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求一個骨髓穿刺病理切片
所有漿細胞有問題的都是這樣,你百度一下圖片,搜骨髓瘤就能找到!
2、骨髓象是靠骨髓穿刺得到塗片做的,還是根據骨髓活檢?也就是說骨髓活檢的結果算骨髓象嗎?
骨髓象是通過骨髓穿刺液制備塗片進行顯微鏡觀察。骨髓活檢是骨髓組織病理學檢驗的一部分,抽取骨髓組織制備切片,再行觀察。骨髓活檢的結果跟骨髓象相比,適用於原發性或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某些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病人,優點是取材多,保持骨髓結構,顯示骨髓細胞之間及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造血細胞密度及百分比,造血組織的分布等,使醫生能全面了解骨髓病理學改變。骨髓活檢的結果成為骨髓象不是特別准確,但是醫生通常用「象」來代表分布形態,比如血象,也不用太計較這個叫法。
3、內科。再障的病人為確定診斷,首選檢查是骨髓穿刺還是骨髓活檢?我認...
骨髓穿刺一般就能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必要的情況下才會採取骨髓活檢的·畢竟活檢比較傷身...
4、請問骨髓穿刺與骨髓活檢有什麼區別?
哦,骨髓穿刺,就是用骨穿針,穿入骨頭富含骨髓的地方,取出針芯,連接注射器(針筒)靠負壓抽吸骨髓液,
而骨髓活檢,那麼在骨髓穿刺以後進一步要用到活檢針硬性鉗咬下一部分骨髓活組織的,這個尤其對於骨髓穿刺多次「干抽」的情況有幫助,比如有些疾病如骨髓纖維化,那麼你單單骨髓穿刺,那麼往往是干抽,抽不到骨髓液的。
所以骨髓活檢是可以進一步診斷的手段
5、骨髓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你指的是骨髓穿刺及切片檢查嗎?那個醫護人員會提前告知你啊,按照他們的指示做就行了。
檢查前注意事項:
1. 經醫師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目的及過程。
2. 填寫檢查同意書。
3. 檢查前葯物給予,如止痛葯或鎮靜劑。
4. 檢查當天不需禁食,請著寬松衣褲。
5. 檢查前先如廁。
檢查過程:
1. 檢查地點:住院患者在原病房,門診患者至血液腫瘤內科病房治療室。
2. 姿勢准備:行骨髓穿刺者,穿刺部位在胸骨,采平躺;行骨髓切片者,穿刺部位在腸骨處,采側卧,下方腳伸直,另一隻腳彎曲。
3. 骨髓穿刺(切片)流程:骨髓切片前,會先肌肉注射止痛劑,骨髓穿刺則不需要。醫師消毒皮膚後,於穿刺(切片)部位,鋪上洞巾,先行局部麻醉劑注射,再以無菌技術將穿刺針(或切片針)置入骨髓腔內,並接上空針抽出骨髓組織。過程會有一點酸痛感,此時可采深呼吸及放鬆全身肌肉,以緩和緊張情緒,但切勿扭動身體或伸手碰觸穿刺處,以免造成傷口污染或是穿刺失敗。穿刺結束後,護理人員會用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並以砂袋加壓止血,整個過程約20~30分鍾。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穿刺部位以砂袋加壓且平躺休息2~4小時,過程盡量勿下床,直到醫護人員確認穿刺部位無出血。
2. 穿刺部位加壓過程若有持續出血,例如:覆蓋傷口的紗布有滲出血液、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等。有上述情形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 穿刺部位覆蓋之紗布,於24小時後,請醫護人員或是自行移除,不用換葯;切片部位,視傷口情況予已換葯。24小時內勿做激烈活動以避免出血,當日洗澡以擦澡方式避免紗布弄濕,以降低感染發生。
4. 如有以下情形需告知醫護人員:(1)檢查超過24小時後穿刺部位仍有劇烈疼痛或突然出血。(2)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或是滲出液。(3)發燒畏寒。
5. 檢查後一周,醫師會告知檢查結果,非住院病人,請掛號回門診確認檢查報告。
骨髓穿刺(切片)可能之風險:
1. 傷口出血、血腫。
2. 穿刺或切片部位感染、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
3. 局部麻醉時可能因體質導致之過敏。
4. 穿刺部位在胸骨時可能會有胸骨骨折、縱膈腔氣腫、氣胸,甚至傷及大血管、心臟的可能性。
以上說明如仍有任何疑問或是返家後傷口有異常變化,請來電詢問醫師以及相關人員。
6、骨髓穿刺切片好著,但發燒是啥原因
這個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脾大,比如說您最近有段時間感冒發燒或是您從出生就一直脾大,還有就是有沒有受過外傷及抽血化驗肝功異常等等很多它都有可能會引起脾大。
7、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有什麼區別?
骨髓穿刺時抽取骨髓液塗片檢查,骨髓活檢是取骨髓組織處理後切片檢查。有些疾病(如;白血病)單一骨髓穿刺就可以確診,而有些疾病(如:MDS、骨髓纖維化等)需要結合骨髓活檢才能確診。
8、(骨髓穿刺)切片鏡下見骨髓增生;建議行免疫組化、原位雜交,基因重排檢查以除外淋巴瘤細胞累及的可能性
就是字面意思啊~專業術語而已,你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下一步輔助檢查。而且骨髓穿刺一般用於協助臨床診斷。適應症:外周血三系成分和形態異常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結腫大,發熱,骨質破壞或骨痛,血沉明顯較大,胸腔積液,高鈣血症,蛋白尿,紫癜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