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幹細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區別

幹細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08-20 04:28:51

1、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與骨髓移植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我感覺傻傻分不清?

臍帶血和骨髓都有造血功能,這個是相同之處,不同之處是,一般臍帶血是自己的,在你出生的時候,醫院為了將來你得病預備的手段。骨髓移植的骨髓是別人的,是他人捐獻的。

2、造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區別是什麼

您好!骨髓移植現在已經基本不用了,多採取的是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BMT)。是用自身的骨髓幹細胞,不需供髓者,此法簡便,易於推廣,可用於獨生子女,並且無GVHD的發生。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種實體瘤的治療。如果情況允許您可以選擇自體幹細胞移植。 查看原帖>>

3、骨髓移植與造血幹細胞移植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我們人身體有三個部位生產和儲存造血幹細胞,第一個部位是骨髓,骨髓貯存著人體大部分的造血幹細胞,這部分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骨髓造血幹細胞。還有一部分是外周血(就是骨髓之外的周圍靜脈血),也就是在說血管裡面還有少量的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第三就是在新生兒臍帶血里有大量、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我們叫它臍血幹細胞。所以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的范圍更大,除骨髓移植外,造血幹細胞移植還包括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現在我們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來進行採集。

4、骨髓移植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有何區別?

從狹義上講骨髓移植等同於造血幹細胞移植
,從廣義上講骨髓移植只是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一種類型。自1955年Thomas開展首例人移植研究以來,骨髓是移植的重要造血幹細胞來源,且在相當一段時期中骨髓是移植的唯一造血幹細胞來源,故稱作骨髓移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的臨床應用,使外周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可能,並逐漸廣泛應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也逐漸受到重視和廣泛採用。目前臨床上三種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均在不同情況下廣泛採用,故應統稱為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因骨髓移植命名較早,深入人心,兩者也可並提。

5、骨髓移植與造血幹細胞移植有什麼區別?

一、指代不同

1、骨髓移植:是通過靜脈輸注造血干、祖細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從而治療一系列疾病的治療方法。

2、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先接受超大劑量放療或化療(通常是致死劑量的放化療),有時聯合其他免疫抑制葯物,以清除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常克隆細胞,然後再回輸采自自身或他人的造血幹細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種治療手段。

二、特點不同

1、骨髓移植:使用預處理方案可以製造空間、免疫抑制以及清除疾病。預處理方案的強度以既可以達到最大限度的防止移植排斥、又可達到患者對其副作用的耐受為目標,故有多種預處理方案可供選擇。

2、造血幹細胞移植:血緣關系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和無血緣關系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即無關移植);按移植物種類分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三、發展不同

1、骨髓移植:隨著移植技術的提高,其療效已經漸趨穩定。移植供者的選擇困難成為制約移植的主要障礙。HLA不完全相合的親屬供者、HLA單倍體相合親屬供者及無關供者的應用及相關技術改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門課題,非清髓技術也帶來了觀念上的革命。

2、造血幹細胞移植:有很多先進的葯物從遺傳學水賓士療這些患者,但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仍是治癒這些疾病的惟一治療手段。

6、骨髓移植和幹細胞移植有什麼區別

骨髓移植主要是為了移植裡面的幹細胞,而幹細胞的來源不止是骨髓,還有臍帶,胎盤,脂肪等等。
傳統的通過抽取骨髓的方法進行分離、培養和採集,病人痛苦,而且像心梗這樣的重症病人往往等不及是用就已經出現意外。最新研究證明,這種細胞在胎兒的臍帶中大量存在,造血幹細胞采自臍帶血,採集過程不會有任何痛苦。

位於天津的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運用獨創的生命科學技術,在多能幹細胞產業化領域取得突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間充質幹細胞生產基地。

7、異基因外周血幹細胞移植和骨髓移植有區別嗎

沒有區別,通俗說的骨髓移植,是骨髓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從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移植,歸根結底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只是採集方式不同。一個是從直接從骨髓血裡面抽取,一個是從外周血抽取。目前多採用外周血採集法了。

8、白血病幹細胞移植與骨髓移植有啥區別

以前都是骨髓移植,現在都是幹細胞移植了。這樣主要減輕捐獻的人痛苦。其目的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9、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與骨髓移植有什麼區別?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原理與骨髓移植完全相同,只是造血細胞的採集方式不同。

造血幹細胞絕大部分存在於骨髓中,骨髓移植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從骨髓腔中抽取骨髓,然後分離、採集造血幹細胞輸入患者體內。

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則是通過葯物,促使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釋放到血液,再利用血細胞分離機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細胞。

施行骨髓移植術時,捐獻者需要在手術室在硬膜外或局部麻醉下,由術者在髂骨上多部位穿刺,抽取骨髓混合液數百毫升。而施行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術時,只需從志願者的靜脈中采血,並通過機器富集,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人體,最終採集約50~100mL的幹細胞即可。與骨髓移植術相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術相對簡單,對供者傷害較小。具體說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具有下面這4個優勢。

(1)造血及免疫功能恢復快,移植的費用/效益之比優於骨髓移植術不管是自體還是異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的植活時間大都在10天~2周左右,這比骨髓移植提前了約1周。由於外周血中含有大量淋巴細胞,其數量為骨髓的10倍,免疫重建快,感染等並發症及移植相關死亡率降低,抗生素及血製品等支持治療減少,住院時間縮短,費用及效益優於骨髓移植術。

(2)採集幹細胞安全簡便採集外周造血幹細胞可以避免採集骨髓幹細胞時的麻醉及由麻醉引起的意外,也可避免采髓的痛苦。對於異體移植而言,動員供者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可能比動員其獻骨髓更易被接受,這有可能擴大供者尤其是無關供者的隊伍。對於部分晚期腫瘤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來說,由於其骨質破壞和腫瘤浸潤等原因不宜或不能採集骨髓時,採集外周造血幹細胞是其幹細胞的唯一來源。

(3)受腫瘤細胞浸潤或污染的機會可能較少但對於這一點,目前尚有爭議。

(4)潛在的抗殘瘤優勢異基因移植時,移植物中含異體T淋巴細胞和NK細胞,它們可增強移植後的移植物抗腫瘤細胞效應,有利於清除殘留的腫瘤細胞,從而減少復發。

10、「救命血」和骨髓幹細胞移植有什麼區別

5歲的男孩希希, 不幸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這種腫瘤惡性度高,早期不易發現,進展塊,容易轉移。幸好,希希出生時,父母為他儲存了臍帶血。2010年7月,希希在醫院接受了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9月,希希在家人的陪伴下高興地出院了。臍帶血成了希希的「救命血」。

與幹細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區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