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獻骨髓的好處和壞處

獻骨髓的好處和壞處

發布時間:2020-09-09 21:34:24

1、獻血和捐獻骨髓到底對身體有害沒

感染的幾率,只要檢測嚴格,是不會被感染的。要是人人都擔心感染的幾率,那麼衛生部長和紅十字會的領導都沒有人敢擔當了。
獻血和獻骨髓對身體一般沒有什麼危害。獻血倒是一種療法,古代希臘就有「放學療法」這一說,定期安全的採集部分血液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可以刺激新陳代謝、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等等。一般來說,獻血的人身體往往要比不獻血的人更健康、更長壽。我國不是也有利用螞蝗、水蛭等等吸取部分血液的療法嗎?
獻骨髓,也沒有什麼危害,現在的科學昌明了,採集骨髓和血液的手段很相近,痛苦也減輕了,和采血一樣,不要擔心。我就參加了中華骨髓庫的樣本。

你要是擔心的話,我看大家都不要去醫院了,難道你說除了血液有問題,醫院裡面別的問題就都沒有?問題是不可避免地存在,關鍵是如何預防和控制。想把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一夜之間到達羅馬,那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國都有不少這樣或那樣的事故,美國、法國還都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血液採集、使用事故。你可以搜索一下。

咱們中國的衛生事業的確是落後很多,再加上從業者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的參差不起,對他們也做不到一概而論。
所以你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可以偏概全,因噎廢食。我以前獻血,也是擔心很多的,起碼有一次我就碰到,我的血液標本居然在化驗室檢測時,被污染了,於是我變成了傳染病攜帶者,呵呵,我不知道應該生氣,還是哭笑不得。我可是無償獻血的尖兵啊。

2、獻血漿的好處和壞處

長期獻血漿並沒有壞處。

近年來,無償獻血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而受傳統健康觀念的影響,一些群眾對獻血頗感恐懼,擔心獻血易造成身體虛弱,傷元氣。我們從醫學的、科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

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約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規定獻血200-4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因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即使不獻血,體內血細胞也會衰老、死亡,變為血液垃圾。「而定期適量獻血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同時定期適量獻血可緩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有一定積極意義。」

(2)獻骨髓的好處和壞處擴展資料:

在獻完血拔針後,前臂伸直後稍上抬,用三個手指用力按壓針眼10分鍾以上,不要揉搓針眼,24小時內勿清洗針眼,保持針眼處創口貼乾燥、清潔。喬瑞說,輸血後不要馬上離開,等休息10分鍾後無不適再離開。

而且輸血後切勿暴飲暴食,可以在平常飲食基礎上適當補充蛋白質和水果,在獻血後1—2天內,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少部分人獻血後有可能出現疲倦感,這絕大多數是第一次抽血後的生理反應,不必擔心,適當休息可自行恢復。

3、捐獻骨髓對自己的健康有影響嗎?

理論上是沒有對身體有健康影響,但實際上是有副作用的。這個作用是存在手術和抽血過程中。根據國外對完成大約51,024例造血幹細胞異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進行骨髓移植,23,254例進行了外周血移植。在這些51,024名捐贈者中,5名捐贈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贈後死亡,4例則在外周血捐贈中死亡,死亡幾率約為0.98/1萬人。共有37例嚴重不良反應,致病幾率約為7.25/1萬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後(4.32/1萬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後(10.76/1萬人)。此外,大約有20名捐贈者出現惡性血液瘤(3.92/1萬人),其中8名捐贈者在骨髓移植後,12名捐贈者在捐獻外周血幹細胞後。惡性血液瘤的出現幾率並沒有高出正常年齡和性別相關的致病幾率普查結果。
結論: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可能存在致死或者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這個風險雖然小但是確實存在。人體是非常復雜和奇妙的有機體,目前的科學對許多功能和機制都不清楚。造血幹細胞是最神秘的細胞,白血病的發作就是各種因素干擾它造成的後果。採集造血幹細胞目前需要人為干擾,所以,除非以後科技發達,採集時靜悄悄,一點也不會干擾造血功能,而從身上採集極小部分,這才會消除副作用。

4、捐獻骨髓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捐獻骨髓對人體影響不大。

人體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的嚴重疾病,如白血病(俗稱血癌)、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重症放射病等患者,繼續生存的希望就是骨髓移植。我國每年約400萬名各類疾病的患者等待著骨髓移植。而我國從60年代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系的捐髓者提供骨髓。雖然無關人群中配對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萬分之一,但只要有足夠的志願捐獻者,還是能為大多數病人提供治癒的機會。
據唐都醫院血液科主任梁英民介紹,捐獻骨髓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會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一般健康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在十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的幹細胞量。

5、那些人適合捐贈骨髓,捐贈骨髓對人體都什麼害處和好處??

適合捐獻的要求
關於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5單位(醫院是採用≤40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這里說的年齡范圍是可以捐獻的年齡,而18-45是捐獻報名的年齡,這兩者不沖突)

對身體並無害處,但要適當休息!!作骨髓穿刺時打麻葯,我做過,也不會很痛,就是有點嚇人.^-^
獻骨髓和獻血的道理是一樣的:
獻血200毫升是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獻血2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1/20-1/25;在臨床醫學實踐中,一般對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張輸血,可見獻血200毫升決不會影響健康。
人體內的血液並不都參與血液循環,有20-25%的血液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以貯存人體總血量20%的血液。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會連續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獻血200毫升不影響血液循環,怎麼會影響健康呢? 人體血液成份的吐故納新活動十分活躍,人體內每天約有1/120的紅細胞(即20億個紅細胞)衰老、死亡,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約7-14天,血小板的壽命就更短,約7-9天。再說,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激發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個健康人每天生成紅細胞約 2000億個,血小板 1200億個,即每個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細胞相當於人體血細胞的總量。獻血200毫升後人體很快就會得到補充,決不會影響健康

6、如果長期獻血漿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長期獻血漿並沒有壞處。

定期獻血好處多多

近年來,無償獻血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而受傳統健康觀念的影響,一些群眾對獻血頗感恐懼,擔心獻血易造成身體虛弱,傷元氣。我們從醫學的、科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

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約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規定獻血200-4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因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即使不獻血,體內血細胞也會衰老、死亡,變為血液垃圾。「而定期適量獻血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同時定期適量獻血可緩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有一定積極意義。」


據芬蘭科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臟病之效。專家對居住在芬蘭東部20000餘名成年人做了實驗調查,結果發現,與經常獻血者比較,從不獻血者的心臟發病率竟高出2倍之多。

另據報道,有人曾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存活率作比較,結果提示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所以,一個健康的人,定期按規定獻血,不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還有利於人體新陳代謝、儲備健康。

(6)獻骨髓的好處和壞處擴展資料:

獻血注意事項:

1、一定要休息好,獻血前一晚不要熬夜。

2、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同時在獻血前1天~2天內不要飲酒。

3、要注意補充水分,獻血前最好喝兩杯糖水,但不要喝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

此外在獻血後要注意休息,但不能立即進入溫度很低的空調房內或洗冷水澡,因為這些做法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阻礙體內熱量散發,加劇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的大腦供血不足,進而使人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

同時,獻血者要注意保持針眼處的衛生,不要讓臟東西進入或刺激針眼,以免感染。

與獻骨髓的好處和壞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