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兒卡介苗沒有化膿正常嗎,卡介苗接種會有這些反應
1
新生兒卡介苗沒有化膿正常嗎
新生兒打完卡介苗沒有化膿,一般是不正常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的孩子即使不化膿、不破潰也同樣產生了抗體。
建議:
家長帶孩子去做抗體檢測,如果沒有檢測到抗體,要及時進行補種。
[卡介苗多久開始化膿,化膿後怎麼護理呢]
2
卡介苗接種後會有什麼反應
1、接種後2~3周局部發生紅腫,出現丘疹狀硬塊,逐漸軟化為白色膿皰,可自行破潰,8~12周後大部分癒合,結痂脫落後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即卡疤),整個過程持續2~3個月。
小貼士:
既然是不良反應就不是所有的接種者都會出現,還有5-10%的寶寶不產生卡疤,這不代表接種失敗喲。
2、短期不良反應:少數接種後可出現發熱、頭痛、頭暈、乏力、嗜睡、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全身反應,上述不良反應一般在24h消失。
3、常見的不良反應:接種卡介苗後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接種處皮膚冷膿腫、潰瘍不愈、瘢痕疙瘩以及局部淋巴結大。
4、少見的不良反應:有骨髓炎、全身卡介苗感染、銀屑病、皮疹、紫癜、狼瘡、過敏性休克等。
5、卡介苗的嚴重不良反應:卡介苗不良反應大多輕微,但有學者研究136例卡介苗接種致不良反應的文獻,發現死亡患兒有播散性卡介苗病、過敏性休克、誘發顱內出血和過敏性紫癜。除了過敏性休克外,大多數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病例均有基礎疾病,如免疫缺陷病等。
12
2、孩子必須注射的疫苗除了卡介苗.骨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劑,麻疹疫苗之外,還有下列哪種疫苗
B 天啊 竟和老師發的東西 一樣 你哪的人呀? 是不是一個白本 還得畫畫 我記得是家長答吧 呵呵
3、新生兒皮內注射卡介苗後常見的不良反應
1、淋巴結炎。介苗接種後同側局部淋巴結腫大超過1cm或發生膿瘍破潰,淋巴結可一個或數個腫大。分泌物塗片檢查可發現抗酸桿菌,培養可陽性,菌型鑒定為卡介苗株,淋巴結組織病例檢查為結核病變。
2、骨髓炎。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種罕見的並發症,其發生率在世界范圍估計為0.39/100萬。
本病好發部位以四肢長骨,尤以股骨、脛骨、骨骺及股骨頸為多見,可單發也可多發,有的病例可形成膿腫。呈慢性良性過程,症狀一般輕微,可有輕度發熱、病變部位腫脹、輕度疼痛與功能障礙,患兒全身健康狀況良好。卡介苗骨髓炎需手術得到細菌學與病理學證實。
3、卡介苗接種差錯,接種卡介苗時將皮內接種誤種皮下或肌肉事故,以及超劑量接種引起的反應最為多見。接種局部在2~5天內出現紅腫,以後發生硬結,發展成中心軟化、破潰而成膿腫。接種部位同側腋窩、鎖骨下可伴有淋巴結腫大。可有體溫升高,伴有乏力、煩躁、食慾減退,個別兒童肺部可聞及乾性或濕性羅音。
4、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卡介苗接種極罕見的並發症,發生率在在世界范圍估計為0.18/100萬。
4、淋巴手術切除後怎麼半年以後還在漲
卡介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及處理(一)淋巴結炎1、臨床表現(1)卡介苗接種後同側局部淋巴結腫大超過1cm或發生膿瘍破潰,淋巴結可一個或數個腫大。(2)分泌物塗片檢查可發現抗酸桿菌,培養可陽性,菌型鑒定為卡介苗株,淋巴結組織病例檢查為結核病變。2、處理(1)可局部熱敷。若局部淋巴結繼續增大,可口服異煙肼或加用利福平。早期也可手術切除。(2)膿瘍有破潰趨勢,應及早切開,用20%對氨基水楊酸油膏紗條或利福平紗條引流。若膿瘍自發破潰,用20%對氨基水楊酸軟膏或利福平粉劑塗敷。(二)骨髓炎: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種罕見的並發症,其發生率在世界范圍估計為0.39/100萬。1、臨床表現本病好發部位以四肢長骨,尤以股骨、脛骨、骨骺及股骨頸為多見,可單發也可多發,有的病例可形成膿腫。呈慢性良性過程,症狀一般輕微,可有輕度發熱、病變部位腫脹、輕度疼痛與功能障礙,患兒全身健康狀況良好。卡介苗骨髓炎需手術得到細菌學與病理學證實。2、處理原則用INH和RFP治療,療程至少6個月。因為卡介苗菌株對吡嗪醯胺存在天然耐葯性,故聯用時不加吡嗪醯胺。(三)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卡介苗接種極罕見的並發症,發生率在在世界范圍估計為0.18/100萬。在國內外報道的因播散性卡介苗病死亡的患者中,絕大多數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聯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病及細胞免疫缺陷病,極少數免疫功能正常,稱特發性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可能存在潛在的免疫疾患。1、臨床表現卡介苗接種後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破潰、癒合慢、同時合並全身淋巴結結核、肺結核和/或肝脾結核、腹腔結核和/或腦膜炎等其它部位結核。一般表現長期發熱、體重下降或不增、易合並機會性感染。診斷依賴於體液標本培養有結核桿菌生長,組織活檢可查到結核桿菌和結核病變,菌型鑒定為卡介苗株。2、處理原則聯合抗結核治療,一經發現,轉上級有關醫療單位診治。(四)卡介苗接種差錯的處理接種卡介苗時將皮內接種誤種皮下或肌肉事故,以及超劑量接種引起的反應最為多見。1、臨床表現(1)接種局部在2~5天內出現紅腫,以後發生硬結,發展成中心軟化、破潰而成膿腫。接種部位同側腋窩、鎖骨下可伴有淋巴結腫大。(2)可有體溫升高,伴有乏力、煩躁、食慾減退,個別兒童肺部可聞及乾性或濕性羅音。(3)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加和肺異常陰影,但極少引起肺部結核。2、處理(1)全身治療①口服異煙肼,兒童8~10mg/kg,1次頓服,每日總量不得超過300 mg,至局部反應消失。同時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6,以減少異煙肼反應。如在服異煙肼的同時加服利福平,則效果更好。②反應嚴重者可肌肉注射異煙肼,兒童每天40~60mg/kg,分1~2次注射,療程1個月。(2)局部治療①立即異煙肼50mg加於0.5%普魯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環形封閉,每日1次,連續3天後改為每3天1次,共計8~10次。②已發生潰瘍者,在用異煙肼液沖洗後,再用異煙肼粉撒於潰瘍面,並可用時用利福平有廣譜抗菌作用。
5、蘇州哪裡可以給孩子補種卡介苗?200分給您!
http://www.zwgk.suzhou.gov.cn/dpt/show.asp?ID=49031
這個網頁上有關於你想知道的內容。
內容如下:請參考 第四條
2.接種對象
⑴無接種禁忌症的新生兒。
⑵出生時因健康等原因未能及時接種卡介苗或接種沒有成功的嬰幼兒可予補種。
⑶補種卡介苗的嬰幼兒,補種前應詳細了解是否已接種過卡介苗、有無禁忌症,確定未接種和無禁忌症的,方能予以補種。3個月齡以下卡介苗接種史不詳的幼兒,待其年滿3個月齡後,先做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再予補種。
⑷一周歲以上兒童,不論是否接種過卡介苗,一律不予接種卡介苗。
全文如下:
信息名稱: 關於印發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的通知
索引號: EA320-D0100-2010-234
發布機構: 蘇州市衛生局 文件編號: 蘇衛疾控〔2009〕59號
生成日期: 2009-12-28 發布日期: 2010-1-13
內容概述: 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
全文標識:
公開內容
蘇 州 市 衛 生 局 文 件
蘇衛疾控〔2009〕59號
關於印發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的通知
各市、區衛生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婦幼保健所: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是兒童計劃免疫中的基礎免疫之一,是結核病預防控制的重要手段。接種卡介苗對於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預防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結核性腦膜炎、急性血行播散型結核等重症結核病具有明顯的效果。為進一步規范全市卡介苗接種工作,我局組織修訂了《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暫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我局2006年12月5日發布的《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試行)》停止執行。
附件: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暫行)
蘇州市衛生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抄送:省衛生廳、省疾控中心,各市、區疾控機構、婦保所,常熟市結防所,蘇州市區具有助產技術資質的醫療機構
附件
蘇州市卡介苗接種工作規范(暫行)
為規范卡介苗接種工作,確保卡介苗接種質量、嚴防接種事故,特製定本規范。
一、組織分工
1.各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的卡介苗接種工作進行管理、考核。
2.各級疾控機構(結防機構)負責轄區內卡介苗供應、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卡介苗接種事故調查處理、督促檢查、質量檢測、資料匯總、統計報表和效果考核等。
3.設有產房的醫療機構負責對接生的新生兒接種卡介苗。
4.對卡介苗補種工作實行分工管理。
⑴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卡介苗門診,承擔居住在古城區(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兒童(含外來兒童)的卡介苗補種工作。
⑵各市(區)設立定點單位,負責對居住在轄區的接種史不詳的兒童(包括外來兒童)進行結核菌素試驗、補種卡介苗。
⑶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開設卡介苗接種門診,負責對居住在本轄區的兒童(包括外來兒童)補種卡介苗。
5.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承擔新生兒卡介苗副反應的治療工作。
二、疫苗管理
1.接種單位必須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規定,到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領取接種用的卡介苗。
2.接種單位對所領取、使用的卡介苗必須按照《蘇州市疫苗入庫登記本》和《蘇州市疫苗申領及使用記錄本》要求認真做好記錄,包括:疫苗的批號、數量、規格、來源、製造商、有效期等。
3.疫苗必須在2-8 ℃條件下運輸、避光儲存。
三、接種對象和規程
1.禁忌證
⑴體溫超過37.5℃。
⑵早產兒、難產兒、新生兒體重在2500g以下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新生兒。
⑶頑固性嘔吐及明顯消化不良者。
⑷有臨床症狀的分娩創傷。
⑸膿皮病、全身濕疹。
⑹其他特殊情況,如免疫缺陷等。
2.接種對象
⑴無接種禁忌症的新生兒。
⑵出生時因健康等原因未能及時接種卡介苗或接種沒有成功的嬰幼兒可予補種。
⑶補種卡介苗的嬰幼兒,補種前應詳細了解是否已接種過卡介苗、有無禁忌症,確定未接種和無禁忌症的,方能予以補種。3個月齡以下卡介苗接種史不詳的幼兒,待其年滿3個月齡後,先做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再予補種。
⑷一周歲以上兒童,不論是否接種過卡介苗,一律不予接種卡介苗。
3.操作方法及程序
⑴接種前核對葯物品名、劑量、批號及有效期,如無瓶簽、已過期或安瓿有破損等情況不得使用。
⑵接種部位為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緣的皮膚,常規皮膚消毒。
⑶應用lml一次性注射器,針孔與刻度一致向上,針尖稍向下壓與皮膚平行刺入皮內,准確注射0.lml,可見帶毛孔的皮丘隆起。
⑷如注射量不足,可另換注射器在原針眼處繼續注射,總量不得超過0.1ml。
4.注意事項
⑴卡介苗接種人員必須先接受培訓,取得江蘇省預防接種人員上崗證後才能上崗。
⑵菌苗應存放在冷暗處(2~8℃),不可直接放在冰上或泡在冰水內,不與其他葯品混放。
⑶使用前應將菌苗用力充分搖勻。已打開的菌苗應在l小時內用完。用過的空瓶或過期菌苗須燒毀。
⑷卡介苗接種應在室內進行,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⑸對家長做好宣傳工作,卡介苗接種後半到一個月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形成膿皰,此時應保持清潔,不必包紮,二到三個月左右結痂脫落形成小瘢痕。個別嬰兒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可熱敷。
⑹個別嬰兒可發生異常反應及並發症,如接種局部及相應淋巴結形成膿腫、潰瘍、瘢痕疙瘩、骨髓炎,全身卡介苗感染,誘發濕疹、銀屑病等,應及時進行相應處理。
⑺目前尚無需要復種的確切科學根據,故復種已不再進行。
四、接種事故處理
1.發生過量接種卡介苗、在錯誤部位接種卡介苗事故後,接種單位要立即對接種的新生兒、嬰兒進行治療。
2.發生卡介苗接種事故和嚴重異常反應後,接種單位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結防機構)。
3.發生較大的卡介苗接種事故(一周內發生3人以上)和嚴重異常反應後,疾控機構(結防機構)應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並將結果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疾控機構(結防機構)。
五、登記與統計
1.接種完成後,接種人員應及時將接種情況記錄於「預防接種卡」和「蘇州市新生兒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種登記本」。
2.新生兒出生時因健康等原因未能接種卡介苗的,接生單位應將未接種原因記錄於「蘇州市新生兒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種登記本」。
3.接生單位每月將卡介苗接種情況統計匯總於「蘇州市新生兒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種情況匯總表」上,報當地疾控機構。
4.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卡介苗門診,每月將卡介苗接種情況統計匯總於「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預防接種情況報表」,報當地疾控機構。
5.各市(區)疾控機構(結防機構)將本轄區的「蘇州市新生兒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種情況匯總表」匯總於「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基礎預防接種情況統計匯總報表」,報蘇州市疾控中心。
六、監督檢查
1.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每半年組織對本轄區卡介苗接種工作進行全面督查,並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各接種單位。
2.各市、區結核病防治機構每年對轄區內各接種單位的卡介苗接種質量進行監測
3、承擔卡介苗副反應治療的單位應認真統計發生副反應的接種單位,定期將結果反饋給當地疾控機構(結防機構)。
4.考核指標
⑴ 接種後12周結核菌素試驗陽轉率
=結核菌素試驗陽轉人數/結核菌素試驗查驗反應人數×100%
⑵新生兒卡介苗副反應率
=發生卡介苗副反應人數/接種卡介苗新生兒數×100%
⑶ 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率
=接種卡介苗新生兒數/出生新生兒數×100%
⑷ 報表完整率=應填項目數/實填項目數×100%
⑸ 報表及時率=及時報表數/應報及時報表數×100%
七、本規范自2009年12月1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