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滲出

骨髓滲出

發布時間:2020-08-24 20:52:25

1、查骨髓有哪些注意事項

檢查前注意事項:
1. 經醫師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目的及過程。
2. 填寫檢查同意書。
3. 檢查前葯物給予,如止痛葯或鎮靜劑。
4. 檢查當天不需禁食,請著寬松衣褲。
5. 檢查前先如廁。

檢查過程:
1. 檢查地點:住院患者在原病房,門診患者至血液腫瘤內科病房治療室。
2. 姿勢准備:行骨髓穿刺者,穿刺部位在胸骨,采平躺;行骨髓切片者,穿刺部位在腸骨處,采側卧,下方腳伸直,另一隻腳彎曲。
3. 骨髓穿刺(切片)流程:骨髓切片前,會先肌肉注射止痛劑,骨髓穿刺則不需要。醫師消毒皮膚後,於穿刺(切片)部位,鋪上洞巾,先行局部麻醉劑注射,再以無菌技術將穿刺針(或切片針)置入骨髓腔內,並接上空針抽出骨髓組織。過程會有一點酸痛感,此時可采深呼吸及放鬆全身肌肉,以緩和緊張情緒,但切勿扭動身體或伸手碰觸穿刺處,以免造成傷口污染或是穿刺失敗。穿刺結束後,護理人員會用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並以砂袋加壓止血,整個過程約20~30分鍾。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穿刺部位以砂袋加壓且平躺休息2~4小時,過程盡量勿下床,直到醫護人員確認穿刺部位無出血。
2. 穿刺部位加壓過程若有持續出血,例如:覆蓋傷口的紗布有滲出血液、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等。有上述情形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 穿刺部位覆蓋之紗布,於24小時後,請醫護人員或是自行移除,不用換葯;切片部位,視傷口情況予已換葯。24小時內勿做激烈活動以避免出血,當日洗澡以擦澡方式避免紗布弄濕,以降低感染發生。
4. 如有以下情形需告知醫護人員:(1)檢查超過24小時後穿刺部位仍有劇烈疼痛或突然出血。(2)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或是滲出液。(3)發燒畏寒。
5. 檢查後一周,醫師會告知檢查結果,非住院病人,請掛號回門診確認檢查報告。

骨髓穿刺(切片)可能之風險:
1. 傷口出血、血腫。
2. 穿刺或切片部位感染、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
3. 局部麻醉時可能因體質導致之過敏。
4. 穿刺部位在胸骨時可能會有胸骨骨折、縱膈腔氣腫、氣胸,甚至傷及大血管、心臟的可能性。

以上說明如仍有任何疑問或是返家後傷口有異常變化,請來電詢問醫師以及相關人員。

2、骨髓炎竇道內流出來的膿液是什麼?

在炎症反應活躍期以變質和滲出zd為主,這會導致病灶內組織壞死液化,形成膿性物質,隨著膿性滲出物專量的增加和聚集,局部形成膿腫,在壓力及膿性滲出物內酶類作用下,膿性滲出物會通過體表突破口,膿性分泌物從而釋放,竇道形成繼而緩解症狀屬。

3、骨髓炎為什麼會形成竇道?流出來的膿液都是啥?

竇道是病灶和體表連接通道。骨髓炎是因為骨質受到致炎介質感染骨質的破壞、壞死、增生的一種炎症反應。骨髓炎的感染炎症不同於一般的炎症,因為破壞的本身是骨質,炎症反應病例一般包含變質、滲出、及增生。

在炎症反應活躍期以變質和滲出為主,這會導致病灶內組織壞死液化,形成膿性物質,隨著膿性滲出物量的增加和聚集,局部形成膿腫,在壓力及膿性滲出物內酶類作用下,膿性滲出物會通過體表突破口,膿性分泌物從而釋放,竇道形成繼而緩解症狀。


如果病灶持久活躍,會有源源不斷的膿液從竇道滲出,如果病灶病灶靜止,滲出減少或消失,竇道也會閉合,但在病灶再次活躍時會再次開放流膿,也會形成新的竇道,所以慢性骨髓炎病人也常見有多個竇道存在。

4、骨髓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你指的是骨髓穿刺及切片檢查嗎?那個醫護人員會提前告知你啊,按照他們的指示做就行了。

檢查前注意事項:
1. 經醫師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目的及過程。
2. 填寫檢查同意書。
3. 檢查前葯物給予,如止痛葯或鎮靜劑。
4. 檢查當天不需禁食,請著寬松衣褲。
5. 檢查前先如廁。

檢查過程:
1. 檢查地點:住院患者在原病房,門診患者至血液腫瘤內科病房治療室。
2. 姿勢准備:行骨髓穿刺者,穿刺部位在胸骨,采平躺;行骨髓切片者,穿刺部位在腸骨處,采側卧,下方腳伸直,另一隻腳彎曲。
3. 骨髓穿刺(切片)流程:骨髓切片前,會先肌肉注射止痛劑,骨髓穿刺則不需要。醫師消毒皮膚後,於穿刺(切片)部位,鋪上洞巾,先行局部麻醉劑注射,再以無菌技術將穿刺針(或切片針)置入骨髓腔內,並接上空針抽出骨髓組織。過程會有一點酸痛感,此時可采深呼吸及放鬆全身肌肉,以緩和緊張情緒,但切勿扭動身體或伸手碰觸穿刺處,以免造成傷口污染或是穿刺失敗。穿刺結束後,護理人員會用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並以砂袋加壓止血,整個過程約20~30分鍾。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穿刺部位以砂袋加壓且平躺休息2~4小時,過程盡量勿下床,直到醫護人員確認穿刺部位無出血。
2. 穿刺部位加壓過程若有持續出血,例如:覆蓋傷口的紗布有滲出血液、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等。有上述情形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 穿刺部位覆蓋之紗布,於24小時後,請醫護人員或是自行移除,不用換葯;切片部位,視傷口情況予已換葯。24小時內勿做激烈活動以避免出血,當日洗澡以擦澡方式避免紗布弄濕,以降低感染發生。
4. 如有以下情形需告知醫護人員:(1)檢查超過24小時後穿刺部位仍有劇烈疼痛或突然出血。(2)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或是滲出液。(3)發燒畏寒。
5. 檢查後一周,醫師會告知檢查結果,非住院病人,請掛號回門診確認檢查報告。

骨髓穿刺(切片)可能之風險:
1. 傷口出血、血腫。
2. 穿刺或切片部位感染、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
3. 局部麻醉時可能因體質導致之過敏。
4. 穿刺部位在胸骨時可能會有胸骨骨折、縱膈腔氣腫、氣胸,甚至傷及大血管、心臟的可能性。

以上說明如仍有任何疑問或是返家後傷口有異常變化,請來電詢問醫師以及相關人員。

5、骨髓水腫是怎麼回事

你好,骨髓水腫是由於外傷、感染、腫瘤、骨關節免疫性疾病或退行性骨關節病等引起。

必要時行抽取關節積液。應首先採用非手術療法,注意休息、採用理療及葯物治療等。可以活血化瘀中葯熏洗,必要時行抽取關節積液。

6、我這種情況是慢性骨髓炎嗎?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頑疾,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好。

7、骨髓發炎是怎麼回事?

金冠醫生為您解答:若發生骨髓發炎,可以診斷為患有骨髓炎。發病因素多數有開放性骨折,由於就診不及時或採取不恰當治療方法,導致外傷感染,從而出現骨感染,而發生骨髓炎。還有部分是發生骨折後採取手術治療,由於術後刀口出現感染,導致骨感染,從而出現骨髓炎。發生骨髓炎後,首先會感覺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炎性表現,有些還會出現竇道,有炎性分泌物或膿性分泌物滲出,局部壓痛明顯,可做細菌培養明確診斷。另發生骨髓炎後,要針對炎症,進行對症治療,可應用敏感抗生素,對刀口部位進行定期換葯,臨床上有極少部分病人由於血液因素,而出現血源性骨髓炎。

與骨髓滲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