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造血過程

骨髓造血過程

發布時間:2020-08-24 20:55:04

1、捐獻骨髓什麼步驟

以下轉自造血幹細胞公益論壇。
造血幹細胞捐贈的流程

1、當有患者與您配型一致而需要您捐贈時,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會通過分庫的同志再一次征詢您的意願。如果您願意捐獻,接下來就要做一次高分辨的血檢,以確定配型確實無誤。

2、高分辨相和後將做一次全面的體檢,這是為了雙方的安全。

體檢項目:
內科系統:血壓、皮膚檢查、淋巴結檢查、心肺聽診、甲狀腺
輔助檢查: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
血液檢查:血常規、血型、乙肝兩對半、甲肝、丙肝抗體、巨細胞病毒抗體(IgG、IgM)、血糖、腎功能、肝功能、HIV抗體(酶標法)、梅毒螺旋體抗體

3、全部通過後將確定移植的時間、並注射動員劑

在移植前4-5天您將入住採集醫院,每天注射一針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是為了讓您體內的造血幹細胞被充分地動員起來(動員劑: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

4、採集造血幹細胞

到了確定患者移植的這一天,開始採集您的造血幹細胞。

採集方法:從您的手臂靜脈處把血引流到血液分離機中,對造血幹細胞進行富集,其餘的血液成份全部回輸給您,整個過程需要3-4個小時,然後您稍事休息即可。

採集的時間要根據患者和供者的體重來判斷。

一般根據患者的體重來確定您是需要進行一次還是兩次採集,假如患者是小孩,有時一次就可以滿足患者的需要。一般說來,100-150ml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就能挽救一個患者。採集好後要在24小時之內輸入患者體內。

5、定期隨訪並為捐獻者購買一年份健康保險。

對每位捐獻者均進行長期的隨訪,以保障捐獻者的健康,並建立我們自己的捐獻者臨床資料。在捐獻者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的10天、1個月、3個月、6個月之後,會安排血象檢查,並在1年、3年和5年後安排全面體檢。

保險由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提供,價值30萬。(期限是一年)

2、人體骨髓造血功能是怎樣被發現的?

盡管顯微鏡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標志著現代血液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發現和血細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幾千年來,無論是詩人、哲學家,還是醫生都將血液與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推測血液或是由於呼吸了大自然中的靈氣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華轉變而來,然而,他們並沒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來源。

應當說人類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們吃動物的骨髓,認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骨髓是由飲食水谷的精液與腎氣和合,滲入骨空後轉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補益腦髓。在西方,骨髓被認為是產生人體天然熱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亞說:「你的骨無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們似乎意識到骨髓與血液之間有某種聯系。在19世紀初,已有醫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補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紀中葉,骨髓產生血液的奧秘才分別由德國醫學家紐曼和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揭開。

紐曼曾在1868年10月10日出版的《醫學科學通報》上發表題為《關於骨髓在血液形成中的作用》的論文中,報道了骨髓中有大量的有核紅細胞,而有核紅細胞是血液中紅細胞,的前身,因此他推斷骨髓是紅細胞的生產基地。幾乎與此同時,義大利醫學家比佐澤羅也證實了有核紅細胞是無核紅細胞的前身,此外他還指出白細胞也是由骨髓細胞生成的。紐曼和比佐澤羅的發現立即引起了醫學界的極大興趣,許多醫學家開始進一步深入研究血液細胞的起源問題,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例如有人認為紅細胞是白細胞核瓦解的產物,也有人提出紅細胞是由原始細胞吞噬了血紅蛋白後形成的,還有人堅持紅細胞是在肝臟中形成的觀點。盡管這些認識現在看來都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當時正是這些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有力地推動了血液學研究的深入。

既然成熟的無核紅細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紅細胞轉變而來,那麼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也就是說有核紅細胞是怎樣變成無核紅細胞的呢?有人認為,實際上核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換了形式,而不再可見。而支持核消失的學者又分成兩派:以紐曼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紅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核被細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澤羅支持的一派則主張,核是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由於研究手段的限制,當時兩派都很難拿出足夠的證據駁倒對方,加之他們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這個爭論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顯微照相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人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研究結果支持比佐澤羅等人核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的觀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骨髓是製造血液細胞的大本營。骨髓每天可產生2000億個紅細胞;100億個白細胞和4000億個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層中的石油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保證一樣,骨髓是人體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3、骨髓是怎樣造血的

人的血液在哪裡製造在哪裡生成,這是讓許多人感到神秘又陌生的問題。其實人的造血器官和造血功能在胚胎時期就已逐步形成,隨著人體的發育和成長造血器官又在不斷變化。

4、人體造血的過程分幾期?

人體處於不同的時期,其造血器官有所不同。l一2個月的胎兒,其造血細胞來源於卵黃囊,故卵黃囊為其造血器官。2—5個月的胎兒,肝臟、脾臟、淋巴結開始造血,產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取代了卵黃囊的造血作用。胎兒從第5個月開始出現骨髓造血,胎兒後期出現胸腺造血。嬰兒出生後主要是骨髓造血,它能製造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種血細胞;脾臟、淋巴結及淋巴組織也造血,但只產生少量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成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骨髓是一種海綿樣、膠狀的脂肪性組織,封閉在堅硬的骨髓腔內。骨髓分紅髓(造血細胞)和黃髓(脂肪細胞)兩部分。骨髓造血在開始時分布在全身骨路,以後逐漸局限於顱骨、肋骨、胸骨、脊柱、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一部分,其他部位逐漸由黃髓所替代。黃髓不能造血

5、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程序?

捐獻造血幹細胞指南

怎樣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如果您的年齡在 18-45 周歲、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所在地紅十字會(資料庫省級分庫)聯系,或在當地的獻血車(站)報名。到指定地點抽取 6-8 毫升血液,經 HLA 分型檢驗後,把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華骨髓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這樣您就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了。

填寫「志願捐獻者同意書」時有什麼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第一、要准確詳實地提供個人的資料,如您的聯絡方式、住址、工作單位及電話、手機、電郵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通知我們。

第二、須詳盡地提供兩位不同住址親友的聯系地址和電話,以便在您的資料有變化時,能通過他們與您恢復聯絡。

捐獻造血幹細胞有報酬嗎?

我們建立資料庫的目的是滿足社會的需求,提倡向社會奉獻。捐獻造血幹細胞拯救生命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根據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宗旨和各國骨髓庫的慣例,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自願無償的。

何時能實現捐獻造血幹細胞?

18-45 歲,身體狀況符合獻血規定的人可以報名成為志願者。

你的資料入庫後,只有與患者的配型相合後,才能捐獻。這個等待時間最長到 55 歲。

獻血的同時就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

因符合志願者的健康條件與獻血者的相同;獻血的同時留取 6-8 毫升血樣很方便;特別是獻成分血的感受和過程與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基本相同。

為什麼需要體檢?怎麼進行體檢?

捐獻者的血樣一般是幾個月或是更長時間以前留下的,而且在抽血樣時也並未對志願者進行體檢,因而在配型成功後,需要對捐獻者進行體檢。一是為了保護捐獻者,保證其在身體不適時不去捐獻;二是為了對患者負責,不把帶有病毒的造血幹細胞捐給患者。

一旦確定捐獻以後,各省分庫將按照管理中心規定的體檢要求,安排捐獻者在指定的三甲醫院進行體檢。

■ 骨髓捐獻的步驟:

填寫中國血液在線骨髓捐獻志願者登記表;中國血液在線將把您的資料妥善保管並轉交給有關組織機構。
有關組織機構將安排您在適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HLA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檢測;
如果配型完全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您必須接受全身檢查;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細胞(總量為50~10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富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人體,完全無礙健康。

如何採集造血幹細胞?

由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通知捐獻者到指定的採集地點進行採集。體檢合格後,捐獻者應在採集中心連續四天注射細胞動員劑。之後才是進行採集。主要是通過細胞分離機將造血幹細胞從血液中分離出來,而其餘血液將從另一管道輸回捐獻者身體。一般說來, 100-150ml 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就能挽救一個患者。

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6、捐獻骨髓是怎樣的過程

骨髓抽取及骨髓幹細胞的分離純化:捐獻者在無菌條件下從髂後上棘進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l0~20 mL,置於肝素化的無菌離心管中,骨髓離心取出脂肪層.

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管是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還是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就是抽取骨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即造血幹細胞。
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幹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會因此減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http://engine.cqvip.com/asp/vipsearch.asp?Query=干細跑移植治療研究&Type=L

7、骨髓移植的過程是怎樣的

所謂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劑量化療或放療徹底摧毀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統,徹底清除白血病細胞後,植入健康的骨髓細胞,這些骨髓細胞在病人體內重新繁殖,達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統的目的,以期徹底治癒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過程較為復雜,但基本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受者、供者的選擇:受者須有合適的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異體移植者須盧人類組織相關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幹細胞的採集與保存:若為異體移植須為患者找出組織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進行幹細胞採集;若為自體移植須在患者預處理前採集自身緩解期的幹細胞並進行適當的體外保存。 3.移植前的預處理:患者移植前經各項檢查後在全環境保護下行預處理[大劑量化療和(或)放療],目的是為清除體內惡性細胞或骨髓中的異常細胞群,同時為正常幹細胞的植入准備環境。 4.造血幹細胞的回輸:由靜脈輸注供者(異體或自體)造血幹細胞懸液。 5.移植後並發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後須進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異體)、感染、出血、間質性肺炎等並發症的預防和治療以及支持治療。

8、骨髓造血還是血造骨髓

骨髓具有產生多種血細胞的能力,所以,骨髓造血。(工廠生產產品)
但骨髓在造血過程中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只能來源於血液,所以,血營養骨髓。(為工廠提供產生原料)

與骨髓造血過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