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牛骨髓香精

牛骨髓香精

發布時間:2020-09-07 15:45:30

1、生活小常識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凍瘡的預防與護理

患了凍瘡,首先要加強保暖。若凍瘡僅為硬結,未破潰時,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若已破潰,則可用紅黴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塗擦且包紮,促進其早日癒合。還可以將棉製的手套烘得乾熱,把手放進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環加快。保持局部溫暖和進行戶外體格鍛煉,即可預防發病或限制凍瘡發展。

寒冷及氣候驟變季節要在容易出現凍傷部位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時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應塗一些油脂類防凍霜,患處須戴手套,鞋襪不能過緊,穿厚襪、棉鞋,必要時戴護耳帽或耳罩,衣服要乾燥。

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浸泡手腳,塗油脂類防凍霜並進行按摩。

平時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飲食,如雞蛋、牛奶等。加強體質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局部用溫水袋逐漸加暖,或用蔥根煮湯洗泡,並進行按摩。對早期五水皰者可採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與三分豬油配合塗抹患處,包上紗布,每日換一次。如已紅腫有水皰,水皰未破可用凍瘡膏,如10%樟腦醑外塗,待水皰自行干癟。水皰發生潰瘍後可塗防腐軟膏,如o.5%新黴素軟膏、紫草膏等。

為防止凍瘡復發,可採用交替溫熱浴,即溫水38~C及冷水IO~C,輪換重復浸泡多次,以增加皮膚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加強保暖,增強體質,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對防止凍瘡的發生是很重要的。保持乾燥,在易受冷部位塗搽油脂,也可以保護局部的皮膚。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發汗,都可促進肢端的血液循環。

治療方式: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將雲香精放入溫水中浸泡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效果很明顯,而且經濟實惠,我許多同事用了都說好。這是在醫學雜技上報道過的,你可以試試。
另外,雲香精的濃度不能太稀,太濃了也浪費,除此以外注意保暖也很重要。
許多人都說這種方法麻煩,其實你試過了覺得效果好就不會覺得麻煩了,比如是手有凍瘡,你可以用口盅盛,把手輪流放進去泡,腳的話晚上睡前泡也可以。試試吧,效果真的很明顯。
在葯店有銷售,用廣西玉林產的就好,因為它是老廠.
記得以前老師說過,解放前後,該雲香精還是祖傳秘方,但由於該家族一主要成員犯法,被判死刑,所以方才把秘方交出以換取性命.
你注意看說明,它裡面就說有防治凍瘡的作用.試試吧.
這是經過臨床實踐的。

2、熬高湯加什麼香料??

主料:雞來骨架450g 

輔料:胡蘿卜100g、西芹100g、洋蔥100g、香葉3片

步驟一:先把洋蔥去老皮洗凈,西芹洗凈,胡蘿卜洗凈去皮

步驟二自:把配菜全部切成丁

步驟三:雞架洗凈焯水去除血沫和雜質

步驟四:焯好後撈出,百沖洗一下,進一步去除雜質,鍋中加水,放入雞架

步驟五:把切好的胡蘿卜等輔料全部加入鍋里

步驟六:大火煮2分鍾,然後小火慢燉一小時。燉好的湯,過濾出度湯汁,就是雞高湯了。

3、有什麼添加劑可以使湯喝起來很厚,不要帶濃香香味的,或香精的,真心求解!

骨頭熬湯,時間長些。

4、牛油經過高溫可失去脂香味嗎?

個人認為,牛油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香味,它特有的味道 就是膻,如果你想讓你的牛雜面有飄香牛肉味,我建議你去食品 添加劑商店去購買一桶牛肉味香精還有就是麥芽酚以及一袋I+G提鮮粉,最好是在配合骨肉香調味粉或者牛骨髓浸膏使用,那樣你的湯,絕對的飄香,味道也會一級的棒,建議你嘗試一下,本人就是運用的這種方法調湯,我因為是做雞湯的 所以用的是雞味香精!!!

5、牛油做湯香不香

應該不是很香,個人認為,牛油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香味,它特有的味道 就是膻。
如果你想讓湯有牛肉味,我建議你去食品 添加劑商店去購買一桶牛肉味香精還有就是麥芽酚以及一袋I+G提鮮粉,最好是在配合骨肉香調味粉或者牛骨髓浸膏使用,那樣你的湯,絕對的飄香,味道也會一級的棒,建議你嘗試一下

6、為什麼我做出的牛油,沒有一點牛油的香味?怎樣叫它撒發出誘人的香味【在線等】

個人認為,牛油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香味,它特有的味道 就是膻,如果你想讓你的牛雜面有飄香牛肉味,我建議你去食品 添加劑商店去購買一桶牛肉味香精還有就是麥芽酚以及一袋I+G提鮮粉,最好是在配合骨肉香調味粉或者牛骨髓浸膏使用,那樣你的湯,絕對的飄香,味道也會一級的棒,建議你嘗試一下,本人就是運用的這種方法調湯,我因為是做雞湯的 所以用的是雞味香精!!!

7、蘭州有什麼特產適合送人?

1、苦水玫瑰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1

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鄉是全國著名的「玫瑰之鄉」,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馳名中外。每當春夏季節,這里鮮花盛開,奼紫嫣紅,到處飄期著玫瑰的芳香,吸引著慕名而來的遊客。玫瑰的用途很廣,經濟價值極高,玫瑰花是做糕點、釀酒的必備香料,玫瑰油是香煙、香皂、香水和高級化妝品的主體原料。苦水玫瑰質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與世界著名玫瑰產地保加利亞的薔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葯,具有順氣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圍永登縣位於甘肅中部,蘭州市西北部郊區,地處東經102°36』至103°45』,北緯36°12』至37°07』。「苦水玫瑰」地理標志登記生產區域為苦水鎮、紅城鎮、龍泉寺鎮、大同鎮、柳樹鄉、中堡鎮、上川鎮、城關鎮、樹屏鎮、河橋鎮、連城鎮、武勝驛鎮等12個鄉鎮96個行政村,區域面積2960平方公里,種植面積6700公頃,年產苦水玫瑰50250噸。產品品質……[詳細]

2、皋蘭軟兒梨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2

軟兒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嚴冬季節深受人們喜愛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涼、爽口、沁人心脾,一人口使人頓感神清氣爽,痛快不已。皋蘭軟兒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嚴冬季節深受人們喜愛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涼、爽口、沁人心脾,一入口使人頓感神清氣爽,痛快不已。無怪乎1元老於佑任將它與葡萄相提並論,「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軟兒梨」。最有趣的是皋蘭軟兒梨吃法獨具特色,將鮮果貯藏到冬日1變為「褐蛋蛋」時才享用,風味更佳。 皋蘭軟兒梨種植歷史悠久。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張國常編修的《重修皋蘭縣志》中載,「香水梨俗名軟兒,秋時色青黃,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變軟變黑,肉悉成漿,甘如蜜」。皋蘭軟兒梨原產地地域范圍為東經103°32′至104°22′、北緯36°05′至36°50′之間。皋蘭軟兒梨集中產於有「世界第一古梨園」之稱的什川鎮,西岔鎮、黑石川鄉、水阜……[詳細]

3、安寧白鳳桃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3

白鳳桃果實中大或較大,近圓形,底部稍大,果頂圓,中間稍凹;梗窪深而中廣,縫合線淺。果面黃白色,陽面鮮紅;皮較薄,易剝離;肉質乳白,近核少量紅色。肉質緻密,汁多,味甜,香味淡,品質上等。粘核。耐貯運。鮮食、加工兼用。樹勢中等,樹枝較開張,發枝順直,角度適宜,樹體易管理。結果早,豐產。幼樹以長中果枝為主,盛果期短果枝大量增加,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多復芽,花粉多,結果率高,花芽抗寒力強。在2009年蘭州安寧蟠桃會開幕式上,安寧區被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鮮桃之鄉」稱號,該區盛產的白鳳桃也被授予「中國十大名桃」稱號。安寧白鳳桃果品地域范圍安寧堡街道位於蘭州市(又稱金城)安寧區西沿,北靠風景秀麗的仁壽山,南臨濤濤黃河,全鄉總耕地面積6900畝,總農業人口9500人,自古就有「十里桃鄉」的美稱。安寧白鳳桃主要分布在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4′~103……[詳細]

4、榆中菜花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4

榆中菜花產區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處的黃土高原,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三縣五區之一,榆中菜花種植區包括榆中縣的來紫堡鄉、定遠鎮、和平鎮、三角城鄉、城關鎮、連搭鄉、夏管營鎮、小康營鄉、金崖鎮、青城鎮、新營鄉、清水鄉、銀山鄉、馬坡鄉等14個鄉鎮。栽培面積12萬畝,年產榆中菜花30萬噸。菜花,又叫花菜、白菜花,學名花椰菜,上世紀初從地中海沿岸引進我國進行栽培種植, 1949年在榆中縣就已種植了菜花,栽培種植歷史已有70多年,是 「蘭州高原夏菜」的主要品種。榆中菜花花球潔白緊實,無絨毛,花枝短、孔隙小,球內無綠色小夾葉,花球高圓,球形指數接近1,球面平緩,無明顯突起,單球重1-1.50kg,品質鮮嫩,口感清香有淡淡的甘甜味和清香味,風味濃郁,爽口香脆,屬菜中精品,維生素C含量在330mg/kg以上,可溶性總糖含量在29.8g/kg以上,粗蛋白含……[詳細]

5、榆中大白菜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5

榆中縣南部二陰地區氣候冷涼濕潤,生產蔬菜病蟲害輕,農葯污染輕,具有生產無公害大白菜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榆中大白菜具有葉球炮彈形、合抱、葉幫潔白、外葉深綠、中柱短、口感佳的特點。榆中大白菜產區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處的黃土高原,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三縣五區之一,在蘭州東郊,縣城距蘭州38公里,地跨東經103°49′15—104°34′40,北緯35°34′20—36°26′30之間,縣境內南北長96.6公里,東西寬66.4公里,總面積3301.6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80—3670米之間。東接定西、會寧、靖遠縣,西以馬銜山為界與臨洮毗鄰,西靠七里河區、城關區,北隔黃河與皋蘭縣、白銀市相望。全縣轄8鎮15鄉,268個行政村,1619個村民小組,共有4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8.8萬人。有漢、回、滿、東鄉、撒拉等13個民族,漢族……[詳細]

6、榆中蓮花菜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6

榆中蓮花菜葉表面呈灰綠色或藍綠色,菜形端正,近似球形和扁球形,飽滿、緊實,外形美觀,品質鮮嫩。富含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並提供必要的營養,可溶性糖35克以上,粗蛋白9.28克以下,維生素C271.4 mg/kg以上。農葯殘留、重金屬指標均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標准,榆中蓮花菜的理化指標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標准要求。榆中蓮花菜所特有的結球緊實,外形美觀,品質鮮嫩,綠色營養的獨特品質與其產區所處的黃金緯度及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密不可分。榆中縣地處西北的黃金種植區,縣域內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風力小,這為榆中蓮花菜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地域范圍榆中蓮花菜產區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處的黃土高原,甘肅省中部,屬蘭州市三縣五區之一,在蘭州東郊,縣城距蘭州38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3°49′15~104°34′4……[詳細]

7、皋蘭禾尚頭小麥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7

小麥精品「和尚頭」「和尚頭」是皋蘭北山乾旱地區種植的優質小麥之一,其特點是耐旱、抗病、無污染,內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份,麵筋高、口感好。相傳明、清時期曾作為貢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民間用「和尚頭」小麥麵粉做「長壽面」,燒制的「燒鍋子」是蘭州地區人民喜愛的食品。皋蘭種植「和尚頭」小麥的歷史,是從元末明初開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據《蘭州市志·農業志》記載:「蘭州地區距今5000年前已種植小麥,漢代小麥生產僅次於粟稷」。明代以前,蘭州地區種植小麥,僅限於市區近郊。而蘭州城北廣大地區,即現在的皋蘭、永登秦王川、景泰、白銀市等地,歷屆羌、戎、匈奴、鮮卑、吐蕃、蒙古等民族居住,以游牧為主。「元末,飢荒嚴重,人民死亡流離,土地大部荒蕪,無人耕種。」「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至二十三年(1389年),甘肅庄浪衛等地出現荒……[詳細]

8、蘭州百合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8

百合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出產,其中以蘭州人工栽培的蘭州百合最為有名。蘭州百合獨到之處是色澤潔白如玉,形大味甜,肉質肥厚細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礦物鹽和果膠,含糖量比馳名南國的宜興百合、龍牙百合還高,而含粗纖維甚低。……[詳細]

9、皋蘭旱砂西瓜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9

皋蘭素有「瓜果之鄉」美譽,旱砂西瓜在皋蘭種植歷史悠久,其以瓤沙、味甜、口感好享譽全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據《皋蘭縣志》(1999年11月第一版)記載,皋蘭砂田裡長出的西瓜又大又甜,如糖似蜜...... 據《皋蘭年鑒》(2013年10月版)記載, 「觀景下揚州,嘗瓜上蘭州」,蘭州素有「瓜果城」之美譽。皋蘭是蘭州主要的瓜果產地。皋蘭旱砂西瓜種植歷史悠久,至少在300年以上...... 據《皋蘭史話》(2004年7月版)記載,皋蘭砂田發明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當時,甘肅大旱,赤地千里,野無綠色,勤勞智慧的皋蘭人民在同大自然的艱苦搏鬥中,認識了本地的氣候,生產條件,發明了這一獨特的抗旱方式-鋪壓砂田。當地流傳的諺語為證:「要問砂田舊來源,話要說道康熙年,只因當時連年旱,百草無籽人受難,有位農民忽發現,茁苗長在鼠洞前,洞前有砂鋪地面,砂下土地濕……[詳細]

10、皋蘭紅砂洋芋 地理標志產品

推薦10

皋蘭紅砂洋芋種植歷史悠久,因種植在皋蘭特有的紅綿砂地里,故冠名「皋蘭紅砂洋芋」。皋蘭紅砂洋芋原產地地域范圍為東經103°32′至104°22′、北緯36°05′至36°50′之間。產地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屬溫帶半乾旱氣候,氣候乾燥,降水稀少,年均氣溫7.2℃,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768小時,無霜期144天。鄉民們發明在地里鋪壓一層當地特有的紅綿砂,俗稱紅砂地,可降低土壤的PH值,壓鹼抗旱。而這種紅砂地特別適宜皋蘭紅砂洋芋生長,因此皋蘭紅砂洋芋產業日益壯大。 皋蘭紅砂洋芋是皋蘭縣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一大優勢特色產業。其外觀皮色鮮亮,塊莖表面為淺土色至淺褐色,大小適中勻稱,單個塊莖重量在175克~199克之間,質量上乘,營養豐富,主含澱粉,干物質中80%為澱粉。在鮮薯塊莖中,澱粉含量14%~19%,粗蛋白1.52%。

與牛骨髓香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