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穿刺後遺症

骨髓穿刺後遺症

發布時間:2020-03-22 22:06:18

1、白細胞一直比較高要做骨髓穿刺,請問會不會有什麼後遺

在正常情況下,骨髓穿刺一般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而且為了診斷骨髓增生性疾病,也必須進行骨髓穿刺,進行骨髓檢查才能確診或者鑒別診斷,因此建議積極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或檢查。

2、做骨髓穿刺疼嗎?

做的時候要打麻葯,穿進去抽吸骨髓的瞬間會有一點疼,之後就不疼了的.不要怕.做了之後2個多小時的汽車回家是可以的,不會疼的.

3、骨髓穿刺手術會有後遺症么

一般來講,骨髓穿刺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但骨髓穿刺同時靜脈取血畢竟有所不同,廣義上講骨穿也屬於創傷性檢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國所用骨穿針均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在操作過程中發生穿刺意外情況。在選擇某些特殊部位進行骨穿時,如胸骨穿刺等,應請有經驗的醫師操作。

4、做骨穿有什麼後遺症

沒有什麼嚴重後遺症,創傷很小,不影響正常生活。

5、骨髓穿刺影響大腦

現在骨髓穿刺已是醫學上最常用的必要檢查之一,技術已經很成熟,基本上沒有什麼並發症和後遺症,也不會對大腦有啥影響,所以兄弟,請放心吧!

6、我聽人說直接穿刺抽骨髓會有留後遺症的可能。究竟會有後遺症嗎?

骨髓是人體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一般來說都不會去抽骨髓,但是有時候也會不可避免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比如說某些重大的疾病,就比如說白血病就需要抽骨髓治療,抽骨髓有多疼,自然就不必多說了,但是除了身體上的疼痛以外抽骨髓還會帶來一些後遺症,影響身體的健康,所以大家在做手術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了抽骨髓的弊端。

一、不會致疾

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骨髓不僅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骨髓穿刺活檢術不僅可以保持骨髓結構,而且通過塗片細胞形態的檢查分析,便於病理診斷,對骨髓纖維化、惡性腫瘤累及骨髓者和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骨髓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只要您按正規安全的途徑抽取,不造成感染一般是不會對身體的造成影響。如果骨髓檢查沒有異常,身體條件允許的話是可以進行捐贈骨髓的。捐贈者當晚需住院接受觀察,翌日便可以出院。部分捐贈者術後會有穿剌部位酸痛,但大部分捐贈者休息3-5天便可恢復正常工作,一般健康者在十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抽的骨髓量。骨髓捐贈不會有後遺症或並發症,更不會致疾。

二、局部出血

由於在手術過程中要用骨髓穿刺針進行抽取,所以可能會接觸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導致穿刺到其它部位,然後出血,進而會危及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手術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三、部位感染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不會遭到感染,但是如果醫生在手術過程中也會遭到細菌的破壞,致使將細菌攜帶到人的體內,細菌就會在身體裡面滋生,然後受到感染,所以在手術時要注意自己的環境以及術後的恢復情況。

以上就是我對於骨髓穿刺後的副作用的一點兒總結,相信給廣大患病群眾帶來了一定的醫療常識。

7、背部骨髓穿刺有後遺症嗎?

一般是不會有後遺症的,骨髓穿刺是正常的檢測方法,出現意外的可能很小,做檢查的時候可以和當地醫生多做溝通,要相信醫生。
希望能夠幫到你

8、做骨髓穿刺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如題 謝謝了

骨髓穿刺的目的是為了抽取骨髓液進行檢驗,是診斷造血系統疾病的一種方式,常用以診斷各類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轉移性癌腫等疾病。也可用作敗血症的骨髓細胞培養,尋找骨髓中黑熱病小體、瘧原蟲等。當醫生建議進行骨髓穿刺檢查時,往往有些病人因擔心骨髓穿刺會傷害身體,而不肯作。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成人骨髓平均重量大約2600克左右,骨髓穿刺僅抽取骨髓液0.2毫升,對人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骨髓的再生能力很強,骨髓液被抽出後,馬上會促使新的骨髓生成。醫生穿刺結束覆蓋無菌紗布後應按壓 5-10 分鍾以防止局部出血。穿刺後兩日內局部不要清洗。骨髓穿刺操作簡單穿刺時除稍有局部不適外對人體沒有其他任何影響也不會引起後遺症。因此不會傷害身體,所以不必精神緊張。祝身體健康!
滿意請採納

9、骨髓穿刺是干什麼呢?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 1.穿刺部位選擇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④腰椎棘突:位於腰椎棘突突出處,極少選用。5.2歲以下嬰幼兒選擇脛骨粗隆前下方。 2.體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卧位。髂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卧位。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適當放長,胸骨柄穿刺約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於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 5.用乾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栓退出1cm,拔出針芯,接上注射器,用適當力度緩慢抽吸,可見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於玻片上,由助手迅速製作塗片5~6張,送檢細胞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6.如需作骨髓培養,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進針太深或太淺,針尖未在髓腔內,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插入針芯,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稍加按壓,用膠布加壓固定。 注意事項 1.穿刺針進入骨質後避免擺動過大,以免折斷。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進針,不可用力過猛,以防穿透內側骨板。 3.抽吸骨髓液時,逐漸加大負壓,作細胞形態學檢查時,抽吸量不宜過多,否則使骨髓液稀釋,但也不宜過少。 4.骨髓液抽取後應立即塗片。 5.多次干抽時應進行骨髓活檢</SPAN></p> 骨髓穿刺的意義貧血有很多原因,但我們最多見的是缺鐵貧。通常確診後採用葯物補鐵的方式治療。如果沒有好轉,說明可能是其他方面導致貧血,如:巨幼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有好多種。也可能是機體吸收鐵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為排除可能性,做骨穿是很必要的。通過骨穿可以看到骨髓中各種成分以及細胞的形態變化及組成變化。從而診斷具體的病因。骨穿不是為了證明白血病。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診斷手法。也很必要。骨穿」就是為了診斷的需要,用穿刺針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驗用。有些病人誤以為骨髓穿刺檢查抽取骨髓液會損害人體的精髓、傷及元氣,不願進行檢查,實際上骨髓檢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1ml左右,而人體正常的骨髓液總量約為2600ml,可見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總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況身體內每天還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另外患者往往認為骨髓穿刺檢查很痛苦、有恐懼感,其實這也是不必要的。 「骨穿」沒有任何危險,也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項檢查就難以確診。如果病情需要,應該毫不猶豫地去做,即使骨髓沒有任何病變,也是一大收獲,因為排除了血液疾病不僅可以免除精神負擔,同時還可以免除患者與家人接受不必要治療所受的痛苦與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10、脊骨骨髓穿刺的危害有哪些?

您好,骨髓穿刺沒有危害。
指導意見:
因為骨髓穿刺是在髂骨進行穿刺,而不是在脊椎抽脊髓,所以對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與骨髓穿刺後遺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