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煮排骨的時候出小白線是什麼意思
骨髓或者是血污 你都把它用勺子撇掉
2、燉排骨顏色重了怎麼辦
選排骨要選新鮮的小豬排骨,不要選老豬的(怎麼也不爛).
燉排骨要大火燒開湯,小火慢燉讓骨頭和肉的營養溶解在湯里。
熟的標准以筷子能不費力扎透排骨肉的部分為熟.
用壓力鍋15分鍾左右,普通的不粘鍋要半個多小時!
看肉的顏色,顏色全變白就熟了。
看湯汁的顏色沒熟排骨汁帶淡紅肉軟。
熟不熟主要看排骨頭是否露白色的骨髓,如果露出白色骨髓就是熟了。
3、煲排骨湯為什麼湯會變成乳白色的?
奶白的湯是水和油的組合。煲排骨是湯變成白色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排骨500克、冬瓜200克、清水1.5升、姜適量、黃酒5克、鹽3克、雞粉5克。
1、鍋中倒入排骨,清水煮沸。
2、加黃酒,排骨去腥去血沫。
3、放入姜和排骨,加1、5升水,中火煮30分鍾。
4、放入冬瓜,小火煮10分鍾。
5、放入鹽、雞粉,攪拌均勻,盛出即可,撒上蔥花。
(3)煮排骨出現白色骨髓擴展資料:
煲排骨的注意事項: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熬制大骨頭湯之前,大骨要汆水,洗去血水浮沫,如果湯中的浮沫不被清除干凈,會影響最終的湯色,這個一般煮肉燒湯都是這個步驟,要強調的是,是用冷水,放入食材,一起煮開,而不是熱水放入食材。
大骨肉最好事先用熱油炒過,一般先用蔥姜爆香,放入排骨炒香,再烹入料酒,那香味真是讓人流口水。其實和煮魚湯一樣,奶白的湯是水和油的完美組合。
4、排骨縫里又白又粗又軟的白條是什麼?吃上去好像和骨髓差不多。
是骨筋。是由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構成。膠原蛋白,可以被消化,但其營養價值遠不如肌肉組織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高,但因其富含膠質,質地柔軟,所以在烹調中常用作筵席菜餚的原料。
營養價值
1、豬蹄筋中含在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
2、具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5、排骨煮過後為啥有白色粉末
肯定的冷凍排骨 新鮮的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是骨髓油 你繼續煮就會發現融化了 然後上面飄了一層黑乎乎的油脂 這是因為不是新鮮的排骨 所以冷凍後的排骨 血液都 會呈現深紅色的血液 煮熟後就會發黑 肉質是否新鮮主要看他的血色
6、買來的排骨里抽出白色的長條是什麼
買來的排骨里抽出白色的長條是骨髓,是可以吃的,很有營養。
7、排骨里有白色條狀不知道是骨髓還是蟲
只要燒熟了其實蟲子也可以吃,怕的話不用吃就好了
8、排骨上的白色有彈性的像管子一樣的是什麼?
那個是骨髓,一般都在棒骨裡面。
骨髓簡介:
人體內的造血組織,位於長骨的髓腔及所有骨松質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9、排骨煮一會兒湯就白了怎麼回事
煮排骨時湯里會出現白白的東西是油脂和排骨里的水分。
一、用排骨煲湯一段時間後有泡泡的原因通常是排骨煮的時候,由於排骨內的水分或者血脂受熱,表面浮起來的泡泡是白色的,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二、但是如果比較臟的話,可能會浮起來黃色、褐色等等,灰色的有可能是排骨表面沾染了一些物質導致的,如果灰色特別明顯的話,建議檢查一下肉質,看看是否與通常吃的相同。
三、當然也有可能是由於鍋子沒有清洗干凈等原因有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顏色與煮水的時間長短無關。
10、排骨煮完飄著好多白色的線是什麼,是病豬肉嗎
不是 只要是肉煮一下都這樣 是些肉里的血啊雜質什麼的 才上面那些白色的沫一樣的東西弄出來就應 在換次水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