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不是好發於骨骼干骺端?
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起始於長骨的干骺端,成團的細菌在此處停滯繁殖。病灶形成後膿腫的周圍為骨質,引流不好,多有嚴重的毒血症表現,以後膿腫擴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 急性骨髓炎以骨質吸收、破壞為主。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發部位是? A 肱骨的遠端 B 股骨的遠端,脛骨的近端 C 脊柱 D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發於長骨幹骺端,最多見的還是兒童的股骨遠端,多見於輕微外傷後。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療
1.全身支持療法
包括充分休息與良好護理,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少量多次輸血,預防發生壓瘡及口腔感染等,給予易消化的富於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使用鎮痛劑,使患者得到較好的休息。
2.葯物治療
及時採用足量而有效的抗生素葯物,開始可選用廣譜抗生素,常兩種以上葯物聯合應用,以後再依據細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調整。抗生素應繼續使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2周左右。大多可逐漸控制毒血症,少數可不用手術治療。如經治療後體溫不退,或已形成膿腫,則葯物應用需與手術治療配合進行。
3.局部治療
用夾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動,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減少疼痛和避免病理性骨折。如早期經葯物治療症狀消退,可延緩手術,或無需手術治療。但如已形成膿腫,應及時切開引流。如膿腫不明顯,症狀嚴重,葯物在24~48小時內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顯壓痛,應及早切開引流,以免膿液自行擴散,造成廣泛骨質破壞。手術除切開軟組織膿腫外,還需要在患骨處鑽洞開窗,去除部分骨質,暴露髓腔感染部分,以求充分減壓引流。早期可行閉式滴注引流,傷口癒合較快。
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全身症狀
最典型的全身症狀是:惡寒、高熱、嘔吐,呈敗血病樣發作。新生兒及乳圌兒易興圌奮、拒乳,換尿布時哭鬧有發圌熱及嘔吐時常就診於小兒科,這些都屬於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狀。最近,雖然呈現急性發作的患者有大幅減少,但仍能看到,即使在國際大城市北圌京仍能見到。早期投與大量敏圌感抗菌素及中葯。缺乏這種全身症狀的患者較少見。
二、局部症狀
按感染部位、范圍、年齡等,表現不同的病像。 首先是疼痛 ,細菌在骨圌干圌部骨髓內繁殖,局部炎性充圌血,因炎症性滲出物引起骨內壓增高而出現自發痛,新生兒及乳圌兒因不會講話,疼痛表現為患肢不動(假性麻痹),換尿布時哭鬧也是疼痛的表現。局限在骨圌干骺部的壓痛最重要,是最早出現的局部表現 。發圌熱、發紅是典型的急性炎症表現。
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狀是由什麼引起的
(1)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症狀:多見於急性的骨髓炎治療不徹底或是延誤病情治療發展的結果,影像學的表現可以看到骨質的炎性改變,有的患者可以看到死骨的形成。(2)硬化性骨髓炎的症狀:這類病人多有骨髓炎的感染史,局部沒有典型的病灶,典型的特點就是局部的疼痛很明顯,有時局部的紅腫、漲痛病人難以忍受,多在勞累、晚上或是陰雨天時加重!影像學的表現為一段骨幹或是整個骨幹或是整個骨乾的進行性、廣泛性增生和硬化性的炎性改變。(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狀:它是由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進入血液傳播並定位於骨組織而引起的炎症,他的病理特點是骨質的破環、壞死和反應性的骨質增生同時存在的。病人的表現大多為全身的發熱和局患部明顯的紅腫熱痛。(4)亞急性骨髓炎:特點是一開始就是表現為慢性,發病多隱匿,進展緩慢,全身的症狀不典型,病灶多局限,疼痛輕,治療和癒合的效果較好。許多骨髓炎患者由於疾病形成畸形,關節強直而致殘,部分患者由於竇道長期不愈而致皮膚癌變。
6、血源性骨髓炎發高燒,血象會高嗎? 寶寶知道
正確答案:B 解析:血流緩慢易使細菌滯留局部 。
7、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怎麼引起的?有什麼症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由長骨幹骺端感染細菌引起,典型症狀:
1、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伴隨食慾減退、高熱(39℃以上)及寒戰。
2、肢體局部持續性劇烈疼痛。
3、干骺端明顯壓痛。
4、患肢活動功能受限。
5、淺表部位病源、出現皮膚溫度增高。早期局部軟組織腫脹,以後發展整段肢體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