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骨髓腫瘤擴散後能夠治療好么
七八年前已有手麻木症狀,引導腫瘤往外長。
當時就在湖南人民醫院手術,後症狀漸漸加重至手腳麻木無力,去年年初突然加重,現在再次復發,四肢不能動,整天躺在床上,手腳都不能動,並全身疼痛。當時送往湖南人民醫院腦外科,診斷為惡性腫瘤長於頸背部脊椎里,壓迫運動神經。手術後病情有緩和幾個月。
化驗全身四肢癱瘓,手術中醫生告知腫瘤為一團血管纏繞成麻花狀,無法切除。當時只做了一個縱容手術、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在脊椎背部開了一個天窗,吃飯要喂,上廁所要人扶,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2、頸椎病疼痛與頸椎脊髓腫瘤如何鑒別
暈 脊髓腫瘤怎麼摸
頸椎病的引起疼痛的類型也不一樣 脊髓腫瘤也分髓內髓外
單純的體格檢查很難區分
最佳的檢查方法是MRI 可以明確脊髓的位置 性質
3、如何治療頸椎脊髓神經膠質瘤
如果抗炎治療無效,排除炎症,確診膠質瘤的話,除了手術,別無他法。當然手術風險是比較大的,但對於某些膠質瘤,如室管膜瘤,手術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僅就這三張片子,不能排除室管膜瘤的可能)。如果病人症狀逐漸加重,早晚也是癱瘓,還是應該努力一下的。天壇醫院是國內最好的神經外科專科醫院之一,他們的意見是需要尊重的。但第一,給你看病的專家是否是專攻脊髓腫瘤方面的,第二所謂無法手術,是否可能因為風險大,大夫不願給你冒險做。
中醫是肯定無效的,不要花冤枉錢,浪費時間。
4、頸椎腫瘤的病因是什麼?
頸椎病不是頸椎腫瘤
頸部雖細,但上連顱腦,下接軀干四肢,位置十分重要,此處發生腫瘤影響甚大。頸椎腫瘤,分兩類:一類是椎管內腫瘤,一類是椎骨本身的腫瘤。顯然,前者比較復雜,後者比較簡單。
椎管內腫瘤從部位上說,可發生在脊髓內、髓外硬脊膜內和硬脊膜外。以後者最為多見。腫瘤性質有良性,也有惡性,以良性為多。按照腫瘤的病理性質,椎管內腫瘤有神經鞘瘤、脊膜瘤、膠質細胞瘤、轉移瘤、先天性腫瘤、肉瘤、血管性腫瘤、脂肪瘤等。成年人前三類較為常見。通過觀察病情發展快慢,可幫助推斷腫瘤性質。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且惡性程度愈高,生長速度愈快。良性腫瘤的生長速度較慢,症狀發展也相應較慢。據就診資料統計,良性腫瘤病程平均在2年左右,惡性腫瘤僅為3個月。
頸椎腫瘤引起的疼痛變化較大,可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鈍痛、銳痛等,沒有特異性,因此,無法根據疼痛性質區別病變性質。
在脊髓腫瘤中,大約1/3的患者開始症狀是感覺或運動障礙,或兩者兼有。有的病人自覺頸以下身體某一區域麻木,還有的人只是主觀感覺麻木,檢查正常;多數病人則是身體某一平面、某一肢體或某一區域皮膚感覺遲鈍或消失。有運動障礙的病人開始表現為肢體無力、行走不穩、舉止笨拙、活動不靈、破行等,以後逐漸加重,出現癱瘓。少數病人可以有排便、排尿費力,此時多有會陰區感覺障礙,有的出現性功能障礙。
人體的神經分布是固定的,具有規律性,脊髓節段和神經根都對應地感覺或支配身體某一區域。根據肌肉運動或感覺障礙的區域,可以相當准確地推斷出脊髓神經損害的部位。這就如同電工檢查供電線路一樣,根據何處電燈不亮、馬達不轉,就可以判定是哪裡的保險絲或電線斷了。如肩部仍能活動,肘關節亦可屈曲,但不能伸肘、伸腕、屈手腕及手指,前臂橈側(內側)、手掌及拇指皮膚感覺遲鈍或消失,多為第六頸脊髓節段平面損傷。
由於有些頸椎腫瘤可以損害頸脊髓,引起四肢癱瘓,這一點與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相似需要仔細區分。另外,當腫瘤壓迫牽拉頸神經根時,可以引起頸神經根疼痛,病人表現為頸肩痛,手臂發麻、無力,這些症狀又容易與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混淆。那麼怎樣區別頸椎腫瘤和頸椎病呢?
頸椎病多有症狀緩解期,而腫瘤多無問歇表現。此外,頸椎病運動障礙明顯,感覺障礙較輕;頸椎腫瘤運動、感覺障礙大體一致。X線攝片,二者有區別。頸椎病X線照片可見頸椎退行性改變明顯,椎管前後徑狹窄;而椎骨本身的腫瘤,頸椎X線攝片可見骨質破壞,或椎旁軟組織陰影等。如果做脊髓造影,可見椎管狹窄、脊髓受壓。通過造影劑的梗阻特徵,還可區分腫瘤是在硬膜內、硬膜外,還是在脊髓內、脊髓外(髓內腫瘤較為少見)。同位素骨掃描、CT或MRI檢查有助於診斷。對脊髓腫瘤來說,MRI檢查更為合適,因為在MRI照片上,正常脊髓組織與腫瘤組織區別比較清楚。
此外,惡性腫瘤病人體質較差。如為轉移瘤,常有原發病變症狀。
椎管內腫瘤的治療,首選手術治療。如為良性腫瘤,手術早,受壓神經脊髓和神經纖維未發生變性,可望完全恢復。時間久了,神經細胞發生不可逆的損害了,效果就不好了。
良性椎骨腫瘤的治療主要採取手術切除。切除後留下的空區,可從其他部位功能相對不太重要的骨骸(通常是髂骨)取骨來填補,即植骨,有時也可應用經過處理的異體骨來代替。不能手術的,可在局部照射放射線(即放療),殺死腫瘤細胞。
頸椎惡性腫瘤以綜合治療為主。非手術治療包括放療和化療(應用化學或激素類葯物)。手術治療可切除腫瘤病灶,減輕壓迫,同時施行植骨固定,以維持脊柱穩定。轉移性腫瘤,病程往往較長,病變比較嚴重,難以手術。但只要可能,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仍應爭取採用以上方法積極治療。良惡性之間的腫瘤,主要採用手術和放療,並應長期嚴密觀察
5、脊髓腫瘤有哪些類型?
1.根據腫瘤與脊柱水平部位的關系分為:頸段、胸段、腰段及馬尾部腫瘤。
2.按腫瘤的性質與組織學來源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前者有神經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脂肪瘤及畸胎瘤等。後者有膠質瘤、侵入瘤及轉移性腫瘤。
3.根據腫瘤與硬脊膜的關系分為兩大類:即硬脊膜外腫瘤和硬脊膜內腫瘤,後者又分為髓內腫瘤和髓外腫瘤。
6、脊椎瘤 現象
原發性良性腫瘤常見的骨巨細胞瘤、骨嗜酸性肉芽腫、骨樣骨瘤、神經纖維瘤等。原發性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是骨髓瘤,其次為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惡性淋巴瘤、脊髓瘤等。由於脊柱腫瘤的位置與脊髓神經關系密切,導致脊髓和神經根壓迫,可出現相應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可合並截癱,故在脊柱腫瘤病人護理中,截癱的護理是一項重要工作。
另外還有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脊椎。
7、頸椎骨髓腫瘤
你犯傻啊,去醫院保險啊。我們你別太相信了,我們是宣傳自己的。小孩得抓緊正規治療啊 。
8、脊髓腫瘤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對於在生活中引起脊髓腫瘤的原因,我們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以重視,這樣才能夠做好預防工作。可是在生活中呢?相信不少患者是比較重視的。為了能夠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這些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聽聽專家的講解吧。 (一)發病原因 脊髓腫瘤以室管膜瘤常見其次為星形細胞瘤但在統計脊髓腫瘤時因部分室管膜瘤好發於馬尾圓錐部位討論脊髓腫瘤時馬尾圓錐部位的腫瘤一般不包括此類病例其他腫瘤包括血管網織細胞瘤海綿狀血管瘤脂肪瘤轉移癌和結核球少見佔位病變有囊蟲黑色素瘤等按病變部位分以頸胸段最常見佔80%以上脊髓脊髓腫瘤與脊髓空洞有密切關系但根本原因尚不清楚血管網織細胞瘤佔8.8%室管膜瘤的病例中頸段明顯高於胸段的發病率頸段髓內室管膜瘤是胸段的2倍而星形細胞瘤頸胸段脊髓腫瘤的發病率幾乎各佔50%左右 (二)發病機制 1.星形細胞瘤 大約3%的中樞神經系統星形細胞瘤起源於脊髓內這些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似乎已30歲年齡組居多兒童組脊髓腫瘤也較為常見大約60%的腫瘤發生於頸椎和頸胸交界部位的脊髓內胸椎腰骶椎或脊髓圓錐部位均可發生但終絲部位較為少見。 2.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系成人最為常見的脊髓腫瘤它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但以中年人最為常見男女比例幾乎均等存在一系列的組織學亞型細胞型室管膜瘤是最常見的類型但上皮型纖維型室管膜下瘤型黏液乳頭型或混合型也較為常見大部分組織學上為良性雖然無囊性包膜形成這些膠質細胞衍生的腫瘤通常有較好的邊境很少浸潤鄰近的脊髓組織。 3.血管網織細胞瘤 血管網織細胞瘤占脊髓脊髓腫瘤的3%~8%15%~25%的患者伴有von Hippel-Lindau綜合征系常染色體異常缺陷性疾患這些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青少年較為罕見血管網織細胞瘤系血管源性良性腫瘤邊緣清晰包膜完整與軟膜有附著粘連結構一般腫瘤位於背側或背側方。 4.其他腫瘤 胚胎源性腫瘤及囊腫很少發生於髓內部位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胚胎發育異常性腫瘤大約占脊髓腫瘤的1%這些並非為真性腫瘤起源於胚胎中胚層組織它們可因脂肪代謝沉積而增加在青壯年期增大並產生症狀這些病變被認為是類髓內病變因為它們通常位於軟膜下部位轉移瘤約占脊髓腫瘤的2%肺癌及乳腺癌是最常見的原發腫瘤來源黑色素細胞瘤黑色素瘤纖維肉瘤黏液瘤亦為最常見的髓內轉移瘤血管畸形特別是海綿狀血管瘤亦被認為是脊髓腫瘤。 以上為大家做的詳細的講解,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獲。脊髓腫瘤疾病對患者的傷害是很嚴重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以重視。在此祝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9、頸椎脊髓腫瘤手術18天,自主呼吸微弱,肺部感染嚴重。現在主要靠呼吸機。自主呼吸可以恢復嗎
你所術症狀是術後繼發性脊髓再度損害導致的臨床症狀並危機生命。如果發熱更可怕。其病理是術後組織水腫並發無菌炎症侵犯了頸部脊髓和延髓,故才導致呼吸肌,隔肌麻痹不能清除痰液而發性肺部感染出現生命危像。治療恢復本病先要消除原發生炎性水腫,繼之調節免疫,同時興奮激活並營養神經才能恢復神經功能達調節支配呼吸肌和隔肌功能,恢復自主呼吸。否則遲發缺血性受累脊髓再度損害導致脊髓變性,後果難預。需助提供術前後磁共振照片,完整的病史,為你指導。
10、頸椎的脊髓內長的腫瘤手術成功幾率有多大?_脊髓內腫瘤
脊髓腫瘤以髓外硬膜下部位腫瘤,手術效果好,如果是髓內型腫瘤,手術療效一般,所以,您需要提供MR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