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有陰影

骨髓有陰影

發布時間:2020-09-05 23:04:05

1、我父親頸髓上做核磁有個陰影,怎麼辦

壓迫性周圍神炎,解決方法只有手術,建議在北京手術

如果不是此病,
肌電圖,神經活檢,檢查過了嗎,確診了嗎,

此病最大特點是進行性加重,你們要重視,也要積極治療,建議採用中醫葯治療,同時加強鍛煉防止肌肉萎縮,肌電圖作了嗎,有哪些神經損傷,有時間直接來門診吧(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中華西路59-2-9號,王佩霞中醫診所)

關鍵你現在到什麼程度了,周圍神經病變有哪些臨床表現?

臨床上各種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腓腸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等。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但電生理檢查往往呈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均有累及。臨床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感覺障礙嚴重的病例可出現下肢關節病及潰瘍。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劇疼如截肢痛呈晝輕夜重。有時有觸覺過敏,甚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

周圍神經病變在體征方面有: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②震動覺減弱或消失;③位置覺減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覺減退為明顯。

我們常用王氏消渴止痛方,王氏消渴止痛散,任氏神經再生方(針對末稍神經炎)
規格:中葯湯劑,三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清熱解毒
主治:
1、葯物、勞損、格林巴利等及其它原因引發的末稍神經炎
2、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引發的周圍神經病,如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等等

2、白血病骨髓不好怎麼辦

白血病治療簡述:

以前醫療技術落後,白血病的治療效果不是令人滿意,造成很多患者因此而葬送年輕的生命,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的心理陰影,認為得了白血病就已經站在了死亡的邊緣。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白血病的治療已經有了成功的飛躍。

由於白血病的病情錯綜復雜,造成白血病的治療非常困難,不是一刀切式的治療,有很多因素能夠影響著白血病的病情。因此,白血病必須需要一個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1、白血病的中醫治療

白血病中醫治療是採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扶正與祛邪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觀察患者的病情,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其效果更加明顯。同樣,白血病的中醫治療還有延長或阻止白血病的復發;可以防止白血病多耐葯;預防白血病的相關並發症等眾多效果。

2、白血病的西醫治療

絕大多數白血病患者通常會選用西醫白血病治療方法,而化療是西醫療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通過化療來控制病情迅速惡化是必須的,但長期化療存在因副作用而帶來的免疫力低下或喪失,各種並發症以及耐葯性等弊端。

3、白血病的心理治療

俗話說:笑能治百病。因此,重視精神心理因素對於白血病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患者每天保持心胸開闊,精神爽朗,能夠輔助和幫助葯物或其他療法增強療效,使病情得到緩解。

4、白血病的飲食治療

常理道:疾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因此白血病患者的飲食對於白血病的治療也是功不可沒。患者在選用食物時,最好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禁忌油膩、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誘發白血病的病因有各種各樣,造成病情千變萬化,使得白血病的治療變得異常的艱難,因此需要綜合性的白血病治療方法,不僅重視身體上的治療,同樣心理上及其飲食方面也需要格外重視。

3、骨髓瘤是什麼病?應該怎麼治療?這病嚴重么有什麼後果?

骨髓瘤是起源於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是一種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單發性和多發性之分,以後者多見。易累及軟組織,晚期可有廣泛性轉移,但少有肺轉移。較多見於脊,占脊柱原發腫瘤的10%,以腰椎部多見。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與女性之比約2∶1。
腫瘤血運豐富呈暗紅色或深紅色,較脆軟。鏡下可見瘤體主要由大量密集的瘤細胞組成,間質極少。瘤細胞多呈圓形或卵圓形,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幼稚性。按分化程度的差異,可分為高分化型(小細胞型)及低分化型(大細胞型)兩種。前者分化較成熟,體積小,具有圓形而偏心性的核,染色質呈車輪狀,亦稱漿細胞型骨髓瘤;後者分化差,體積大,有時有雙核,核仁明顯,核分裂較多見,亦稱網狀細胞型骨髓瘤。
主要症狀是持續的脊柱疼痛,呈進行性加重。多發者其痛范圍很廣。約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現截癱和神經根受壓症狀。
一般有進行性貧血,血沉明顯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鈣增高,常伴有繼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血清總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減少或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大部分有異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陽性,但本-周蛋白陽性率不高,約30%~60%。同時尿中草酸鈣結晶與鹼性磷酸鹽增多。骨髓塗片呈現增生性骨髓象,漿細胞數目至少佔有核細胞的8%。
編輯本段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腫瘤科
編輯本段疾病描述
骨髓瘤起源於骨髓造血組織,以漿細胞為主的惡性腫瘤,可以是孤立性,由於其產生多發性骨損害,故也稱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於40歲以上男性,好發部位依次為脊椎、肋骨、顱骨、胸骨等。
編輯本段詳細症狀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歲) 發生的多發惡性骨髓內腫瘤。椎體、肋骨、胸骨、顱骨和骨盆為其好發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質極少發生。其主要症狀為疼痛,初期為間歇性,繼為持續性,疼痛十分劇烈。神經可能被壓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癱。腫瘤一旦發現後,多數患者逐漸發生進行性貧血和惡病質變化。但很少產生轉移瘤,肺部極少被累。實驗室檢查可發現以下數種變化: ①約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約50%病例的血清鈣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種病例的甲狀旁腺有繼發性增生;⑧進行性貧血,系因造血機構被腫瘤破壞所致;④少數晚期病例的周圍血液中可能發生假性漿細胞白血病現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約有70%病例在晚期發生腎病。 x線檢查時,在被累的骨質中,可以發現多數溶骨性穿鑿形缺損,周圍無反應性新骨增生,此為骨髓瘤的特點。所以病理性骨折較多。椎體發病時,則產生壓縮骨折。四肢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應性新骨增生。在顱頂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線徵象為分布不規則的多發穿鑿形缺損,一見即可識別。但長骨骨幹發病時,骨質的破壞有時與此不同,根據x線照片無法與溶骨性骨肉瘤或轉移瘤區別。 [治療] 化學治療對多發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療效,對有嚴重貧血者可輸血,有截癱者施行椎板切除術,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適當的外固定。單發於肢體者,可以考慮截肢。疼痛嚴重者可施行放射線治療。
編輯本段症狀體征
有一個長短不定的無症狀期,少數病人以背痛為首發症狀,並伴有貧血和惡病質。還有病人因病理骨折來就診。
編輯本段疾病病因
腫瘤血運豐富呈暗紅色或深紅色,較脆軟。鏡下可見瘤體主要由大量密集的瘤細胞組成,間質極少。瘤細胞多呈圓形或卵圓形,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幼稚性。按分化程度的差異,可分為高分化型(小細胞型)及低分化型(大細胞型)兩種。前者分化較成熟,體積小,具有圓形而偏心性的核,染色質呈車輪狀,亦稱漿細胞型骨髓瘤;後者分化差,體積大,有時有雙核,核仁明顯,核分裂較多見,亦稱網狀細胞型骨髓瘤。
編輯本段病理生理
骨髓瘤起源於骨髓造血組織,以漿細胞為主的惡性腫瘤。
編輯本段診斷檢查
X線主要表現為多個溶骨性破壞和廣泛的骨質疏鬆。骨髓穿刺找到大量異常漿細胞可確診。血清蛋白增高,A/G倒置,蛋白電泳異常,顯示β和r球蛋白升高。並可出現白血病血象。40%以上的病人尿中Bence-Jones蛋白陽性。另外有血鈣增高,尿蛋白電泳異常等。
輔助檢查 一般有進行性貧血,血沉明顯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鈣增高,常伴有繼發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血清總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減少或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大部分有異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陽性,但本-周蛋白陽性率不高,約30%~60%。同時尿中草酸鈣結晶與鹼性磷酸鹽增多。骨髓塗片呈現增生性骨髓象,漿細胞數目至少佔有核細胞的8%。 骨髓瘤患者X線檢查:可表現為正常,約佔10%。主要表現為廣泛骨質疏鬆和多發性骨質破壞。可見方法性骨質密度減低,骨小梁變細變稀,骨皮質變薄。局限性骨質破壞,可表現為卵圓形或不規則形骨質缺損,少數亦可呈皂泡樣膨脹或硬化性改變。腫瘤一般不侵入椎間盤,故椎間隙正常。因為該腫瘤可見於枕骨大孔處,所以凡神經學檢查提示受累節段較高者,應行MRI檢查。
編輯本段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
1.有典型的臨床表現。
2.血清蛋白電泳:丁或日球蛋白顯著增高,或p及7球蛋白之間出現呈單株峰型M球蛋白。
3.免疫電泳:增高的M球蛋白經免疫電泳分析,大多為。IgG(約佔50%—60%)、IgA(約佔20%-25%),其他為IgD、輕鏈,極少數為IgE。
4.尿本周氏蛋白:約60%-70%的病例可陽性。
5.x線骨骼檢查:受累骨骼示圓形穿鑿樣缺損,以顱骨為典型。也可見彌漫性骨質疏鬆及脫鈣。
6.骨髓象:骨髓瘤細胞佔有核細胞的10%以上。因骨髓內病灶分布不均,故一次陰性不能排除本病。
編輯本段治療方案
以化療和放療為主,對長管狀骨病理骨折地可作髓內釘固定,嚴重者可作截肢,若因脊柱骨針所引起脊髓壓迫,可作椎板切除減壓,預後差。
一般採用綜合治療,以放療和化療為主,手術治療為輔。 放射治療 骨髓瘤對放射線中度敏感,姑息性治療和根治性治療的照射劑量有所不同。 化療 病變較廣泛者,宜選用化療。目前多選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或環磷醯胺,還有甲基苄肼、雙氯已亞硝脲及長春新鹼等。 手術治療 若有脊髓或神經根受壓,應行減壓術,同時應用化療。 術病預後較差,一般多在1年內死亡。經綜合治療後可延長生命。
編輯本段飲食療法
多發性骨髓瘤食療方-治療骨髓瘤專欄
骨髓瘤:為骨髓中漿細胞發生腫瘤性繁殖而引起單發和多發骨破壞,同時並發全身血液系統變化。以顱骨、脊椎、髂骨多見,長骨較少發生。主要侵犯骨髓,也可同時侵犯軟組織。此病病程發展快,約1年左右明顯,以骨骼疼痛為主要症狀,後期有腫脹、病理性骨折、甚至神經壓迫症狀,伴有貧血、出血傾向。腎臟功能障礙、反復感染,引起血液白細胞變時,則稱為漿細胞性白血病。骨肉瘤:好發於10~20歲,男多於女,以髂骨、股骨、肩胛骨、肱骨多見,病程發展快,有體溫增高、血白細胞增多和血沉率增快。局部軟組織明顯腫脹、廣泛壓痛,患肢因腫痛而活動受限,甚至處於畸形體位。骨破壞位於長骨幹骺端和骨幹部位,X線見蟲蛀樣廣泛不規則混合陰影,骨膜反應常呈蔥皮樣,偶合並病理骨折。

4、醫學骨科,核磁共振,骨髓腔陰影問題。

核磁啊。我是做設備的,我只知道設備,具體的醫學問題可就不知道了

5、骨髓瘤晚期能活多久?

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與患者具體情況有關,若病情較輕,沒有感染及並發症,且控制良好,則可能存活十幾年;若病情較重,出現感染及並發症,則治療難度較大,生存期可能只有數月。這個有時候很難說,保持樂觀心態呀,聽一些歡快的歌曲!

6、跟骨低密度陰影

你所說的跟骨片狀低密度影不能直接診斷,骨髓炎在影像學上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低密度區周圍的皮質骨增厚,也就是骨膜反應,而且在CT上能明顯看出軟組織腫脹。我的個人意見是跟骨慢性骨膿腫,這也是局限性骨髓炎的一種,多見於青年和兒童,臨床上表現為臨近關節肢體疼痛,勞動後加重,全身症狀輕微。但這只是分析,僅作參考,如需診斷還要進一步檢查,如果是骨髓炎白細胞數肯定增高,低密度區也就是骨破壞區,可以考慮做個穿刺,做個病理看看,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7、右腓骨遠端骨髓內可見片狀陰影

不是瘤,放心。

足裸關節軟組織腫脹有可能是軟組織挫傷。

8、骨髓密度增高,有陰影

這個問題我不太懂哦

與骨髓有陰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