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瘤會死嗎

骨髓瘤會死嗎

發布時間:2020-09-03 21:59:09

1、爸爸死於多發性骨髓瘤,兒子會得這種病嗎?

我奶奶去世的很早,那個時候醫學沒那麼發達,條件也不允許,我二姑,去年去世的,送去醫院的時候,所有的臟腑都已經不行了,我爸昨天剛住院,能最終確診的檢查結果,要到下星期,目前醫生給去的結論是,有可能,我奶奶和二姑去世的時候都不到60歲,現在特別擔心我爸,我擔心自己,打算去做一個多發性骨髓瘤的排查,這種病只是有遺傳的傾向,並不代表一定會遺傳,積極面對,也許我們是幸運的也有可能,萬事都沒有絕對性,而且發現的越早,越好治療,不管是骨髓瘤,還是其他病,都是這個道理

2、骨髓瘤會死嗎

當然會死,這是惡性血液病,死亡率相當高,血液病按死亡率依次為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3、骨髓瘤嚴重嗎

平均存活率5年左右。比較嚴重的。建議到正規三甲以上醫院血液科住院檢查。可以做血常規檢查,凝血4項檢查,必要時做骨髓穿刺檢查等。建議可以採用生物免疫治療。

4、得了骨髓瘤能活多久

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與患者具體情況有關,若病情較輕,沒有感染及並發症,且控制良好,則可能存活十幾年;若病情較重,出現感染及並發症,則治療難度較大,生存期可能只有數月。這個有時候很難說,保持樂觀心態呀,聽一些歡快的歌曲!

5、骨髓瘤患者血糖高會致死嗎?

在繁忙的糖尿病診所中,糖尿病醫師常常將腎病和糖尿病等同於「糖尿病腎病」。在某些特定臨床線索下,糖尿病醫師應該想到非糖尿病腎臟疾病的可能,因這在患者的治療中有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們報道了一例糖尿病合並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表現為「糖尿病腎病」。
患者老年女性,65 歲,因「持續乏力原因待查「入院。既往有 2 型糖尿病病史 10 年,血糖控制欠佳。近期於外院檢查提示腎功能受損,尿素氮 53mg/dl(10-50), 血清肌酐 2.3mg/dl(0.4-1.3)。腎臟彩超未見明顯異常。尿液分析提示微量白蛋白尿。考慮到患者糖尿病病程長,結合腎功能參數升高,診斷為」糖尿病腎病「,給予保腎對症治療,患者臨床症狀無改善,隨後自動出院。
詳細詢問病史顯示患者有間歇性發熱病史,並且入院前後一個月期間體重顯著下降。體格檢查發現患者結膜蒼白,伴有惡病質。裂隙燈下眼底檢查沒有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證據。
血液檢查提示正常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 8.9g/dl。糖化血紅蛋白 9.6%。血培養和尿培養均為陰性。患者伴有輕度高鈣血症,紅細胞沉降率(ESR)升高,為 102mm/h。結合患者有貧血,ESR 升高,輕度高鈣血症,並且無明顯蛋白尿和視網膜病變,其「糖尿病腎病」診斷應重新考慮。
外周血塗片未見異常。尿本周蛋白陰性。進一步行骨髓檢查提示漿細胞占 15%,符合「多發性骨髓瘤」診斷(圖 1)。優化患者血糖控制,並推薦其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治療。
討論
據統計,8-18% 惡性腫瘤患者患有糖尿病,而且,大約 10%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診斷時患有 2 型糖尿病。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惡性腫瘤診斷時伴有糖尿病的幾率也在增加。在此,我們報道一例患者,表面上看似「糖尿病腎病」,但其隱藏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才是腎功能損傷的主要原因,而延遲診斷可能對這例患者有深遠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合並非糖尿病性腎臟疾病可能被遠遠低估,臨床醫師常傾向於將糖尿病患者出現的任何腎臟疾病都歸咎為糖尿病腎病,而不做進一步的檢查分析。
某些特定的臨床線索可能提示患者合並非糖尿病性腎臟疾病,特別是腎臟病急性起病,出現細胞管型,無視網膜病變,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症狀,而且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治療後,腎小球濾過率短時間內顯著下降時,更應想到非糖尿病性腎臟疾病的可能。
上述的各條線索也有他們的局限性,例如糖尿病腎病中也可能出現細胞管型,而且,相當大比例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可能沒有視網膜病變。在我們的這個病例中,患者出現體重下降,伴隨全身症狀,而且無明顯蛋白尿或視網膜病變,使我們考慮到可能是非糖尿病原因導致其腎功能受損。
大約 22%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發生腎衰竭。與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這些患者病情更重,而且對化療反應較差。同時,腎功能受損也是病程長、糖尿病控制差患者的常見並發症。骨髓瘤與糖尿病相結合導致腎功能損傷可能在兩種疾病的治療中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骨髓瘤合並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造影劑及非甾體類抗炎葯有可能導致腎衰竭,因此,臨床醫師對這兩類葯物在此類患者中使用必須非常謹慎。此外,應避免使用脫水劑,積極治療高血糖,並優化血糖控制,以減緩腎病進展。
同時,骨髓瘤和糖尿病結合對外周神經病變和血糖控制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可導致外周神經病變,而新診斷骨髓瘤患者中周圍神經病變患病率可能高達 15%。這可能是由於骨髓瘤治療葯物引起,例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長春新鹼,所有這些葯物都可加重患者周圍神經病變。
最後,類固醇葯物作為骨髓瘤治療的一部分,可使血糖控制惡化。沙利度胺也可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減少糖原合成,使血糖控制惡化。
總而言之,臨床醫師在適當的臨床背影下,應該高度警惕非糖尿病性腎臟疾病。糖尿病與多發性骨髓瘤結合給臨床醫師帶來極大的挑戰,這兩種疾病可出現相似的並發症,特別是腎病和神經病變,導致混淆診斷。

6、骨髓瘤晚期死前症狀

中醫有很強的整體觀念。中醫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醫調理能糾正機體的 功能失調,去除腫瘤的復發因素, 減少轉移的機會;其次,中葯對健康細胞的傷害比較小,一般不會因治療本身的原因對體力產生新的破壞,在癌症好轉的同時,體力也會逐漸得到恢復,逐步增強 免疫力.

7、骨髓瘤能危及生命嗎?症狀有哪些

詳細症狀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歲) 發生的多發惡性骨髓內腫瘤。椎體、肋骨、胸骨、顱骨和骨盆為其好發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質極少發生。其主要症狀為疼痛,初期為間歇性,繼為持續性,疼痛十分劇烈。神經可能被壓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癱。腫瘤一旦發現後,多數患者逐漸發生進行性貧血和惡病質變化。但很少產生轉移瘤,肺部極少被累。實驗室檢查可發現以下數種變化: ①約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約50%病例的血清鈣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種病例的甲狀旁腺有繼發性增生;⑧進行性貧血,系因造血機構被腫瘤破壞所致;④少數晚期病例的周圍血液中可能發生假性漿細胞白血病現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約有70%病例在晚期發生腎病。 x線檢查時,在被累的骨質中,可以發現多數溶骨性穿鑿形缺損,周圍無反應性新骨增生,此為骨髓瘤的特點。所以病理性骨折較多。椎體發病時,則產生壓縮骨折。四肢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應性新骨增生。在顱頂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線徵象為分布不規則的多發穿鑿形缺損,一見即可識別。但長骨骨幹發病時,骨質的破壞有時與此不同,根據x線照片無法與溶骨性骨肉瘤或轉移瘤區別。 [治療] 化學治療對多發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療效,對有嚴重貧血者可輸血,有截癱者施行椎板切除術,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適當的外固定。單發於肢體者,可以考慮截肢。疼痛嚴重者可施行放射線治療。

症狀體征
有一個長短不定的無症狀期,少數病人以背痛為首發症狀,並伴有貧血和惡病質。還有病人因病理骨折來就診

8、多發性骨髓瘤。死前有什麼症狀。臨死會有什麼舉動。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會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症、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等症狀。

9、骨髓瘤能活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五年十年,有痊癒的可能嗎

骨髓瘤能活多久一年,兩年五年10年,有錢一的可能嗎?要有信心不嚴重的會有錢一的可能。

與骨髓瘤會死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