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怎麼判定骨髓移植失敗

怎麼判定骨髓移植失敗

發布時間:2020-08-21 23:43:28

1、什麼是骨髓移植失敗的主要原因?

骨髓移植比其他器官移植更麻煩,因為我們置入受者體內的是造血幹細胞,這種造血幹細胞除分化為紅、白細胞外,當然也要源源不斷地分裂、分化為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分裂、分化成熟後,發現周圍全是別人的抗原HLA,立即繼續致敏,對受體產生全面攻擊,引起患者全身嚴重反應,即「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是骨髓移植失敗的主要原因。

為了「避免」移植物抗宿主反應,骨髓移植的HLA相容性要求要高得多,除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外,在兄弟姐妹間移植的可能性較大,在無血緣關系的人群中找到合適的骨髓供者機會較少。

2、骨髓移植失敗還有希望嗎?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死亡率很高,治療難度很大的血液疾病,且治療費用高。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仍是聯合化療,盡管部分兒童急性白血病通過化療可獲根治,但總體來說,僅用化療達到根治的病人不到5%,尤其是成人白血病的治療效果更差,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建立在化療和放療基礎之上的治療方法,目前骨/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例70%左右,自體移植的根治率也可達30%-40%,遠優於普通化療。
需要移植治療的疾病
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其他還有多發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系統疾病;由於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療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它也是治療惡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實體腫瘤的根治性辦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國外巳成為這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幾年來,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系統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等,但這類病人應嚴格掌握移植的適應症,權衡利弊問題。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區別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與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復快、採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優點,供者易於接受,對供者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骨髓庫和無關供者的移植問題
目前國際上建立了多個骨髓庫和臍血庫,台灣慈濟基金會管理的骨髓庫有近20萬份,香港也有幾萬份,國內由於經濟因素和觀念問題,骨髓庫的例數較少,因而難以讓病人找到相合的供者,因為無關供者全相合的機會很低,而兄弟姐妹間全相同的機會則高達25%,所以國內的移植目前主要是親屬供者的移植。到目前為止,無關供者移植在國外發展很快,巳達到數千例,效果巳接近親屬間的移植,國內無關供者的移植很少,效果亦很不理想,因此,要辯證地看待這裡面還存在技術方面的因素。因為國外多中心對照的上千例的病例數證明,無關供者移植的根治率同樣達到50%左右,美國最大的骨髓移植中心-哈德森腫瘤研究中心約有1/4-1/5的骨髓移植病例為無關供者的移植。
選擇移植治療時應注意的問題
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項難度大的醫療技術,從目前來看具有費用高、配型難、風險大等特點,除費用、醫療配套設施外,技術是很重要的問題,移植本身也是對臨床醫生整個內科知識和精力、責任的全面考驗,一旦在移植過程中出現病情變化,要及時判斷、果斷處理。否則,不僅給病人增加很高的醫療費用和痛苦,更增加了移植的風險,病人選擇移植時宜先用聯合化療取得完全緩解,及時在親屬間來找供者(HLA配型),若找不到親屬供者,可通過醫療部門在國內、香港、台灣等地的骨髓庫中尋找HLA相合的無關供者。對於慢性白血病40歲的患者來說,有經濟條件和合適的供者時宜盡早移植,因絕大多數病人在2-3年內轉變成急性白血病後治療效果極差,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急性白血病在完全緩解期尤其是第一次緩解後盡早行移植治療,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所以 移植失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找不到匹配的骨髓

3、骨髓移植的成功的可能性多大?我好朋友在北京301醫院做骨髓移植結果手術失敗,她就走了。請你們告訴我

骨髓移植病人最難過的一關就是後面的免疫排斥反應,人體對於外來物質有天生的免疫反應,這時候為了保證移植成功減少排斥反應不良後果,必須使用葯物降低人體免疫力,而這時候的人體是最虛弱的,經常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足以要人命,現在的骨髓移植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免疫排斥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朋友很可能就是沒能挺過這一關,節衰吧。這種治療中間過程的變數極大,風險不比神六上天小,醫學發展到現在,其實大部分的疾病都還完全沒辦法

4、怎樣才算骨髓移植成功

這個有專門的判定標準的,大夫會根據骨穿結果告訴你什麼時候白細胞植活,什麼時候血小板植活等等,還有一個DNA嵌合的實驗室判斷標准,比對患者的血液DNA,口腔上皮細胞DNA,和供者的DNA,如果患者的血液DNA和供者的DNA嵌合完好的話,表明植活。當然,還有排異、感染等影響骨髓移植成功的因素,都需要考慮。

5、骨髓移植步驟,要注意什麼?

病情分析:你好,骨髓移植過程是使用大量的化學葯物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意見建議:使身體的細胞與造血功能完全失效。所以要注意。1.移植失敗移植失敗的抄原因可能有患者曾多次輸血,來來造血及免疫細胞的化學呀我後放射線不夠強,輸進去的骨髓不夠多。葯物對骨髓的傷害及等等。3.感染患者在白細胞極低的時期是幾乎完全沒有抵抗力的。所以較容易有各種細菌,真菌,及病毒感zd染。

6、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率多少啊?移植失敗是不是就是死啊?

匹配成功了就沒有問題,沒有什麼擔心的,前提是醫生醫術精湛。

7、骨髓移植有哪幾種方法?

在骨髓移植之前,首先要選擇供髓者。異基因骨髓移植需要選擇健康的合適供髓者,選擇對象常常是組織相容抗原一致的同胞,並以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一致的同胞最為理想,即使供、受者之間ABO血型不合,也不絕對禁忌。自身骨髓移植取髓於患者自身,在決定作骨髓移植之前需要了解本身骨髓中有無腫瘤細胞侵犯,如有侵犯便不宜作自身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作自身骨髓移植時,應在病情緩解期採取骨髓細胞,在體外對其中殘留白血病細胞進行適當的凈化處理後保存,再給予患者根治劑量的化學葯物和全身放射治療,盡可能地殺死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然後通過靜脈回輸移植給患者本人,從而使骨髓恢復其造血功能,達到治癒白血病的目的。

採集骨髓時,供髓者於脊髓硬膜外麻醉下,在骼前上棘、髂後上棘及胸骨被多點穿刺,每個穿刺點采髓不超過20毫升,直到抽出的細胞數達到要求的數量為止(受者每公斤體重要求采骨髓有核細胞的數量為3億個)。

三種骨髓移植各有其優缺點,同基因骨髓移植固然最好,但骨髓的來源機會極少。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是正常骨髓細胞,但異體骨髓移植存在一定的嚴重並發症,即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易使移植失敗。為了消除這一並發症,必須找到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同者,而這個機會只有2/10萬左右,兄弟姐妹之間這種機會為25%。自身骨髓移植主要優點是不受骨髓來源限制,但其缺點是體內可能殘留有原骨髓內的白血病細胞,疾病復發率較高。

8、骨髓移植的成功率是多少?

要看醫院的醫學水平了。

兒中心骨髓移植成功率達到94%第100位移植患兒出院東方網-文匯報 2006-7-13 8:55:21
本報訊(記者施嘉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第100位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5歲的小宇昨天順利出院。醫生們用「移植經驗分享會」的形式慶祝了這個特殊的日子。更關鍵的是,他們希望藉由這個好消息,讓更多的人了解骨髓移植,進而志願參與其中。

中華骨髓移植庫近年來的擴容,給許多身患絕症的孩子以再生的希望。兒中心血液腫瘤科陳靜醫生說:「現在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都能配對成功,而且有的一配可以配上好幾個。」兒中心骨髓移植的100個患兒中,40%以上屬於異體移植。在中華骨髓庫配對失敗後,醫生們現在還能繼續查詢臍血庫。小宇就是在臍血庫內找到了合適的臍血。

兒中心目前是全國兒童骨髓移植數量最大的醫院,移植成功率達到94%,長期生存率超過60%,其中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長期生存率高達100%。本報3月31日曾報道過17個月孿生哥哥捐骨髓救弟弟,昨天醫院公布最新檢測結果,骨髓移植已經在弟弟體內發揮作用,弟弟骨髓中已長出所需要的酶,疾病有望得到控制和改善。

醫學專家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對血液病兒童和其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兒最佳的治療方法之一。移植成功是治療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但孩子們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兒中心目前有八九位配對成功正在等待移植的孩子,陽陽和小敏就在其中。他們的媽媽爸爸也參加了分享會,與已經接受移植的病兒家長溝通,為孩子們即將面臨的挑戰,例如排異、不適應等生理和心理反應作好准備。

目前,中華骨髓庫入庫HLA分型資料為36萬人份,中華骨髓庫目前庫容量可以使50%成人和兒童患者初配成功。到2010年,中華骨髓庫有望達到100萬人份。

5歲的小宇是兒中心第100位接受骨髓移植的患兒。

9、骨髓移植成功率是多少失敗了會怎麼樣

恩,這要看醫院的水平,骨髓移植有其一定的適應症: 1。首先要求化療取得的完全緩解。 2。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自體骨髓移植55歲以下。 3。無嚴重的肝、腎、心、肺、腦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害,較重的糖尿病、肝炎、高血壓、腦梗、心臟疾患,嚴重的精神障礙者。 4。最好有適宜的全相合基因提供者。

骨髓移植一般要經過五大關口:1,移植前化療關。 2、移植關 3,移植後免疫排異關。 4,感染關 5、移植後化療關。

骨髓移植成功率受諸多因素及時間考驗:
只有依次順利通過以上這五關,並在半年後作基因檢查,在患者體內發現供髓者的基因表達,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臟器檢查正常、無明顯症狀,才算真正成功。 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艙後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後出現復發的。這與患者病情類型、機體臟器功能、自身免疫反應、移植過程的並發症及供髓者與患者的基因位點匹配相符率、移植醫院的綜合水平又有相當關系。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其移植費用因患者病情、並發症、輸血量、所用葯、進艙時間長短等有關,一般在15—35萬元間。

與怎麼判定骨髓移植失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