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血病有救嗎
白血病靠化療是不能徹底治好的。因為化療只是銷毀不合格的細胞,不是恢復造血功能。只要恢復了造血功能,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就可以康復。治療時要了解清楚治療的目的是什麼。不要走彎路。
2、再障骨髓移植完會不會退一層皮
如果移植後出現皮膚的排異反應,有可能。僅供參考。
3、骨髓移植後白血病真能痊癒嗎
骨髓移植是從20世紀5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醫療技術。骨髓移植是指把骨髓細胞從一個人體內移植(一般是通過靜脈輸入)到另一個人體內。確切地說,"骨髓移植"應該叫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很多人都以為移植成功以後就能像正常人那樣的好好生活了,電視報紙上也經常刊登誰誰移植成功了。但你們有沒有想到,這僅僅是成功的把供者的細胞移植到患者身上,並不能代表這個人能夠長期的活下去。因為,移植後因為白血病復發死的不算多,但也不少,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後期感染或者排異死亡的。骨髓移植後,等於重新建立一個免疫力,甚至比新生兒的免疫力還低,免疫力真正建立起來至少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感染的幾率會特別大,很容易導致嚴重感染而死亡了。還有就是排異,慢性排異就像一些慢性病一樣,要經過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移植後的慢性排異,有肺排異導致肺纖維化,肺纖維化或許大家還不是非常熟悉,簡單來說就是肺的組織結構硬化,呼吸的肺泡出現癟扁硬化,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功能很差,肺是製造氧氣的一個重要器官。所以肺慢性排異肺纖維化的人很多,只是人們不知道而已,患者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因為氣不夠用,很易出現感染。而且肝排異會導致肝硬化,肝硬化大家很熟悉,骨髓移植後的病人排異造成的肝功轉氨酶1000是很正常的,而且肝的慢性排異和受損很嚴重不靠葯物控制非常危險。腎排異和吃葯可能導致腎衰竭。皮膚排異可導致硬皮症和皮肌炎,硬皮症的排異是非常難受:皮膚硬,緊,移植者說好像就像有東西把自己的某些硬的皮膚裹上一樣,而且嚴重的身上的筋都會硬,像腋窩,腹股溝的筋都會很硬,按上去就像石頭差不多。眼睛排異導致的角膜脫落的,口腔排異導致說話吃飯都非常困難。石家莊紅十字智魁醫院的袁院長及父輩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治療mds各期的治療方案,給予健脾補腎、滋補肝腎、益氣養血、清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多種中葯方劑組合方案改善患者體質和骨髓造血功能,並具有多層次、多靶點、多作用的葯理學特點,故有可能針對mds的多種病理機制實施治療。
4、骨髓是如何形成
骨髓分紅黃,紅的是含有豐富造血幹細胞,紅骨髓會分化為黃骨髓,黃骨髓是大部分人印象里的可食用的骨髓......
5、白血病骨髓移植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骨髓移植術後的護理方法
1、心理護理:了解病人和其家屬對所患疾病及骨髓移植重要性的認識,對骨髓移植方法、過程的了解程度。骨髓移植病人需居住於無菌層留室近1個月,與外界隔離,加之嚴重的治療反應,病人常出現緊張、孤獨、焦慮等心理反應。因此護士在滿足病人生理需要的同時,多與病人交流,傾聽病人訴說,調節病人情緒,傳遞家屬信息,調動病人的積極性。
2、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無菌環境的保持,病人須居住在潔凈度為100級的空氣層流潔凈病房,醫護人員入室前應淋浴更換潔凈衣服,先用肥皂洗手,清水沖凈後,再用1:2000洗必泰泡手5min,按無菌操作要求穿無菌手術衣、褲、戴無菌帽子口罩,更換無菌拖鞋進入風淋室,經風淋3~5min後進入無菌層流室,室內所有物品每日用1%過氧乙酸擦拭。拖鞋、痰盂、便器分別浸泡入1:2000氯己定液中30min後方可使用。定期物體表面細菌監測,空氣采樣培養,每周一次。
3、人無菌護理 ①皮膚護理,用煮沸後的開水配製1:2000氯已定液沐浴,每日2次,頸外靜脈置管處隔日換葯一次。②慶大黴素眼葯水滴眼1:2000氯已定液清洗外耳道、鼻前庭;每天兩次:③口腔護理,根據PH值酌情選取漱口液。④便後、睡前用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⑤病人飲食須經微波爐或高壓蒸汽消毒,食可削皮的水果,食前用0.2%氯已定浸泡30min後再削皮食用,指導病人勿用手挖鼻腔,不可用牙簽剔牙,不用指甲搔抓皮膚等。
4、據病人血小板回升情況,指導其適當進行室內活動。
5、病情觀察及護理:每天詢問病人主訴,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必要時作血、尿、糞以及分泌物的細菌學培養和葯敏試驗,以利於有效抗生素的選擇。
6、用葯護理:環孢素和甲氨蝶呤是預防急性GVHD的主要葯物。遵醫囑於移植前一天開始靜滴環胞素,2.5mg/(kg.d)體重,持續給葯約1個月,以後改為6mg/(kg.d)口服,直至6個月,定期檢查肝、腎功能,觀察體溫變化及大便顏色,監測血壓和尿量。
7、飲食護理: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煮熟後於微波爐消毒5~10min,水果要新鮮,放於1:2000洗必泰液浸泡30min,用無菌刀去皮後方可食用,易爛不易清潔消毒及不能去皮,質太硬者不得食用。餐具清潔後泡於1:2000洗必泰中30min。片劑、粉劑、丸劑葯物,須用紫外線雙面照射各3min後方能服用。
6、白血病如果化療效果好,一定要做骨髓移植么?
最好還是移植,移植前的化療是為了殺滅所有白細胞,有一定的危險性,不過醫院有層流病房的話,危險並不大。
7、台灣白血病、骨髓移植的資料
認識骨髓
骨髓是什麼?它位在哪裡?抽髓會傷身體嗎?骨髓是位於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頭內,它負責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各種血液細胞,除了不斷分化成熟,隨時補充人體損耗的血球外,骨髓自身有損傷時(如跌傷、骨折時,骨髓均會減損)亦能再生。而若骨髓細胞不正常,就會導致如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血液疾病。
許多人將骨髓與脊髓液(俗稱龍骨水)混淆,其實脊髓液指的是包圍在脊髓神經外一層薄薄的水,與骨髓毫不相干,而脊髓液也只是體內不斷代謝的液體之一,平常做脊髓穿刺,抽龍骨水檢查腦炎、腦膜炎等,是醫院里相當平常的一項檢查,也不會有什麼損傷。
《何謂骨髓移植》
所謂骨髓移植就是從捐贈者骨頭內抽取健康的骨髓細胞,裝入血袋內,再如同輸血一樣,以點滴注射方法注入病人體內。以下為捐髓者及受髓者的手術方法:
捐髓者抽取骨髓的方法:
捐髓者應於取髓手術進行前一至二周,接受完整而詳細的健康檢查。
在捐贈骨髓前七天,到所屬移植醫院血庫事先抽取二百五十至五百西西的血液,先儲存起來。
抽取骨髓當天在手術室中施以全身麻醉,由專門醫師以特殊針頭及空針,自捐髓者臀部兩側腸骨處抽取所需骨髓液(約需一至三小時),注入血袋內。抽取的量依受髓者的體重而定,大約在五百至一千西西左右。
將骨髓者事先存起來的自捐血輸回其體內,以補充抽髓時的血液流失量。
取髓手術後,一般而言隔天即可出院。
受髓者接受移植的方法:(以白血病為例)
病人在移植前約兩周,必須在進無菌室內,先用高劑量的化學葯物及放射線照射,將病人全部的骨髓細胞,不分好壞完全破壞,以徹底將惡質、病變細胞消滅(此稱懺滅療法);另一方面,此亦有抑制排斥的作用,以利異體骨髓在病人體內再生分化。由於病人此時處於相當脆弱、危險的狀態,需要小心照護,等待健康骨髓的植入,以免發生大出血、嚴重感染等危險狀況。
移植當天,由HLA相符的志願捐髓者身上取出骨髓存於血袋內,再以點滴注射方式,約二至四小時注入病人體內。
移植後,病人需住在無菌室內數周的時間,小心注意是否有排斥反應或感染、或其他症狀發生。約在兩星期後才能看到移植成功的跡象。首先,白血球量的升高,是移植骨髓已在製造新血球的第一個訊息。白血球數會持續上升,接著會產生新的血小板和紅血球,當被移植的骨髓開始發揮功能,就可以轉到一般病房。出院後並可以回到社會,恢復正常的生活作習。
參考資料
慈濟基金會 台灣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http://www2.tzuchi.org.tw/tc-marrow/index.htm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
www.sct.org.tw
中華骨髓移植關懷協會
www.tbmtsa.org.tw
8、幹細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費用可以從醫保中報銷嗎?
只有一部分必須移植幹細胞的疾病可以報銷,但不一定。社會醫療保險報銷在出院或轉院後報銷。
器官和組織移植可納入醫療保險基金範圍:腎、角膜、皮膚、血管、骨髓(含骨髓幹細胞)移植。
每月10日前,定點醫療機構將上月出院病人的費用明細表、住院明細表及相關資料報送醫保經辦機構,由醫保經辦機構作為每月預算和年度決算的依據。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將於上月墊付住院和特殊疾病門診治療的月度預算。總費用;
被確定患有特殊疾病的被保險人,應當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就診,購買葯品。發生的醫療費用,應當直接核算,並立即結算。
(8)骨髓移植層擴展資料: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根據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付的基本要求,參保人到醫療保險機構報銷自己看病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一般要符合以下條件:
(1)參保人員必須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或持定點醫院的大夫開具的醫葯處方到社會保險機構確定的定點零售葯店外購葯品。
(2)參保人員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范圍和給付標准,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3)參保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中,在社會醫療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與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部分,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統一比例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