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是什麼樣子的?
2、全身所見骨髓fdg代謝彌漫性增高,考慮反應性改變.是什麼意思?
您好,FDG是18氟脫氧葡萄糖,用於PET-CT檢查排除癌細胞轉移。反應性改變一般是指良性反應,與機體應激等因素有關。
3、人體所有骨骼的名稱
人體骨骼共有幾塊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人體自第7胚胎周以後,骨就開始出現。
人體骨骼主要是無機鹽堆積而成,骨頭兩端是由軟骨組成,骨頭外有骨膜包裹,骨膜上有豐富的神經細胞和毛細血管,骨骼內有非常活躍的骨髓組織,骨髓內有數量巨大的破骨細胞不停地在工作,使得骨頭能夠保持空心的結構,外層有大量成骨細胞在不斷堆積無機鹽組織,以維持骨骼的成長,因此,骨骼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命體。
人體骨骼不光從骨頭兩端開始增長,同樣也可以從骨骼內部增長,人體骨骼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人體從年少開始,骨骼內部的無機鹽和有機物比例是逐漸開始變化的。兒童時期骨骼軟,有彈性,也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此時骨骼內部的無機鹽時成份比較少,有機生長物成份多,此時人體骨骼的內應力便很小,骨骼便容易生長,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骼內部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比例慢慢產生變化,性質也開始改變,人體骨骼內無機物比例開始逐漸變多,有機生長物開始變少,此時人體骨骼內部的內應力變大。骨骼生長便開始放緩甚至停止,此時人體骨骼開始變硬,並且慢慢地失去彈性,骨頭變硬以後,就有脆性,所以我們老了就更容易骨折,並且骨折以後恢復起來也就很慢了。
4、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位於骨的哪幾個部位?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人出生時,全身骨髓腔內充滿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松質骨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復造血的能力。
5、全身骨髓的重量占體重的幾分之幾?
其中頭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人全身共有大小206塊。骨成年人骨骼肌占人體體重的40%(女性為35%)左右
6、骨髓具有什麼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紅骨髓還有防禦、免疫和創傷修復等多種功能。
其創傷修復功能主要緣於其中的幼稚間充質細胞,它們保留著向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分化的潛能。成年人的紅骨髓能產生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細胞。
在患某種貧血症時,黃骨髓可重新轉化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6歲前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紅骨髓僅保留於頭骨、胸骨、鎖骨、肋骨、脊柱、骨盆。
(6)全身骨髓擴展資料:
骨髓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細胞包括各種血細胞系的不同發育階段的細胞,成分較復雜。如粒細胞系,約佔40%~60%,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
淋巴細胞系約佔20%,含原淋巴細胞、幼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系約佔20%,含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和紅細胞;單核細胞系約佔4%,含原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
巨核細胞系約佔4%,包括原巨核細胞、幼巨核細胞和巨核細胞,最後形成血小板;漿細胞系包括原漿細胞、幼漿細胞和漿細胞。
7、人體全身有幾塊骨髓?
您好:
人的全身骨骼有206塊,其中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
由於功能的不同,骨有不同的形態,基本分為四類:即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骨髓存在於長骨骨髓腔及松質腔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功能,內含大量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黃骨髓含大量脂肪組織。
胎兒及幼兒的骨內全是紅骨髓,一般6歲前後,長骨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成為脂肪的貯存庫。紅骨髓僅保留於椎骨、肋骨、胸骨、髂骨及肱骨和股骨上端的松質內,繼續造血。
8、人體全身的骨髓與肌肉 是細胞還是組織還是器官還是系統還是個體?
屬於組織
9、人體全身的骨骼屬於什麼
: 骨骼是器官。 組織
手打不易,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請盡量多休息
正常飲食 適當運動 戒掉不良生活習慣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