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白細胞減少要做骨髓穿刺嗎_白細胞減少
女性病人,單純白細胞減少,而沒有貧血或血小板減少,一般為免疫因素所致可能性大。而骨髓檢查一般是正常的。平時,你的白細胞減少,但都屬於輕度減少,可以不進行治療,只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近來你的白細胞減少明顯,屬於中度減少,應該做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普通骨髓穿刺並沒有大的痛苦的,有經驗的血液科醫生只需要幾分鍾就可以完成的。骨髓檢查的目的是排除血液系統本身的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但是臨床工作中這種情況確實很少見。更多的情況是,由於患了其它疾病而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如系統性經斑狼、乾燥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病,所以如果你對骨髓檢查有顧慮,也可以先做免疫指標的檢查。還有,病毒感染、某些葯物也可以引起白細胞減少。
2、白細胞低到多少要做骨髓穿刺
有必要做骨穿檢查診斷出白細胞低下的原因,好對症下葯。
3、白細胞過低有必要做骨髓穿刺麼?
血常規檢查的正常值及意義 正常范圍:白細胞計數(WBC):(4~10)×109/L; 紅細胞計數(RBC):(3.8~5.5)×1012/L; 血紅蛋白量(Hb):(110~170)×g/L; 血細胞比容(Hct):36%~50%;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80~100。 一 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范圍:(100~300)×109/L。 檢查介紹:血小板計數,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 臨床意義:血小板計數有助於臨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增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惡性腫瘤、感染、缺氧、創傷、骨折等。 減少:見於以下情況: 1.血小板生成減少(見於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血小板破壞過多(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疾病) 3.血小板消耗增加(見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二 白細胞計數 正常范圍:成人 (4.0~10.0)×109/L; 兒童 (5.0~12.0 )×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檢查介紹:白細胞計數,是指計數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目。舊稱白血球,是機體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床意義:白細胞計數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細胞系統的疾病。 白細胞計數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尿毒症、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後、白血病等。 白細胞計數減少,見於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葯物等。 建議你最好還是做一個骨髓穿刺確診來一下究竟是什麼病, 這樣才好對症用葯, 祝您早日康復!
4、白細胞低,用做骨穿嗎?
這是不正常的,偏低了.月經過後體檢不會對白細胞有影響的,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白細胞減少症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症都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學「氣虛」症范疇。
[臨床表現]
1.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葯物過敏者,可同時發生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常迅速發生敗血症或膿毒血症而導致死亡。
[診斷]
1.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5、白細胞低,怎麼回事,需要做骨髓檢查嗎?
從檢驗報告來看你的白細胞數只是稍微偏離了正常范圍少許,不建議做骨髓穿刺。低熱,36.7左右;經常性腹瀉;無力只是你身體比較虛弱引起的,和白細胞減少沒有直接的關系,建議:加強營養,治療腹瀉,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胡思亂想。
6、化驗單上白細胞很少 醫生讓做骨髓穿刺術 為什麼?
化驗單上紅細胞和血小板是多少?如果只有一次白細胞異常,建議可以一周後復查,有可能存在一定誤差。如果多次復查仍低,或血常規中其他結果也有異常,你很有必要做個骨穿。目的為了排除一下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引起的血常規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