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什麼情況下做骨髓穿刺

什麼情況下做骨髓穿刺

發布時間:2020-08-23 15:50:49

1、為何要骨髓穿刺?有危險嗎?

造血細胞或組織、血液細胞、止血系統異常的疾病叫作血液病。血液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均來自於造血細胞及組織。在成人,造血細胞及組織主要存在於骨髓;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肝臟、脾臟也參與造血。骨髓檢查是血液病的最重要檢驗方法之一。因為造血細胞主要存在於骨髓,很多血液病(尤其在早期),血液檢查不能很反映疾病的狀況。很多血液病的診斷、治療效果及預後都要通過檢查骨髓細胞來確定。抽取骨髓細胞或組織可進行形態學分析、血細胞化學染色、染色體核型檢查、免疫學檢查、基因分析、幹細胞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病理組織檢查等,要取得骨髓細胞或組織、就要進行骨穿或活檢。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是目前對造血系統疾病診斷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觀察疾病的療效和預後;骨髓檢查還用於診斷非造血系統疾病:如寄生蟲感染(瘧疾、黑熱病)、代謝性疾病(Gaucher(高雪氏)病、Niemann-Pick(尼曼-匹克)病)、骨髓轉移癌;臨床對不明原因的發熱、惡病質、不明原因肝、脾、淋巴結腫大、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出現幼稚細胞、可疑細胞及血細胞的單項或多項原因不明的減少及增多時,均可作骨髓檢查;有時需活檢及多部位骨髓檢查。某些疾病骨髓中的病理變化呈局灶性改變,一次骨髓穿刺只能反映穿刺部位的骨髓功能或病理狀況。不能反映骨髓的全面狀況。某些疾病的診斷除骨髓細胞學改變外,尚需了解骨髓組織結構的變化等。此外,骨髓干抽等情況須結合骨髓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結合骨髓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骨髓穿刺或活檢是一種非常簡單安全的操作,即在突起的骨頭如髂前上棘、髂後上棘、胸骨柄等處,先局部麻醉後用骨髓穿刺針或活檢針進針抽取一些骨髓血或取一小塊組織進行檢查,很快就能完成,如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療,穿刺後可立即回家。人體全身多處骨骼都可以造血,抽取少量骨髓血或一小塊骨髓組織是微不足道的,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本院在骨穿過程中無一例出現並發症。如果患者既往有出血不止的病史或家族史,或有葯物過敏史,穿刺前要告訴醫生。有人擔心骨穿會傷身體,甚至危及生命;一些人把骨髓和脊髓當成同一器官,因此把骨髓穿刺當作脊髓穿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什麼情況下需要做骨穿?

貧血很好檢查的,化驗一個血常規就可以了,但是要進一步明確類型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就得骨穿。

3、什麼情況下需要做骨髓活檢?

部分疾病如骨髓硬化症、骨髓纖維化症(原發性和繼發性),或惡性腫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的骨髓轉移所致骨髓纖維化,以及某些白血病(例如毛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穿刺術常不能成功。此時,採用骨髓活檢術就能夠彌補骨髓穿刺術的不足,活檢取材大,不但能了解骨髓內的細胞成分,而且能保持骨髓結構,惡性細胞較易認識,便於病理診斷。骨髓活檢術對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組織多少的了解也有一定意義。骨髓活檢組織切片的原始細胞分布異常(ALIP)現象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另外,活檢對骨髓壞死或脂肪髓的判斷也有意義。

4、什麼情況下需要做骨髓穿刺

骨髓檢查適用於:
1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
2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異常。
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可作為骨髓培養,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

5、為什麼要進行骨髓穿刺?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檢會傷身體嗎?

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 骨髓穿刺在許多血液病,尤其是許多惡性血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方面是必須的。有人擔心骨穿會傷身體,這種擔心是毫無道理的。骨穿塗片檢查只需0.2ml左右的髓液,對全身有幾千毫升髓液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骨髓活檢僅取米粒大小骨髓組織,對身體也沒有任何影響。

6、什麼是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是抽取少量骨髓液以檢查造血系統的手段,是檢查血液疾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我們知道,紅骨髓終身保留於椎管、胸骨、肋骨、鎖骨、肩胛骨、髂骨、顱骨及股骨和肱骨上端的骨松質內,是人體的主要造血器官。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骨盆骨的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兒童可穿刺脛骨。因為這些部位不會傷及內臟而又便於操作,是很安全的。具體操作時,在局部麻醉至骨膜後,用骨髓穿刺針刺入骨髓腔內,抽取少量骨髓液(約0.2~0.3mL)檢查,穿刺點在1~2天內即可癒合。一些特殊情況下,則需抽取患者胸骨或椎骨的脊突骨髓液檢測。

與什麼情況下做骨髓穿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