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培養主要檢查什麼

骨髓培養主要檢查什麼

發布時間:2020-09-09 19:07:18

1、骨髓活檢檢測什麼啊

骨髓檢查可用於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對白血病的鑒別診斷、各種貧血的鑒別診斷、多發性骨髓瘤和血小板增加或減少性疾病的診斷; 骨髓檢查還可用於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時的骨髓培養有助於提高該病診斷的陽性率,在瘧原蟲和黑熱病原蟲感染時,通過骨髓檢查有助於發現原蟲並明確診斷; 某些惡性腫瘤時,通過骨髓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有骨髓轉移,因為骨髓是許多惡性腫瘤轉移的好發部位。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時易發生骨髓轉移,可在骨髓檢查中發現相應的腫瘤細胞。用於骨髓幹細胞培養、染色體核型檢查、骨髓細胞免疫學分型試驗等。

2、骨髓檢查是要確定得的什麼病

1.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例如,對貧血的診斷,可以從形態上幫助診斷貧血的原因,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診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 關於惡性腫瘤方面,骨穿對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斷都有重要意義.2.另外,骨髓塗片還可以進行寄生蟲和細菌方面的檢查,可發現寄生蟲(如瘧疾)和細菌培養時發現傷寒及其他敗血症.3.具體的適應症概括如下:1)採取骨髓液進行各種檢查,協助診治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細菌感染等).2)證實骨髓中是否有異常細胞浸潤如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3)採取骨髓液作骨髓移植.4)特殊毒物檢驗及鑒定如酚,醌等.1.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例如,對貧血的診斷,可以從形態上幫助診斷貧血的原因,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診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 關於惡性腫瘤方面,骨穿對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斷都有重要意義.2.另外,骨髓塗片還可以進行寄生蟲和細菌方面的檢查,可發現寄生蟲(如瘧疾)和細菌培養時發現傷寒及其他敗血症.3.具體的適應症概括如下:1)採取骨髓液進行各種檢查,協助診治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細菌感染等).2)證實骨髓中是否有異常細胞浸潤如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3)採取骨髓液作骨髓移植.4)特殊毒物檢驗及鑒定如酚,醌等.

3、做骨髓是干什麼的

4、檢驗骨髓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給你抽骨髓做圖片。做這個可能是要上百得吧!而且還痛!你之前應該是做了血常規了吧,醫生給你再做骨髓圖片是為了進一步確診。所以雖然痛也得要做啊!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啊!!

5、什麼叫骨髓象檢查

骨髓象檢查是指綜合分析骨髓細胞增生程度、骨髓細胞計數、粒紅比例等項檢查後,得出的最後的骨髓象報告及結論。
臨床意義
原始細胞比例超過30%,通常被認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診斷標准。如果這些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POX)陽性,則考慮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和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如果這些原始細胞POX陰性,而糖原染色(PAS)陽性,則考慮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巨核細胞白血病。 粒細胞異常增多,以成熟階段為主,如果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陽性值高的考慮感染引起的類白血病反應(是一種強烈的炎症反應,而不是白血病),而陽性值低的或陰性的被認為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增生明顯,多為增生性貧血。其中紅細胞顏色變淺、體積變小的往往提示缺鐵性貧血;而體積增大、早期紅細胞增多的可能是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且伴有各種異常形態的往往是溶血性貧血。 粒細胞、紅細胞均減少,巨核細胞也減少,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單純某一個系統的血細胞減少往往是單純性單個血細胞系統的再生障礙。

6、骨髓檢查是怎麼做的

首先告訴你,有點痛,在局部麻醉作用下能忍受,沉的感覺高於痛的感覺。骨髓穿刺術 的
1,目的
觀察骨髓內細胞形態及分類,以協助診斷血液系統疾病;敗血症或某些傳染病需骨髓細菌培養及塗片檢查某些寄生蟲病;惡性腫瘤疑骨髓轉移;用於骨髓移植等。
2.適應證
2.1 各類血液病的診斷。
2.2 敗血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需行骨髓細菌培養或塗片尋找瘧原蟲及黑熱病原蟲者。
2.3 網狀內皮系統疾病的診斷。
2.4 惡性腫瘤疑骨髓轉移者。
3.禁忌證
血友病及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膚病時不宜做穿刺。
4.用物
清潔盤,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75%酒精,5ml和20ml滅菌注射器,無菌手套,2%普魯卡因,清潔乾燥玻片,推片,如做骨髓培養,另需20ml滅菌注射器、含培養基的細菌培養瓶,酒精燈,火柴。
5. 病人准備
5.1 患者需洗澡,更換清潔衣服。
5.2 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
5.3 使患者樹立信心,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
6.方法
6.1 髂前上棘穿刺術
6.1.1 患者仰卧,取髂前上棘向後1~1.5cm的一段較寬鎔緣為穿刺點,局部常規消毒後鋪洞巾,局部麻醉應達骨膜。
6.1.2 術者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別在髂前上棘內外因定皮膚,右手持穿刺針垂直刺入達骨膜後再進1cm即達骨髓腔。
6.1.3 刺人骨髓腔時有落空感,當即抽出針芯,接上20ml無菌乾燥注射器,抽取骨髓約0.2ml左右作塗片檢查;如作培養,取3~5ml骨髓。
6.1.4 術畢即插回針芯,拔出針頭,局部敷以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
6.2 鎔後上棘穿刺術
6.2.1 患者側卧或俯卧,髂後上棘一般均突出於臀部之上,能骨的兩側;或取骸骨上緣下6~8cm與脊柱旁開2~4cm之交點為穿刺點。
6.2.2 穿刺針的方向幾乎與背部垂直,稍向外側傾斜。
6.3 胸骨柄穿刺術
6.3.1 患者仰卧治療台上,肩背部墊枕使頭盡量後仰,並轉向左側,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跡。
6.3.2 術者立於患者頭側,先用左手揭指摸清胸骨上切跡,並緊貼胸骨柄上緣將皮膚向下壓緊,右手持針由切跡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進針,慢慢旋轉刺入,達胸骨柄上緣骨板之正中深度約0.5~1.0cm。
6.4 脊椎棘突穿刺術
6.4.1 患者側卧或反向坐於椅子上,兩臂置於椅背,頭枕臂上。
6.4.2 以上部腰椎棘突為穿刺點,左手拇指及食指在預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膚,右手持針由棘突之側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6.5 脛骨穿刺術(僅適用2歲以內的患兒)
6.5.1 患兒仰卧治療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選脛骨結節平面下約1cm(或腸骨上中l/3交界處)之前內側面腸骨為穿刺點。
6.5.2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膚,右手持針,在骨面正中部與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7.注意事項
7.1 術前應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與方法,以取得配合。
7.2 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7.3 物品准備齊全。
7.4 穿刺針經皮膚達骨膜後,針應與骨面垂直,緩慢旋轉進針,持針須穩妥,切忌用力過猛或針頭在骨面上滑動。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時針頭應固定不動。
7.5 抽取骨髓塗片檢查時,應緩慢增加負壓,當注射器內見血後應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釋。同時要作塗片及培養者,應先抽骨髓少許塗片,再抽骨髓培養,不可並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時,應迅速插回針芯,以防骨髓外溢。
7.6 胸骨柄穿刺時,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與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針尖滑脫或刺穿胸骨柄後壁皮質。
8.護理
8.1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
8.2 拔針時用力按壓穿刺點,至不出血為止。
8.3 術後24小時內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出血及感染徵象。
8.4 穿刺處換葯1次/日。
8.5 囑患者三日內勿洗浴。

7、骨髓穿刺主要檢查什麼啊?

建議:你好,骨髓穿刺是診斷血液病的檢查方法。如果紅細胞和血小板沒有異常,這種情況可見於炎症感染導致,可以先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果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或身體有貧血等情況,可以考慮做一下骨穿檢查以明確病因。

與骨髓培養主要檢查什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