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什麼葯能治療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多為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經久不愈發展而成一般採用手術葯物的綜合療法即改善全身情況控制感染與手術處理由於重病長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發作
2、化膿性骨髓炎吃什麼葯效果會更好?
一、對於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目的主要還是中斷骨髓炎由急性期去向慢性階段,一般要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療的關鍵。
臨床上大多數還是可以進行抗生素治療,早起足量敏感聯合應用抗生素效果會更好的。
二、病人如果是骨髓炎比較嚴重,已經發展為慢性骨髓炎了,並且膿性分泌物非常多,一般還是需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為主要手段的,治療的目的:
第一,引流膿液,減少毒血症狀,阻止急性骨髓炎轉變為慢性骨髓炎。
第二、手術治療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療以後48到72小時,仍不能得到局部控制症狀的,就需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的。
3、骨髓炎吃什麼葯最好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骨髓炎的葯物主要是中葯的治癒效果比較好,最好不要吃激素類型的葯物,激素的葯物加重病情。如果您想咨詢更多骨髓炎方面的問題可以和瀏覽謝景龍醫生的網頁,希望對您有幫助
4、骨髓炎吃什麼葯能好
骨髓炎通過科學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具體治療情況要看骨髓炎分型,例如急性骨髓炎,通過積極的治療,如通過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局部清創等治療措施後,大部分急性骨髓炎可以治癒。但如果遷延成慢性骨髓炎,治療時間較長,可能幾年或幾十年,徹底治癒較困難
5、急慢性骨髓炎最適宜選用的抗生素
你好,這還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的,建議和醫師多溝通。
6、骨髓炎應該哪種抗菌葯物治療?
用克林黴素 追問: 您好、你是 廣西葯科學校 里的一米陽光吧。克林酶素是抗哪種球菌的?我患的是急性骨髓炎的。 回答: 克林黴素 是抗金葡菌的,假如只是感染金葡菌就選用萬古黴素。
求採納
7、我急性骨髓炎出園後還要不要吃點什麼葯預防
病情分析:
如果是你得的是急性骨髓炎如果治療基本好了出院最少也要服二個星期葯。
指導意見:
急性骨髓炎是一種嚴重的最容易復發的骨髓炎症性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不然可能反反復復發生形成慢性骨髓炎。
8、急性脊髓炎用什麼葯治療好?
急性脊髓炎
【概述】
系脊髓急性非化膿性炎症,可能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多青壯年發病,病前兩周內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狀,或疫苗接種史。有受涼、過勞、外傷等發病誘因。首發症狀為雙下肢麻木、無力,病變相應部位背痛和束帶感,尿瀦留和大便失禁。
二、體檢發現:
有脊髓橫貫損害的表現:
1.早期因"脊髓休剋期"表現為馳緩性癱瘓,休剋期後(3-4周)病變部位以下支配的肢體呈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2.病損平面以下深淺感覺消失,部分可有病損平面感覺過敏帶。
3.植物神經障礙:表現為尿瀦留、大量殘余尿及充盈性尿失禁,大便失禁。休剋期後呈現反射性膀胱、大便秘結,陰莖異常勃起。
三、輔助檢查:
1.急性期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高。
2.腦脊液壓力正常,部分病人白細胞和蛋白輕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3.脊髓MRI示病變部位脊髓增粗,信號異常。
四、鑒別:
需與急性硬膜外膿腫、脊柱結核、脊柱轉移性腫瘤、視神經脊髓炎、脊髓出血鑒別。
【治療措施】
一、早期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靜滴,每日一次,7-10d後如病情穩定改為強的松30mg口服。隨病情好轉可逐漸減量。
二、20%甘露醇250ml靜滴1次/d脫水,706代血漿500ml靜滴,1次/d改善脊髓微循環。
三、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族制劑和胞二磷膽鹼等神經營養葯物。
四、適當選用抗生素預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
五、定時翻身拍背預防褥瘡。加強患肢功能鍛煉,防止肢體畸形。
急性脊髓炎是一種急性起病的脊髓炎症性疾病。其病變常發生在胸段脊髓,如果病變僅侵犯幾個節段脊髓的灰質和白質,稱為橫貫性脊髓炎,如果病變不斷地向上發展,則稱為上升性脊髓炎。確切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e799bee5baa631333234303636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因病毒感染後機體的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也有少數病人是在疫苗接種後發病。外傷、過度疲勞可以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本病多見於男性青壯年,任何季節均可發病,但以春、冬季較為常見。多數病人在脊髓炎發病之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例如有發熱、咳嗽、全身酸疼等症狀。
脊髓炎的症狀常為急驟發生,往往先有胸背或腹部酸痛、束帶感(好象有一根帶子緊束在身體上的感覺)。雙下肢軟弱乏力,行走困難,並在數小時或數天內發展至完全癱瘓。同時,兩下肢也感覺麻水,在脊髓病變節段水平以下的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並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礙,大小便瀦留或失禁。在病損節段水平以下有皮膚無汗或少汗、蒼白、乾燥、趾(指)甲鬆脆等表現。如頸段脊髓也受到損害,則上、下肢都可癱瘓,甚至還可出現呼吸困難,這是因為高頸段脊髓受累後呼吸肌也導致癱瘓。此為十分嚴重的情況,應將病人迅速送醫院搶救。
癱瘓的肢體,在病程的早期為弛緩性癱瘓,亦稱軟癱,此時肢體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經1~3周後,逐漸轉變為痙攣性癱瘓,亦稱硬癱,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陽性。患者經適當的治療後,度過了急性期,多數病人其癱瘓肢體的肌力可逐漸恢復,約有半數病人在病後幾個月內可以站立、行走。
化驗檢查可發現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加,腰椎穿刺作壓頸試驗顯示椎管腔通暢,腦脊液中的細胞數及蛋白質含量正常或輕度增加,細胞增多主要為淋巴細胞,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脊椎X線片顯示正常。
根據上述臨床特點,診斷並不困難,但也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如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硬脊膜外膿腫、脊椎結核等,有時易與急性脊髓炎混淆,需要由醫生作仔細鑒別。
患了急性脊髓炎的病人應該給予怎樣治療呢?首先,應重視護理,因為病人的肢體癱瘓,整天躺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臀部很容易發生褥瘡,因此需要良好的護理。應經常幫助病人翻身,保持被褥清潔、柔軟。如果有排尿障礙,需給予導尿,最好是保留導尿。並應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沖洗膀胱,每次100毫升,每4~6小時一次。放入上述沖洗液後保留30分鍾再放出,再將引流管夾住,使膀胱內保持一定容量,防止痙攣性小膀胱的發生。因為病人的肢體既不能自主地活動又往往感覺喪失,所以要防止燙傷。對於肢體長期癱瘓的病人,足部因經常受棉被壓迫而容易發生足下垂,因此,應在足部置放護架。在葯物治療方面,於急性期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加氫化可的松2O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置於葡萄糖水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連續7~10天,以後可改為強的鬆口服。維生素B族,地巴唑、神經細胞活化劑均可應用。此外,可應用中醫中葯,於急性期可給予清熱解毒葯,如銀花、翹、板藍根、大青葉、黃芩、知母、澤瀉、生甘草、牛膝等,煎場服用。如有呼吸肌癱瘓,出現呼吸困難,應給予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需作氣管切開。還應注意合並症的治療,如褥瘡、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體療和針灸對促進癱瘓肢體的恢復很有幫助,在病程早期對癱瘓肢體作按摩、被動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當肌力有所恢復時應鼓勵病人作力所能及的主動運動,促使肌力早日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