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海帶骨髓湯

海帶骨髓湯

發布時間:2020-08-21 06:42:47

1、海帶骨頭湯最多能吃幾天

最多三天,必須冷藏。其實你三天營養就流失光了,怕浪費~~~~呵呵

2、海帶骨頭湯的做法

3、海帶跟什麼燉骨頭湯好喝?

海帶排骨湯(一)
原料:
豬排骨400克,海帶150克,蔥段、薑片、精鹽、黃酒、香油各適量。
製法:
1、將海帶浸泡後,放籠屜內蒸約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後,洗凈控水,切成長方塊;排骨洗凈,用刀順骨切開,橫剁成約4厘米的段,入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用溫水泡洗干凈。
2、凈鍋內加入1000克清水,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開用中火燜燒約20分鍾,倒入海帶塊,再用旺火燒沸10分鍾,揀去薑片、蔥段,加精鹽調味,淋入香油即成。
特點:
此湯菜肉爛脫骨,海帶滑爛。整菜味美,湯鮮。
功效:
《本經逢源》說,豬肉具有「精者補肝益血」的功效。
《隨息居飲食譜》說海帶有「外面瘦瘤、瘰瘍、癰疽、瘺痔,並能治之作用」。
所以,排骨配以海帶燉食,可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為主的局部性皮膚瘙癢患者解除痛苦。
(二)
材料:豬排骨、海帶。
製法:將海帶浸泡後,蒸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後,切成長方塊。將排骨洗凈,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用溫水泡洗干凈。在鍋中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先用大火燒沸,再用中火煲,然後倒入海帶塊一起煮

4、骨頭海帶湯有什麼好處

海帶補碘 消暑 碘可以促進身體熱量的消耗和新陳代謝 而海帶中富含的鉀離子可幫助身體多餘水分的代謝消除水腫 對減肥也有一定的效果 當然也不能多吃 排骨嘛大家都知道富含蛋白質 鈣

食用功效

中醫入葯時將海帶稱為「昆布」,其味咸、性寒;入肝、胃、腎、肺經。

可軟堅化痰,祛濕止癢,清熱行水。用於甲狀腺腫、噎膈、疝氣、睾丸腫痛、帶下、水腫、腳氣等。

應用於清涼解暑:海帶、冬瓜、綠豆各適量,煮湯服。

貼士

因為海帶自身有些特點,所以說有兩類人不適宜大量食用海帶。

一類是孕婦,一方面就是海帶有催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海帶含碘量非常高,它過多的食用可以影響胎兒的甲狀腺的發育,所以孕婦吃要慎重一些。

第二個是海帶本身按中醫講是偏寒的,所以脾胃虛寒的人,在吃海帶的時候不要一次吃太多,或者搭配的時候不要跟一些寒性的物質搭配,否則的話會引起胃脘不舒服。

由於全球水質的污染,海帶中很可能含有有毒物質-砷,所以烹制前應先用清水浸泡兩三個小時,中間換一兩次水,但不要浸泡時間過長,最多不超過6小時,以免水溶性的營養物質損失過多。

 豬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5、海帶排骨湯有什麼功效?

功效:升壓、消食積、潤燥、益氣等等。

6、骨折能不能喝海帶骨頭湯

骨折後要想使傷骨盡早癒合,首先必須在飲食上保證斷骨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飲食只要易於消化和吸收即可,進補應放到骨折的中、後期才能起到調養的作用。骨折初期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7、海帶燉骨頭湯的功效,會不會發毛病

食療功效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促進鐵吸收

有較佳的健腦抗衰功能

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8、煮海帶骨頭湯用什麼海帶好

用新鮮海帶最好。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
還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卜,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

在煮湯的過程中要注意撇去湯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則最後煮出來湯會很難看。

還有,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里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煲湯概要

常聽人們說,身體不好時要多喝點湯補補,現在,平日里只要有時間、有心情都可以在家煲湯喝,似乎,煲湯也是一種時尚,今天,咱就來學學怎樣才能煲一鍋靚湯。
看菜譜上介紹煲湯的方法,總是說「將肉出水或飛水」,什幺意思?這樣做有什幺好處?用雞、鴨、排骨等肉類煲湯時,先將肉在開水中氽一下,這個過程就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於肥膩。
每次煲魚湯,湯好了,魚都沒形了,怎幺辦?煲魚湯不能用出水的方法,而要先用油把魚兩面煎一下,魚皮定結,就不易碎爛了,而且還不會有腥味。
煲湯時是冷水下料好還是熱水下料好?冷水下料比較好,開水會使蛋白質迅速凝固,不易出鮮味。煲湯用什幺鍋好?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劣質砂鍋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壁潔白的陶鍋很好用。為什幺煲完湯的肉很柴?瘦肉煲湯後,肉質較粗糙。可以選半肥半瘦的肉,但豬前腳的瘦肉,煲燉多個小時後肉質仍嫩滑可食。
在飯店裡喝的魚湯、肉湯都像奶汁一樣,感覺很滋補,可是自己在家煲湯總是出不來這個效果,為什幺?油與水充分混合才能出奶汁的效果。做肉湯時要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做魚湯時要先用油煎透,然後加入沸水,用大火。還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中間再補水,湯就泄了。
煲湯要加哪些香料,味精要嗎?什幺時候放鹽?大多數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鹽應當最後加,因為鹽能使蛋白質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煲湯是不是時間越久越好?錯!湯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氨基酸類,加熱時間過長,會產生新的物質,營養反而被破壞,一般魚湯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3小時左右足矣。
湯雖滋補,有些肥膩,怎幺辦?可以把湯煲好後熄火,待冷卻後,油浮在湯面,或凝固在湯面,用勺羹除去,再把湯煲滾。
喝湯應該是在飯前還是飯後?一般人飯前喝點湯,可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但有淺表性胃炎的人應飯後喝,以免加重症狀

9、海帶骨頭湯怎麼做才好吃?

原料:
豬排骨400克,海帶150克,蔥段、薑片、精鹽、黃酒、香油各適量。
製法:
1、將海帶浸泡後,放籠屜內蒸約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後,洗凈控水,切成長方塊;排骨洗凈,用刀順骨切開,橫剁成約4厘米的段,入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用溫水泡洗干凈。
2、凈鍋內加入1000克清水,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再開用中火燜燒約20分鍾,倒入海帶塊,再用旺火燒沸10分鍾,揀去薑片、蔥段,加精鹽調味,淋入香油即成。
特點:
此湯菜肉爛脫骨,海帶滑爛。整菜味美,湯鮮。
功效:
《本經逢源》說,豬肉具有「精者補肝益血」的功效。
《隨息居飲食譜》說海帶有「外面瘦瘤、瘰瘍、癰疽、瘺痔,並能治之作用」。
所以,排骨配以海帶燉食,可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為主的局部性皮膚瘙癢患者解除痛苦。
(二)
材料:豬排骨、海帶。
製法:將海帶浸泡後,蒸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後,切成長方塊。將排骨洗凈,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用溫水泡洗干凈。在鍋中放入排骨、蔥段、薑片、黃酒,先用大火燒沸,再用中火煲,然後倒入海帶塊一起煮
(三)
原料:排骨500-800克、干海帶1根、蔥、姜、料酒、鹽、味精
做法非常簡單:
1、將排骨洗凈,放入開水中去除血泡後將排骨撈出;
2、將浸泡好的海帶撈出,洗凈,切成1厘米寬的長條備用;
3、在沙鍋內放大半鍋水,水燒開後加入排骨、以及少許蔥、姜、料酒用中火煮二十分鍾;
4、把海帶加入排骨湯中,改用小火煲一小時後就可以了。當然最後別忘了加入鹽和味精;
(四)
1。選豬腿骨兩斤,鮮厚海帶(薄海帶燉不爛)7兩,姜一塊。
2、豬骨加適量水、鹽燉湯,待骨頭燉至8成熟後,將切成條狀的海帶下入鍋內同煮,燉爛即可。
此道菜湯味道鮮美鈣質豐富,海帶面而且有肉湯味,不僅孩子愛吃,大人也非常喜歡。
(五)
用 料 豬排骨300克,海帶100克,精鹽、料酒、蔥段、薑片、麻油各適量。
制 法 將海帶溫水泡發,洗凈後切成菱形。將豬排骨洗凈,順脊骨切開。斬成段,放沸水鍋中焯一會,撈出再用溫水沖洗干凈,鍋中放排骨、清水、生薑、蔥、料酒、燒沸後撇去浮沫,用小火燉至肉熟,加入海帶、精鹽燒至入味,揀出姜、蔥即可。
用 法 佐餐服用,用量不限。
注 釋 豬排骨,具有骨與肉之綜合功用。富含蛋白質,能保護肝細胞,維持血漿蛋白水平。海帶有烏發秀發的作用。常服此膳可有利於肝功能恢復及蛋白代謝。

與海帶骨髓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