就命士兵把兩人抓來,用斧子砸開他們的腿骨讓妲己看。這條河從此被叫做「折脛河」。妲己說她有辨認腹中胎兒是男是女的本領,紂王就抓來100個孕婦試驗。妲己讓她們先坐下再站起來,然後對紂王說: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紂王不信妲己就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商紂王淫亂,商紂的叔父比干說:「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勸諫國君,那還算什麼忠臣!」於是,比干態度強硬的勸諫商紂。商紂大怒說:「你這樣做是想當聖人吧?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個孔穴,我看看你有沒有。」說罷下令剖開比乾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來觀看。意義:商紂王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心臟解剖。
在外部,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覲時,垂青於妲己的美色,因而觸怒紂王,被剁成肉醬,做成餡餅。殘酷的紂王讓姬昌吃了餡餅,並把姬昌囚禁了兩年。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紂王行賄,姬昌才獲得釋放,由此對商紂王種下了深仇大恨。
紂王對大臣們尚且這樣殘暴,對待老百姓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要造鹿台,就強迫老百姓去服勞役;他要喝酒,就隨意把老百姓的口糧奪去釀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獵取野獸;他的愛姬妲己喜歡看殺人,他就隨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頭、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攜幼,哀號哭泣著四處逃亡。
據說,紂王喜歡飲酒,他鑿地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紂王同姬妾親眾在池上劃船飲酒。據說,他在宮內豎起像樹林一樣的木樁,上面掛滿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著身子在這「肉林」里瘋打瘋鬧。餓了就吃,吃了就玩。據說,他還大興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見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們聚集在台上,宴飲狂歡,長達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時辰。
8、商紂王十不該 一不該收妲己朝綱什麼什麼的 誰幫忙教教我
一不該收妲己朝綱大亂。
商紂王褻瀆女媧娘娘,於是女媧娘娘命昆侖山九尾星宿狐前去擾亂朝綱。神狐領命,以神魂入妲己體內,進入王宮。
二不該修鹿台浪費民錢。
為了讓妲已能夠開心,紂王集天下巧匠,傾國庫積蓄,修建了極盡奢華的鹿台,供妲已遊玩。
三不該築「炮烙」文武遭害。
終南山煉氣士雲中子,乃千百年得道之仙。一日忽見一道妖氣,直沖雲霄,以為不除定成大患,而支持雲中子除妖的,全被「炮烙」所害。
四不該殺姜後太子喊冤。
妲已為爭奪後位,害死了姜王後,導致殷洪、殷效沒有了娘親。
五不該拿老少砸骨髓驗。
有一天,紂王和妲已看見有一老一少在過河;老者高挽褲腿,很快過了河,而少年卻畏縮著不敢過。妲已說老者一定是父母壯年時生的,骨髓是滿的;而小的則是老者晚年得子,所以骨髓只有一半。紂王懷疑,下令將父子兩人當場砸骨驗髓。
六不該剖孕婦驗女驗男。
還有一日,紂王和妲已見有孕婦路過;妲已說她知道孕婦肚子里是男是女,而且連胎兒的頭朝上朝下,胎兒的臉朝後朝前都知道。紂王下令拿來當場剖開檢驗。
七不該將楊任剜去雙眼。
妲已設計要害死兩王子,楊任的力阻惹惱了妲已;於是紂王下令把楊任綁在木樁上,剜去雙眼;幸有燃燈古佛相救,才免於一死。
八不該將比丞相摘去心肝。
比干欲除妲己,結果事情敗露,妲已謊稱自己有患心病需要比乾的心肝為引,紂王便下令讓人摘去了比乾的心肝。
九不該摘星樓上大擺御宴。
紂王大擺御宴,宴請一群妖友,包括琵琶精、喜鵲精等;被一一的留在宮中,從此,王宮竟成了妖魔鬼怪的天下。
十不該把黃飛虎逼出五關。
妲己慫恿紂王請黃飛虎夫人赴宴,宴間又引誘紂王和黃夫人做男女之事;上演了一場君戲臣妻,把武成王黃飛虎逼反,逼出了五關。
(8)紂王骨髓擴展資料
商朝覆滅原因
一、商、周兩朝的社會形態不一樣。商朝是一個商業國家,對於土地沒有太大的慾望,他們需要的是地理上的中心位置,需要的是商業上的便利。而因為對土地沒有興趣,所以王朝延續即見,他們的疆土並沒有擴大多少。
而周朝是典型的農業國家,最看重的就是土地了。他們對於土地的追求可以說到了痴迷的地步,認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他們的。
二、商朝的酒文化很發達
三、商朝軍隊的戰鬥力比不過周朝
四、商朝的近親繁殖和周朝的裙帶關系。當時為了保持商業行為的持續性,商人是不與外族通婚的,一律實行族內婚。哪怕是到了春秋時期,宋國也依舊如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帝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
9、商紂王暴行的小故事
1、奢靡浪費,興建酒池肉林(水池裡裝滿酒,在裡面劃船遊玩:在樹林里的每棵樹上掛上肉),大興土木
2、暴虐嗜殺,使用炮烙(把人綁在燒紅的銅柱上燙死),挖比乾的心,把人扔到滿是毒蟲的坑子里等等
3.他對待臣下一律採取重刑,稍有不是,就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他的心上妲己還發明一種獨特的刑具,叫做炮烙,用起刑來,十分殘酷,這刑具是用銅製成的,長有五尺有餘,寬約三尺,用刑時,將它放在火上烤紅,將人捆在上面,人的身體一接觸,馬上就會燒得吱吱響,疼痛難忍,一會兒就會命歸黃泉。
?
紂王有次正和妲己飲酒,遠遠望見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經過河而去,老的落在後面猶豫不前。紂王說: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紂王就命士兵把兩人抓來,用斧子砸開他們的腿骨讓妲己看。這條河從此被叫做「折脛河」。
妲己說她有辨認腹中胎兒是男是女的本領,紂王就抓來100個孕婦試驗。妲己讓她們先坐下再站起來,然後對紂王說: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紂王不信妲己就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商紂王淫亂,商紂的叔父比干說:「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勸諫國君,那還算什麼忠臣!」於是,比干態度強硬的勸諫商紂。商紂大怒說:「你這樣做是想當聖人吧?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個孔穴,我看看你有沒有。」說罷下令剖開比乾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來觀看。
意義:商紂王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心臟解剖。
在外部,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覲時,垂青於妲己的美色,因而觸怒紂王,被剁成肉醬,做成餡餅。殘酷的紂王讓姬昌吃了餡餅,並把姬昌囚禁了兩年。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紂王行賄,姬昌才獲得釋放,由此對商紂王種下了深仇大恨。
紂王對大臣們尚且這樣殘暴,對待老百姓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要造鹿台,就強迫老百姓去服勞役;他要喝酒,就隨意把老百姓的口糧奪去釀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獵取野獸;他的愛姬妲己喜歡看殺人,他就隨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頭、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攜幼,哀號哭泣著四處逃亡。
據說,紂王喜歡飲酒,他鑿地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紂王同姬妾親眾在池上劃船飲酒。據說,他在宮內豎起像樹林一樣的木樁,上面掛滿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著身子在這「肉林」里瘋打瘋鬧。餓了就吃,吃了就玩。據說,他還大興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見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們聚集在台上,宴飲狂歡,長達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