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瘤全套

骨髓瘤全套

發布時間:2020-09-03 19:54:21

1、廈門中醫院有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專家醫生

廈門市中醫醫院創建於1956年,現已成為一所醫療、教學、科研相結合的綜合性中醫院,是全國示範中醫院和三級甲等中醫院,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血液專科是江蘇省內中醫院中為數不多的血液專科之一,在發揮中醫葯治療血液病的同時,結合現代醫學診斷治療血液病的特長,充分利用現代診斷技術和設備,採用骨穿、骨髓活檢、染色體檢查、免疫表型、溶血全套、PNH檢測確診疾病;急重病時採用抗感染、化療以及輸血支持等療法,力爭盡快控制疾病,重在挽救患者生命,在疾病得到緩解以及慢性期時,配合中醫葯內服、外洗等療法,補腎益氣養血培補正氣以御邪,以毒攻毒之法以攻邪,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專科將傳統的中醫八綱辨證、臟腑辯證、氣血辨證、衛氣營血辨證與現代(西醫)疾病診治相結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血液病診治理論體系,將血液系統疑難病 作為研究對象,以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過敏性紫癜、骨髓纖維化等為主導病種,突出中醫中葯特色,以創立新理論、創制新療法為目標。 血液病房從事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其中包括各種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淋巴瘤等惡性血液腫瘤;各種貧血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營養性貧血等。各種出血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各種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多年醫療實踐證明,中葯配合西醫葯治療各種血液病,可以幫助骨髓造血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減輕臨床症狀,延長緩解期,減少復發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顯著提高了血液病治癒率,使越來越多的血液病患者從這里走向康復。

2、腫瘤全套

腫瘤標志物的結果,受影響的因素太多。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20.63,沒事。

3、血脂全套中超敏c反應蛋白高與骨髓瘤有關嗎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與血脂全套中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有明顯的關系,在骨髓瘤患者的hs-crp明顯高於正常組。
通過與健康體檢者進行對比,探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檢測意義。 方法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同時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志願者30例為對照組,測定兩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並進行比較。 結果 研究組β2-微球蛋白、hs-CRP及IL-6水平顯著高於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TNF-α顯著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較正常健康人群有顯著變化,β2-微球蛋白、hs-CRP及IL-6水平顯著升高,而TNF-α顯著降低,說明異常免疫細胞增多而導致正常免疫系統受到了抑制,因此,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的檢測有助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診斷。

4、我該怎麼辦?做一個腎全套生化能知道腎的受損程度嗎?

腎穿刺最明確了解腎臟問題,但傷害腎臟是必然的(慎重考慮)。做個ECT造影結合肝腎生化全套加尿常規這樣比較安全也比較清楚。

5、腫瘤標志物全套指的是什麼?能說明什麼?

常見的體檢項目可分為如下幾種:

1、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於等於3.45微克/升。最初在結腸癌患者中發現CEA升高,後來發現,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

2、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發現的腫瘤標志物,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約87%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高達20微克/升以上。

腫瘤標志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5)骨髓瘤全套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腫瘤標志物非常之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2、腫瘤標志物不是腫瘤診斷的惟一依據,臨床上需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手段綜合考慮。腫瘤確診一定要有組織或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依據。

6、多發性骨髓瘤

http://bbs.mm-bukepa.com/?fromuser=sunlid多發性骨髓瘤病友互助協會

7、多發性骨髓瘤。死前有什麼症狀。臨死會有什麼舉動。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會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症、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等症狀。

8、生化全套都有哪些項目?

1、肝功能(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總膽紅素、直接、間接膽紅素,轉氨酶)。

肝功能檢查的目的在於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後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

2、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

3、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採的血,所檢定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應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4、腎功能(肌酐、尿素氮)。

腎功能(renal function)是指腎臟排泄體內代謝廢物,維持機體鈉、鉀、鈣等電解質的穩定及酸鹼平衡的功能。

5、尿酸。

正常人體尿液中產物主要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

6、乳酸脫氫酶。

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幾乎存在於所有組織中,以心、骨骼肌和腎臟最豐富,其次為肝、脾、胰腺、腦、肺臟等。

7、肌酸肌酶等。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也稱為肌酸磷酸激酶。肌酸激酶以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含量為多,其次是腦組織,胃腸道、肺和腎內含量較少。

(8)骨髓瘤全套擴展資料:

臨床意義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葯物性肝損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2、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或GO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心肌梗塞發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高度脫水症(如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及多發性骨髓瘤。

降低:常見於惡性腫瘤,重症結核,營養及吸收障礙,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燒傷,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嚴重失水導致血漿濃縮,使白蛋白濃度上升。

降低:基本與總蛋白相同,特別是肝臟病,腎臟疾病更為明顯。

5、血清鹼性磷酸酶(ALP)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急慢性黃疸型肝炎、骨細胞瘤、骨轉移癌、骨折恢復期。另外,少年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骨胳系統活躍,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緩沖液,結果可出現明顯差異。

6、血清r-谷氨醯基轉移酶(GGT或r-GT)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總膽紅質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肝臟疾病,肝外疾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溶血性黃疸 急性黃疸性肝炎 新生兒黃疸 慢性活動期肝炎 閉塞性黃疸 病毒性肝炎 膽石症 阻塞性黃疸胰頭癌 肝硬化 輸血錯誤

8、血清直接膽紅素測定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可以由遺傳、飲食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為增多;5.65mmol/L以上為嚴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見於甲亢、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肝實質性病變、原發 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總膽固醇測定的臨床意義:

(1)高脂蛋白血症與異常脂蛋白血症的診斷及分類;

(2)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的判斷;

(3)CHO增高或過低可以是原發的(包括遺傳性),營養因素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甲狀腺病、腎病等。當CHO值在5.17-6.47mmol/L時,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邊緣;6.47-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危險水平;>7.76mmol/L為動脈粥樣硬化高度危險水平;<3.1mmol/L或<2.59mmol/L為低膽固醇血症。

1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原發性高HDL血症、胰島素、雌激素、運動、飲酒等。

降低:常見於高脂蛋白血症、腦梗塞、冠狀動脈硬化症、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1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

血清載脂蛋白AI測定的臨床意義:載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它是反應HDL水平的最好指標。

降低: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實質性病變。

13、血清載脂蛋白B測定的臨床意義:

載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結構蛋白,主要代表LDL的水平,病理狀態下APOB的變化往往比LDL明顯。

增高:常見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銀屑病。

降低:常見於肝實質性病變。

14、血清肌酸激酶(CK)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心肌梗塞4-6小時開始升高,18-36小時可達正常值的20-30倍,為最高峰,2-4天恢復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損傷、肌營養不良、心包炎、腦血管意外及心臟手術等都可以使CK增高。

1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測定的臨床意義:

CK-MB主要存在於心肌中,約為心肌總CK的14%,血清CK-MB上升先於總活力的升高,24小時達峰值,36小時內其波動曲線與總活力相平行,至48小時消失。

16、血清a-羥丁酸脫氫酶(HBDH)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與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此酶在血液中維持高值可達到2倍左右。

17、血清葡萄糖(GLU)測定的臨床意義: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緒緊張,飯後1-2小時)及靜注射腎上腺素後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見於各種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腺瘤、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機能亢進症、腎上腺機能亢進症等。顱內出血,顱外傷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謝異常、胰島細胞瘤、胰腺瘤、嚴重肝病、新生兒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18、血清尿素(U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濃度在8.2-17.9mmol/L時,常見於UREA產生過剩(如高蛋白飲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熱等),或UREA排瀉障礙(如輕度腎功能低下、高血壓、痛風、多發性骨髓瘤、尿路閉塞、術後乏尿等)。

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於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度在35.7mmol/L以上,常見於嚴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19、血清肌酐(C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嚴重腎功能不全、各種腎障礙、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常見於肌肉量減少(如營養不良、高齡者)、多尿。

20、血清尿酸(U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於痛風、子癇、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症肝病、鉛及氯仿中毒等。

降低:常見於惡性貧血、乳糜瀉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葯物治療後。

21、血氨測定臨床意義:

升高:重症肝損害,>117.8umol/L則發生肝昏迷。肝昏迷前期、性活動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常升高、肝昏迷時最高。

下降:長期低蛋白飲食。

9、分泌完整免疫球蛋白的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有哪些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腫瘤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漿細胞,而漿細胞是B淋巴細胞發育到最終功能階段的細胞。因此多發性骨髓瘤可以歸到B淋巴細胞淋巴瘤的范圍。目前WHO將其歸為B細胞淋巴瘤的一種,稱為漿細胞骨髓瘤/漿細胞瘤。其特徵為骨髓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輕鏈(M蛋白)過度生成,極少數患者可以是不產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發性骨髓瘤常伴有多發性溶骨性損害、高鈣血症、貧血、腎臟損害。由於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現各種細菌性感染。發病率估計為2~3/10萬,男女比例為1.6:1,大多患者年齡>40歲。

與骨髓瘤全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