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穿刺抽血

骨髓穿刺抽血

發布時間:2020-09-01 08:11:11

1、骨髓穿刺與抽血化驗區別

區別很大哈~~~
抽血化驗可以反映身體即使的感染等一些情況,而骨髓化驗的反映出來的指標則要比抽血化驗的相對滯後一些,而且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不錯!並且兩者主要用於診斷的疾病也不同。

2、血小板減少,到醫院住院復查原因,做了抽血全檢,骨髓穿刺等全檢,其它指標正常,就血小板66,醫生說我

這個問題單一的調理作用不明顯,或者開始明顯,後來還會減少,根子一般都是脾胃導致的。脾統血脈。。所以要健脾。。。同時吃一些阿膠,或者排毒養顏膠囊也可以。。。我的辦法是吃山葯芡實粥,這個可以吃一輩子。。久了自然調理脾胃,同時要敲打大腿兩外側從膝到 屁股這塊,每天三分鍾。促進生血。。。還有不能熬夜。。。這樣慢慢就可以血氣上升了。

3、20年前因為頭有點暈,抽血化驗說我有可能白血病,要做骨髓穿刺,就這樣我做了他們的實驗品。

醫生太不負責了,拿人做試驗品,你去投訴他呀

4、骨髓穿刺會損傷身體嗎?

骨髓穿刺簡稱骨穿,是血液科醫生最常選擇的檢查方法之一。當就診患者出現多系血細胞異常或者一般原因不能解釋的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增多時,需要進行骨穿檢查了解骨髓的增生情況和有無異常細胞的浸潤。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患者一聽說骨穿檢查,就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擔心骨穿會影響身體。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骨髓穿刺檢查就像抽血檢查一樣,只需要抽取少量的骨髓液就可以滿足檢查需要,而且丟失的骨髓液也很快會被身體內的造血細胞補充,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不良影響。骨髓穿刺也是診斷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腫瘤的必要檢查,通常還會留取部分骨髓液進行染色體和基因檢查,能夠幫助診斷和預後危險因素的分析。治療後復查骨穿可以評估治療效果。對骨穿過程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幫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擔心,積極配合檢查。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後上棘和胸骨。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是骨盆兩側邊緣向外突出的部位,因為該兩處距皮膚表面較近,骨面較寬較平,其中含髓量較豐富,所以常被選作穿刺部位。胸骨也具有寬、平、距體表較近的特點,但因其兩側及後方是縱隔及胸腔內的肺、心臟等關鍵部位,所以較少選擇胸骨穿刺,操作時需要注意防止損傷。骨穿前採用局部麻醉,先用麻醉葯注一個皮丘,然後將注射針頭插入皮下直至骨膜,將麻葯注在骨膜上。骨膜麻醉的好壞是穿刺時是否疼痛的關鍵。待針頭進入骨髓腔後,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骨髓抽出時,病人可能出現瞬間酸痛感。完成骨髓塗片後,再在骨穿部位覆上干凈紗布,膠布固定,稍許休息片刻就可以正常活動了。注意3天內穿刺部位不能被水浸濕。有些患者骨穿後會有兩三天仍感到局部酸脹,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症狀會很快好轉。

5、醫生建議做骨髓穿刺 可能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比抽血更能了解病因 2500比4000要低 但我認為還沒有到非要穿刺的地步吧 你光白細胞低嗎?? 當然還得聽醫生的 我穿過4次 一次在胸前(幾乎沒有怎麼感覺痛) 一次在腰上 (現在年齡大了才知道 對 我傷害太大了 來例假就腰痛 ) 另外兩次在兩側的胯骨上 除了在胸前的那次外 其餘三次打了麻葯也痛死我了 現在醫療應該好了吧 我是10年前做的 結果抽了4次也沒有個明了的結果

6、是不是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讓做骨髓穿刺就基本確定是癌症了?

癌症一般很少要做骨穿,少在那瞎猜,直接問醫生原因就得了,人真的能被嚇死

7、我的白細胞2500。醫生建議要做骨髓穿刺,請問骨髓穿刺能達到什麼目的??

就是百比抽血更能了解病因 2500比4000要低 但我認為還沒有到非要穿刺的地步吧 你光白細胞低嗎?? 當然還得聽醫生的 我穿過4次度 一次在胸前(幾乎沒有怎麼感覺痛) 一次在腰上 (現在年齡知大了才知道 對 我傷害太大了 來例假就腰痛 ) 另外兩次在兩側的胯骨道上 除了在胸前的那次外 其餘三次打了麻葯也痛死回我了 現在醫療應該好了吧 我是10年前做的 結果抽了答4次也沒有個明了的結果

與骨髓穿刺抽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