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印度大國夢已入骨髓

印度大國夢已入骨髓

發布時間:2020-08-25 11:56:32

1、驚覺相思不露 原來只因已入骨 什麼意思

夜間因夢中與情人幽會後分離而去而忽然驚醒,只因對伊相思濃濃,已入骨髓不能言表,故而匿於心底,自知不露

2、為什麼印度的大國夢註定無法實現

很簡單啊
1、它民族本性不夠踏實,耐性不足,印度人懶散隨意是出了名的
2、印度體制問題太嚴重,官僚體制,土地私有制,讓印度很多國家型工程根本沒法開展
3、印度好高騖遠,從不腳踏實地,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4、印度很多時候不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辦事,而是脫離實際情況,不從自己本身需求出發,貿然跟中國攀比,中國有什麼,它就要有什麼,中國有J10,那印度得有陣風,中國有J20,那印度得有T50,中國有遼寧艦,那印度得有維克蘭特號……總之就這個意思,所以它一直沒法真正走符合自己的路,始終被迫模仿別人,企圖追趕,但卻心有餘力不足。
5、最後是很關鍵的基礎問題,大國與否,能在聯合國說上話才是關鍵,能為自己國家牟利益,但聯合國五常都是二戰打出來的,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從戰火中走出來的,而印度呢,二戰中無論英國還是印度本地人,都沒怎麼抵抗就投降了,它沒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自然講話的聲音就要小得多。

3、印度大國夢的主要內容

成就大國是一國的基本權利,做大國夢本身沒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本文中的「印度大國夢」不含貶義,僅指印度對大國地位和大國威望的嚮往和追求,包括三部分內容:

(1)保持並強化印度在南亞地區的霸權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對南亞的界定遠遠超出印度次大陸,即「從西邊的波斯灣橫跨到東邊的馬六甲海峽,從北部的中亞各共和國直到南部的赤道」[1]。印度所界定的大南亞恰當地反映出印度人追求大國地位的心情。航母情結國產化

(2)印度要得到美俄中等國擁有的世界大國標志,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核國家的合法性、在重要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中的存在感。

(3)從印度精英的抱怨中看,印度人還要得到一種被其他大國認可的主觀上的滿足感。前總理瓦傑帕伊抱怨說:「每一個印度人,不管他是在國內還是在他鄉,始終相信印度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世界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個明顯的事實。」[2]

4、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什麼意思?出自於哪?

5、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什麼意思

意思:相思之情不露於表,實則思念已深入骨髓。

語出《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以「驚覺」為引,用「不露」來反襯相思之深,轉折得也自然妥貼,用以表達對愛人濃厚、深沉的真摯情感,十分恰當。

(5)印度大國夢已入骨髓擴展資料:

《牡丹亭還魂記》的積極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作者運用大膽的想像、藝術的誇張和曲折離奇的戲劇情節,將現實社會同陰曹地府統一起來,將人與鬼統一起來,從而塑造了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完成了反封建禮教的主題。

《牡丹亭還魂記》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高度統一,使《牡丹亭》成為後來文人學習、借鑒的一個典範。沈璨曾受湯顯祖的影響改編《牡丹亭》為《同夢記》。還有臧懋循的《牡丹亭》、馮夢龍的《風流夢》、徐日羲附《牡丹亭》等劇作,都是《牡丹亭還魂記》的續寫。

6、汝可知吾早已病入骨髓什麼意思?

「汝可知吾早已病入骨髓"翻譯為:你可知道我已經病到骨髓里去了嗎?

7、成就大國是一國的基本權利,為什麼印度的大國夢註定

其實目前的印度確實有凌駕於常任理事國之上的實力,印度擁有廣闊的國土和稠密的人口,潛力很大,近幾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印度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法國,直逼英國,而且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列世界第四,已經超過英法了,然而有一個短板卻是印度無法迴避的,如果印度想在聯合國擁有話語權,必須解決這一問題。

那就是印度的受教育程度,印度的科技的確很強大,先後完成了探測月球與火星的創舉,然而印度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卻普遍不高,盡管印度的IT業很發達,但是印度卻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不起學,這導致的是較低的全民素質和落後的工業,印度的精英分子十分願意去國外發展,人才的流失和教育的落後註定了印度無法成為世界大國。

與印度大國夢已入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