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米技術的作用是什麼?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努力,「納米」已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學詞語,納米技術已走出實驗室,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中,悄悄地改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傳統的塗料耐洗刷性差,塗刷一段時間後牆壁就會變得斑駁陸離。現在有了加入納米技術的新型油漆,不但耐洗刷性比傳統材料提高了十多倍,而且有機揮發物極低,無毒無害無異味,有效解決了建築物密封性增強、有害蟲氣體不能盡快排出的問題。
人體長期受電磁波、紫外線照射,會導致各種發病率增加或影響正常生育。現在,加入納米技術的高效防輻射服裝——高科技電腦工作裝和孕婦裝已經問世。科技人員將納米大小的抗輻射物質摻入到纖維中,製成了可阻隔95%以上紫外線或電磁波輻射的「納米服裝」,而且不揮發、不溶水,持久保持防輻射能力。同樣,化纖布料製成的衣服因摩擦容易產生靜電,在生產時加入少量的金屬納米微粒,就可以擺脫煩人的靜電現象。
白色污染也遭遇到「納米」的有力挑戰。科學家將可降解的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研製的設備粉碎至「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用這種新型原料,可生產出100%降解的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各種包裝袋等類似產品。專家評價說,這是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實質性突破。
以納米技術製造的電子器件,其性能大大優於傳統的電子器件。納米電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產品性能大幅度提高。而納米電子器件的功耗僅為硅器件的1/1000。在一張不足巴掌大的5英寸光碟上,至少可以存儲30個北京圖書館的全部藏書。納米材料體積小、重量輕,可使各類電子產品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
納米金屬顆粒易燃易爆,幾個納米的金屬銅顆粒或金屬鋁顆粒,一遇到空氣就會產生激烈的燃燒,發生爆炸。因此,納米金屬顆粒的粉體可用來做成烈性炸葯,做成火箭的固體燃料還可產生更大的推力。用納米金屬顆粒粉體做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產出率。
納米金屬塊體耐壓耐拉,將金屬納米顆粒粉體製成塊狀金屬材料,強度比一般金屬高十幾倍,又可拉伸幾十倍。用來製造飛機、汽車、輪船,重量可減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納米陶瓷剛柔並濟,用納米顆粒粉末製成的納米陶瓷具有塑性,為陶瓷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將納米陶瓷應用到發動機上,發動機摩擦系數大幅下降,散熱能力加強的同時,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還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新一代綠色產品。
納米氧化物材料五顏六色,納米氧化物顆粒在光的照射下或在電場作用下能迅速改變顏色。用它做士兵防護激光槍的眼鏡非常適合。將納米氧化物材料做成廣告板,在電、光的作用下,效果會更加絢麗多彩。
納米半導體材料可以發出各種顏色的光,可以做成小型的激光光源,還可將吸收的太陽光中的光能變成電能。用它製成的太陽能汽車、太陽能住宅有巨大的環保價值。用納米半導體做成的各種感測器,可以靈敏地檢測溫度、濕度和大氣成分的變化,在監控汽車尾氣和保護大氣環境上將得到廣泛應用。
用納米葯物治病救人時,把葯物與磁性納米顆粒相結合,服用後,這些納米葯物顆粒可以自由地在血管和人體組織內運動。再在人體外部施加磁場加以導引,使葯物集中到患病的組織中,葯物治療的效果會大大提高。同時還可利用納米葯物顆粒定向阻斷毛細血管,「餓」死癌細胞。納米顆粒還可用於人體的細胞分離,也可以用來攜帶DNA治療基因缺陷症。目前已經用磁性納米顆粒成功地分離了動物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並在治療人的骨髓疾病的臨床實驗上獲得成功。
在納米的世界中,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剪裁、構築材料,這一技術被稱為納米加工技術。納米加工技術可以使不同材質的材料集成在一起,它既具有晶元的功能,又可探測到電磁波(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信號,同時還能完成電腦的指令,這就是納米集成器件。將這種集成器件應用在衛星上,可以使衛星的重量、體積大大減小,發射更容易,成本也更經濟。
納米技術大力發展的同時,其安全性問題也不可忽視。因為材料在變成納米級過程中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比常規物質更容易穿透各種屏障,甚至透過生物體的皮膚、細胞膜,進入組織器官內部。如果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納米材料有可能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研究結果顯示,部分人造納米材料具有毒性,可能會引起氧化刺激、炎症反應、心肺血管系統及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害。因此,在發展納米技術的同時,必須同步開展其安全性研究,使其成為安全造福人類的新技術。
2、成熟的紅細胞為什麼沒有細胞核
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主要功能是運輸和交換氧和二氧化碳。 每種細胞的功能有基因決定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紅細胞就是這樣,剛開始紅細胞是有細胞核的,成熟後沒有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細胞分化的結果。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在常規化驗中英文常縮寫成RBC,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還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是無核的,這意味著它們失去了DNA。紅細胞也沒有線粒體,它們通過分解葡萄糖釋放能量。
(2)羊駝骨髓擴展資料:
脊椎動物中哺乳類的紅細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圓板狀,在造血組織中是有細胞核的,但在循環血中的紅細胞,除駱駝和羊駝之外,可看到細胞核退化,向細胞外放出、消失。鳥類以下的動物的紅細胞多數呈橢圓形,中心具核,中心部向兩面突出。
脊椎動物紅細胞的大小,可因動物種類不同而異,哺乳類的直徑為4—8微米(人的為6—9微米),厚度以1.5—2.5微米者為多見。鳥類的長徑為12—15微米,短徑為7—9微米,在爬行類的長徑為17—20微米,短徑為10—14微米,兩棲類的更大,長徑為23—60微米,短徑以13—35微米者較多。魚類的紅細胞的大小有明顯變異。
紅細胞數由於種的不同而異,但具有大形紅細胞的,一般在單位體積中血球減少。處於冬眠期的動物,比活動期顯著減少。
3、人體紅細胞有細胞核么?
在高度分化之前還有。
到成熟時,就沒有了。
4、輔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有哪些細胞器?有沒有核糖體,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
高中需要掌握的是: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核糖體等
在骨髓中生成成熟,壽命短,協助擴散吸收葡萄糖,進行無氧呼吸(你說他啥細胞器沒有怎麼進行有氧呼吸呀!)
5、高中生物紅細胞
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器,沒有細胞核。
未成熟的紅細胞和其他體細胞是相同的,在這個期間紅細胞積聚了大量ATP,供細胞成熟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