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血小板與骨髓

血小板與骨髓

發布時間:2020-09-04 18:35:52

1、血小板減少和骨髓有關系嗎,我母親幾個月前胳膊裡面的骨頭摔斷一點,後來康復了,有影響血小板嗎?

你好
血小板減少和胳膊摔傷沒有直接關系的。這種疾病的根本病因是人體免疫機制缺陷造成的,免疫系統失衡紊亂導致的發病,醫學上又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血小板主要是起止血凝血功能的,血小板過低會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輕者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皮膚紫癜,或是牙齦出血,鼻出血,嚴重就是內臟出血或是顱內出血,是有生命的危險. 對於這種疾病西醫治療方案,激素,丙球【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劑,輸注成分血小板,切脾,全國各地都是一樣的,一般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病情的作用,但是達不到治本,而且激素與免疫抑制劑長期使用對身體副作用很大,隨著葯物的減量或是停用,血小板還是會下降的;丙球也只能是維持一周到半個月左右,部分患者有效時間只有幾天,葯物停用,血小板還是會下降;不建議多次輸注成分血小板,會使血小板自身產生抗體,從而加速血小板的破壞。 西醫治療只能是暫時的治標不治本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全國各地都一樣的。患者病情需要結合中草葯治療的,不過中醫全國各地都有,好的中醫治療方案很重要的,採用中醫DBT免疫療法,以達到治癒,、祝:早日康復

2、關於白血病 捐血小板和骨髓的問題

都不是,白血病是捐造血幹細胞,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說骨髓移植後一定會復發是毫無根據,錯誤的論調。而造血幹細胞的來源可以是骨髓血,臍帶血和外周血。現在非血緣間捐獻都是通過中華骨髓庫,採的是外周血,不是骨髓血。配型是指HLA組織相容性抗原主要位點相符,概率是比較低的,和血型無關。所以你沒必要去和患者配型,每份血樣1500塊,非血緣還得做高分辨,4500塊,你去撞這個低概率幾乎和買彩票中頭獎差不多,患者應該去查詢中華骨髓庫。另外獻血小板是一種公民服務意識,和幫助這個患者無關,患者輸血小板還是一樣,1500塊一袋。除非你是他親屬,享受優惠,這個和義務獻血的優惠政策是一樣的。你能幫助他的,一是精神上的鼓勵,二是經濟上的,今後的治療將是漫長和花費巨大的。

3、骨髓不造血的病人為何需要輸血小板

認真看完就懂了!血小板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和白細胞小得多,無細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為100~300×1000000000個/L,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於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有形成份,既不屬於紅細胞也不屬於白細胞,它的體積很小,直徑只有紅細胞的1/3~1/2,沒有顏色,形狀又不規則,在血液中是很不起眼的小個子。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卻是我們身體內部的「止血專家」。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血小板對毛細血管的內皮有營養和支持的作用,它就像「泥瓦匠」一樣,時刻在修補血管壁,始終保持血管內壁的完整性和光滑度,防止血管內的血液丟失。當人體血管破損發生創傷出血時,血小板立即發揮「堵漏專家」的專長,成群結隊奔赴現場,迅速抱緊粘附成團,在十幾秒鍾內形成血栓,堵塞在創口的毛細血管或小靜脈,堵住傷口。如果有比較大的血管破裂,這個「止血能手」還能攜帶具有止血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質,隨血小板來到血管損傷處,並立即被釋放出來,讓局部的血管收縮,促進止血。血小板身體內有一些「凝血因子」,當血液流到血管外時,血小板遇到比較「粗糙」的環境,它便會破裂,釋放出「凝血因子」———收縮性蛋白質,促使血液向「凝聚」方面發展,成為血凝塊,這就是我們看到傷口流出的血很快就由稀薄轉為粘稠的狀態,並堵塞血管,也堵塞整個傷口,防止繼續出血的原因了。如果血小板數量或功能出現異常,會導致小傷口出血不止、牙齦出血、碰撞後出現明顯的青紫腫脹,甚至會引起內臟或顱內出血,危及生命。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萬~30萬個,壽命大約是7~10天。臨床上與血小板有關的常見疾病有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小板應用十分廣泛,涉及急救、外科、內科、婦產科等多個臨床科室。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尿毒症、嚴重肝病等諸多原因可造成血液中血小板過低或血小板功能異常,引起嚴重出血而危及生命,就須輸注血小板治療。

4、獻血時發現血小板好象很重要,比血重要,為什麼呢,它和骨髓是一樣的嗎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也就是說有的人出車禍或者難產大出血凝血困難或者其他因血小板減少產生的疾病,就需要輸注血小板。

她和全血比較,就更有針對性。如果病人大出血了,輸全血和輸血小板比起來,血小板作用肯定更大。

5、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骨髓正常

單獨血小板偏低,問題不至於太大,只要服用一些升血小板的葯物即可緩解。但是血小板和白細胞同時偏低? 建議血液系統全面檢查,不要馬虎了!!!!!!

6、造血幹細胞與血小板不一樣嗎

造血幹細胞顧名思義是造血的,血小板主要是用來止血的。
血小板廣泛存在於血液內,而正常情況下血液里沒有造血幹細胞,存在於骨髓中。
過去,提取幹細胞是在腿骨上鑽孔,取出骨髓,取得幹細胞。
現在是通過葯物,把幹細胞調到血液中。
捐血造血幹細胞和捐獻血小板可以用同一種設備,通過血液分離的方式取得,耗材不同。
分離血小板大約耗時一小時左右,分離幹細胞耗時是血小板的數倍時間。

7、血小板減少骨髓象是什麼意思?

你好!關於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多,需要一一排查,或因感染因素(尤其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葯物因素(解熱鎮痛、抗生素、化療葯等),免疫因素(是否存在風濕免疫疾病等),脾臟因素(是否脾臟腫大),骨髓造血(生存血小板減少),消耗因素(血栓形成等),等等,建議在當地血液專科醫生指導下,一一排除;不過臨床最為常見的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自身免疫相關,此種疾病血小板只要保持在30~50及其以上,應該是安全的。我們的經驗建議中醫葯治療,從調和肝脾角度入手可以獲得良好效果。

8、造血幹細胞、血小板和骨髓捐獻是一回事還是三回事?有點不懂。

造血幹細胞和骨髓捐獻基本是一個概念。過去捐獻骨髓需要半麻或全麻以後在股骨頭處穿刺,然後抽取骨髓用於臨床。現在是事先給捐獻者打動員劑,把骨髓里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然後在機器里進行循環,將有用的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用於臨床。後期循環分離的程序和採集血小板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血小板本身就是血液的一部分,不用前期的動員。獻血小板和獻血是一個范疇,由於失去的血小板最晚能在7-10天內恢復到原數值,因此捐獻血小板的間隔可以是一個月的時間。捐獻造血幹細胞則沒那麼容易,首先要能在資料庫里夠配型成功,捐獻者當時的身體及其他方面要適合捐獻,低配和高配要能符合要求,如果一切都沒問題,就可以捐獻了。需要強調的有幾點,第一,造血幹細胞本來是應該呆在骨髓里的,如果用葯物把它們硬趕到血管里,肯定會引起一些不適,這種不適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會有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絕不是病態的,捐獻後很快就會消失。我接觸到過不少捐獻者,有好幾個女孩捐獻後都結婚當媽媽了,有一個北京昌平的捐獻者還生了雙胞胎;第二,如果你被通知合格了,你有權力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馬上拒絕捐獻。但在高配成功後,對方患者已經做了預處理,你就一定不能放棄了,因為這個時候對方幾乎把自己的「骨髓庫」「清空」了,如果你這個時候後悔,等於殺人;第三,捐獻造血幹細胞雖是公益行為,但是是有「報酬」的,具體不太清楚有多少,大概5000吧,這筆錢是由患者那邊支付的,有一些捐獻者會退回去,這個官方不支持也不反對呵呵。由於捐獻者和患者往往不在一個城市,還會產生一些路費和出差費,我們有不少志願者大都節省著用呢。這和台灣的志願者們比就差遠了,上次有兩例送台灣的,是台灣慈濟來取,而且人家是自掏腰包。。。說的太多了,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志願者,很多地方僅供參考哦。。。。。對了去百度一下中華骨髓庫吧,更詳細的在官網里。。。。

9、血小板和紅細胞有什麼區別?還有骨髓?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有些葯物如氯黴素及呋喃類,在長期大量使用後,可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類,紅骨髓內涵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及脂肪組織。 血液主要成分是血細胞和血清。 血細胞又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於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主要是在有創傷時起凝血作用。 紅細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0μm),周緣較厚 (2.0μm),故在血塗片標本中呈中央染色較淺、周緣較深。主要作用是攜帶二氧化碳和氧氣。

10、捐血小板就是抽血嗎?還是抽骨髓???

首先體檢標准和獻血是一樣的,就多一個血小板計數的檢測。
就是用一個密閉的一次性管路 先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再機器里通過離心作用,把血小板從血液中分離出來,然後血液的其他成分再會輸到你體內,不疼就是時間比獻血長一些

與血小板與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