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症

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症

發布時間:2020-08-25 00:31:14

1、骨髓穿刺有何危害?

適應症

骨髓穿刺術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手術效果。

方法:

1.選擇穿刺部位:

1)骼前上棘穿刺點,位於髂前上棘後1-2cm,該部骨面較平,易於固定,操作方便,無危險性;

2)骼後上棘穿刺點,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穿刺點,胸骨柄或胸骨體相當於第1、2肋間隙的位置,胸骨較薄(約1.0cm左右),其後方為心房和大血管,嚴防穿通胸骨發生意外;但由於胸骨骨髓液含量豐富,當其他部位穿刺失敗時,仍需作胸骨穿刺;4)腰椎棘突穿刺點,位於腰椎棘突突出處。

2.體位:胸骨或骼前上棘穿刺時,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卧位。骼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卧位。

3.常規消毒局部皮膚,術者帶無菌手套。鋪無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膚、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的長度上(胸骨穿刺約1.0cm、骼骨穿刺約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針向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保持針體與骨面成30-40度角),當針尖接觸骨質後則將穿刺針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肉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若穿刺針未固定,則應再鑽入少許達到能固定為止。

5.拔出針芯,接上乾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適當力量抽吸,若針頭確在骨髓腔內,抽吸時病人感到一種輕微銳痛,隨即有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為宜。如作骨髓液細菌培養,需在留取骨髓液計數和塗片制標本後,再抽取1-2ml。

6.將抽取的骨髓液滴於載玻片上,急速作有核細胞計數及塗片數張備作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則可能是針腔被皮膚或皮下組織塊堵塞或干抽,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帶有血跡時,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左手取無菌紗布置於針孔處,右手將穿刺針一起拔出,隨即將紗布蓋於針孔上,並按壓1-2min,再用膠布將紗布加壓固定。

注意事項:

1.術前應做出、凝血時間檢查,有出血傾向患者操作時應特點注意,對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與穿刺針必須乾燥,以免發生溶血。

3.穿刺針頭進入骨質後避免擺過大,以免折斷;胸骨穿刺不可用力過猛,以防穿透內側骨板。

4.抽吸液量如為作細胞形態學檢查不宜過多,過多會使骨髓液稀釋,影響有核細胞增生度判斷、細胞計數及分類結果。

5.骨髓液取出後應立即塗片,否則會很快發生凝固,使塗片失敗

2、骨穿和骨髓活檢痛嗎?算不算手術?需不需要住院?什麼情況下需要骨穿和骨髓活檢?

骨髓穿刺術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可以用於診斷白血病及其他血液方面的疾病等。你好,做骨髓穿刺查白是不需要住院的,可以在正規醫院檢驗科抽取骨髓做檢查。
單純的骨髓穿刺一般不需住院,不同醫院出結果時間不同,一般都得幾天的時間。
意見建議:骨髓穿刺是診斷許多血液系統疾病的金標准,能觀察白細胞偏低是否是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引起的。

3、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和適應症有哪些

骨髓穿刺(1)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很少,除重度血友病及一些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外,均可進行骨髓穿刺。應避開局部炎症或畸形的穿刺部位。(2)骨髓穿刺的適應症:①外周血細胞數量和質量異常者 如原因不明的或(和)難以診斷貧血、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缺乏、白血病、血小板減少、脾功能亢進、骨髓瘤、淋巴瘤、類白血病反應和類脂質代謝紊亂病等。②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結腫大、發燒、骨質破壞、骨痛、胸腔粘液、蛋白尿及腎臟受損(年齡較大者)、心包粘液、女性陰道出血、月經周期紊亂、男性陰莖異常勃起等症狀(應警惕白細胞細胞侵潤)。③需治療觀察或其它檢查:白血病治療觀察、骨髓細胞免疫學分型、遺傳學檢查以及骨髓細胞培養等。④惡性腫瘤呈骨髓轉移、結締組織病、寄生蟲病等。

4、醫學的四大穿刺是?

醫學的四大穿刺是:骨穿、腰穿、腹穿、胸穿 。

穿刺是一個醫學常用手術用語,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等。

不管是什麼「穿刺」,必然要刺穿皮膚及深面的相應組織,這就是「傷害」。即,穿刺屬於「有損檢查」項目。 如果醫生認為出於檢查的目的需要通過穿刺以直接檢查體內深層組織,以便得到對疾病的直觀的認識,便於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那麼,穿刺檢查就是「需要」的。


(4)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症擴展資料:

穿刺系統的劃分:

1、骨髓穿刺術

有髂嵴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用於血液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黑熱病的診斷。有出血傾向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2、淋巴結穿刺術

用於穿刺原因不明的淺表淋巴結,抽出液可做化驗和病理檢查。但惡性淋巴腫瘤和深在淋巴結不應穿刺檢查。

3、關節腔穿刺術

有肩關節腔、肘關節腔、腕關節腔、髖關節腔、膝關節腔和踝關節腔穿刺。穿刺後可抽液化驗,也可注入空氣造影和注入葯物治療。關節腔穿刺要求嚴格無菌,嚴防感染。適用於原因不明的關節病、關節腔腫瘤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穿刺

5、骨穿刺有什麼副作用

骨穿刺的基本資料樓主百度知道都可以了解了,我就不多說,截兩個給你看看。

基本概述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適應症:
1.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
2.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
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可作骨髓培養,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

本人因為嚴重的貧血做過一次骨盆處穿刺,算是一個小手術,所以一定要填知情單之類,上面列了一大摞可能發生的副作用,輕的如癒合有問題啊,傷口發炎啊,疼痛啊,重的就嚴重感染啦,骨頭壞死啦,甚至死亡(貌似醫院所有手術的副作用都有死亡一項)。但那個就真的是小手術,小得在檢查室裡面就完成了,過程大概15-30分鍾,痛就肯定痛的,而且是局部麻醉,你可以看到醫生在努力的在骨頭上打洞哦。

術後注意事項就是一個星期不能洗澡,傷口不能碰水,畢竟還是直達骨頭裡面的,癒合肯定比皮肉慢。

當然每個醫療行為都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打個吊針死人的事情現在常見得很,如果沒有風險那是騙人的,但如果不做骨穿刺,又沒辦法確診某些病情,所以,樓主如果是要做骨穿刺,還是好好跟主治醫生了解一下吧。

6、請問骨穿和腰穿的定義和區別是什麼??請詳細

定義:

1、骨穿

骨穿就是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診斷大多數白血病必不可少的手段。骨髓穿刺常選骨盆的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此部位骨性標志清楚,周圍無大血管及神經主幹,故安全性好。

2、腰穿

就是腰椎穿刺,系臨床常用的一種診療操作。可用於診斷中樞神經系統各種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脊髓病變、疑有顱內佔位病變、對診斷不明的神經系統疾病及氣腦、椎管造影等。

二、區別是作用不同:

骨穿是骨髓穿刺術的簡稱,人體全身骨骼絕大多數是「空心」的,其中充滿了骨髓,「骨穿」就是為了診斷的需要,現在臨床上很多病都做此檢查,如白血病,腫瘤,骨科的風濕股骨頭壞死等等,用穿刺針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驗用。

腰穿又叫腰椎穿刺,就是通過腰椎間隙穿刺測定顱內壓,並取出腦脊液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6)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症擴展資料

穿刺是一個醫學手術用語,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系統劃分為:

1、骨髓穿刺術

有髂嵴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用於血液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黑熱病的診斷。有出血傾向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2、淋巴結穿刺術

用於穿刺原因不明的淺表淋巴結,抽出液可做化驗和病理檢查。但惡性淋巴腫瘤和深在淋巴結不應穿刺檢查。

3、關節腔穿刺術

有肩關節腔、肘關節腔、腕關節腔、髖關節腔、膝關節腔和踝關節腔穿刺。穿刺後可抽液化驗,也可注入空氣造影和注入葯物治療。關節腔穿刺要求嚴格無菌,嚴防感染。適用於原因不明的關節病、關節腔腫瘤等。

4、血管穿刺術

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包括置入導管保留輸液)以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三處血管均可穿刺抽血。鎖骨下靜脈可穿刺後置入導管保留,做靜脈高營養治療。穿刺股動脈置入導管可做心、腦血管造影。

7、做骨髓是干什麼的

8、骨髓細胞檢查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各有哪些

你是問的骨髓穿刺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吧~~~~

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
一)適應證
1.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
2.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
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可作骨髓培養,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

禁忌證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與骨髓穿刺術的適應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