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cd8

骨髓cd8

發布時間:2020-08-22 01:57:09

1、記憶cd8 t細胞和細胞毒性cd8t細胞的區別

T細胞相復雜均體、斷體內更新、同間存同發育階段或功能
T淋巴細胞
亞群類原則命名比較混亂尚未統按免疫應答功能同T細胞若干亞群致公認:
輔助性T細胞(Helper T cells,Th)具協助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
抑制性T細胞(Suppressor T cells,Ts)具抑制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
效應T細胞(Effector T cells,Te)具釋放淋巴功能;
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xic T cells,Tc)具殺傷靶細胞功能;
遲發性變態反應T細胞(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T cells,Td)參與Ⅳ型變態反應作用;放T細胞(Ta)作用於ThTs擴免疫效作用;
原始或T細胞(Virgin or Natural T cells)抗原接觸化效應T細胞記憶T細胞;
記憶T細胞(Memory T cell,Tm)記憶特異性抗原刺激作用T細胞體內存間數月至數其記憶細胞存間則更
其Th細胞稱CD4+細胞其表面表達CD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通與MHC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遞呈肽抗原反應激MHCⅡ抗原遞呈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表面表達旦激泌細胞調節或者協助免疫反應Tc細胞名CD8+細胞其表面表達CD8.類細胞通MHCI 與抗原直接結合
流式細胞析儀FCM根據淋巴細胞表面標志同檢測各淋巴細胞亞群:
淋巴細胞主要包括T淋巴細胞(CD3+)B淋巴細胞(CD19+)NK細胞(CD16+CD56+)
T淋巴細胞
其T淋巴細胞進步測定輔助/誘導T淋巴細胞(CD3+CD4+)、抑制/細胞毒T淋巴細胞(CD3+CD8+)、CD4+T細胞純真亞群(CD4+CD45RA+/ CD4+CD45RA+62L+)記憶亞群(CD4+CD45RA-/ CD4+CD45RO+)、功能亞群(CD28+)、激亞群(CD38+、HLA-DR+)、凋亡亞群(CD95+)等
T細胞按照功能表面標志種類:
1、細胞毒T細胞(cytotoxic T cell):消滅受染細胞些細胞功能像殺手或細胞毒素產特殊抗原反應目標細胞進行殺滅細胞毒T細胞主要表面標志CD8稱殺手T細胞
2、輔助T細胞(helper T cell)免疫反應扮演間程角色:增擴散激其類型產直接免疫反應免疫細胞輔助T細胞主要表面標志CD4 T細胞調控或輔助其淋巴細胞發揮功能已知HIV目標細胞艾滋病發病急劇減少
3、調節/抑制T細胞(regulatory/suppressor T cell):負責調節機體免疫反應通起著維持自身耐受避免免疫反應度損傷機體重要作用調節/抑制T細胞種目前研究躍CD25+ CD4+ T細胞
4、記憶T細胞 (memory T cell):再免疫應答起重要作用暫沒發現記憶T細胞表面存非特異表面標志物相信隨著研究深入記憶T細胞更深入解

T細胞淋巴細胞主要組具種物功能直接殺傷靶細胞輔助或抑制B細胞產抗體特異性抗原促絲裂原應答反應及產細胞等身體抵禦疾病染、腫瘤形英勇鬥士T細胞產免疫應答細胞免疫細胞免疫效應形式主要兩種: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破壞靶細胞膜直接殺傷靶細胞;另種釋放淋巴終使免疫效應擴增強
T細胞由胸腺內淋巴幹細胞化淋巴細胞數量功能復雜類細胞按其功能三亞群:輔助性T細胞、抑制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類抵禦疾病非重要目前止關T細胞演化及與癌症研究取少進展特別21世紀初類始命舟計劃於T細胞演化及與癌症研究更取突破性進展
造血幹細胞稱能幹細胞存於造血組織群原始造血細胞其特點能自身復制化通處於靜止期機體需要裂增殖部化定向幹細胞受定激素刺激進步化各系統血細胞系其淋巴幹細胞進步化兩條途徑些幹細胞遷移胸腺內胸腺激素影響量增殖化熟淋巴細胞亞群稱T淋巴細胞T細胞T字採用胸腺拉丁文第字母命名第二細胞群類似氏囊器官或組織內受激素作用熟並化淋巴細胞另亞群稱B淋巴細胞B細胞B字採用囊拉丁文第字母命名氏囊鳥類特結構位於泄殖腔囊壁充滿淋巴組織哺乳物氏囊其類似結構能骨髓或腸道淋巴組織(集合淋巴結闌尾等)亦氏囊作用
T細胞產抗體直接起作用所T細胞免疫作用叫作細胞免疫B細胞通產抗體起作用抗體存於體液所B細胞免疫作用叫作體液免疫數抗原物質刺激B細胞形抗體程;需T細胞協助某些情況T細胞亦抑制B細胞作用抑制性T細胞受染、輻射、胸腺功能紊亂等素影響功能降低B細胞失T細胞控制功能亢進能產量自身抗體並引起各種自身免疫病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性肝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同某些情況B細胞控制或增強T細胞功能由見身體各類免疫反應論細胞免疫體液免液共同構極精細、復雜完善防衛體系

2、分子生物學中提到的CD4和CD8是指什麼,謝謝!

CD4和CD8都是T淋巴細胞的一種,CD4為T輔助細胞,CD8為T殺傷細胞,通過體液介導發揮免疫作用。

3、cd4和cd8的比值是0.76請問是怎麼回事

CD4 / CD8 的比值常做為免疫調節的一項指標,正常值約 1.4 ~ 2.0 ,若其比值> 2.0 或< 1.4 ,表明細胞免疫功能紊亂。 CD4 / CD8 < 1.4常見於 ①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的比值常小於 0.5 ; ② 惡性腫瘤; ③ 再生障礙性 貧血 ,某些 白血病 ; ④ 某些病毒感染,急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⑤ 其它, SLE 腎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骨髓移植恢復期等。CD4 / CD8 > 2.0 常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 I 型糖尿病 等等。此外還可用於監測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若移植後 CD4/CD8 較移植前明顯增加,則可能發生排異反應。

4、CD3 CD4 CD8細胞亞群低是什麼意思?

1、這些數值低表示免疫功能下降。

2、CD3 是成熟T 淋巴細胞表面標志。

3、CD4T 細胞是輔助性T淋巴細胞,其主要功能是增強吞噬細胞介導的抗感染作用和增強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4、CD8T細胞是抑制/殺傷性T淋巴細胞,主要功能是特異性直接殺傷靶細胞。

5、機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狀態有賴於T淋巴細胞亞群維持一定的比例,尤其是CD4/CD8比值相對穩定。

(4)骨髓cd8擴展資料:

1、CD4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指揮中樞,負責消滅和控制多種的感染,對抗入侵的病菌通過檢驗血液中CD4計數的方法可以了解你體內的CD4細胞數量。在一個健康人體內每微升的血液內有約700~1100個CD4細胞。當CD4計數低於500時,就屬於免疫功能低下 。

2、CD3分子通過鹽橋與T細胞抗原受體(T cell receptor,TCR)相連,參與T細胞的信號轉導,主要用於標記胸腺細胞、T淋巴細胞及T細胞淋巴瘤。

3、CD8是T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稱為T細胞毒細胞,其活化後進一步分化增殖成為效應細胞,稱為細胞毒T淋巴細胞,CD8和其他類的T細胞一樣起源於骨髓,在胸腺內成熟,成熟後在隨著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處,相當一些CD8儲存於脾臟、扁桃體和淋巴結等器官內。

一、免疫防線:

1、第一道防線

(1)、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可以清除異物。

2、第二道防線

(1)、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多數情況下,這兩道防線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

3、第三道防線

(1)、免疫的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其中,淋巴B細胞「負責」體液免疫;淋巴T細胞「負責」細胞免疫。細胞免疫最後往往也須要體液免疫來善後。

(2)、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防禦功能,特點是出生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

5、分子生物學中提到的CD4和CD8是指什麼?

CD4和CD8都是T淋巴細胞的一種,CD4為T輔助細胞,CD8為T殺傷細胞,通過體液介導發揮免疫作用。

6、CD8是什麼分子的受體?

是MHCⅠ分子的受體。
CD8是T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在特異性免疫反應中起著識別和呈遞抗原的重要作用,CD8和其他類的T細胞一樣起源與骨髓,在胸腺內成熟,成熟後在隨著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處,相當一些CD8儲存於脾臟、扁桃體和淋巴結等器官內。CD8表面含有兩種特徵分子,一類是T細胞受體(T-cell Receptor)分子,一類是MHCⅡ類分子,MHC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 )由一條 α糖蛋白鏈和一條β 糖蛋白鏈構成。CD8通過表面的MHCⅡ分子與CD4等其他免疫細胞的MHCⅠ分子結合,從而識別其他免疫細胞表面結合的抗原物質。

7、CD3+CD8+偏低正常嗎?

我真的不是一個專家.......不過我看有點問題

CD3降低常檢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CD8降低常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變態反應性疾病.

CD4/CD8過高見於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變態反英等.

如果只有一項不正常,可以考慮誤差,三項都顯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我覺得還是要慎重對待一下的,建議到醫院風濕科結合病史做進一步檢查.
看上去不像艾滋病的表現,不過查艾滋病不是查這個東西的

8、「CD3+」和「CD8+」偏低正常嗎

「CD3+」和「CD8+」偏低是正常的。

9、細胞免疫是假的?

同體液免疫一樣,細胞免疫的產生也分為感應、反應和效應三個階段。其作用機制包括兩個方面:⑴致敏T細胞的直接殺傷作用。當致敏T細胞與帶有相應抗原的靶細胞再次接觸時,兩者發生特異性結合,產生刺激作用,使靶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引起靶細胞內滲透壓改變,靶細胞腫脹、溶解以致死亡。致敏T細胞在殺傷靶細胞過程中,本身未受傷害,可重新攻擊其他靶細胞。參與這種作用的致敏T細胞,稱為殺傷T細胞。⑵通過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協同殺傷靶細胞。如皮膚反應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細胞易於從血管內游出;巨噬細胞趨化因子可招引相應的免疫細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於對抗原進行吞噬、殺傷、清除等。由於各種淋巴因子的協同作用,擴大了免疫效果,達到清除抗原異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主要參與對胞內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應答及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參與遲發型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參與移植排斥反應及對體液免疫的調節。也可以說,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參與免疫防護;又是導致免疫病理的重要

因素。
T細胞是細胞免疫的主要細胞。其免疫源一般為:寄生原生動物、真菌、外來的細胞團塊(eg:移植器官或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細胞)。細胞免疫也有記憶功能。
2機制和過程
幾乎所有的細胞表面都有MHC-I,CD8+T細胞能識別細胞表面的MHCI+抗原復合物,識別後進行攻擊。
根據功能不同T細胞可分為三類,其表面均有相應的受體,具有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

細胞免疫示意圖
細胞(Cytotoxic T cells,Tc)、輔助性T細胞(helper T cells,TH)、抑制性T細胞(suppressor T Cells,Ts)。
Tc細胞
作用是消滅外來病原。
病毒感染細胞後,細胞表面呈現病毒表達的抗原,並結合到細胞表面的MHC-I類分子的溝中,形成MHC-抗原結合物。被Tc細胞接觸、識別後,Tc分泌穿孔素(perforin),使靶細胞溶解而死,病毒進入體液,被抗體消滅。癌變細胞也是Tc攻擊目標,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患癌症。
TH細胞
—CD4 receptor
又稱輔助性T細胞,對各種免疫細胞,Tc、Ts、B都有輔助作用,對於免疫具有重要作用。
TH的受體能識別與MHC-Ⅱ結合的外來抗原。MHC-Ⅱ類分子存在於巨噬細胞和B細胞表面。巨噬細胞吞噬入侵的細菌等微生物,在細胞內消化、降解,抗原分子與MHC-Ⅱ類結合呈現在細胞表面,將抗原傳遞給具有相同MHC-Ⅱ類分子的TH,同時,Mφ分泌白介素-1,刺激TH,促使其分泌白介素-2,它促進TH,形成正反饋,刺激T淋巴細胞分化出Tc,刺激B細胞分化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Ts細胞
—CD8 receptor
抑制性T細胞,只有在TH的刺激下才發生作用。在外來的抗原消滅殆盡時,發揮作用而結束「戰斗」。
3細胞免疫的全過程
在細胞免疫中蛋白類抗原由抗原提呈細胞(APC)處理成多肽,它與MHC結合並移至APC表面,產生活化TCR信號;而抗原與T淋巴細胞表面的有關受體結合就產生第二膜信號,協同刺激信號。在雙信號刺激下,T淋巴細胞才能被激活就是Bretcher-Cohn雙信號模式。T淋巴細胞被激活後轉化為淋巴母細胞,並迅速增殖、分化,其中一部分在中途停下不再分化,成為記憶細胞;另一些細胞則成為致敏的淋巴細胞,其中Tc有殺傷力,使外源細胞破裂而死亡。TH細胞分泌白介素等細胞因子使Tc、 Mφ以及各種有吞噬能力的白細胞集中於外來細胞周圍,將外來細胞徹底消滅。
在這一反應即將結束時,Ts開始發揮作用,抑制其他淋巴細胞的作用,終止免疫反應。
記憶細胞不直接執行效應功能,留待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時,它將更迅速、更強烈地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有少數記憶細胞再次分裂為記憶細胞,持久地執行特異性免疫功能。
4細胞免疫與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在同卵雙胞胎之間進行較易成功,這是因為兩者的基因組是一樣的,細胞表面的MHC分子也是一樣的,2個個體都不排斥對方的器官。
激素、放射線照射、葯物(6-巰基嘌呤)等可以抑制受體的免疫功能,增加移植手術的成功率。但它同時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可能性。雖然環孢素(cyclosporin)選擇性抑制T細胞的功能,但也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其他功能。
臨床器官移植還存在外來器官排斥受體的問題:例如骨髓移植,當供者骨髓植入受者後,外來骨髓的淋巴細胞對受體的各組織(抗原)進行攻擊,其後果可致受者死亡。
5細胞免疫作用
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後,分化、增殖、轉化為致敏T細胞,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致敏T細胞對抗原的直接殺傷作用及致敏T細胞所釋放的淋巴因子的協同殺傷作用,統稱為細胞免疫。同體液免疫一樣,細胞免疫的產生也分為感應、反應和效應三個階段。其作用機制包括兩個方面:⑴致敏T細胞的直接殺傷作用。當致敏T細胞與帶有相應抗原的靶細胞再次接觸時,兩者發生特異性結合,產生刺激作用,使靶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引起靶細胞內滲透壓改變,靶細胞腫脹、溶解以致死亡。致敏T細胞在殺傷靶細胞過程中,本身未受傷害,可重新攻擊其他靶細胞。參與這種作用的致敏T細胞,稱為殺傷T細胞。⑵通過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協同殺傷靶細胞。如皮膚反應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細胞易於從血管內游出;巨噬細胞趨化因子可招引相應的免疫細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於對抗原進行吞噬、殺傷、清除等。由於各種淋巴因子的協同作用,擴大了免疫效果,達到清除抗原異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主要參與對胞內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應答及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參與遲發型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參與移植排斥反應及對體液免疫的調節。也可以說,在抗感染免疫中,細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參與免疫防護;又是導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T細胞是細胞免疫的主要細胞。其免疫源一般為:寄生原生動物、真菌、外來的細胞團塊(eg:移植器官或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細胞)。細胞免疫也有記憶功能。
6免疫細胞化學術
免疫細胞化學(immunocytochemistry),是將免疫學基本原理與細胞化學技術相結合所建立起來的新技術,根據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點,

免疫熒光技術示意圖
檢測細胞內某種多肽、蛋白質及膜表面抗原和受體等大分子物質的存在與分布。肽類與蛋白質種類繁多,均具有抗原性,當將人或動物的某種肽或蛋白質作為抗原注入另一種動物體內,則產生與該抗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將抗體從血清中提出後,結合上某種標記物,即成為標記抗體。用標記抗體與組織切片標本孵育,抗體則與細胞中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結合部位被標記物顯示,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該肽或蛋白質的分布。用熒光素(常用異硫氰酸)標記抗體,並於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稱免疫熒光術。如抗體與辣根過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 HRP)等結合,進行酶顯示後,可在光鏡或電鏡觀察,用於電鏡者則稱為免疫電鏡術(immunoelectronmicroscopy)此外,以鐵蛋 標記抗體白標記抗體,稱鐵蛋白標記法,也能用於電鏡下觀察。標記抗體與抗原結合方式
直接法
用標記抗體與抗體中的相應抗原直接結合,操作方法簡便,特異性高,但敏感性較差,此法可用於檢定未知抗原;
間接法
先用未標記的具有特異性的第一抗體與樣品中的相應抗原結合,然後再以標記的第二抗體與特異性的第一抗體結合;第二抗體是用第一抗體作為抗原注入另一動物體內誘導產生的抗體,然後再結合以標記物。通過這樣的放大作用,使抗原分子上的標記物大大增多,故間接法較直接法的敏感性大為增高,約高5~10倍,故應用更為廣泛。間接法中較常用的,如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復合物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 complexmethod,  標記方法PAP法),該法除需一抗和二抗外,還需要制備HRP標記的抗酶抗體,即以HRP作為抗原免疫動物,製成抗HRP抗體,再以HRP對標記該抗體,製成穩定的環形PAP復合物。標本先後經一抗、二抗和PAP復合物處理後再以DAB顯色抗原存在部位可見棕黃色產物。
近10年來,免疫細胞學技術有了很大進展,各種新方法相繼建立。單克隆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y)制備技術極大地提高抗體的特異性與免疫組化染色的精確性。繼PAP法之後由於生物素-親合素等試劑的應用,為檢測微量抗原、受體、抗體提供了更精確的技術。目前常用的生物素-親合方法有:標記親合素-生物素法(labelled avidin-biotin method LAB法)、橋連親合素-生物素法(bridged avidin-biotin method,BAB法)及親素-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ABC法);現市上有配製成的ABC葯盒供應,使用簡便,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

與骨髓cd8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