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炎治療 急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
骨髓炎在臨床上主要分為:
一.
急性骨髓炎(也稱血源性骨髓炎);
二.
慢性骨髓炎兩大類。
急性骨髓炎分為:
1.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2.
急性化膿壞死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治療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外敷【苗``方``骨``髓``貼】
。。。。。。。
2、骨髓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骨組織(包括骨髓、骨和骨膜)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膿性感染,臨床上常按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兩大類。
一、病因病機
(1)內因:包括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傷兩個方面。七情過度刺激,可影響內臟的功能,使其發生紊亂,氣血瘀帶,瘀毒內生,發為「疽變」。此類多以思、憂、郁、怒為常見。五味不節,恣食膏粱厚味及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蘊,炎毒內生,灼筋傷骨,發為骨疽。房勞過度,腎精內傷,腎氣虛弱,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襲,脈瘀血滯,亦可為患。
(2)外因:可分為六淫所傷和外來傷害兩個方面。六淫尤以風、寒、濕、火邪致病為多。風、寒、濕皆可化火,炎毒內傷,便可生疽,故《外科心法》有「癰疽原是火毒生」之說。凡跌打損傷,金刃創傷,水火燙傷,蟲害咬傷皆屬外來傷害,也可成疽。
以上各種因素,常有連帶關系。不論內因還是外因都可使營衛不和,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傷筋損骨。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急性骨髓炎的臨床表現是發病急,開始先有全身不適,頭痛,食慾不振,寒戰,繼而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心率和脈搏加快。舌質紅,苔黃,嚴重者可有肝脾大等。
(2)慢性骨髓炎是由急性骨髓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轉化而來的。臨床常見局部竇道經久不愈或時愈時發。局部紅腫不明顯,或周圍皮膚呈暗褐色。有時死骨隨膿液從竇道排出。竇道周圍軟組織增生,使病變的骨變粗呈凹凸不平狀,並可出現畸形。
軟組織瘢痕粘連有慢性水腫及炎症等病變,少數患者的低熱久治不愈,但白細胞不一定增高,而表現為消瘦,食慾減退,疲乏無力,舌淡苔白,脈細弱。有的患者久病正虛,竇道引流不暢或混合感染致使急性發作,出現與急性骨髓炎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狀。同時患肢紅腫,疼痛加劇,須待膿液引流通暢後,全身與局部症狀才會逐漸消除或減輕。
2.診斷骨髓炎的診斷主要靠病史、症狀、全身和局部檢查,實驗室檢查,X線拍片及必要的特殊檢查(組織培養)等,並經綜合分析作出明確診斷。
三、辨證施治
1.毒熱熾盛型
【辨證】局部紅腫熱痛,膿液黃稠而臭。證見高熱,寒戰,煩渴,納呆。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數。
【施治】益氣養血,清熱解毒。
【方葯】五味消毒飲:金銀花、蒲公英、野谷花、苦地丁各30g,連翹20g,赤芍15g,丹參10g,甘草6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2.瘀血阻滯型
【辨證】局部紅腫硬,疼痛,肢體活動受限。證見發熱惡寒,口渴,溲赤便秘,面色晦暗。舌紅有瘀斑,苔黃厚,脈澀或洪數。
【施治】活血祛瘀。
【方葯】活血解毒湯:當歸12g,丹參、乳香、沒葯、透骨草、連翹各15g,黃芪30g,甘草6g,穿山甲10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3.血虛寒凝型
【辨證】面色蒼白,晨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長。舌質淡紅或嫩紅,蒼白,脈沉遲無力。
【施治】溫陽散寒。
【方葯】陽和湯:熟地30g,鹿角膠10g,姜炭5g,玉桂3g,麻黃5g,白芥子6g,甘草3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4.正虛邪實型
【辨證】面色萎黃無華。唇舌色淡,苔薄黃,脈細弱或細數。
【施治】托里消毒。
【方葯】托里消毒飲加減:金銀花15g,黃芪30g,皂角刺、桔梗、白芷、當歸、白芍、白術各10g,茯苓12g,黨參20g,甘草、川芎各6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5.氣血兩虛型
【辨證】心悸,氣短,面色倦怠,納呆。舌淡,脈細弱。
【施治】補氣補血。
【方葯】人參養榮湯:黨參30g,茯苓、白芍、大棗各10g,熟地、黃芪各20g,歸身12g,五味子、炙甘草、陳皮、遠志各6g,玉桂、生薑各3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6.肝腎虛損型
【辨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四肢無力。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施治】補肝腎,強筋壯骨。
【方葯】六味地黃湯:熟地25g,淮山葯、山茱萸各12g,茯苓、澤瀉、丹皮各10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加減】偏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偏腎陽虛者用右歸丸加減。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醒消丸、新消片(適用於風熱熾盛證)。
(2)虎掙片、四季青片(適用於濕熱郁滯證)。
(3)十全大補丸、虎掙片(適用於氣血兩虛證)。
2.驗方
(1)黨參、黃芪、葛根、連翹各15g,白芷10g,當歸、桔梗各10g,川芎、升麻各6g,柴胡12g,銀花、九里明各30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正虛邪實型)。
(2)黃芩12g,地丁、蒲公英、銀花、生地各20g,連翹15g,川連、赤芍、柴胡、七葉一枝花、梔子各10g,甘草3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毒熱熾盛型)。
(3)雞血藤30g,熟地20g,透骨草15g,山葯、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膠各10g,制附子6g,田七粉3g,肉桂、炙甘草各5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腎虛血瘀型)。
(4)銀花60g,茯苓、牛膝各20g,車前草、紫花地丁各30g,同煎去渣取汁,加入咖啡,白糖,頻服(適用於附骨疽濕熱凝結型)。
(5)土茯苓30g,薏苡仁、金銀花、茯苓各15g,甘草、蒼術、炙山甲、皂角刺、象貝母各9g,蒲公英30g,黃柏12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濕熱郁滯證)。
(6)金銀花15g,黃連、山梔子、黃芩、赤芍、歸尾、防風、連翹各9g,蒲公英、羚羊骨各30g(先煎),甘草6g。水煎服,日1劑。寒戰高熱者,加柴胡12g;口渴者,加生石膏30g(打碎);便秘者,加生大黃9g(後下)(適用於風熱熾盛證)。
五、調護
(1)骨髓炎患者一般病程長,治療期長,效果欠佳,易於復發,長期體質消耗而致抵抗力差,易導致各種並發症。
(2)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加強基礎護理,做好口腔衛生,經常翻身,預防褥瘡。
(3)因病程長,患者易產生苦悶、悲觀等情緒,應注意心理護理,從生活上、精神上多給予安慰,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復健康。
(4)做好出院指導,囑病人出院後不要劇烈運動,堅持治療,防止復發。
3、急性骨髓炎如何能診斷出來?治療原則是什麼?
從症狀上來看,急性骨髓炎會出現患肢紅腫熱痛硬的表現,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的全身症狀。患者可通過x線片檢查等確診,到醫院檢查就行。
4、骨髓炎治療急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
骨髓炎在臨床上主要分為:
一.急性骨髓炎(也稱血源性骨髓炎);
二.慢性骨髓炎兩大類。
急性骨髓炎分為:
1.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2.急性化膿壞死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治療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外敷【苗``方``骨``髓``貼】。。。。。。。
5、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怎麼治療好
治療上主要是抗生素治療,防止慢性化,中葯有苗百方骨髓炎,苗醫研發的快速消腫鎮痛、托度毒促潰、拔毒排膿、全面清除毒膿腐肉,從而逐漸改善消知褪骨髓炎病症,同時要建議進一步道檢查骨科及時的檢查治療,不適及時的就醫,注意營養的補充,適量活動,休息為回宜,清淡飲食,做好血常規答和有效的細菌培養和敏感抗生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