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細胞檢查與流式細胞分析有什麼區別
骨髓細胞檢查與流式細胞分析的區別
骨髓細胞檢查是指骨髓的細胞學檢查,方法包括塗片細胞形態學檢查,流式細胞儀檢查,免疫組化等等,指的是一組診斷方法。
流式細胞分析指的是用流式細胞儀來分析細胞,可以使骨髓細胞,也可以是血細胞或者其他細胞,指的是一種技術。
骨髓細胞檢查:骨髓檢查可用於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對白血病的鑒別診斷、各種貧血的鑒別診斷、多發性骨髓瘤和血小板增加或減少性疾病的診斷; 骨髓檢查還可用於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時的骨髓培養有助於提高該病診斷的陽性率,在瘧原蟲和黑熱病原蟲感染時,通過骨髓檢查有助於發現原蟲並明確診斷; 某些惡性腫瘤時,通過骨髓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有骨髓轉移,因為骨髓是許多惡性腫瘤轉移的好發部位。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時易發生骨髓轉移,可在骨髓檢查中發現相應的腫瘤細胞。用於骨髓幹細胞培養、染色體核型檢查、骨髓細胞免疫學分型試驗等。
流式細胞分析:流式細胞技術(Flow w Cytometry, FCM)是一種可以快速、准確、客觀地同時檢測單個微粒(通常是細胞)的多項特性,並加以定量的技術,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確性好等優點。它可以快速定量細胞內DNA,用於測定腫瘤細胞的DNA倍體類型和腫瘤組織中S+G2/M期的細胞占所有細胞的比例(生長分數)。測定腫瘤細胞的DNA倍體和生長分數不僅可以作為診斷惡性腫瘤的參考標志之一,而且可反應腫瘤的惡性程度和生物學行為。FCM還可應用於細胞的免疫分型,對臨床免疫學檢測起到重要作用。
2、骨髓細胞塗片和骨髓活檢
骨髓細胞塗片是判斷有核細胞增生程度,骨髓塗片採用鐵染色及不同的組化染色等可為缺鐵性貧血及各類白血病提供診斷依據。低倍鏡下選擇細胞分布均勻部位觀察骨髓片有核細胞增生情況,根據骨髓片中有核細胞的密度或有核細胞與成熟紅細胞的比例來估計有核細胞的增生程度。分類記數100-200個白細胞,計算各類白細胞的百分率,描述紅細胞形態,血小板數量和分布情況。如見到幼紅細胞按分類100個白細胞中幼紅細胞的數量來報告,並說明其階段性有核細胞分類計數;計算粒、紅比值;觀察有無其他特殊細胞及寄生蟲。
骨髓活體組織檢查術簡稱骨髓活檢,就是用一個特製的穿刺針取一小塊大約0.5~1厘米長的圓柱形骨髓組織來作病理學檢查。操作方法與骨髓穿刺術完全相同,取出的材料保持了完整的骨髓組織結構,能彌補骨髓穿刺的不足。不但能了解骨髓細胞的成分及原始細胞分布狀況,而且能觀察細胞形態,便於做出病理診斷,對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症的診斷
3、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有什麼區別?
骨髓穿刺時抽取骨髓液塗片檢查,骨髓活檢是取骨髓組織處理後切片檢查。有些疾病(如;白血病)單一骨髓穿刺就可以確診,而有些疾病(如:MDS、骨髓纖維化等)需要結合骨髓活檢才能確診。
4、什麼是紅骨髓化
骨髓。位於骨髓腔中,約占體重的4.5%,是人體最大的造血器官。
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
胎兒及嬰幼兒的骨髓都是紅骨髓,大約從5歲開始,長骨骨幹骨髓腔內的紅骨髓出現脂肪組織,紅骨髓逐漸被黃骨髓所代替,黃骨髓隨年齡而增多,成人的紅骨髓和黃骨髓約各佔一半。
成人的紅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規則骨及長骨骨骺端的松質骨中,具有活躍的造血功能。
黃骨髓充滿在長骨骨乾的骨髓腔內,主要由脂肪組織構成,已停止造血,但黃骨髓仍保持著造血的潛能,當身體需要時還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5、骨髓免疫組化結果,清高手幫忙解釋下!!謝謝
骨髓活檢時要通過穿刺取樣,骨髓穿刺時有點痛,忍一忍就好了。不過也有少數人穿刺時造成不適,甚至休克的,膽大一點,樂觀一些,會幫你順利完成穿刺的。另外,小醫院穿刺的病人少,醫師不熟練,可能導致穿刺失敗(采不到合格的樣品),最好選血液科比較有名的大醫院進行穿刺。
6、骨髓的成分
7、骨髓細胞學檢查報告單 誰能幫我解釋下呀~(很急很急)
粒系增生相對活躍伴核右移,形態基本無異常,嗜酸粒細胞可見。
紅系增生尚活躍,以中、晚幼紅為主,成熟紅細胞形態大小不一(+)。
巨系增生活躍,血小板散在成簇可見。
個人意見:想必醫生考慮一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您媽媽不僅白細胞低,可能紅細胞、血紅蛋白也有異常。現在不好判斷就是還差臨床表現及血常規。如果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那就要及早採用去除病因的方法治療,一般為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這樣住院一段時間就能糾正。
祝願您媽媽早日康復!
8、骨髓是什麼組織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