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液異常細胞

骨髓液異常細胞

發布時間:2020-03-22 15:27:18

1、骨髓移植手術,是不是兩個人都要做骨髓穿刺手術?

骨髓移植手術,是要將兩個人都做骨髓穿刺手術的。

2、骨髓液cd45cd19細胞多少值算正常

這個不按數量計,而是比值, 多發性骨髓瘤(MM):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異常增生性疾病,正常漿細胞為CD38+/CD45 dim-,使用CD38/CD45雙標記檢測外周血和骨髓標本,可以准確劃定漿細胞群。通常使用CD38和CD45,結合輕鏈檢查,對多發性骨髓瘤細胞進行分析。另外,正常漿細胞的表面標記為CD19+/CD56-,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通過為CD19-/CD56+。這樣,使用流式細胞儀對外周血或骨髓標本進行多參數分析,並計算漿細胞含量,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和治療評估有重要意義。

3、什麼病需要抽骨髓

 骨髓檢查是藉助於骨髓穿刺針,在人體不同部位(主要在胸骨、髂骨等)抽取一定量的骨髓液,作細胞學檢查、寄生蟲和病原體檢查及骨髓液培養,來診斷某些疾病的一種方法。

骨髓是人體出生後主要造血器官,幼兒期,所有骨髓含有活潑的紅骨髓,自4歲起,在管狀骨中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所替代,成為黃骨髓,到20歲左右,僅限於扁骨(肋骨、胸骨骼、顱骨)、脊柱骨、肱骨和股骨近端有紅骨髓參加造血。黃骨髓檢查主要用於診斷某些造血系統疾病。其適應證有:

1、各種原因不明的貧血 通過塗片檢查藉以了解紅細胞的生成異常的性質,貧血的細胞類型,如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2、疑有白血病者 尤以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的診斷更有意義。譬如病者早期僅有原因不明的貧血與白細胞減少,易誤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或粒細胞缺乏症。此時應作骨髓檢查,如能發現典型急性白血病改變,則有助於鑒別診斷。

3、粒細胞缺乏症 鑒別粒細胞成熟障礙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或白血病。

4、各種紫癜病 鑒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非血小板性紫癜的出血病,並估計預後。

5、診斷骨髓內出現異常細胞的疾病 如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何傑金氏病、巨球蛋白血症、轉稀性癌等。

6、某些原因不明的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

7、某些原因不明的長期發熱、惡病質。

8、寄生蟲的檢查、瘧疾等。

4、骨髓細胞計算anc比例的時候包含異常細胞嗎

漿細胞是由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後,轉化為原漿細胞,原漿細胞經分化、繁殖、經幼漿細胞階段,進化為成熟漿細胞。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只能在骨髓中見到,而不出現在循環血液中。骨髓漿細胞增多通常是骨髓漿細胞的異常增多,骨髓漿細胞的異常增多會導致骨髓漿細胞瘤。如高劑量的電離輻射,慢性抗原性物質刺激和病毒感染,再就是由於病毒感染、變態反應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結核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病、惡性腫瘤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造血系統疾病。

5、骨髓穿刺會損傷身體嗎?

骨髓穿刺簡稱骨穿,是血液科醫生最常選擇的檢查方法之一。當就診患者出現多系血細胞異常或者一般原因不能解釋的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增多時,需要進行骨穿檢查了解骨髓的增生情況和有無異常細胞的浸潤。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患者一聽說骨穿檢查,就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擔心骨穿會影響身體。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骨髓穿刺檢查就像抽血檢查一樣,只需要抽取少量的骨髓液就可以滿足檢查需要,而且丟失的骨髓液也很快會被身體內的造血細胞補充,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不良影響。骨髓穿刺也是診斷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腫瘤的必要檢查,通常還會留取部分骨髓液進行染色體和基因檢查,能夠幫助診斷和預後危險因素的分析。治療後復查骨穿可以評估治療效果。對骨穿過程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幫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擔心,積極配合檢查。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後上棘和胸骨。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是骨盆兩側邊緣向外突出的部位,因為該兩處距皮膚表面較近,骨面較寬較平,其中含髓量較豐富,所以常被選作穿刺部位。胸骨也具有寬、平、距體表較近的特點,但因其兩側及後方是縱隔及胸腔內的肺、心臟等關鍵部位,所以較少選擇胸骨穿刺,操作時需要注意防止損傷。骨穿前採用局部麻醉,先用麻醉葯注一個皮丘,然後將注射針頭插入皮下直至骨膜,將麻葯注在骨膜上。骨膜麻醉的好壞是穿刺時是否疼痛的關鍵。待針頭進入骨髓腔後,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骨髓抽出時,病人可能出現瞬間酸痛感。完成骨髓塗片後,再在骨穿部位覆上干凈紗布,膠布固定,稍許休息片刻就可以正常活動了。注意3天內穿刺部位不能被水浸濕。有些患者骨穿後會有兩三天仍感到局部酸脹,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症狀會很快好轉。

6、骨髓檢查是要確定得的什麼病

1.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例如,對貧血的診斷,可以從形態上幫助診斷貧血的原因,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診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 關於惡性腫瘤方面,骨穿對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斷都有重要意義.2.另外,骨髓塗片還可以進行寄生蟲和細菌方面的檢查,可發現寄生蟲(如瘧疾)和細菌培養時發現傷寒及其他敗血症.3.具體的適應症概括如下:1)採取骨髓液進行各種檢查,協助診治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細菌感染等).2)證實骨髓中是否有異常細胞浸潤如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3)採取骨髓液作骨髓移植.4)特殊毒物檢驗及鑒定如酚,醌等.1.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例如,對貧血的診斷,可以從形態上幫助診斷貧血的原因,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診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 關於惡性腫瘤方面,骨穿對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斷都有重要意義.2.另外,骨髓塗片還可以進行寄生蟲和細菌方面的檢查,可發現寄生蟲(如瘧疾)和細菌培養時發現傷寒及其他敗血症.3.具體的適應症概括如下:1)採取骨髓液進行各種檢查,協助診治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細菌感染等).2)證實骨髓中是否有異常細胞浸潤如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3)採取骨髓液作骨髓移植.4)特殊毒物檢驗及鑒定如酚,醌等.

7、查出有敗血症,骨髓有異常惡性細胞,跪求幫助.

啊~那麼小啊~同情你
希望有人能幫你

你在網路上找找醫學專家,在分類排名上找

8、骨穿結果出來了,怎麼看情況好壞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集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臨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於血細胞形態學檢查,也可用於造血幹細胞培養、細胞遺傳學分析及病原生物學檢查等,以協助臨床診斷血液病、傳染病和某些寄生蟲病,並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後等。血細胞的質和量的異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變化。血液病檢查中經常會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卻根本看不懂這些,那麼怎樣正確看骨穿報告呢,骨髓細胞學檢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檢查的報告單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在骨髓化驗報告單中,包括紅細胞系、粒細胞系、淋巴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漿細胞系等各類細胞在各個不同成熟階段所佔百分比;其他細胞如巨核細胞、網狀細胞、吞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等數量;還有經過計算的粒系和紅系細胞比值;各類細胞的形態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況的說明。
由於正常骨髓內各細胞系及其各階段百分率范圍較大,因此凡分類符合下列情況者均可視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中、晚幼粒細胞各<15%,桿狀核粒細胞多於分葉核細胞,嗜酸粒細胞一般<5%,嗜鹼粒細胞<1%,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3、幼紅細胞總百分率約佔有核細胞的20%左右,其中原紅細胞<1%,早幼紅細胞<5%,中、晚幼紅細胞約各佔10%,細胞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4、粒、紅比值正常約為2~4:1;
5、淋巴細胞百分率約為20%,小兒較高,可達40%,均為成熟淋巴細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6、單核細胞一般<4%,漿細胞<3%,均為成熟階段者;
7、巨核細胞系通常於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多為成熟型;
8、可見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雖然它們各佔百分率很低,但卻均為骨髓成分的標志;
9;核分裂細胞不易見到,僅約為1‰。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10、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細胞形態的正常值才能對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診斷不能僅憑骨髓穿刺,還要結合血常規、骨髓活檢及其他相關檢查,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與骨髓液異常細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