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血病分類
(1)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組造血組織的原發惡性血液病,其特徵是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廣泛的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及浸潤其他組織器官,導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現為正常造血細胞顯著減少。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電離輻射,某些化學制劑、葯物、病毒和遺傳因素有關,還受機體免疫狀態及體液因素的影響,導致造血細胞惡性變,惡變的白血病細胞無限增殖並浸潤骨髓及其他組織,最終致正常造血細胞顯著減少,出現無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而死亡。我們從臨床治療角度,將本病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兩大分類,然後再分各自的亞型。
(2)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根據細胞形態學和臨床預後的不同,將ALL分為L1,L2,L3三個亞型。
L1型:以小淋巴細胞為主,胞漿極少,高核,漿比例,核形規則,染色質均勻緻密,核仁不清晰。
L2型:大多數細胞體積是小淋巴細胞的2倍,部分細胞大小有明顯異質性,胞漿中等,嗜鹼,染色質呈彌漫細致或密塊狀,核仁清晰,一個或多個。
L3型:由均勻一致的大細胞組成,胞漿豐富,深嗜鹼,含多數明顯室泡,核圓形,染色質細而緻密,核二清晰,一個或多個。
上述分型與臨床預後關系密切,L1型的預後較L2型好,L3型難獲緩解,預後差。
(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臨床將AML分為7個亞型。
M0: 即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原始細胞>30%
M1:(急性極微分化型原始粒細胞白血病)以來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粒細胞增生為特徵,原始粒細胞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細胞胞漿內無顆粒;Ⅱ型細胞胞漿內含少數嗜天青顆粒或Aoer小體。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90%,早幼粒~成熟粒細胞,單核細胞在10%以下。
M2:(急性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細胞白血病)又分為2個亞型。①M2a,骨髓中原始粒細胞>30%,單核細胞<20%,早幼粒細胞以下階段>10%;②M2b骨髓中異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細胞明顯增多,以異常的中性中幼粒增生為主,此類細胞>30%。
M3:(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以異常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常>30%,分為2個亞型,M3a為粗顆粒型,M3b為細顆粒型。
M4:(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此型骨髓和外周血中者存在不同比例的粒系細胞和單核系細胞,分為4個亞型:①M4a以原始細胞和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原、幼單和單核細胞>20%;②M4b以原、幼單和單核細胞增生為主,原始和早幼粒>20%;③M4c原始細胞既具有粒系,又具有單核細胞系形態特徵者>30%;④M4eo除上述特徵外,有嗜酸顆粒粗大的而圓,著色較深色嗜酸粒細胞佔5%-30%。
M5:(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骨髓中單核系細胞≥80%,包括原始單核,幼稚單核及成熟單核細胞分為2個亞型。①M5a(未分化型)原始單核>80%。②M5b(部分分化型)原始細胞和幼稚單核細胞>30%,原始單核<80%。
M6:(急性紅白血病)以紅系前質細胞增生,並伴有病態造血及骨髓原始細胞數增多為特徵,有核紅細胞>50%,原始粒細胞或原幼單>30%,血片中原始粒或原單細胞75%。
M7:(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幼稚巨核細胞≥30%,分為2型①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巨核細胞>30%,②分化型,骨髓及外用血中以單圓核和多圓核病態巨核細胞為主。
(4)特殊類型急性白血病
①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呈全血細胞減少,偶見原始細胞,一般無肝、脾腫大,骨髓增生減低,有核細胞減少,原性細胞>30%,骨髓活檢增生低下。
②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外周血多形核淋巴細胞佔10%以上,屬T細胞型。
③漿細胞白血病:外周血中漿細胞>20%或絕對值≥2.0×109/L;骨髓象漿細胞明顯增生,原始及幼稚漿細胞明顯增多,伴形態異常。
④肥大細胞白血病:臨床有白血病或肥大細胞增生症的表現,有淋巴結,肝或脾腫大,外周血中有肥大細胞,骨髓像中肥大細胞明顯增生,佔有核細胞的50%以上;尿中組織胺增多。
⑤嗜酸粒細胞白血病,血象中嗜酸粒細胞明顯而持續增多,多數高達60%,異常有幼稚型嗜酸粒細胞,骨髓中嗜酸粒細胞增多,形態異常,核左移,有多各階段幼稚嗜酸粒細胞。
⑥嗜鹼粒細胞白血病,血象中嗜鹼粒細胞明顯增多,異有幼稚型嗜鹼粒細胞,骨髓中可以大量嗜鹼粒 細胞原性粒>5%,嗜鹼早、中、晚幼粒細胞亦增多,有核左移現象。
⑦混合細胞白血病,指急性白血病中髓細胞系和淋巴細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組疾病。按細胞來源和表達不同可分為3型。a.雙表現型白血病,每個細胞能同時表達髓細胞系和淋巴細胞系特徵。b.雙克隆性白血病,白血病細胞不均一、一部分表達髓細胞系特徵,另一部分則表達淋巴細胞系特徵。c.雙系列型白血病,與以雙克隆型白血病相似,但這兩部分白血病細胞系來自同一多能幹細胞。
⑧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1)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2)有腦脊液的改變,塗片中見到白血病細胞,3)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或腦脊液的相似改變。
(5)慢性白血病
①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ML是由多能幹細胞突變引起的一種克隆性疾病,以成熟粒細胞及其前質包括粒系,單核系、紅系和巨核細胞系及一些B淋巴細胞系增生和蓄積為特徵。根據病程發展臨床分三個階段:慢性期、加速期、急變期。
②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CLL是一種以血、骨髓、淋巴結、肝、脾和其它器管中成熟淋巴細胞增殖和蓄積為特徵的高度變異性疾病。臨床分T細胞型和B細胞型兩種。
2、什麼是性髓細胞白血病極微分化型
標題上似乎掉了一個字,不知是否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極微分化型」呢?急性微分化髓細胞系白血病定為AML-M 0。它是一種分化極微的更早期的細胞惡性增殖的血液病。發病率低, 約佔AM L 的1. 0 %~1. 5 %。
血象 Hb 80 g / L ~ 120 g / L,WBC ( 10. 1~ 18. 2) × 109/ L, BPC ( 32~102) ×109/ L, 外周血分類計數: 原始細胞0. 24~0. 83, 淋巴細胞0. 06~0. 73,單核細胞0~0. 02。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顯( 或極度)活躍。原始細胞占非紅細胞系( NEC) 的0. 70~0. 93。原始細胞胞質大多透亮或中度嗜鹼, 無嗜天青顆粒, 無Auer 小體, 核仁明顯。紅細胞系、巨核細胞系可
有不同程度受抑, 血小板散在可見, 有類似ALL-L2 印象。
AML-M 0 的骨髓細胞形態學不太典型, 十分類似ALL-L2, 易造成誤診。但ALL 時,骨髓中破碎細胞增多, 可> 7 %, 白血病細胞大多呈線形排列; AML-M 0 時幾乎沒有上述特徵。
AM L-M0 中的原始細胞其實就是一種更原始的髓系細胞, 應用AML 的治療方案有效。臨床應用誘導緩解、抗感染以及預防並發症等有效手段,可達到完全緩解, 正進行緩解後的鞏固治療。
對這方面比較
3、關於白血病,害怕~~~~~~~~~~~~~~~
根據你的情況可以判斷不是白血病,因為病毒感染的同時也會造成白細胞減低,而你說兩次都是在感冒以後出現的,在糾正一個誤區,出現感冒症狀不一定都是感冒病毒感染,有可能是EB病毒或者鼻病毒之類病毒感染,而且白血病一般前期均有裝修房子或者接觸化學物質等等,一般三系都減少,這個情況可以多復查幾次,不用太擔心,一般我們科門診這樣的病人很多。
4、我同學得了白血病,生命太脆弱了
咋辦呢,我妹妹也是,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