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內漿細胞

骨髓內漿細胞

發布時間:2020-09-08 02:49:07

1、漿細胞是什麼?

漿細胞(Plasma cell),亦稱為效應B細胞(effector B cell),是免疫系統中釋放大量抗體的細胞。直徑10-20μm,細胞核較小,占細胞的一半以下,多偏於一側,偶爾可有雙核。

漿細胞的染色質粗密、 聚集成堆、常呈紫丁香色、不均勻,在近核處一邊常伸出半月狀淡染區;漿中偶見有空泡或有泡沫感。

(1)骨髓內漿細胞擴展資料:

漿細胞是由B細胞對於CD4+淋巴細胞的刺激異化而來,因此也稱漿B細胞(Plasma B cell)。抗原入侵後,B細胞起到一個APC(抗原呈遞細胞)的作用,吞噬了相應的抗原。

此抗原被B細胞的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吸收後,在吞噬體(phagosomes)中因和溶酶體(lysosomes)結合而分解,釋放出付著在抗原上的蛋白酶。此酶分解了抗原後,抗原的碎片就付著在MHC II(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II)分子上,並出現在其外表面。

2、骨髓瘤幼稚漿細胞2.5%表示什麼意思

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一般幼稚漿細胞佔了80%以上,惡性程度比較高。

3、骨髓中有漿細胞3.5,說明是骨髓瘤嗎

初步可以判斷是骨髓瘤,但還需要其他檢查結果,並判斷分型。
主要標准
組織學活檢證實漿細胞瘤
骨髓漿細胞增多 ≥30%
過量M蛋白存在
-IgG>3.5 g/dL(血清)
-IgA >2 g/dL(血清)
-輕鏈 (本周氏蛋白) ≥1 g/24小時
次要標准
骨髓漿細胞增多 10%~29%
M蛋白存在,但未達到主要標准中的規定
溶骨性病變
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低丙種球蛋白血症)
-IgM<50 mg/dL
-IgA <100 mg/dL
-IgG<600 mg/dL
要確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必須至少符合:
1個主要標准+1個次要標准,或3個次要標准

4、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方面的情況
喜訊速遞:劉伯齊教授專家工作站正式啟動,解腫瘤患者之所急
為了方便患者就診,尤其是對於那些外地來京就診的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疾病的專家和方法,以張志斌教授為首的腫瘤專家團隊,其中包括劉伯齊、王沁德、陳衍智等腫瘤專家,積極響
應國家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多點執業」的號召,在國內最先開設了自己的腫瘤工作站,只為讓腫瘤患者少走彎路,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

5、為什麼不用漿細胞和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

其實就是漿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
教材中說的是經免疫的B細胞,也就是漿細胞。

漿細胞(plasma cell),又稱效應B細胞。漿細胞大多見於消化管和呼吸道固有膜的結締組織內。細胞較小,圓形或卵圓形,核圓但偏於細胞一側,染色質粗,沿核膜呈輻射狀排列成車輪狀。細胞質呈嗜鹼性,染為藍色。在靠近核處,有一著色淺的區域。近細胞核處有一色較淺而透明的區域。電鏡下可見細胞質內含大量密集的粗面內質網,淺染區是高爾基復合體所在的部位。漿細胞來源於B細胞。

6、多發性骨髓瘤中漿細胞是惰性的,是啥意思

IMM:惰性骨髓瘤(indolent multiple myeloma)就是你還處於骨髓瘤潛伏期,還未病發,通過積極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發展為骨髓瘤!

7、骨髓漿細胞增多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漿細胞是由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後,轉化為原漿細胞,原漿細胞經分化、繁殖、經幼漿細胞階段,進化為成熟漿細胞。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只能在骨髓中見到,而不出現在循環血液中。骨髓漿細胞增多通常是骨髓漿細胞的異常增多,骨髓漿細胞的異常增多會導致骨髓漿細胞瘤。如高劑量的電離輻射,慢性抗原性物質刺激和病毒感染,再就是由於病毒感染、變態反應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結核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病、惡性腫瘤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造血系統疾病。

與骨髓內漿細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