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案T、TD、MP、MPT、R、RD、MPR具體是指的哪些葯物?
T:反應停(沙利度胺) TD:反應停+地塞米松 MP:馬法蘭(美法侖)+強的松 R :雷利度胺(來那度胺) RD:來那度胺+地米 MPR不知道了
2、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案【多發性骨髓瘤】
你好!資料比較簡單。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主要依據其分期、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及腫瘤細胞的遺傳學改變等檢查結果來選擇。沒有哪個方案最優,我們一般在綜合評價後對病人進行個體化治療,即選擇最適合的方案。目前我院可提供免費的細胞遺傳學檢查(其他單位一般不開展這些檢查)。
我們對多發性骨髓瘤有豐富的治療經驗,是目前國內少數幾家治療該病最好的單位,如有條件,可到我院進一步診治。
患者較年輕,建議積極治療。
(邱錄貴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多發性骨髓瘤dvd方案緩解率是多少
DVd(T)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17例臨床療效分析
更新日期:2016-02-09 瀏覽次數:259
摘 要:目的:觀察脂質體阿黴素(PLD)聯合長春新鹼(VCR)、地塞米松(Dex)土沙利度胺(Thai)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療效及毒副反應。方法:17例初治或復發難治MM患者接受DVd(PLD 40
【題 名】DVd(T)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17例臨床療效分析
【作 者】王亞非 安剛 徐燕 鄧書會 鄒德慧 王迎 趙耀中 邱錄貴
【機 構】中國醫學科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 血液病醫院 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津300020
【刊 名】《臨床血液學雜志》2009年 第2期 117-119頁 共3頁
【關鍵詞】多發性骨髓瘤 脂質體阿黴素 沙利度胺
【文 摘】目的:觀察脂質體阿黴素(PLD)聯合長春新鹼(VCR)、地塞米松(Dex)土沙利度胺(Thai)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療效及毒副反應。方法:17例初治或復發難治MM患者接受DVd(PLD 40mg�9�9m^-1 d1、VCR 2 mg d1、Dex 40 mg d1~4)或DVdT(PLD及VCR用法用量同上,Dex:40mg,d1~4、d9~12;Tha1:100mg,d1-21)治療,按照EBMT標准評價療效、WHO標准判斷毒副反應。結果:①17例患者共完成了34個周期的治療,總有效率(ORR=CR+nCR+VGPR+PR)為58.8%,與國外文獻報道接近,與歷史上我院採用的VAD及其類似方案相比療效也接近。②採用DVd方案治療的11例患者的ORR為4/11(36.4%)。其中6例初治患者的ORR為2/6(33.3%)。採用DVdT方案化療的6例患者均為初治病例,其ORR為6/6(100%)。對於初治患者,DVdT方案的ORR顯著好於DVd方案。③多數治療相關毒副反應為1~2級且可耐受。17例患者中有13例在接受DVd(T)化療前心電圖或心臟B超示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或左室舒張功能降低,但均未因化療增加心臟毒性。DVd組與DVdT組的毒副反應接近。結論:DVd方案具有較好的耐受性,適當延長Dex用量並加入Thai可以在不增加化療相關毒性的同時顯著提高DVd方案療效。
4、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簡稱MM)是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一種惡性腫瘤。由於
骨髓中有大量的異常漿細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壞,又因血清中出現大
量的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現本周氏蛋白,引起腎功能的損害
,貧血、免疫功能異常。 MM起病徐緩,早期可數月至數年無症狀。出
現臨床症狀繁多,常見貧血、骨痛、低熱、出血、感染、腎功能不全,
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髓組織浸潤、M球蛋白比例異常增高,從而導致
肝脾淋巴結腫大、反復感染、出血、高粘綜合征、腎功能衰竭等。
MM的發病年齡多見於中年和老年,以50-60歲之間為多,男性多
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2:1。MM在所有腫瘤中所佔比例為1%,占血液腫
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為0.5-1年,經治療後生存期明顯延長或長
期「帶病生存」。
【病因】
迄今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的病因有電離輻射、接觸工業或農業毒物,與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
有關,還可能與遺傳有關,以及與IL-6等細胞因子有關。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倖存者中,骨髓瘤的發病
率與死亡率均有增加。本病可發生於慢性骨髓炎、腎盂腎炎、結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基礎上,因為長期慢性感染可表現為淋巴-網狀系統增生,自身免疫反應及高丙種球蛋白血症。
【分型】
1.一般分型,可分為5型:(1)孤立型;(2)多發型;(3)彌漫型;(4)髓外型;(5)白
血病型。
2.根據免疫球蛋白分型
(1)IgG型:多見,佔50%-60%,易感染,高鈣血症和澱粉樣變較少見。
(2)IgA型:佔25%,高鈣血症明顯,合並澱粉樣變,出現凝血異常及出血傾向機會較多,預後
較差。
(3)IgD型:很少見,僅佔1.5%,瘤細胞分化較差,易並發漿細胞性白血病,幾乎100%合並腎功
能損害,生存期短。
(4)IgM型:少見,易發生高粘滯血症或雷諾氏現象。
(5)輕鏈型:佔20%,80%-100%有本周氏蛋白尿,易合並腎功能衰竭和澱粉樣變性,預後很差
(6)IgE型:很罕見。
(7)非分泌型:佔1%以下,血與尿中無異常免疫球蛋白,骨髓中漿細胞增高,有溶骨改變或彌
漫性骨質疏鬆。
【臨床表現】
MM起病徐緩,可有數月至十多年無症狀期,早期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繁多,主要有貧血、骨
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症狀:
(一)MM瘤細胞浸潤表現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
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早期出現的症狀,約佔70%,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
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血小板減少,出血症
狀多見、皮膚粘膜出血較多見,嚴重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浸潤 肝、脾輕度、中度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
4.其他症狀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後期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二)骨髓瘤細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狀
1.繼發感染 感染多見於細菌,亦可見真菌、病毒,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
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可見。
2.腎功能損害 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
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3.高粘滯綜合征 約為2%-5%發生率,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多
見於IgM型MM。
4.澱粉樣變 發生率為5%-10%,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三)漿細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漿細胞數大於20%,肝脾腫大,白細胞數大於15×109/L,則為
漿細胞白血病。
體征: Ⅱ、Ⅲ期病人見貧血貌,瞼結膜蒼白,有或無淋巴結腫大
,心率增快,肝脾輕、中度腫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壓痛,或
骨局部觸及骨腫塊,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見皮膚瘀點瘀斑,伴肺
部感染時,常有濕啰音。
常見並發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腎功能衰竭、
病理性骨折。
【診斷標准】
1.骨髓中漿細胞>15%,並有異常漿細胞(骨髓瘤細胞)或骨髓活檢為漿細胞瘤。為主要的診斷
依據。
2.血清中出現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
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現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輕鏈,輕鏈排出>1g/24小時。
3.無其他原因的溶骨病變或廣泛性骨質疏鬆。
【常規治療】
(一) 化療 一般採用各種聯合化療方案,初治病人可以選用各方案;在化療取得完全緩解後,
用VCAP、MEPP方案。 MM聯合化療方案.MM患者多年老體弱,全身情況差,過分化療並無益處。
(二) 對症治療
1.感染 細菌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2.高鈣血症 增加補液量,多飲水使尿量每日>2000ml,促進鈣的排泄。
3.高尿酸血症 大量補液,口服或靜脈注射碳酸氫鈉,別呤醇100ml/次。
4.貧血 可運用雄性激素。
5.腎功能衰竭
(三) 放射治療 能使腫塊消失,解除局部疼痛,照射200-300cGy骨痛可以減輕。
(四) 干擾素 大劑量α-干擾素能抑制骨髓細胞瘤的增值。臨床應用干擾素聯合化療的方法治
療本病,能提高化療化療的完全緩解率。用法:(3~5)×10,6單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用4-6周.
【預後與轉歸】
多發性骨髓瘤的預後,未經治療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位6個月,化療後的中位生存期為3年。經綜合
治療後中位生存期可達到5-10年,甚至更長。生存期與年齡,分型,分期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目前影響MM預後的因素有:
(1)漿細胞標記指數;
(2)β2-漿細胞幼稚程度;
(3)微球蛋白水平;
(4)血漿中IL-6效價,可溶性IL-6受體水平;
(5)血漿乳酸脫氫酶水平;
(6)C反應蛋白水平
(7)患者年齡;
(8)血漿單克隆蛋白含量;
(9)胸腺嘧啶核苷激酶水平;
(10)是否能避免多葯耐葯現象的出現,如「活性植物療法」的使用及植物葯物應用。
【難點與對策】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進展性的疾病,應用化療治療取得緩解後,大多數病人都會復發,且一部分
病人對原先的化療葯物產生了耐葯,加大劑量並不能使患者再次獲得緩解,反而容易對骨髓產生抑制
,並發感染,或出現肝功能損害,疾病終末期的病人,貧血進行性加重,出血,腫瘤細胞增長加快,
多部位的溶骨性改變,出現腎功能衰竭,此時患者對化療反映很差,生存期只有幾個月。故關於本病
的多葯耐葯,尋求新的有效葯物,延長緩解期,延緩疾病的進展,以及如何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等一
系列問題成為我們治療上的難點。
難點之一:關於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診斷問題
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表現復雜,誤診率很高,患者就診時的主訴
各不相同,首診的科室較多,臨床醫生常常錯誤的根據單一的症狀而診
斷為某一病,引起誤診,文獻中綜合統計2547例MM誤診率高達69.1%。
另外實驗室檢查中,某些特異性檢查陽性率不高,這也是一個原因。故
臨床醫生應該對40以上病人出現不明原因腰痛,骨關節疼痛或骨質疏鬆
,不明原因貧血,蛋白尿,以及反復腹部感染,引起高度重視並做相應
的檢查,如血尿免疫電泳,骨髓穿刺檢查,以及頭顱,骨盆等部位X線
攝片。從而提高早期診斷率,減少誤診率,對延長生存期有很好的作用
難點之二:關於難治性或復發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問題 多發性骨髓瘤易出現對多種化療葯物耐
葯即所謂的多葯耐葯(MDR),一旦出現MDR,增加了治療難度,MDR是提高骨髓瘤患者治療效果的最顯
著障礙。由於MDR的存在,使MM成為難治性或復發性MM,這類患者的治療非常棘手。治療對策包括採用
積極的中醫葯治療。中醫葯治療可貫穿於MM治療的全過程,臨床研究表明,活性植物葯材對MM的有效
治療是通過多靶點、多層面而達到治療效果。而對植物葯材有效的病例很少出現耐葯現象,有些學者
認為,對MM的治療植物葯材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有著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獨特療法】
我院運用腎、脾、骨髓三經同治的「非輸血非化療免疫平衡療法」,結合現代高科技的基因療法
成功的研製出「龜鹿生血湯」、「再障1-8」、「犀角地黃素」、「青黃散」、「血小板特效1號」系
列化方劑;打破了白血病靠化療,貧血靠輸血的傳統療法,以見病思源,治病求本、標本兼治等理論
,採取獨特的配方興奮骨髓,運用「清毒換髓法」和「活血化瘀法」「基因療法」三聯法改善骨髓造
血微環境與微循環,恢復造血幹細胞功能,誘導不正常的幼稚細胞分化凋亡,使造血幹細胞有一個理
想的生存環境而恢復功能,血象逐步恢復正常。而針對臨床上白血病前期病變即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的早期症狀不典型或根本無明顯和體征提出了,清髓生血「的理論,清理骨髓毒素,糾正骨髓病態造
血,刺激骨髓造血,同時結合」扶正祛邪「的治療方法,使「扶正不留邪,邪去不傷正」有效地防止
了MDS向白血病的進一步惡化。再障是骨髓勞損造成的生血功能障礙,而腎為先天之本,精血之臟,腎
精虧損,則骨髓不充,髓虛則精血不能復生,但單純補腎往往效果不好,這是因為脾腎有先後天依賴
關系,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既所謂先天滋後天,後天養先天,在補腎的同時加用建脾葯如黃芪,白術
,甘草,茯苓等其療效更加明顯。我們在臨床中還發現活血化瘀葯具有改善造血微環境和調節免疫作
用,能清除髓海瘀阻而有利於血細胞的再生,既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在應用補腎建脾葯效果不佳而又
無明顯出血傾向的病例,加用活血化瘀葯往往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
【典型病例】
許文君,女, 63歲,福建省廈門市,郵編:361012。
患者1999年2月份因「腰骶、右髖部疼痛伴乏力二月余,加重並胸悶氣短3天」之主訴經廈門市醫
院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其後進行放化療獲部分緩解,六次化療後效差,骨髓造血受抑嚴重,白
細胞在0.7~2.1×109/L 間變化,疼痛部位增多且加重,體質下降、厭食、夜難寢。家屬考慮到化療
只能降低瘤細胞,停後易復發且老人身體已被催垮,胃腸反應重的現實情況。於2000年1月經治癒患者
介紹來我院就診時全身呈遊走性刺痛,腰骶部疼痛劇烈,強迫半卧位,服「曲馬多」疼稍可減輕。重
度乏力、四肢沉困、心悸、氣短、咳嗽、胸悶、盜汗,食納差,腕脹,小便色黃,夜尿頻,心煩、多
夢、口乾思飲,午後至夜間體溫37.3~38.9℃。血象:WBC2.9×109/L、RBC 2.44×1012/L、
HGB62g/L、PLT69×109/L。胸部X線檢查:左側胸腔積液。原病理切片:小細胞肉瘤(漿細胞瘤)(骶
尾骨病灶組織高惡度性)。ECT:骶尾部、髂骨、腰L4-5椎體、左側4-6前肋多部位骨質穿鑿、疏鬆樣
低密度破壞灶。診斷:多發性骨髓瘤(IgG型),中醫診斷:骨痹 懸飲. 患者診斷明確,多次化療
後已對放化療產生耐葯,毒副作用蓄加,正虛愈損,脾失健運、肺失宣降,痰濁形成,痰濕瘀阻,出
現骨髓嚴重受抑、胸腔積液、疼痛出現。經我院博士專家組會診後給予「中葯+基因療法」特殊治療半
月時腰骶部疼痛明顯減輕,胸肋部疼痛消失,胸水減少,胸悶氣短、咳嗽盜汗現象基本消失,食慾增
加,精神及夜休好轉,一月時查血象:WBC4.2×109/L、HGB108g/L、PLT103×109/L、N67%,L31%,
X線胸片示:左側胸腔積液消失。第二療程治療中機體全面好轉。第四療程結束仍持續完全緩解,停止
化療,ECT示「原多部位骨質破壞灶骨密度基本恢復性改變」,患者自我獨立生活,無任何不適症狀。
階段性鞏固後,患者至今如常人生活,獲臨床治癒。
戴勛,男,19歲,山西省運城市人。郵編:044000。患者於1999年2月份因「骶尾骨,雙足部疼痛,麻
木伴乏力兩個月,加重並胸部,腰部疼痛半月」經過山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其
後進行放化療,數次化療療效不佳,骨髓造血受抑制嚴重,。2004年一月經介紹來我院就診時,全身
呈遊走性刺痛,腰骶部疼痛加重,半卧位,負重時加重,服「曲馬多」時稍減輕。心悸,氣短,咳嗽
,胸悶,盜汗,食慾差,尿液色黃,夜尿頻,多夢。查血象:WBC2900,Hb62克/L。胸部X線檢查:左側
胸腔積液。原病理切片:小細胞肉瘤(漿細胞瘤),ECT:骶尾部,髂骨,腰L4-5椎體,左側4-6前肋多
部位骨質破壞灶。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並發胸腔積液,給予中葯治療一月後原腰部疼痛明顯減輕,
胸肋部疼痛消失,胸悶氣短,咳嗽盜汗現象基本消失,食慾增加,精神好轉。2月9日血象:
WBC4200,Hb108g/L,N67%,L31%,X線胸片示:左側胸腔積液消失。三個月後ECT示「原多部位骨質破壞
灶骨密度大多數恢復性改變「。患者自我獨立生活,無任何不適症狀。階段性鞏固後,患者至今如常
人生活,臨床治癒。
5、mm家屬咨詢【多發性骨髓瘤 】
應該認為腎臟有問題,多是由於MM 所致,可以考慮腎穿刺明確是否存在澱粉樣變等。
(蘇州第一人民醫院柴華旗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多發性骨髓瘤的化療方案哪個好?
(一).傳統化療方案:馬法蘭和環磷醯胺對骨髓瘤細胞化療療效較好,但單葯療效不如聯合化療。馬法蘭常由腎臟排泄,且易損傷造血幹細胞。故若有腎臟病變或准備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者,應盡量避免含此葯的方案。常用以下化療方案:1.VAD方案:V(長春新礆):0.4mg/d,靜注,第1~4天;A(阿黴素)9mg/m2.d,靜注,第1~4天;D(地塞米松)40mg/d,靜注或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一療程。多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骨髓瘤的治療,有效率達30%左右。由於此方案有腎臟病變也可應用,不損傷造血幹細胞,對初發骨髓瘤患者有效率達60%,故得到廣泛應用。2.M2方案:長春新礆1.2mg/m2,靜注,第1天;卡氮芥20mg/m2,靜注,第1天;環磷醯胺400mg/m2,靜注,第1天;馬法蘭8mg/m2.d,口服,第1~4天;強的松20mg/m2.d,第1~14天。間歇5周重復1療程。初發骨髓瘤患者有效率達60-80%。3.MP方案:馬法蘭(M)5mg/m2.d,口服,第1~7天;強的松(P)40mg/m2.d,第1~7天。既往此方案被作為骨髓瘤治療的金標准方案,但由於強度較弱,僅用於年老體弱的患者。有效率達55-60%。(二)新的靶向治療葯物及方案:1. 反應停(又名沙利度胺,T):具有調節免疫和抗血管新生作用,用於本病治療單葯有效率30%左右。劑量為100-200 mg/d,2. 蛋白酶體抑制劑(Velcade Ps 341或萬珂):2003年5月美國FDA批准用於臨床, 2008年6月美國FDA批准萬珂作為MM一線治療葯物。Velcade通過抑制內源性核因子KB(NF-KB誘導MM凋亡),下調MM細胞與基質細胞表達的粘附分子進而減少細胞因子抑制耐葯。主要副作用為頭暈、便秘、手腳麻木等臨床表現。硼替佐米1.3 mg/m2靜脈注射d1、4、8、11,年齡大於75歲,或周圍神經病變等副作用不易耐受時,可減量為1.0 mg/m2靜脈注射d1、4、8、11,或1.3 mg/m2靜脈注射,每周一次,4次一療程。3.. 雷利度胺(R):是繼沙利度胺後新一代調節免疫和抗血管新生作用。為口服制劑,可用於MM的誘導、鞏固及門診維持治療。劑量為10-25mg/天。傳統化療方案治療MM完全緩解(CR)率小於10%,新的靶向治療葯物組成的化療方案CR率大於10-40%。組成的新的化療方案如下: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CTD(環磷醯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TAD(沙利度胺++阿黴素+地塞米松)CAD(環磷醯胺+阿黴素+地塞米松)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AD (硼替佐米+阿黴素+地塞米松)DVD(脂質體阿黴素+長春新鹼+地塞米松)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MPT(馬法蘭+潑尼松+沙利度胺)MPV(馬法蘭+潑尼松+硼替佐米)RD(雷利度胺+地塞米松)RAD(雷利度胺+阿黴素+地塞米松)VRD(硼替佐米+雷利度胺+地塞米松)
7、多發性骨髓瘤治療DVD(T)方案咨詢
這個方案的療效比萬珂還是要差一些的。如果不能用萬珂,這個也不錯了,對腎臟也沒有什麼傷害。長春新鹼有些神經毒性,地塞米松劑量太大會增加感染機會。病人只有50歲,目前病情也比較重,建議在3、4個化療後如果療效顯著,可以做自體幹細胞移植。但這種病難以治癒。輔助中葯也是可以的。
回復專家:北京協和醫院-血液內科-庄俊玲主治醫師
8、多發性骨髓瘤化療方案
方案很多:
MP,VA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M2
9、MM的治療方案【多發性骨髓瘤】
萬珂療程過多經常出現周圍神經痛,且沒有特效治療方法,症狀常超過一年。無論沙利度胺還是雷那度安均可能加重神經病變,而長期使用地塞米松對老年人無益,我們的經驗是干擾素加化療。
(常乃柏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