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穿刺卧位

骨髓穿刺卧位

發布時間:2020-09-03 14:39:13

1、髂前上棘的定位方法

髂嵴的前端為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平卧位 ,經臍畫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即為髂前上棘。此法常用於髂前上棘不明顯之肥胖者。臨床上常在此後3橫指髂結節的骨面平坦處做骨髓穿刺。在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處常行腹腔穿刺。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常對L3~L4棘突間隙,臨床可依此行椎管內麻醉。

2、臨床技能考試的大項目(每項12分)

(1)患者體位及沖洗清潔操作正確(3分);
①模擬人仰卧,兩腿屈膝外展,臀下墊油布或中單(1分)。
②用肥皂液清洗患者外陰(1分)。
③男性翻開包皮清洗;女性翻開大陰唇清洗(1分)。
(2)消毒、鋪巾正確(3分);
①以蘸2%紅汞或0.1%苯扎溴銨或0.1%洗必泰的棉球,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轉擦拭數次消毒,再由龜頭向陰莖消毒;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消毒(2分)。
②男性用消毒巾裹住陰莖;女性鋪洞巾露出尿道口(1分)。
(3)插入導尿管操作正確(3分);
①考生戴無菌手套站於模擬人右側,以左手拇、示指挾持陰莖,並將陰莖提起與腹壁成鈍角(1分)。
②右手將塗有無菌潤滑油之導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導尿管外端用止血鉗夾閉,將其開口置於消毒彎盤中,男性約進入15-20cm,女性約進入6-8cm,松開止血鉗,尿液即可流出(2分)。
(4)留置導尿操作正確(3分);
可採用端帶充氣套囊的Curity乳膠導尿管,成人一般用14號導管,插入後經側管注氣約4-5ml ,固定。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體位正確(2分);
模擬人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於椅背上,前額伏於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側前臂上舉雙手抱於枕部。
(2)穿刺點選擇正確(2分);
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線或腋後線第7~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由超聲波定位確定。
(3)消毒、鋪巾、局麻、無菌操作正確(2分);
常規消毒皮膚,消毒直經約15cm,戴無菌手套,覆蓋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
(4)穿刺操作正確(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栓轉到與胸腔關閉處,再將穿刺針在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過600ml以後每次不超過1000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以防刺入過深損傷肺組織。注射器抽滿後,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外界相通,排出液體(1分)。
③如用較粗的長穿刺針代替胸腔穿刺針時,應先將針座後連續的膠皮管用血管鉗夾住,穿刺進入胸膜腔後再接上注射器,松開鉗子,抽液(1分)。
④抽液結束時,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紗布覆蓋、固定(1分)。
(5)術後處理及正確(1分)。
術後嚴密觀察,當可能發生胸部壓迫、氣胸,或昏厥等症狀須立即診治。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術前囑排尿、模擬人體位正確(1分);
術前須排尿以防穿刺損傷膀胱;讓模擬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適當體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側卧位。
(2)穿刺點選擇正確(2分);
選擇適宜的穿刺點:(任選1個,位置正確可得2分)
①左下腹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
②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癒合;
③側卧位,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此處常用於診斷性穿刺;
④少量積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時,須在B超引導下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確(3分);
常規消毒、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自皮膚至壁層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暢正確(3分)。
②操作流暢基本正確(2分)。
③操作錯誤(0分)。
(4)穿刺操作正確(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麻醉處刺入皮膚後,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診斷性穿刺。大量放液時,可選用8號或9號針頭,並於針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鉗固定針頭,並夾持膠管,以輸液夾子調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並送檢。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過3000ml(2分)。
③穿刺結束後,消毒針孔部位,並按住針孔3分鍾,以防止滲漏,加蝶形膠布固定,紗布覆蓋。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帶加壓包紮(2分)。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體位、姿勢正確(2分);
模擬人側卧於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對面一手挽住模擬人頭部,另手挽雙下肢月國窩處並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後凸以增寬椎間隙,便於進針。
(2)穿刺操作正確(10分);
①穿刺點選擇正確(2分):以髂脊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此處,相當於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
②常規消毒皮膚正確(2分):戴無菌手套、蓋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作局部麻醉。
③穿刺正確(3分):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針尖稍斜向頭部,成人進針深度約4~6cm,兒童約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④測壓與抽放液(2分):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正常側卧位腦脊液壓力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撤去測壓管,收集腦脊液2~5ml送檢。如需作培養時,應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
⑤術後處理(2分):術後將針芯插入後一起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去枕平仰卧4-6小時。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選點: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12分)
(1)患者體位(與選擇穿刺部位有關可任選一個穿刺點)正確(2分);
①髂後上棘刺穿點:模擬人俯卧位,骶椎兩側,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②髂前上棘穿刺點:模擬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後1-2cm,取骨面較平點。
(2)無菌操作,消毒、鋪洞巾、局麻操作正確(4分);
常規皮膚消毒(直徑約15cm)術者戴無菌手套,鋪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
①正確流暢(4分)。
②操作基本正確(3分)。
③操作不正確(1分)。
④全錯(0分)。
(3)穿刺操作正確(6分)
①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的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入,當針尖接觸骨質時,則將穿刺針圍繞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若穿刺針未固定,則應再鑽入少許達到能固定為止(2分)。
②拔出針芯,放於無菌盤內;接上乾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若針頭確在骨髓腔內,抽吸時病人感到一種輕微酸痛),隨即有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為宜(1分)。
③將抽取的骨髓液滴於載玻片上,速作塗片數張備送作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1分)。
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則可能是針腔或皮下組織塊塞阻或干抽,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帶有血跡時,再行抽吸(1分)。
⑤抽吸完畢,將針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無菌紗布置於針孔處,右手將穿刺針連同針芯一起拔出,隨即將紗布蓋於皮膚針孔處,並按壓1~2分鍾,再用膠布將紗布加壓固定(1分)。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脛骨開放性骨折)(12分)
(1)准備工作(2分);
消毒鉗、持針器、鑷子、縫合線、剪刀、引流條或橡皮膜,外用生理鹽水、消毒紗布、棉墊、綳帶、膠布、夾板等。
(2)清洗去污,傷口處理(5分);
除去傷口周圍污垢油臟物,用外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周圍皮膚,消毒傷口麻醉,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必要時可擴大傷口,再用雙氧水反復清洗、止血,縫合傷口,無菌紗布或棉墊覆蓋傷口,膠布固定。
(3)夾板固定,操作正確(5分)
夾板長度超過膝關節,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踝關節及足底。膝關節、踝關節處墊以敷料再以綳帶捆紮。 (利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能敘述脊柱損傷搬運原則(2分);
保持模擬人脊柱伸直位嚴禁彎屈。
(2)就地取材(2分);
木板床或硬質平板擔架。
(3)搬運操作方法正確(8分);
①用木板或門板搬運(2分)。
②搬運時必須保持脊柱伸直位不能屈曲或扭轉,三人或四人施以平托法使模擬人平穩移到木板上(6分)。(禁用摟抱或一人抬頭、一人抬足的搬運方法,若發現此種情況不能得分!) 吸(口對口呼吸,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模擬人體位、頭部位置、開放呼吸道,保持氣管暢通等操作正確(3分);
模擬人置於硬板床上或地上,頭向後仰,將下頜推向前上方,用拇指壓下唇使口張開,清除嘔吐物,保持呼吸道暢通。
(2)口對口呼吸操作正確(6分);
①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閉塞(2分)。
②然後口對口密切接觸(2分)。
③向模擬人口內吹氣,以見胸起伏為度(2分)。
(3)吹氣頻率、力度掌握正確(3分);
結合胸外心臟按壓(80-100次/分),按壓與吹氣之比為15:3。單人操作時胸按壓5次,吹氣1次。 (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1)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墊板(或硬質床)(1分);
(2)施術者手掌在患者胸前著力點選擇正確(2分);
考生兩手掌重疊,一手掌置於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處的正中線上,另一手掌置於其手背上,手指不觸及胸壁。
(3)按壓動作正確(4分);
雙臂綳直,雙肩中點垂直於按壓部位,利用考生上身重量有節奏地垂直下壓。
(4)按壓頻率與力度(按壓深度)正確(2分);
速率80 - 100次/分,下壓深度3 - 5cm。
(5)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氣管通暢(2分)。
應讓模擬人頭向後仰,將下頜推向前上方,使患者呼吸道暢通,如有嘔吐物應注意清除。
(6)以下5個指標中能描述胸外心臟按壓2個有效指標的可得(1分)
①頸動脈搏動;
②原擴大瞳孔再度縮小;
③出現自主呼吸;
④神志逐漸恢復,睫毛反射與對光反射出現;
⑤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膚等色澤再度轉紅。
18、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在醫學模擬人上示意操作)(12分)
(1)能連接呼吸器各部件(3分);
(2)注意並能保證呼吸道通暢操作正確(3分);
(3)如已氣管插管,接上呼吸器操作正確(3分);
(4)擠壓氣囊(氣球)頻率、力度正確(3分)。
19、氣管插管術(在醫學模擬人上操作)(12分)
⑴模擬人體位、頭、頸項部位置正確(3分);
仰卧、抽去枕並將枕墊於項部,使頭盡量後仰讓口、咽、喉三軸線接近重疊。
⑵置入喉鏡操作正確(6分)
考生左手持喉鏡,自口右側角置入,將舌體擋向左側,再將鏡移至正中,見到懸雍垂。沿舌背孤度將鏡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見到會厭,挑起會厭,顯露聲門,右手以握筆狀持導管從右側弧形斜插口中,將導管前端對准聲門後輕柔地插入氣管內。
⑶檢查插管是否在氣管(3分);
向已插導管中注氣(或吹氣)時,進行兩肺聽診是否有呼吸音,以確認導管插入氣管內。

3、我是09年畢業的護理本科生,我想找考研護理綜合試卷,哪裡有呢?誰能告訴我,謝謝了

2009年碩士研究生護理綜合考試科目及參考大綱

概 述
一、護理綜合考試科目包括:
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
二、考試比例:
護理學基礎佔30%(其中護理學導論佔10%,基礎護理學佔20%)、內科護理學佔40%、外科護理學佔30%。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三、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佔60%,180分,每題1.5分,120道題,其中護理學基礎36道、內科護理學48道、外科護理學36道)
多項選擇題(佔20%,60分,每題2分,30道題,其中護理學基礎9道、內科護理學12道、外科護理學9道)
問答題(病例分析)(佔20%, 60分,每題20分,3道題,護理學基礎1道、內科護理學1道、外科護理學1道)
總分300分。

四、考試時間:
3小時。

五、參考教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及《外科護理學》。

備註:復試時各學校可根據考生報考的方向重點考核各相關的專科領域,如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等。

護理學基礎 一、考查目標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包括兩部分內容:護理學導論與基礎護理學。護理學導論考核內容包括護理學基本概念、常用相關理論、護理程序、常用護理理論、護患關系與溝通等;基礎護理學主要考核的內容包括滿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試內容
(一)護理學導論
1.護理學基本概念
(1)人、環境、健康、護理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2)整體護理的概念
(3)專業護士的角色
2.護理程序
(1)護理程序的概念、步驟
(2)護理診斷的定義、分類、陳述方式
(3)護理目標的陳述方式
3.護患關系與溝通
(1)溝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溝通技巧
(3)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4.護理學相關理論
(1)一般系統論
(2)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
(3)成長與發展的理論
(4)應激與適應
5.護理理論
(1)Orem自理理論
(2)Roy適應模式
(二)基礎護理學
1.醫院環境
(1)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2)醫院環境的調控
2.舒適與安全
(1)各種卧位
(2)運送患者法
(3)醫院常見的不安全因素及防範
3.清潔衛生
(1)口腔護理
(2)皮膚護理
4.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
(1)醫院感染:概念、分類、防控
(2)清潔、消毒、滅菌:概念、方法
(3)無菌技術:概念、操作原則、操作方法
(4)隔離技術:概念、原則、種類
5.生命體征
(1)體溫:生理變化、影響因素、測量與記錄、異常及護理
(2)血壓:生理變化、影響因素、測量與記錄、異常及護理
(3)脈搏:生理變化及異常、測量與記錄
(4)呼吸:生理變化及異常、測量與記錄
6.冷熱療法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1)冷療法:概念、因素、方法
(2)熱療法:概念、因素、方法
7.飲食與營養
(1)人體對營養的需要
(2)醫院飲食:基本飲食、治療飲食、試驗飲食
(3)特殊飲食:管喂飲食、要素飲食
8.排泄
(1)排尿護理:影響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動的觀察、排尿異常的表現及護理、導尿法及留置導尿病人的護理
(2)排便護理:影響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動的觀察、排便異常的護理、灌腸法
9.給葯
(1)概述:給葯的目的、葯物的基本知識、葯物的保管;給葯原則;影響葯物療效的因素。
(2)口服給葯法
(3)吸入給葯法:氧氣霧化吸入法、超聲波霧化吸入法
(4)注射給葯法:注射原則、各種注射法的操作方法、葯物過敏試驗結果的判斷方法、青黴素過敏反應的預防、臨床表現及處治原則。
10.靜脈輸液與輸血
(1)靜脈輸液:適應證、目的、常用溶液的種類、輸液部位與方法、各種故障的處理、輸液反應與防治
(2)靜脈輸血:血液製品的種類;輸血的目的、原則、適應證、禁忌證、方法、輸血反應與防治
11.危重患者的搶救與護理
(1)心肺復甦:概念、心臟驟停的原因、心臟驟停的表現及其診斷、心肺復甦的過程及主要內容
(2)氧氣吸入法:缺氧的分類;氧療法的適應證、操作要點、並發症及預防
(3)吸痰法:注意事項、操作要點

(4)洗胃法:常用洗胃溶液、適應證、禁忌證、操作要點、注意事項

12.臨終護理

(1)臨終關懷的概念

(2)臨終患者各階段的心理、生理反應及護理

(3)瀕死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死亡的診斷

(4)臨終患者家屬的護理

(5)死亡後的護理

13.醫療和護理文件記錄

(1)醫療和護理文件記錄的原則

(2)體溫單的繪制

(3)醫囑的種類及處理
內科護理學

一、考查目標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考查目標主要包括內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等知識,運用護理程序對內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的能力,以及內科常見診療技術、護理技術操作、病情監護、機械通氣和主要急救措施等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1)護理學專業特色在內科護理學中的體現、內科護理學與相關學科的發展

(2)健康的有關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問題

2.呼吸系統疾病的護理

(1)呼吸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呼吸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醫學全.在線提供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肺膿腫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支氣管擴張症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肺結核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支氣管哮喘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10)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2)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4)機械通氣 呼吸機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種類,機械通氣的適應症和禁忌證、實施、通氣參數、機械通氣對生理功能的影響、並發症、撤離、護理

(15)呼吸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胸腔穿刺術

3.循環系統疾病的護理

(1)循環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循環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

(4)心律失常 分類、發病機制、竇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區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臟傳導阻滯、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

(5)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復甦後處理、預後

(6)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心臟瓣膜病的護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治療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因、臨床分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8)高血壓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心包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1)循環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心臟起搏治療、心臟電復律、心導管檢查術、心導管射頻消融術、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斷及治療

4.消化系統疾病的護理

(1)消化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消化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消化性潰瘍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肝硬化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肝性腦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急性胰腺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消化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腹腔穿刺術、十二指腸引流術、上消化道內鏡檢查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止血術、結腸鏡檢查術

5.泌尿系統疾病的護理

(1)泌尿系統

(2)泌尿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分類

(4)急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腎病綜合征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尿路感染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急性腎功能衰竭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慢性腎功能衰竭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血液凈化療法的護理 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血液系統疾病的護理

(1)血液系統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血液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貧血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鐵的代謝、缺鐵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出血性疾病 正常止血、凝血、抗凝與纖維蛋白溶解機制,出血性疾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治療要點,常見出血性疾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5)白血病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護理 分類、適應證、方法、護理

(7)骨髓穿刺術 適應證、禁忌證、方法、護理

7.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護理

(1)內分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營養和代謝、護理評估

(2)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甲狀腺疾病(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糖尿病 分型、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血脂異常的分類、血脂異常和脂蛋白異常血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肥胖症 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肥胖的判斷指標與分級、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痛風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骨質疏鬆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風濕性疾病的護理

(1)風濕性疾病的分類、臨床特點、護理評估

(2)風濕性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類風濕關節炎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1)感染與免疫、傳染病的基本特徵和臨床特點、流行過程和影響因素、預防、標准預防、護理評估

(2)傳染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隔離措施、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細菌感染性疾病(傷寒、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霍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隔離措施、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5)瘧疾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並發症、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10.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護理評估

(2)神經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症狀體征的護理

(3)周圍神經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4)腦血管病分類、腦的血液供應、腦血液循環的生理和病理,腦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險因素機三級預防,常見腦血管疾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5)多發性硬化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6)帕金森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7)癲癇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8)重症肌無力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防治要點、護理、健康指導、預後

(9)神經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包括腰椎穿刺術、腦血管介入治療、高壓氧艙治療

外科護理學

一、考查目標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課程之一,以研究外科病人身心康復的護理方法及預防保健為目的。考查目標是外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診治方法,應用護理程序護理外科常見疾病病人,並在護理的過程中,體現以人為中心,提供個體化的整體護理。

二、考試內容和要求

1.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

(1)正常人體內體液與酸鹼平衡調節。

(2)等滲性缺水、高滲性缺水、低滲性缺水和水中毒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鉀代謝異常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4)酸鹼平衡失調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外科休克病人的護理

休克的的病因與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麻醉病人的護理

(1)麻醉的概念和分類。

(2)全麻的概念、方法、並發症及處理。

(3)椎管內麻醉的概念方法、並發症及處理。

(4)局麻的概念、方法、常見毒性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5)麻醉前准備,麻醉期間及恢復期的觀察、監測和護理。

4.手術室管理和工作

(1)手術室的布局、環境和人員配備。

(2)手術室物品管理及無菌處理。

(3)手術室的無菌操作技術。

(4)手術人員及病人的准備。

5.手術前後病人的護理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1)術前主客觀評估內容,術前准備內容。

(2)術後一般護理,常見不適的觀察與護理以及常見術後並發症的預防、觀察及處理。

6.外科營養支持病人的護理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1)外科病人營養狀況的評估,外科營養支持的適應證。

(2)腸內營養的概念、營養劑的類型、輸注途徑及方法、護理。

(3)腸外營養支持概念、營養液的配製及輸入、護理。

7.外科感染病人的護理

(1)外科感染的特點、分類、臨床表現和處理原則。

(2)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全身性感染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3)破傷風、氣性壞疽的病因、病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8.燒傷病人的護理

燒傷的概念、病理生理、面積、深度的評估,臨床表現及病程演變規律、處理原則及護理。

9.甲狀腺疾病病人的護理

(1)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因、臨床表現及處理。

(2)甲狀腺腫瘤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3)甲亢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

(4)甲狀腺大部切除手術前後護理。

10.乳房疾病病人的護理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處理原則。

(2)乳腺腫瘤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

(3)乳癌根治術的手術前後護理。

11.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病人的護理

腹膜炎病因與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2.腹外疝病人的護理

(1)腹外疝的概念、解剖結構、病因、病理。

(2)腹股溝疝、股疝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

(3)疝修補手術前後護理。

13.腹部損傷病人的護理

腹部損傷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4.胃十二直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1)潰瘍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2)胃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護理

15.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1)腸梗阻的概念、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腸瘺的概念、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16.闌尾炎病人的護理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1)急性闌尾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手術前後護理。

(2)幾種特殊類型闌尾炎的特點。

17.大腸、肛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1)痔、肛瘺、肛裂、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大腸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18.原發性肝癌病人的護理

(1)原發性肝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處理原則。

(2)肝葉切除術術前後護理。

(3)肝動脈化療栓塞前後的護理。

19.膽道感染、膽石症病人的護理

(1)膽道感染及膽石症的發病和相互關系。

(2)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總管結石、膽管炎、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3)膽囊切除術、膽總管探查術手術前後護理。

20.胰腺疾病病人的護理

胰腺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1.周圍血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2.顱內壓增高病人的護理

顱內壓增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3.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1)頭皮損傷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顱骨損傷的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腦損傷的常見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4.胸部損傷病人的護理

(1)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氣胸的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血胸的類型、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5.肺癌病人的護理

肺癌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6.食管癌病人的護理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7.泌尿系損傷病人的護理

(1)腎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膀胱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尿道損傷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8.尿石症病人的護理

尿石症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29.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護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0.泌尿系腫瘤病人的護理

(1)腎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1.骨折病人護理

(1)骨折的定義、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常見四肢骨折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脊柱骨折及脊髓損傷的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關節脫位病人的護理
(1)關節脫位的定義、病因、分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2)肩關節脫位、肘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及護理。
33.頸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護理
(1)頸椎病的病因、病理分型、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
(2)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護理。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34.骨與關節感染病人的護理
(1)化膿性骨髓炎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2)化膿性關節炎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骨與關節結核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和護理。

35.骨腫瘤病人的護理

(1)骨腫瘤的分類、臨床表現。

(2)常見骨腫瘤的臨床特點。

(3)骨腫瘤病人的護理。

4、骨髓穿刺採取什麼卧位?

抽骨髓檢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血液病的情況,也就是為了了解血液系統的疾病對身體的影響,所以就進行抽骨髓。
抽骨髓也比較簡單,就是在髂前上棘或者是髂後上棘進行局部的消毒,然後進行局麻,穿刺抽骨髓液,進行細胞形態學、細菌培養或者是細胞培養這些,然後檢查有沒有血液系統的疾病。
具體的疾病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方面是各類白血病,第二方面就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第三方面就是各類貧血,包括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惡性組織細胞病造成的貧血。
再者就是對於多發性骨髓瘤做出一個判斷,下一個就是判斷有沒有身體的其他系統的惡性腫瘤對骨髓造成影響。

5、誰有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基本操作技能問題和答案嗎,發給我

這個每個地方不一致的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相信自己 祝您成功

與骨髓穿刺卧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