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能吃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應該適當的吃一些新鮮的知蔬菜和水果,比如蘋果、香蕉、菠菜和芹菜。因為這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當中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以及葉酸,維生素和葉酸可以提供骨髓造血必備的原材料,可以促進骨髓造血,改善骨髓瘤患者的貧血症狀,而膳食纖維又可以維持腸道的健康,對預防道消化道出血和腸梗阻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其次,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還應該適當的補充一些動物的肉類版製品,比如豬肉和牛肉,因為這些肉類製品當中富含鐵元素和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快速的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能量,改善患者乏力權的症狀,而鐵元素可以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細胞減少的症狀。
2、中葯治療原發性骨髓瘤葯方
中葯是沒法治療骨髓瘤的,只有化療和骨髓移植才是能控制病情發展的唯一方法,中醫葯只是用於保健,想通過中醫中葯治療骨髓瘤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是有效的。
3、原發性和多發性骨髓瘤有什麼區別
原發性骨髓瘤約占骨髓瘤的3%。病變僅侵犯骨骼的某個局部部位,產生局部疼痛。多數患者無貧血、高血鈣及腎功能不全。約1/4患者血清或尿中的M蛋白含量較一般低(<15g/L)。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不受抑制。骨髓未侵及的部位漿細胞數不增多。診斷依靠局部的組織學診斷證實,X線檢查可有局部骨骼變化,但無全身性骨骼破壞。局部病變治療後,血清及尿M蛋白消失。
多發性骨髓瘤並發症
1、腎病:
腎臟損害是MM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MM患者常有蛋白尿、鏡下血尿、低蛋白血症、水腫以及腎功能不全、貧血等表現,易與「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混淆,而被誤診。
鑒別腎臟疾病(腎炎、腎病等)與MM並不困難,關鍵在於臨床醫師能否想到MM的可能性。如果臨床醫師想到MM是引起腎臟損害的疾病之一並保持警惕,尤其遇到老年患者有腎臟損害的同時還有骨骼疼痛或與腎功能不全並不平行的貧血(腎性貧血與腎功能不全程度平行)時,進行有關MM檢查如骨髓穿刺和 (或)骨髓活檢、蛋白電泳和(或)免疫電泳、骨X線檢查等,即可發現有無骨髓瘤細胞、M成分、溶骨性損害,而確定或排除MM。一般而言,當出現腎臟損害時,MM已不處於疾病早期,進行上述檢查當可明確診斷而避免誤診。
2、.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
此病的特點是血清中出現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骨髓中有淋巴漿細胞樣細胞(lymphoplasmacytoid cell)增生、浸潤。
以上向大家講解了骨髓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大家若是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防患於未然。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是最佳治療時期,大家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4、原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是多少
你好
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不高,一般在疾病初期大多被誤診。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血常規、骨穿、生化等。
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最好。
5、骨髓瘤 能治嗎
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侵犯骨髓的一種漿細胞惡性腫瘤。血液中有些白血球離開骨髓後產生漿細胞,不同型態的漿細胞,產生不同的抗體去對付不同外物的侵犯,但是當漿細胞由於某種原因而過度生長,不但數量增加,而且型態相同即成為骨髓瘤細胞。
這些細胞有時集結在一個局部骨質上形成漿細胞瘤,有時都會侵犯多處骨頭,形成多個癌塊,即稱為「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瘤破壞骨骼發生疼痛或骨折;或使鈣質留入血流中,產生食慾不振,疲倦,肌肉無力,甚至神志不清,或因免疫力降低,發生嚴重感染;或引起貧血,腎功能失退等。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率約為3/100,000,大部份(60%)發生在男性,98%在40歲後發生。
病因
確實致病原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有關;當侵犯第8,11或14對染色體,產生基因變異,或暴露於有毒化學物或強烈輻射線,亦是部份因素。
潛伏性基因變異到發病可能有20年之久,局部侵犯較少(約7%)大部份是廣泛性及進行性。可分為:
1. 骨骼侵犯:多發生在頭骨,脊椎骨,肋骨,盆骨及近側長骨。
2. 血鈣增高:1/3的病人有血鈣增高,而有嘔吐,食慾不振等情形。
3. 蛋白質異常:會產生M型蛋白質,亦會降低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導致身體防禦減低。
4. 腎功能減退:約有一半的病人會得腎臟病變。
5. 神經功能受損:約有15%病人有脊椎神經受壓情形,中央神經周圍神經亦可被漿細胞侵潤使功能受損害。
診斷
1. 症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骨頭疼痛,怕冷,神經失調,出血趨勢等。
2. 病徵:偶有肝脾腫大,淋巴腫大,而多半有神經病狀。
3. 檢驗:
A 貧血,血小板減少,中性白血球減少。
B 骨髓或骨的病灶、腫塊或淋巴結的病理檢查。
C 血清蛋白質測定,會有M Protein增高,IgG增高
D 骨骼攝影,骨質密度測定,磁共振
治療
· 骨科輔助手術
· 放射線電療
化學物治療
參考資料:http://www.vghks.gov.tw/hema/myeloma.htm
多發性骨髓瘤
一、概述
漿細胞病是指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鏈亞單位合成增多
的一組疾病,其中包括漿細胞瘤(軟組織或骨)、巨球蛋白血症及多發性骨髓瘤。
正常情況下,漿細胞具有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株漿細胞或其前體細胞受某一些抗
原的刺激後,增殖為一組單克隆漿細胞,並分泌一定量針對該抗原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
。人體內有成千上萬株漿細胞合成和分泌成千上萬種化學結構和免疫特性均不同的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每一個免疫球蛋白分子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組成。根據
重輕鏈氨基酸組成與抗原性不同,將免疫球蛋白分為五類, 即IgG、IgA、IgM、IgD 和
IgE。輕鏈分為κ輕鏈和λ輕鏈。每株漿細胞只能合成一種重鏈和一種輕鏈。同屬一類的
免疫球蛋白,由於來自不同漿細胞的合成和分泌,因此,在重鏈、輕鏈的免疫特異性上
存在著差異而呈多克隆性。故人體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五類免疫球蛋白的混合體,而
每類免疫球蛋白又是多種既相同又有著差別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組成。
漿細胞病表現為單克隆漿細胞系異常增生合並合成和分泌化學結構與免疫特異性完全相
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亞鏈,臨床上稱為「M」成分 (monoclonal component)
或「M」蛋白。當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生時,正常的多克隆細胞增殖受到抑制,正常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與分泌減少。由於大量泳動速度相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
白在電泳時表現為底部窄而峰甚高的圖像。經化學分析、免疫電泳分析可以確定「M」蛋
白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鏈亞單位。
漿細胞病在本質上與B細胞淋巴瘤是相同的,只是不同階段的表現。多發性骨髓瘤(mu-
ltiple myeloma,MM)是最常見的惡性漿細胞病,以單克隆IgG、IgA和(或)輕鏈大量分
泌為特徵。其它惡性漿細胞病包括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IgM異常分泌增多),重鏈病和
原發性澱粉樣變性。惡性漿細胞產生的各類M蛋白出現頻率如下:
含重鏈和輕鏈的M蛋白。。。。百分比 含重鏈和輕鏈的M蛋白。。。。。。...百分比
IgG........................52
IgA........................21
IgM........................12
IgD........................2
IgE........................0.01 含輕鏈的M蛋白(κ或λ)。。。。。。。11
含重鏈的M蛋白(γ、α、μ、δ、ε)。1
>2類M蛋白。。。。。。。。。。。。。..0.5
血或尿中無M蛋白 .....................1
6、我姐姐今年60歲,得了原發性骨髓瘤,現在醫生讓服用雷利度胺和馬法蘭。一是這要哪兒能買到?
你好!
到專門的血液病醫院或有血液科的大醫院一般都能買得到,雷利度胺買不到可改用沙利度胺,還可以選擇VAD方案,VCR0.4mg/d 4天,ADR9mg/m2 d 4天,Dex40mg/d 1-4天 9-12天 17-20天。
7、媽媽得了多發性骨髓瘤,怎麼辦?
積極和醫生溝通,寬慰媽媽認真治療,積極面對生活,盡可能多些陪伴。最後祝福好運!
8、為什麼會得多發性骨髓瘤的
引發多發性骨髓瘤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體的病因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具體的病因是什麼,不過有些因素會導致這種疾病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同。
一是電離輻射,這種因素是最危險的因素,可能是導致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區內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疾病而死亡的人數要遠遠高於日本其他地區的人數,因此有效的防護放射性物質是保護人民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是環境因素,近年來,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斷加重,大氣中出現了很多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特別是苯及其他一些有機溶劑等也是導致多發性骨髓瘤的高危因素,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以外,多發性骨髓瘤的病因還和一些慢性炎性刺激有著比較大的關系,這是因為這種慢性的炎性刺激會導致人體的一些淋巴細胞出現突變或者是增值變異的情況,這樣是有可能導致發病的。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患者出現這種疾病,一旦發現出現一些符合這種疾病的症狀就應該及時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防止因為耽誤而失去最佳治療時間。
9、爸爸死於多發性骨髓瘤,兒子會得這種病嗎?
我奶奶去世的很早,那個時候醫學沒那麼發達,條件也不允許,我二姑,去年去世的,送去醫院的時候,所有的臟腑都已經不行了,我爸昨天剛住院,能最終確診的檢查結果,要到下星期,目前醫生給去的結論是,有可能,我奶奶和二姑去世的時候都不到60歲,現在特別擔心我爸,我擔心自己,打算去做一個多發性骨髓瘤的排查,這種病只是有遺傳的傾向,並不代表一定會遺傳,積極面對,也許我們是幸運的也有可能,萬事都沒有絕對性,而且發現的越早,越好治療,不管是骨髓瘤,還是其他病,都是這個道理