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抑制的四個分期

骨髓抑制的四個分期

發布時間:2020-08-27 18:55:41

1、褥瘡的分期有哪些 四個分期症狀有區別

第一期——紅班期;局部血液供應不足,組織缺氧、小動脈反應性擴張,受壓部位表現為局部瘀血, 皮膚呈現紅斑,但此期皮膚並未破潰。

第二期——水皰期;表皮水皰形成或脫落,真皮及皮下組織腫脹,紺色加深,硬結明顯。

第三期——潰瘍期;局限於皮膚全層壞死,因潰瘍基底部缺乏血液供應,呈蒼白色,肉芽水腫,流水不止。

第四期––壞死潰瘍期;這個時期潰瘍侵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等部位,出現感染擴展,更是出現了全層組織缺失。

(1)骨髓抑制的四個分期擴展資料:

臨床表現

1.易發部位

多發生於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

(1)仰卧位好發於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體隆突處、骶尾部、足跟。

(2)側卧位好發於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及、內外踝。

(3)俯卧位好發於耳、頰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腳趾。

2.臨床分期

美國全國壓瘡顧問小組2007年最新分類

(1)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皮下軟組織受到壓力或剪切力的損害,局部皮膚完整但可出現顏色改變如紫色或褐紅色,或導致充血的水皰。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黏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

(2)第一期壓瘡淤血紅潤期——「紅、腫、熱、痛或麻木,持續30分鍾不褪」在骨隆突處的皮膚完整伴有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深色皮膚可能無明顯的蒼白改變,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組織不同。

(3)第二期壓瘡炎性浸潤期——「紫紅、硬結、疼痛、水皰」,真皮部分缺失,表現為一個淺的開放性潰瘍,伴有粉紅色的傷口床(創面),無腐肉,也可能表現為一個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皰。

(4)第三期壓瘡淺度潰瘍期——表皮破損、潰瘍形成。典型特徵: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頭、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組織缺失的深度不明確,可能包含有潛行和隧道。

(5)第四期壓瘡壞死潰瘍期——侵入真皮下層、肌肉層、骨面、感染擴展,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傷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潛行或隧道。

(6)無法分期的壓瘡典型特徵: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褐色),或者傷口床有焦痂附著(碳色、褐色或黑色)。

2、唐代古代古文四個分期

一、初唐:唐詩的准備階段 二、盛唐:唐代詩歌的鼎盛期、頂端 三、中唐:再盛期。大歷時期是一個低谷時期,但也是對盛唐詩歌的繼承,多沿襲他們的文風
四、晚唐:夕陽期。感情情緒十分濃厚

3、面對死亡的四個心理階段分別是?

應該是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傷、接納。

4、唐代古文四個分期和特點


不是一回事

唐朝詩歌分期,唐代詩歌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唐朝歷史分期,傳統上以安史之亂為分界線把唐朝分為前期和後期。

總之,安史之亂對唐社會各方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亂後,統一、繁榮、強盛的局面成為過去,唐王朝開始走下坡路。




5、放化療後出現的「4度骨髓抑制」是什麼

1、這是放化療常見的副作用;
2、出現「4度骨髓抑制」,是重度骨髓抑制,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給身體帶來較大傷害,應該停用放化療;
3、最好用中醫中葯治療,看病主要是看醫生,最好找專業的、有經驗的中醫腫瘤專家,根據具體病情,一方面殺傷癌腫瘤細胞,減輕、緩解、控制病情,預防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另方面可對症治療,全身調理,提高免疫力,帶病生存,延長生命等。

6、傳染病的病程可分為哪四個時期?

潛伏期、前驅期、症狀明顯期和恢復期。

①潛伏期,指從病原體侵入人體到開始出現臨床症狀這段時期。
②前驅期,指從起病至出現該病明顯症狀為止的這段時期。
③症狀明顯期,此期病情逐漸加重,出現某種傳染病所特有的症狀、體征。
④恢復期,人體免疫力增至一定程度,體內病理生理過程基本終止,症狀和體征基本消失。

7、俄蘇現實主義文學的四個分期

第一階段:19世紀90年代——20世紀20年代末
文藝思潮極其活躍、文學團體和流派不斷涌現。
與俄國歷史處於新舊交替時期一樣,新舊文學觀念的嬗變也十分迅捷,文壇出現了多種文學流派、多種文學形態共存的局面。這一階段是蘇聯文學史上文藝思潮極其活躍的時期,文學團體和流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派、「鍛冶場」派、「拉普」派、「左翼藝術陣線」,主張否定文化遺產,以建設新文化為主要藝術宗旨;而「謝拉皮翁兄弟會」、「山隘」派、「構成」派、「詩歌語言研究會」,在不同程度上崇尚藝術形式,提倡純藝術。
第二階段:20世紀30年代初——50年代初
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審美原則。
這一階段是蘇聯歷史上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1934年8月召開了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成立蘇聯作家協會,選舉高爾基為作協主席,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審美原則。蘇聯文學出現了一個被稱為「紅色的30年代」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第三階段:20世紀50—80年代中期
進入精神更新時期,文學界思想活躍。作家們在排除了「無沖突論」的干擾之後,致力於藝術形式的創新。不同的藝術流派和理論主張競相發展,給當代蘇聯文學留下了諸多成功的經驗。
第四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中期——20世紀末
「回歸文學」
1986年召開的蘇聯作家第八次代表大會,要求文學密切配合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運動,從而改變了蘇聯文學的發展軌道。當時文壇出現了發表作家遺著和解禁作品的熱潮。

8、疾病發生發展為哪四個時期?各期特點是什麼

疾病的自然經過分為
亞臨床期、症狀早期、症狀明顯期、症狀緩解期、轉歸/恢復期。
不過由於葯物和治療的介入,分期已經不明顯了。

9、骨髓抑制是什麼意思

成年人造血細胞在骨髓,骨髓受到抑制,就是指造血細胞受到抑制,從而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整個血系數量下降。分原發性和外源性抑制。外源性多見於葯品不良反應,比如甲亢葯甲硫咪唑,就特容易引起骨髓抑制,造成整個血細胞減少。原發性多見於造血系統疾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

10、為什麼一個疾病分級又要分期

這是西醫學科的細化方法,只是為了講學與指導操作方便,但真正臨床那是千變萬化,根本沒有那麼死板。
其實,並不科學。因為,人是動態的,疾病隨時都在變化之中,相關因素數不勝數,年齡、性別、體質、病程、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心理素質、調理方法、環境影響、繼發並發等等等等。
但是,教材就是這么編寫的,考試就得按照它的規則來,所以還得學、記。因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條式新八股實在是害人不淺。

與骨髓抑制的四個分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