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霉變

骨髓霉變

發布時間:2020-08-20 20:03:59

1、胃癌飲食問題

(1)少食多餐

病人術後逐漸恢復其正常飲食,即每日三餐,至少需要6~8個月,所以術後病人出院,少食多餐是飲食上的原百則。每天進餐5~8次,每次攝入食物75~100克。初期度量少次數多,以後逐步到量多次數少。從流質、半流質到軟食。

(2)飲食易消化

飲食宜清淡、高維生素、高蛋白質,富於營養,易消化。如面問條、各種粥、牛奶、豆漿、藕粉、魚、蝦仁、瘦肉糜等。經常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可適當補充一些鐵劑。因胃切除後,胃酸減少或缺乏而影響鐵的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可食硫酸亞鐵、動物肝臟、菠菜答等。

(3)控制每餐量、速度

術後2~3周時,有部分病人可能進甜食(如牛奶內加糖)後出現心慌、出汗、頭昏、惡心、嘔吐、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狀,一般持續15~30分鍾可自行緩解,被稱之為「傾倒綜合征」。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要控制每餐食物總量容和進食速度,進食後躺下休息15~30分鍾。

2、乙肝病因、症狀及治療

乙肝小三陽是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體,乙肝e抗體陽性患者,可出現倦怠乏力,食慾不振,消瘦,惡心等症,需要治療,少數患者可自行好轉或者治療後好轉。建議您就診肝膽內科遵醫囑檢查治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肝毒性葯物,按時服葯,控制病情發展。重慶同濟醫院中醫肝病科

3、豬吃霉變飼料都有哪些危害

黴菌對飼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見的,幾乎可以說所有飼料都可以受到黴菌污染。污染後,可引起兩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黴菌引起的飼料的變質,第二是因黴菌產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動物中毒,進而可能通過食物鏈而對人體產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於黴菌污染糧食和飼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數千億美元,因此,飼料霉變問題是鵝養殖業甚至飼料工業乃至畜牧業生產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以下是幾種常見霉變毒素以及產生的危害。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所產生的一種對人類危害極大的強烈致癌物質,也是最常見的黴菌毒素。

黃麴黴毒素在紫外光下能發出強烈的特殊熒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發出藍色熒光(波長425納米),而G族毒素發出綠色熒光(波長450納米)。黃麴黴毒素分子量312~346,難溶於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於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醯等。對熱穩定,在280℃才開始分解。

黃麴黴毒素對動物主要的影響是免疫抑制性、致腫瘤性、致突變性和致畸變性。黃麴黴毒素可引起肝臟的損傷並導致肝癌的發生。不同動物對黃麴黴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樣的,禽類對黃麴黴毒素特別敏感。

(2)赭麴黴毒素

赭麴黴毒素是由麴黴屬及青黴屬中的某些菌種產生的一類結構相似的次生代謝產物,其中以赭麴黴毒素A的毒性最強。具有強烈的腎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動物的急性中毒反應,較低攝入量時可造成雞的生殖性能下降。長期攝入此種毒素也有致癌性。赭麴黴毒素A具有遺傳毒性,可以增加細胞中染色體斷裂的可能性,導致不可預知遺傳病。

(3)雜色麴黴毒素

可產生雜色麴黴毒素的生物有雜色麴黴、構巣麴黴、焦麴黴等。該毒素可以造成動物肝臟、腎臟的壞死,具有較強的致癌性。另外,雜色麴黴毒素在動物體內還可能轉化為黃麴黴毒素。

(4)鐮孢菌毒素類

鐮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鐮孢菌屬中的某些菌株產生一大類非蛋白和非甾體的次生代謝產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類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於骨髓、肝臟、黏膜上皮和淋巴細胞等,可造成攝入動物食慾減退或拒食,反應遲緩和體重減輕等症狀,還可造成腹瀉、脾臟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組織的擬放射性損傷等。

(5)橘青黴毒素

橘青黴毒素可造成動物和人的急慢性腎病,導致動物腎臟腫大、腎小管擴張、上皮細胞壞死,還可導致動物胃腸功能紊亂和腹瀉。

4、動物吃了霉變的飼料有哪些危害

黴菌對飼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見的,幾乎可以說所有飼料都可以受到黴菌污染。污染後,可引起兩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黴菌引起的飼料的變質,第二是因黴菌產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動物中毒,進而可能通過食物鏈而對人體產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於黴菌污染糧食和飼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數千億美元,因此,飼料霉變問題是鵝養殖業甚至飼料工業乃至畜牧業生產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以下是幾種常見霉變毒素以及產生的危害。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所產生的一種對人類危害極大的強烈致癌物質,也是最常見的黴菌毒素。

黃麴黴毒素在紫外光下能發出強烈的特殊熒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發出藍色熒光(波長425納米),而G族毒素發出綠色熒光(波長450納米)。黃麴黴毒素分子量312~346,難溶於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於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醯等。對熱穩定,在280℃才開始分解。

黃麴黴毒素對動物主要的影響是免疫抑制性、致腫瘤性、致突變性和致畸變性。黃麴黴毒素可引起肝臟的損傷並導致肝癌的發生。不同動物對黃麴黴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樣的,禽類對黃麴黴毒素特別敏感。

(2)赭麴黴毒素

赭麴黴毒素是由麴黴屬及青黴屬中的某些菌種產生的一類結構相似的次生代謝產物,其中以赭麴黴毒素A的毒性最強。具有強烈的腎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動物的急性中毒反應,較低攝入量時可造成雞的生殖性能下降。長期攝入此種毒素也有致癌性。赭麴黴毒素A具有遺傳毒性,可以增加細胞中染色體斷裂的可能性,導致不可預知遺傳病。

(3)雜色麴黴毒素

可產生雜色麴黴毒素的生物有雜色麴黴、構巣麴黴、焦麴黴等。該毒素可以造成動物肝臟、腎臟的壞死,具有較強的致癌性。另外,雜色麴黴毒素在動物體內還可能轉化為黃麴黴毒素。

(4)鐮孢菌毒素類

鐮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鐮孢菌屬中的某些菌株產生一大類非蛋白和非甾體的次生代謝產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類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於骨髓、肝臟、黏膜上皮和淋巴細胞等,可造成攝入動物食慾減退或拒食,反應遲緩和體重減輕等症狀,還可造成腹瀉、脾臟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組織的擬放射性損傷等。

(5)橘青黴毒素

橘青黴毒素可造成動物和人的急慢性腎病,導致動物腎臟腫大、腎小管擴張、上皮細胞壞死,還可導致動物胃腸功能紊亂和腹瀉。

5、飼料霉變對豬的危害有多大

黴菌對飼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見的,幾乎可以說所有飼料都可以受到黴菌污染。污染後,可引起兩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黴菌引起的飼料的變質,第二是因黴菌產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動物中毒,進而可能通過食物鏈而對人體產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於黴菌污染糧食和飼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數千億美元,因此,飼料霉變問題是鵝養殖業甚至飼料工業乃至畜牧業生產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以下是幾種常見霉變毒素以及產生的危害。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所產生的一種對人類危害極大的強烈致癌物質,也是最常見的黴菌毒素。

黃麴黴毒素在紫外光下能發出強烈的特殊熒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發出藍色熒光(波長425納米),而G族毒素發出綠色熒光(波長450納米)。黃麴黴毒素分子量312~346,難溶於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於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醯等。對熱穩定,在280℃才開始分解。

黃麴黴毒素對動物主要的影響是免疫抑制性、致腫瘤性、致突變性和致畸變性。黃麴黴毒素可引起肝臟的損傷並導致肝癌的發生。不同動物對黃麴黴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樣的,禽類對黃麴黴毒素特別敏感。

(2)赭麴黴毒素

赭麴黴毒素是由麴黴屬及青黴屬中的某些菌種產生的一類結構相似的次生代謝產物,其中以赭麴黴毒素A的毒性最強。具有強烈的腎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動物的急性中毒反應,較低攝入量時可造成雞的生殖性能下降。長期攝入此種毒素也有致癌性。赭麴黴毒素A具有遺傳毒性,可以增加細胞中染色體斷裂的可能性,導致不可預知遺傳病。

(3)雜色麴黴毒素

可產生雜色麴黴毒素的生物有雜色麴黴、構巣麴黴、焦麴黴等。該毒素可以造成動物肝臟、腎臟的壞死,具有較強的致癌性。另外,雜色麴黴毒素在動物體內還可能轉化為黃麴黴毒素。

(4)鐮孢菌毒素類

鐮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鐮孢菌屬中的某些菌株產生一大類非蛋白和非甾體的次生代謝產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類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於骨髓、肝臟、黏膜上皮和淋巴細胞等,可造成攝入動物食慾減退或拒食,反應遲緩和體重減輕等症狀,還可造成腹瀉、脾臟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組織的擬放射性損傷等。

(5)橘青黴毒素

橘青黴毒素可造成動物和人的急慢性腎病,導致動物腎臟腫大、腎小管擴張、上皮細胞壞死,還可導致動物胃腸功能紊亂和腹瀉。

6、豬骨頭湯里的骨髓是綠色的是怎麼回事?能不能吃?

頭一次聽說還有綠色的,不是血管吧?是不是沒沒熟透,要不就是壞了,也不貼個圖。當年得病後回家就好骨頭湯,油太大,喝了直接反胃吐了,鼻子裡面出血了,又去住院了。

7、胃癌晚期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哪些

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它的行程跟很多因素相關,飲食方面與過多進食霉變的食物,保存不當的過夜食物,腌制食品等有一定關系,平時應進食新鮮蔬菜水果肉類。另外吸煙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有一定的關系,都需要注意,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的患者首先要去當地正規的三甲醫院或者其他好點的醫院做檢查,看看適合不適合手術的,然後平時的飲食要特別的注意的,要規律,有節制的飲食。

8、飼料有些霉變,有人說加點脫霉劑,想問一下脫霉劑一般價格是多少?

一 、飼料發霉危害十分嚴重,發現少量飼料霉變就不要餵了,得不償失。多的話可以考慮脫霉處理,但是處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黴菌毒素主要是由黴菌分泌出來的二級產物, 目前黴菌種類已經查證的有318種,其中麴黴屬49種,青黴菌屬92種,鐮刀菌屬36種,其他還有96屬141種,而能夠產生的毒性代謝產物即黴菌毒素共21類,340種。這些黴菌毒素能夠引起動物不同的生理表現,其中有病名的黴菌毒素中毒病有23種。而這些黴菌毒素的命名很不統一,通常在畜牧生產中常見並能直接影響動物生長性能的黴菌毒素黴菌毒素主要由四種黴菌屬產生:
麴黴菌屬-如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Altoxin)、赭麴黴毒素(Ochratoxin)
梭菌屬-如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嘔吐毒素(Vomitoxin)、T-2毒素等
青黴菌屬-如桔青黴素(Citrinin)
麥角菌屬-如麥角毒素(Ergotamin)
黴菌毒素對動物的危害通常可以分為臨床危害及亞臨床危害,而亞臨床危害常常被人們忽略,黴菌毒素會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分泌細胞鬆弛素;抑制淋巴T細胞的應答反應,造成淋巴B細胞區壞死;刺激下丘腦-腎上腺系統,引起免疫力下降,從而危害畜牧生產整體的生物安全。,因此黴菌毒素的毒性主要表現在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腎毒性、繁殖障礙等。黴菌毒素對畜禽外觀的影響通常是生產性能下降,誘發多種疾病,採食量減少,飼料報酬下降,具體症狀在不同黴菌毒素之間有所區別。主要常見有以下幾種黴菌毒素:
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主要是由禾穀鐮刀菌、三線鐮刀菌、尖孢鐮刀菌、黃色鐮刀菌(F.culmorum)、串珠鐮刀菌、木賊鐮刀菌、燕麥鐮刀菌、雪腐鐮刀菌等菌種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麥、大麥、燕麥、小米、芝麻、乾草和青貯飼料等。畜禽攝食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穀物和飼料後,可引起動物的類似雌性激素中毒症。
豬:臨床表現為繁殖障礙。初情前期後備母豬假發情,外陰和陰道腫脹和水腫,直腸脫垂;發情中期母豬的休情;妊娠母豬感染玉米赤霉烯酮後發生流產死胎,每胎產仔量減少,成活率低,產下乳豬八字腳,生殖器和子宮肥大,新生後備母豬外陰及乳頭腫脹;公豬接觸玉米赤霉烯酮後表現為包皮增大,睾丸萎縮,乳腺腫大等雌性化影響,精子數減少,精子成活率降低。
雞:臨床表現為卵巢萎縮,雞冠腫大,產蛋率下降,區域性腫脹,產蛋率大幅下降。受影響的母雞血清孕酮水平降低,腹水並伴有輸卵管囊炎。
2、黃麴黴毒素(Aflatoxin)
黃麴黴素素是高毒性和高致癌性毒素,由黃麴黴菌(Aspergillus)、寄生麴黴(A.porasiticus)和軟毛青黴(Penicillium puberulum)產生。是由兩個不等的二氫呋喃妥因環組成的化合物。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強,幾乎對所有動物的肝臟都是原發性毒,它與細胞核和線粒體DNA結合,造成蛋白質合成受損,干擾肝腎功能,抑制免疫系統。
豬: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鬱厭食,生長受阻,體重減輕,被毛粗糙,進一步發展為黃疸,貧血及出血性腹瀉,並出現以低凝血酶原血為特徵的凝血病。肝臟損傷,各種酶含量升高,包括丙氨酸轉氨酶,鹼性磷酸酶等。當豬出現急性黃疸、出血或凝血病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時,應考慮為黃麴黴素素中毒;出現生長緩慢、營養不良等慢性徵兆以及持續發生輕度傳染病時,也應提示黃麴黴毒素中毒;當出現特徵性肝損傷和臨床化學變化時,應明確提示為黃麴黴毒素中毒。
雞: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生長緩慢,產蛋率下降,皮下出血,死亡率提高。剖檢可見肝腎腫大蒼白,心包積水,膽囊擴張,卡他性腸炎。顯微鏡檢可見肝臟脂肪變性,膽管增生。
3、嘔吐毒素Vomitoxin
單端孢黴素類毒素,由鐮孢菌屬(Fusarium spp.)產生,具有環氧化物基團。常見於玉米和小麥中,引起採食量減少。
豬:引起豬條件性味覺厭惡,臨床表現為拒食,嘔吐,腹瀉,皮膚炎症
雞:採食量下降,產蛋下降。
4、T-2 毒素T-2 Toxin
單端孢霉類毒素,由鐮孢霉屬產生,引起消化道出血及壞死,抑制骨髓及脾的再生造血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並導致生殖器官病變。T-2毒素感染的典型症狀為體重降低、飼料利用率差、食慾降低、嘔吐、血痢、流產、甚至死亡。
豬:臨床表現為消化障礙,採食量下降,下血痢,流產。
雞:口腔潰瘍,食慾廢絕,運動失調,產蛋量下降,蛋殼變質,胃腸道和羽毛類輻射性損害。
5、赭曲毒素Ochartoxins
赭麴黴毒素是由赭麴黴(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純綠青黴(Penicillium viridicatum)產生的一種腎毒素。引起動物煩渴、尿頻、生長緩慢,腎臟蒼白堅硬,病理變化包括血尿素氮、天冬氨酸轉移酶增加,尿中葡萄糖及蛋白質含量上升。
豬:臨床表現為腎病變,精神抑鬱,脫水,厭食。
雞:多尿,稀糞,鈣磷吸收障礙,破蛋,剖檢腎臟變性腫脹,肌胃角質膜變色和撕裂。
6、煙麴黴毒素 Fumonisins
煙麴黴毒素由念珠鐮孢霉(F.moniliforme)產生。是具有一個末端胺基和兩個三羧酸側鏈的耐鹼脂肪烴,煙麴黴毒素有B1,B2,B3三種結構,干擾細胞功能,可誘發癌前期肝結節。
豬:引起肺水腫病,肝臟受損。嗜睡、斜卧、厭食、體重減輕
雞:萎靡嗜睡,呼吸困難,食慾廢絕,產蛋率下降,剖檢見腸系膜水腫,消化道皮膚出血,心臟擴大,心包積水。】(引用於畜牧人網)
二 、國內脫霉劑質量良莠不齊,產品十分混亂,一般的脫霉劑只能脫掉少部分毒素,有的則毫無作用,選擇脫霉劑盡量選擇專業的廠家,國產的如上海百奧明的「百霉清」 ,安琪福邦可立吸,進口的有「霉可脫」、「百鮮明等都不錯,價格一般在50-100元每公斤。

9、花生霉變怎麼鑒別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腎去水、理氣通乳、治諸血症。
花生中的維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紅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對多種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維生素E和一定量的鋅,能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滋潤皮膚。
花生含有的維生素C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
花生中的微量元素 硒和另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白藜蘆醇可以防治腫瘤類疾病,同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化學預防劑。
花生還有扶正補虛、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利水消腫、止血生乳、清咽止瘧的作用。
《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
《葯性考》載:「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
種皮可入葯,對多種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
治血小板減少:花生米(連衣)炒食,每日3次,每次60克,7天為一個療程。
治高血壓:花生米浸醋中,7日後食用,每天早晚各吃10粒。
治肺結核:花生米生食,每日4-5次,每次10-20粒。如果見呵血者,帶衣食之。
治久咳: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湯服用。
治乳汁少:花生米90克,前豬腳1隻,共燉服。
治胃酸過多:食花生米,每日3次,每次20-30粒。2-3星期為一個療程,可使胃酸分泌明顯減少。
注意:花生營養雖好,但霉花生不可食,有致癌作用。
花生會引起極其罕見的過敏症。花生過敏的症狀包括:血壓降低、面部和喉嚨腫脹,這些都會阻礙呼吸,從而導致休克。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在英國,每200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雖然部分人只是對花生有輕度過敏反應,但是,花生也會令一些人出現過敏性休克。在英國,每年大約有10個人因為對花生的過敏反應死亡。在2005年,英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發現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體內引起過敏反應的。這種對堅果的過敏症近50年來在國外日益增多,希望也引起國內人的注意。
花生有很多吃法,從營養方面考慮,油炸不可取;生食也不可取,因為在花生生長過程中會感染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公認的最強的致癌物,會沉積在肝臟中,誘發肝癌。因為黃麴黴菌毒素有水溶性,如果煮吃,基本能把黃麴黴菌毒素濾掉,這樣吃煮熟的花生較為安全,也易於消化,營養素的損失最小,炒的話無法破壞黃麴黴菌毒素,所以說煮是最好。
吃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花生的紅衣」。一般都認為「花生的紅衣」中的成分對人體是很有好處的,不錯,對絕大部分人是沒問題的,具體資料「紅皮含有豐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具有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骨髓製造血小板而縮短出血時間,並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質量,加強毛細血管的吸收性,調節凝血因子缺陷等功能。」也就是說,「花生的紅衣」有補血、促進凝血的作用,這對於貧血的人和傷口癒合很有好處。反過來,另一方面,對於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來說,就沒什麼好處了,反而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花生的紅衣」,在吃煮花生時最好把皮剝掉;貧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話,最好採取別的補血措施,比如吃血豆腐等;老年人最好也別吃「花生的紅衣」,避免血液黏稠。
另:血液黏稠度可以通過獻血或體檢查出,或到醫院檢測。
注意:以下四種人切記不要吃花生
膽囊切除者: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膽汁去消化。膽囊切除後,儲存膽汁的功能喪失。這類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沒有大量的膽汁來幫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腸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高脂血症患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後,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跌打淤腫者:花生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淤滯者食用花生後,可能會使血淤不散,加重腫痛症狀。
豆科草本植物落花生的種子。又稱落花參、長生果、番豆、地豆、落地生、花生米、花生仁。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秋末採收果實,剝去果殼,取種子曬干用。亦可生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潤肺化痰,催乳,滑腸,止血。
[參考]種仁含豐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種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不飽和脂肪酸佔80%以上;又含較豐富的蛋白質,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膽鹼、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E,泛酸、鈣、磷、鐵、甾醇、三萜皂甙、纖維素。種皮含脂質、甾醇、鞣質等。
[用途]用於脾虛少食,消瘦乏力或小兒營養不良;久咳肺虛或肺癆咳嗽;產後缺乳而氣血不足者;脾氣虛弱,腳氣,兩脛腫大,步履沉重;大便燥結;紫癜。
[用法]生食,生研沖服,炒熟食,或煮熟食等。
[注意]鮮品、生品性偏涼,熱食偏溫。生食過多,易引起腹瀉;炒食過多,易於燥火,使眼、口、鼻乾燥。
痰濕較甚,或腸滑腹瀉者不宜食用。炒熟後,止血作用大減。

10、多發性骨髓瘤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北京冠龍坤鶴中醫研究院腫瘤中心為您解答。
飲食宜清淡,選用抑制骨髓過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帶、紫菜、裙帶萊、海蛤、杏仁。對症選用抗血栓、補血、壯骨和減輕脾腫大的食品,穩定期可長期服用"康血寧"葯茶。
① 抑制骨髓過度增生食療方 桃花魚片:青魚肉適量,桃仁酥10g。魚肉切絲,共炒熟即可。適用於各型多發性骨髓瘤。
②抗血栓食療方 山楂甜羹:山楂50g,紅花50g。煮羹作點心食。適用於伴有高粘滯血症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③補血、抗消耗食療方
黃芪銀耳湯:黃芪9g,銀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

與骨髓霉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