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分哪幾種類型?
◆ 疾病知識,醫學知識,臨床知識,健康科普知識,為您疾病康復提供幫助 根據血清中M 蛋白的特點,可將多發性骨髓瘤分8 種類型。 ( 1 ) IgA型:此型最多見,約佔全部多發性骨髓瘤的50 % - 60 % ,本型具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臨床表現。 ( 2 ) IgA 型:此型佔15%一20 % ,除具有與IgG 型類似的臨床表現外,尚有M 成分出現在α2 區,骨髓中有火焰狀瘤細胞、高膽固醇血症和髓外骨髓較多見等特點。 ( 3 )輕鏈型:此型佔15%一20 % ,瘤細胞僅合成和分泌單克隆輕鏈,不合成相應的重鏈,輕鏈相對分子量僅為23 000 ,遠小於{清蛋白相對分子量,故在血清蛋白電泳上不出現M 成分,而在尿中排出大量輕鏈(本周蛋白)。此型瘤細胞常分化差,增生迅速,骨骼破壞及腎功能損害較重,預後較差。 ( 4 ) IgD 型:佔全部多發性骨髓瘤的8 %一10 % ,此型除多發性骨髓瘤的一般表現外,還有以下特點:患者年齡較輕,多在50 歲以下;由於IgD 的正常含量很少,即使I 只D 含量升高至正常水平的200 倍時,血清蛋白電泳上也不顯示明顯的M 成分,因此診斷此型需依靠IgD 定量測定及免疫電泳,而不是依賴蛋白電泳;髓外浸潤多見;本周蛋白尿多見;骨質硬化相對多見。 ( 5 ) IgM 型:此型國內少見,除具有多發性骨髓瘤的一般表現外,因為其相對分子量巨大,故易引起高勃滯血症。 ( 6 ) IgE型:此型罕見,血清中ige含量很高(45 一60 g/L ) , 輕鏈多為λ鏈。溶骨性病變少見,外周血中漿細胞增多,可呈現漿細胞白血病圖像。 ( 7 )雙克隆或多克隆型:此型少見,約佔1 %。雙克隆常為IgM 與IgG 聯合,或IgM 與IgA聯合。雙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輕鏈多屬一種類型即λ鏈或K 鏈,偶可為兩種輕鏈既有λ鏈又有K 鏈。多克隆者罕見。雙克隆即可來自單一克隆漿細胞,也可來自兩個克隆的瘤細胞分泌。 ( 8 )不分泌型:約佔1 %。此型有多發性骨髓瘤的惡性漿細胞增生、骨質破壞、骨痛、貧血、易感染等典型表現,但血清中無M 蛋白,尿中無本周蛋白,因為瘤細胞不分泌免疫球蛋白。應用免疫熒光法可進一步分為不合成型和不分泌型,前者瘤細胞內無免疫球蛋白合成,後者瘤細胞內有免疫球蛋白合成但不能分泌出來。 來源:浙江省醫學會資料提供,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2、多發性骨髓瘤一期二期三期有何區分
你好,多發性骨髓瘤是發生在骨髓漿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臨床上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分為三期,分期越大說明病情越嚴重。對於你說的情況,如果有多發性骨髓瘤的表現,就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化療葯物進行治療。
3、單發性骨髓瘤是怎麼得的
單發性骨髓瘤是較多發性骨髓瘤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屬骨髓瘤的一種。臨床表現繁多,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但致病機理不詳
4、原發性和多發性骨髓瘤有什麼區別
原發性骨髓瘤約占骨髓瘤的3%。病變僅侵犯骨骼的某個局部部位,產生局部疼痛。多數患者無貧血、高血鈣及腎功能不全。約1/4患者血清或尿中的M蛋白含量較一般低(<15g/L)。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不受抑制。骨髓未侵及的部位漿細胞數不增多。診斷依靠局部的組織學診斷證實,X線檢查可有局部骨骼變化,但無全身性骨骼破壞。局部病變治療後,血清及尿M蛋白消失。
多發性骨髓瘤並發症
1、腎病:
腎臟損害是MM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MM患者常有蛋白尿、鏡下血尿、低蛋白血症、水腫以及腎功能不全、貧血等表現,易與「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混淆,而被誤診。
鑒別腎臟疾病(腎炎、腎病等)與MM並不困難,關鍵在於臨床醫師能否想到MM的可能性。如果臨床醫師想到MM是引起腎臟損害的疾病之一並保持警惕,尤其遇到老年患者有腎臟損害的同時還有骨骼疼痛或與腎功能不全並不平行的貧血(腎性貧血與腎功能不全程度平行)時,進行有關MM檢查如骨髓穿刺和 (或)骨髓活檢、蛋白電泳和(或)免疫電泳、骨X線檢查等,即可發現有無骨髓瘤細胞、M成分、溶骨性損害,而確定或排除MM。一般而言,當出現腎臟損害時,MM已不處於疾病早期,進行上述檢查當可明確診斷而避免誤診。
2、.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
此病的特點是血清中出現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骨髓中有淋巴漿細胞樣細胞(lymphoplasmacytoid cell)增生、浸潤。
以上向大家講解了骨髓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大家若是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防患於未然。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是最佳治療時期,大家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5、多發性骨髓瘤分幾期
根據病人腫瘤負擔,目前臨床常用兩種分期方式:Durie-Salmon分期體系以及國際分期體系(ISS)均可用。Durie-Salmon分期是一直沿用到現在的多發性骨髓瘤的基本分期方法,它把多發性骨髓瘤共分Ⅰ期、Ⅱ期和Ⅲ期。在第Ⅰ期時,病人往往還沒有出現貧血,血色素正常(血紅蛋白>100g/L),骨質破壞並不明顯。但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已經增高,包括IgG和IgA都增到到一定的數量(M–成分水平IgG<50g/L,IgA<30 g/L,尿輕鏈<4g/24h)。第Ⅱ期既不符合Ⅰ期又不達Ⅲ期,屬於介於二者之間。第Ⅲ期時,病人血色素基本小於85g/L,已經出現貧血,有明顯的骨質破壞。此外,病人的IgG和IgA的水平更高(M-成分水平:IgG>70 g/L,IgA>50 g/L,尿輕鏈>12g/24h)。
(1) 以上是Durie-Salmon分期,在它的分期內,根據腎功能損害情況每期又分為A組和B組。如果病人血肌酐小於2.0 mg/dL,表明腎功能正常,為A組;如果病人血肌酐超過2.0 mg/dL,表明腎功能不正常,為B組。在B組中,如果腎功能基本喪失,血色素小於85g/L並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骨質破壞,一般診斷為3B期。
(2) 除了Durie-Salmon分期外,國際分期體系(ISS)分期也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分期方法。國際分期體系(ISS)分期有兩個指標,分別是血清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根據血清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情況把多發性骨髓瘤分為三期。
6、單一型骨髓瘤好治嗎?只是在左腿坐骨處查出有一個瘤,是骨髓瘤,按壓,摸都不疼,只是在活動的時候感覺里
單一型骨髓瘤遲早會發展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病灶,但不久就是發展的全身,最終發展為多發性骨髓瘤,就算是使用萬珂也沒有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病情的發展速度只能看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好一些的能延緩幾年,差的,有些人很快就會發生轉變。
7、輕鏈型骨髓瘤的特點及
分型是對醫生起作用的,用來評價預後。多發性骨髓瘤的各個分型的治療是一樣的。在家治療的常用葯物有馬法蘭,反應停等。要經常檢查血液MM指標,血和尿的輕鏈,白蛋白和球蛋白之比,血紅蛋白,骨穿都可以看出病情是否進展。多發性骨髓瘤病友互助協會http://mm-bukepa.org/_daifumd/dochome/html/226/thread_50721.
8、多發性骨髓瘤LAM輕鏈正常值
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κ鏈:λ鏈約為2:1,單看一個值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其他疾病也會引起數值升高。
[參考值]
血KAP598~1329mg/dl;LAM280-665mg/dl
尿KAP<5.1mg/dl;LAM<5.0mg/dl
[臨床意義]Ig的分子結構分為重鏈和輕鏈兩部分,五類Ig的重鏈不同,而輕鏈只有兩型,即κ型和λ型。κ型多於λ型,約為2:1。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出現的異常M蛋白,由於是單克隆惡性增生,所以只為單一型輕鏈增多,即κ增多或λ增多,故測定血或尿中的輕鏈對MM的診斷、分型及病情監測有重要意義。如患者血或尿中出現單一型輕鏈異常增多,而另一型往往減少,破壞了κ/λ二2:1的比值,則應高度懷疑MM的可能。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腫瘤、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血中輕鏈也可增多,但一般均表現為κ、λ同時增多;腎病、自身免疫病、糖尿病等患者尿小也可出現κ、λ同時增多。
9、多發性骨髓瘤分哪些型?是如何區分的?
根據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分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不同,可以把多發性骨髓瘤分為以下8型:IgG型,IgD型,IgA型,IgE型,IgM型,輕鏈型,雙克隆型和不分泌型。其中輕鏈型又根據分泌的輕鏈的種類分為κ,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